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老了,如何安享晚年?可靠的经济来源很重要,除了银行储蓄、养老金……商业养老保险也是一种选择。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提出创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和服务,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商业养老保险将成为个人和家庭商业养老保障计划的主要承担者,企业发起的商业养老保障计划的重要提供者,社会养老保障市场化运作的积极参与者,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促进者,金融安全和经济增长的稳定支持者。配套政策便是加强投资和财税等政策支持,推动税延养老保险试点。
数据显示,2016年具备养老功能的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为8600亿元,其中退休后分期领取的养老年金保险保费收入为1500亿元,仅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4.4%;而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这个数字超过35%。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养老的责任主要落在政府和企业身上,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养老保障体系中第三支柱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目前市场上的养老产品很多,选择权在老百姓手里,保障水平、收益保证、终身领取、资金安全等应该是老百姓在选择产品时充分考虑的。
商业保险将在养老方面
发挥哪些作用
首先管钱——《意见》明确,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发多样化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满足个人和家庭在风险保障、财富管理等方面的需求。
“在提供养老资金保障方面,商业养老保险具有独特优势。”人保寿险总公司战略创新部部长董建国指出,银行储蓄到期后只能转存,而商业养老保险存续期长达数十年,能从退休后一直领到生命终结。此外,储蓄是单利计息,商业养老保险是复利计息,总体看银行储蓄利率低于商业养老保险定价利率。
“最重要的是,商业养老保险还具有互助共济功能,保生也保死,投保人因意外身故可以获得多倍保额的资金返还,本人未领满保证金年限的,家人还可以继续领取。”董建国强调。
“此次《意见》特别提出,商业保险要满足独生子女家庭、无子女家庭、空巢家庭的养老保障需求。这些要求的针对性很强,直击养老保障的薄弱环节。”南开大学保险系教授朱铭来说。
除了管钱,商业保险还要管养、管医。未来,“保”字头的养老、医疗服务机构将遍地开花。《意见》允许商业养老保险资金以投资新建、参股、并购、租赁、托管等方式,兴办养老社区以及养老养生、健康体检、康复管理、医疗护理、休闲康养等养老健康服务设施和机构,增加养老服务供给。
《意见》鼓励保险业提供一揽子综合养老服务,打造养老服务全产业链。养老这一准公共服务市场,能进一步向险资开放,让优质资金、专业服务这些新鲜血液注入,既可以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质量,又给保险业开辟了新蓝海。
“《意见》首次提出了‘全生命周期’概念,这是一个亮点,体现了我们政策的人文温度,有望避免过去有关商业养老的各种政策碎片化、各种资源重复利用或不衔接、不匹配的问题,能降低全社会的养老成本。”朱铭来说。
此外,《意见》提出推动商业保险机构提供企业(职业)年金计划等产品和服务。企业年金是企事业单位为职工建立的补充养老计划。实际上,在企业年金方面,商业保险机构已是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并在市场上耕耘多年,在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税延险”年底前推出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就是《意见》明确,2017年年底前启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税延养老险,是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保费支出这块可以延迟交个税,一来减轻一些个人负担,二来鼓励大家买养老保险。
税延险在海外的典型计划,是美国著名的“个人退休账户”(IRAS),即个人自愿投资性退休账户。人们在退休前,定期投资一部分钱进入该账户,退休后便能从中获取养老金。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末,将近38%的美国家庭拥有IRAS账户,该账户资产高达6.5万亿美元,占美国退休资产的28%,成为居民养老的重要资金来源。
可是,需要筹划养老的中年人,大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支出压力山大。有多少人愿意减少当期现金收入,去建立税延商业养老账户呢?
业内人士测算,1%的税率变化会引起养老金21%的反向变化,即每人少收1元税费,就可以建立20元的养老保险。税收政策对整个社会做大养老保险“蛋糕”,杠杆作用十分明显。“在抵扣额度的问题上,应该考虑现阶段在我国,有多少人愿意减少当期现金收入,去建立税延商业养老账户,特别是能多大程度上带动中等收入群体投保。”董建国建议。
朱铭来认为,保险机构对税延险资金运营收益,应尽可能向投保者倾斜,体现政策性险种的让利于民。
落地三大难点
业内人士指出,《意见》出台后在落地实施方面还有一些难点。
首先,在征税方式方面,我国个人所得税以单位代扣代缴为主,个人直接纳税操作相对复杂。与税优健康险相比,税延养老险更为复杂,因此客观上会影响个人购买意愿。如何理顺简化税收递延操作流程,使消费者投保更为便利,是操作层面的一个难点。
其次,在社会认可程度和购买意愿方面,一是税延商业养老保险是一种新事物,养老保险资金是需要长期锁定的,社会公众对其认可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二是税优力度对老百姓的吸引力。
最后,在产品设计方面,要能够满足广大群众差异化、个性化的养老保障需求,切实增强产品吸引力。如何设计符合“收益保证、长期锁定、终身领取、互助共济”的税延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提升产品销售和经营的透明度和灵活性,使消费者买得方便、买得明白、买得放心,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
“养老保险资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确保资金安全,是产品设计的底线。”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表示,税延险产品将秉持“收益保证、长期锁定、终身领取、互助共济”的设计原则。老百姓的投保繳费、产品收益、保险公司的收费等信息清晰透明,可随时查询,防止销售误导。老百姓可在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中自主选择产品,也可在不同公司之间转移产品。
(本栏稿件均据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提出创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和服务,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商业养老保险将成为个人和家庭商业养老保障计划的主要承担者,企业发起的商业养老保障计划的重要提供者,社会养老保障市场化运作的积极参与者,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促进者,金融安全和经济增长的稳定支持者。配套政策便是加强投资和财税等政策支持,推动税延养老保险试点。
数据显示,2016年具备养老功能的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为8600亿元,其中退休后分期领取的养老年金保险保费收入为1500亿元,仅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4.4%;而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这个数字超过35%。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养老的责任主要落在政府和企业身上,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养老保障体系中第三支柱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目前市场上的养老产品很多,选择权在老百姓手里,保障水平、收益保证、终身领取、资金安全等应该是老百姓在选择产品时充分考虑的。
商业保险将在养老方面
发挥哪些作用
首先管钱——《意见》明确,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发多样化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满足个人和家庭在风险保障、财富管理等方面的需求。
“在提供养老资金保障方面,商业养老保险具有独特优势。”人保寿险总公司战略创新部部长董建国指出,银行储蓄到期后只能转存,而商业养老保险存续期长达数十年,能从退休后一直领到生命终结。此外,储蓄是单利计息,商业养老保险是复利计息,总体看银行储蓄利率低于商业养老保险定价利率。
“最重要的是,商业养老保险还具有互助共济功能,保生也保死,投保人因意外身故可以获得多倍保额的资金返还,本人未领满保证金年限的,家人还可以继续领取。”董建国强调。
“此次《意见》特别提出,商业保险要满足独生子女家庭、无子女家庭、空巢家庭的养老保障需求。这些要求的针对性很强,直击养老保障的薄弱环节。”南开大学保险系教授朱铭来说。
除了管钱,商业保险还要管养、管医。未来,“保”字头的养老、医疗服务机构将遍地开花。《意见》允许商业养老保险资金以投资新建、参股、并购、租赁、托管等方式,兴办养老社区以及养老养生、健康体检、康复管理、医疗护理、休闲康养等养老健康服务设施和机构,增加养老服务供给。
《意见》鼓励保险业提供一揽子综合养老服务,打造养老服务全产业链。养老这一准公共服务市场,能进一步向险资开放,让优质资金、专业服务这些新鲜血液注入,既可以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质量,又给保险业开辟了新蓝海。
“《意见》首次提出了‘全生命周期’概念,这是一个亮点,体现了我们政策的人文温度,有望避免过去有关商业养老的各种政策碎片化、各种资源重复利用或不衔接、不匹配的问题,能降低全社会的养老成本。”朱铭来说。
此外,《意见》提出推动商业保险机构提供企业(职业)年金计划等产品和服务。企业年金是企事业单位为职工建立的补充养老计划。实际上,在企业年金方面,商业保险机构已是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并在市场上耕耘多年,在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税延险”年底前推出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就是《意见》明确,2017年年底前启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税延养老险,是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保费支出这块可以延迟交个税,一来减轻一些个人负担,二来鼓励大家买养老保险。
税延险在海外的典型计划,是美国著名的“个人退休账户”(IRAS),即个人自愿投资性退休账户。人们在退休前,定期投资一部分钱进入该账户,退休后便能从中获取养老金。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末,将近38%的美国家庭拥有IRAS账户,该账户资产高达6.5万亿美元,占美国退休资产的28%,成为居民养老的重要资金来源。
可是,需要筹划养老的中年人,大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支出压力山大。有多少人愿意减少当期现金收入,去建立税延商业养老账户呢?
业内人士测算,1%的税率变化会引起养老金21%的反向变化,即每人少收1元税费,就可以建立20元的养老保险。税收政策对整个社会做大养老保险“蛋糕”,杠杆作用十分明显。“在抵扣额度的问题上,应该考虑现阶段在我国,有多少人愿意减少当期现金收入,去建立税延商业养老账户,特别是能多大程度上带动中等收入群体投保。”董建国建议。
朱铭来认为,保险机构对税延险资金运营收益,应尽可能向投保者倾斜,体现政策性险种的让利于民。
落地三大难点
业内人士指出,《意见》出台后在落地实施方面还有一些难点。
首先,在征税方式方面,我国个人所得税以单位代扣代缴为主,个人直接纳税操作相对复杂。与税优健康险相比,税延养老险更为复杂,因此客观上会影响个人购买意愿。如何理顺简化税收递延操作流程,使消费者投保更为便利,是操作层面的一个难点。
其次,在社会认可程度和购买意愿方面,一是税延商业养老保险是一种新事物,养老保险资金是需要长期锁定的,社会公众对其认可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二是税优力度对老百姓的吸引力。
最后,在产品设计方面,要能够满足广大群众差异化、个性化的养老保障需求,切实增强产品吸引力。如何设计符合“收益保证、长期锁定、终身领取、互助共济”的税延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提升产品销售和经营的透明度和灵活性,使消费者买得方便、买得明白、买得放心,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
“养老保险资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确保资金安全,是产品设计的底线。”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表示,税延险产品将秉持“收益保证、长期锁定、终身领取、互助共济”的设计原则。老百姓的投保繳费、产品收益、保险公司的收费等信息清晰透明,可随时查询,防止销售误导。老百姓可在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中自主选择产品,也可在不同公司之间转移产品。
(本栏稿件均据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