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文宣统大样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钱币版别的常用术语中,“叠文”又称之为“摇头”。作为古钱币版别的一种,偶见披露于媒体及泉谱的有汉代“五铢”、北宋“崇宁”大钱等,而又以“崇宁通宝”最为泉友熟知。1999年版《北宋钱币》、2002年版《崇宁通宝分类图谱》、2006年版华光普先生的《中国古钱大集》乙卷等专业泉谱上都刊载了“崇宁通宝”叠文折十钱。但经详细比对,这三种泉谱上所刊录的竟是同一枚“崇宁通宝”叠文钱。由此亦说明真正意义上的、叠满整个钱幕的叠文钱币是较为稀少及罕见的。而这同一枚叠文“崇宁通宝”分别标出的参考价各为80元、200~300元、500元不等。2005年版的《北宋崇宁钱币图谱》(珍奇实物版)上刊载的一枚“崇宁重宝”折十叠文钱亦被标价为“一中”、500~700元,该叠文钱亦是“叠”满钱幕、八字俱现。
  余在集泉过程中虽未曾目睹过如上“崇宁”叠文钱,却见过数枚“五铢”的类似叠文版别,但因“叠”幅过小,仅为少许移错,故应算不上真正的叠文钱。但在觅藏清代钱币的过程中却有幸见到并收藏了几枚叠文钱,有“康熙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宣统通宝”等。有的是正面汉文叠,有的是背面满文叠(如图1)。
  图2是余藏的一枚可谓美轮美奂的“宣统通宝”大样叠文钱。该钱直径为24毫米,重4.4克,传世包浆。正面钱文“宣统通宝”四字相互叠压,以穿口为准、叠出的“宣、通、宝”三字鸠占鹊巢、喧宾夺主,独余一“统”位居正位。八字俱见、叠满钱幕,实堪于谱载“崇宁”叠文钱相媲美。“宣统通宝”大样夺目相对较少,而如此美丽之叠文大样实属可遇难求也。(责编:丁丑)
其他文献
该币直径11厘米,内廓径2.7厘米,穿孔径1.7厘米,厚0.6厘米,重360克,系2003年我50元购得。该币表面原有一层黑褐色包浆,惜我当时不懂行,多次酸洗醋泡,将黑褐色、铁锈红及土黄包浆洗掉。土黄包浆洗掉后,黄中微闪白。该币字口深峻。“成”、“镇”、“库”及满文宝泉有少许流铜。当时我觉得该币为银铸,即想做一下金属分析,验证一下。到国家博物馆做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不巧国博正在做内部装修(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