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汉拥有80余所高校,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大学之城,一所所大学塑造了这座城市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疫情来临之时,珞珈山、喻家山、狮子山下,一股股无声的力量集结奔涌:从三尺讲台到战“疫”前线,在汉高校科研人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肩负着人民群众的殷切希望,争分夺秒,锻造抗疫利器。
以“智”战“疫”,我们“绝不后退”
半个多世纪前,武汉同济医院参与到蔓延全国的血吸虫病防治。半个多世纪后,作为全国投入最多床位和医护人员的高校,华中科技大学带领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协和医院,又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沿。
湖北省应对新冠肺炎专家组中,有3位来自该校:附属协和医院金阳教授、同济医院徐永健教授、法医学系周亦武教授。他们在“红区”拼尽全力抢救危重患者,制订科学方案降低病亡率,同时承担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重大项目“2019新型冠状病毒应急科技攻关研究”,组织科研力量参与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国家基金委等部委关于新冠肺炎专项的科技攻关。
病毒攻击的要害在哪里?对不同器官的损害有何差异?遗体解剖是揭开病毒真面目的最直接手段之一。
2月16日凌晨1点,刘良教授等人经多方争取,在金银潭医院手术室进行了首例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解剖。目前,以刘良为代表的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完成了全国12例新冠肺炎逝者遗体病理解剖中的9例,并取得重要发现。
以“勇”战“疫”,以“智”战“疫”。华中科技大学欧阳康、邬堂春、徐顺清、冯占春等学者专家多次向囯家、地方政府提出分级分诊、重点人群核酸检测、轻症患者安排与管理、疑似病人家属隔离等措施,积极参与武汉市疫情分析、发展现状及其趋势评估、新冠肺炎病人临床出院标准的制定,为武汉市预防对策和工作重点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华中科技大学医工、医理、医文交叉合作,已组织3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科技攻关专项”应急项目,资助经费5000万元。34个科研单位闻令而动,研究方向集中在新冠病毒的流行病学、快速诊断检测与试剂、药物疫苗研发、临床诊治、疾病防控机制、防护产品及装备、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综合研究等重大科学问题。
实验室里日夜奋战,争分夺秒,一项项科研攻关助力精准防控——
0.3秒完成测温!利用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识别被测目标,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报警,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吉红教授组织团队满负荷生产,已累计生产1000多台新一代智能红外设备,在武汉、广东、河南、北京等多地投入使用。
云端精准诊断效率缩短为不到1分钟!电信学院科研团队联合华为云等团队共同研发、推出了新冠肺炎AI辅助医学影像量化分析系统,实现单病例全自动精准量化结果的秒级输出。目前已有50多家医疗机构使用了这套系统,日均调用次数3000以上,大大减轻医生诊断、量化分析的繁重负荷。
弗林蛋白酶可能是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疾病的新靶点!药学院生物药学系主任李华教授团队正致力于寻找更多可能抑制新冠病毒的药物靶点。
……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邵新宇说:“作为一所大学,在科研方面,我们一直坚持既顶天又立地。我们要写好两篇文章,一是发表在期刊论文上,一是写在祖国大地上,而第二篇文章更重要。”
千方百计,新技术增强“战斗力”
抗击新冠病毒,新技术展现“战斗力”,科研人员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3月3日,武汉大学公布,该校联合团队创新性开发了纳米孔靶向测序检测方法,能大幅提升病毒检出率,并能实现当天同时检测新冠和其他10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并监测病毒突变。
送药、送餐、回收医疗垃圾……2月27日下午,在湖北省科技厅积极协调下,由武汉大学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研发的首台医疗服务机器人小珈到达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始上岗工作。
面对疫情,武汉大学张良培、罗斌、杜博,涂卫平、赵青、张晋东等科技工作者从遥感、室内定位等多个方面日夜攻关,争分夺秒进行调试,顺利完成预定任务。
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涂卫平介绍,小珈主要在危重病房工作,其运送物资不怕病毒感染、不知疲倦,极大地减少了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的频次。后期,将有更多小珈的小伙伴陆续抵达。
蓝柯团队、药学院刘天罡团队、洪学传团队等发现了8种药物或化合物在体外试验中对新冠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目前,临床试验、产业转化相关工作正积极而严谨地推进。
此外,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多家单位,对近40个具有代表性的空气采样点进行气溶胶采样,并进行病毒核酸载量的分析。结果显示,在现有防护条件下,公众不必对气溶胶传播感到恐慌。
抢救生命,必须跟时间赛跑
动物溯源、治疗性制剂研发、环境监测……去年年底至今,湖北新冠肺炎应急科研攻关研究专家组成员、华中农业大学金梅林团队就一直在为抗击疫情加紧科研攻关,一刻也不停歇。
團队成员中,有的是二孩妈妈,有的是新手爸爸;有人退票留守实验室,有人想方设法“逆行”回武汉。
1月24日大年三十,金梅林开完湖北新冠肺炎应急科研攻关研究专家组的会议,已是晚上8点。来不及吃上一口热饭,她立即赶回实验室,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1点多钟。回到家,近90岁高龄的婆婆给她留了饭菜,温暖着这不寻常的大年夜。
博士研究生杨影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春节期间连续3天睡在实验室,最后在导师的劝说下,每天凌晨回家休息,天不亮就来到实验室。
“交通封锁后,团队7名成员克服重重困难,从山东、湖南、河南等地归队。”金梅林说,按规定现在返校不能住宿舍,只好分头住在租的公寓,他们经常吃不上晚饭,大家啃几口干粮,干劲十足。“抢救生命,我们必须跟时间赛跑。”
快速分离新型冠状病毒、部分药物初步显示出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显成效……在战“疫”中,多项科学试验坚持临床研究和临床救治协同,让科研成果更多向临床一线倾斜。
湖北中医药大学组织专家力量,开展科研攻关。该校校长吕文亮教授表示,中医药全程参与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都有很好的意义。同时也要提倡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
由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院研制、梅国强教授指导完成的防治新冠肺炎的清肺达原颗粒(“肺炎1号”)、柴胡达胸合剂(“强力肺炎1号”)两个制剂,获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通过。截至2月25日22时,湖北省中医院隔离病房178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多数病人使用“肺炎1号”“强力肺炎1号”等中西医结合方案,总有效率达90%以上。
疫情来临之时,珞珈山、喻家山、狮子山下,一股股无声的力量集结奔涌:从三尺讲台到战“疫”前线,在汉高校科研人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肩负着人民群众的殷切希望,争分夺秒,锻造抗疫利器。
以“智”战“疫”,我们“绝不后退”
半个多世纪前,武汉同济医院参与到蔓延全国的血吸虫病防治。半个多世纪后,作为全国投入最多床位和医护人员的高校,华中科技大学带领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协和医院,又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沿。
湖北省应对新冠肺炎专家组中,有3位来自该校:附属协和医院金阳教授、同济医院徐永健教授、法医学系周亦武教授。他们在“红区”拼尽全力抢救危重患者,制订科学方案降低病亡率,同时承担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重大项目“2019新型冠状病毒应急科技攻关研究”,组织科研力量参与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国家基金委等部委关于新冠肺炎专项的科技攻关。
病毒攻击的要害在哪里?对不同器官的损害有何差异?遗体解剖是揭开病毒真面目的最直接手段之一。
2月16日凌晨1点,刘良教授等人经多方争取,在金银潭医院手术室进行了首例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解剖。目前,以刘良为代表的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完成了全国12例新冠肺炎逝者遗体病理解剖中的9例,并取得重要发现。
以“勇”战“疫”,以“智”战“疫”。华中科技大学欧阳康、邬堂春、徐顺清、冯占春等学者专家多次向囯家、地方政府提出分级分诊、重点人群核酸检测、轻症患者安排与管理、疑似病人家属隔离等措施,积极参与武汉市疫情分析、发展现状及其趋势评估、新冠肺炎病人临床出院标准的制定,为武汉市预防对策和工作重点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华中科技大学医工、医理、医文交叉合作,已组织3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科技攻关专项”应急项目,资助经费5000万元。34个科研单位闻令而动,研究方向集中在新冠病毒的流行病学、快速诊断检测与试剂、药物疫苗研发、临床诊治、疾病防控机制、防护产品及装备、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综合研究等重大科学问题。
实验室里日夜奋战,争分夺秒,一项项科研攻关助力精准防控——
0.3秒完成测温!利用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识别被测目标,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报警,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吉红教授组织团队满负荷生产,已累计生产1000多台新一代智能红外设备,在武汉、广东、河南、北京等多地投入使用。
云端精准诊断效率缩短为不到1分钟!电信学院科研团队联合华为云等团队共同研发、推出了新冠肺炎AI辅助医学影像量化分析系统,实现单病例全自动精准量化结果的秒级输出。目前已有50多家医疗机构使用了这套系统,日均调用次数3000以上,大大减轻医生诊断、量化分析的繁重负荷。
弗林蛋白酶可能是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疾病的新靶点!药学院生物药学系主任李华教授团队正致力于寻找更多可能抑制新冠病毒的药物靶点。
……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邵新宇说:“作为一所大学,在科研方面,我们一直坚持既顶天又立地。我们要写好两篇文章,一是发表在期刊论文上,一是写在祖国大地上,而第二篇文章更重要。”
千方百计,新技术增强“战斗力”
抗击新冠病毒,新技术展现“战斗力”,科研人员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3月3日,武汉大学公布,该校联合团队创新性开发了纳米孔靶向测序检测方法,能大幅提升病毒检出率,并能实现当天同时检测新冠和其他10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并监测病毒突变。
送药、送餐、回收医疗垃圾……2月27日下午,在湖北省科技厅积极协调下,由武汉大学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研发的首台医疗服务机器人小珈到达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始上岗工作。
面对疫情,武汉大学张良培、罗斌、杜博,涂卫平、赵青、张晋东等科技工作者从遥感、室内定位等多个方面日夜攻关,争分夺秒进行调试,顺利完成预定任务。
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涂卫平介绍,小珈主要在危重病房工作,其运送物资不怕病毒感染、不知疲倦,极大地减少了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的频次。后期,将有更多小珈的小伙伴陆续抵达。
蓝柯团队、药学院刘天罡团队、洪学传团队等发现了8种药物或化合物在体外试验中对新冠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目前,临床试验、产业转化相关工作正积极而严谨地推进。
此外,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多家单位,对近40个具有代表性的空气采样点进行气溶胶采样,并进行病毒核酸载量的分析。结果显示,在现有防护条件下,公众不必对气溶胶传播感到恐慌。
抢救生命,必须跟时间赛跑
动物溯源、治疗性制剂研发、环境监测……去年年底至今,湖北新冠肺炎应急科研攻关研究专家组成员、华中农业大学金梅林团队就一直在为抗击疫情加紧科研攻关,一刻也不停歇。
團队成员中,有的是二孩妈妈,有的是新手爸爸;有人退票留守实验室,有人想方设法“逆行”回武汉。
1月24日大年三十,金梅林开完湖北新冠肺炎应急科研攻关研究专家组的会议,已是晚上8点。来不及吃上一口热饭,她立即赶回实验室,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1点多钟。回到家,近90岁高龄的婆婆给她留了饭菜,温暖着这不寻常的大年夜。
博士研究生杨影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春节期间连续3天睡在实验室,最后在导师的劝说下,每天凌晨回家休息,天不亮就来到实验室。
“交通封锁后,团队7名成员克服重重困难,从山东、湖南、河南等地归队。”金梅林说,按规定现在返校不能住宿舍,只好分头住在租的公寓,他们经常吃不上晚饭,大家啃几口干粮,干劲十足。“抢救生命,我们必须跟时间赛跑。”
快速分离新型冠状病毒、部分药物初步显示出临床疗效、中西医结合显成效……在战“疫”中,多项科学试验坚持临床研究和临床救治协同,让科研成果更多向临床一线倾斜。
湖北中医药大学组织专家力量,开展科研攻关。该校校长吕文亮教授表示,中医药全程参与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都有很好的意义。同时也要提倡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
由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院研制、梅国强教授指导完成的防治新冠肺炎的清肺达原颗粒(“肺炎1号”)、柴胡达胸合剂(“强力肺炎1号”)两个制剂,获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通过。截至2月25日22时,湖北省中医院隔离病房178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多数病人使用“肺炎1号”“强力肺炎1号”等中西医结合方案,总有效率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