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牛顿万有引力方程在理论上的三个变化

来源 :地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s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在宇宙学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宇宙中有很多现象例如"暗物质""暗能量"等都不能用牛顿万有引力来解释。宇宙中还存在新的力学理论吗?牛顿万有引力方程(F=G·M1·M2/r2)是三维空间里的力学理论,如果宇宙中存在一个和三维空间完全对称的反三维空间,那么牛顿万有引力方程会是什么样的形式?文章利用反三维空间对牛顿万有引力方程作简单的相等价值的变换,得到了三个新的方程(阴引力方程: Fy = G · N·M ·r; 阳引力方程: Fe = G· N ·M/r; 阴斥力方程: Fc = - G · N1 ·N2 ·r2 ; )。文章利用这三个新的方程对"暗物质"、"暗能量"现象进行了计算, 计算得到的结果和现实符合。
  [关键词]反物质 黑洞 反三维空间 负质量物质
  [中图分类号] G27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4-315-2
  鱼的宇宙是大海,猴子的宇宙是高山,人类的宇宙是三维空间。大海中的鱼没有能力观察到高山上的猴子, 如果宇宙中还存在一个和三维空间完全对称的反三维空间,我们能观察到吗?如果反三维空间对三维空间发生相互作用,我们怎么理解这些相互作用呢?我们不能用三维空间里的力学理论理解这些反三维空间的相互作用。我们要建立一种新的力学理论。
  3理解宇宙中的反三维空间
  牛顿万有引力方程三种变化方程成立的条件是宇宙中存在和三维空间完全对称的“反三维空间”。宇宙中存在“反三维空间”吗?我们现在只能做理论上的推理。
  (1)如果宇宙中没有存在反三维空间,那么“能量守恒定律”不能成立。宇宙诞生之前的总能量是“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宇宙中现在的总能量也应该是“零”。 三维空间里存在正能量,那宇宙中还有一半的负能量在哪里? 理论上宇宙中一半的负能量只可能存在反三维空间里。
  (2)反三维空间在理论上存在。我们可以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热力学图像中知道。热力学图像中的“Ⅰ”区空间是一个三维空间,这个空间里物质的体积(V)、压强(P)都为“+”。“Ⅲ”区空间里的物质的体积(V)、压强(P)都为“-”,温度(T)小于绝对零度(-273。15℃)(现在科学界认为这个区间无意义)。它是一个典型的反三维空间。
  (3)哲学认为物质不能从“无”到“有”。 宇宙诞生之前没有维度,现在我们存在三维空间,宇宙中存在和三维空间完全对称的“反三维空间”在哪里?
  (4)我们可以先假定每个星系中心都存在一个反三维空间。星系中心的“黑洞”的位置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本文也把这个地方也称为“黑洞”。 本文的“黑洞”是一个反三维空间,不是现在科学界认为的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发生引力坍缩产生的天体。 “黑洞”应该在宇宙诞生时就存在。
  我们从以上计算可以知道,宇宙中存在“暗能量”的观点多余。
  4.3讨论Fy和Fc可能无穷大的情况
  Fy和Fc可能有无穷大的情况,为什么银河系能相对稳定?有下面三个原因。
  (1)因为宇宙中有反三维空间存在,所以我们现在不能确定宇宙的形状和大小。可能我们可以看到的宇宙外围是一个巨大的反三维空间,就像银河系包围银河系中心的“黑洞”一样。
  (2)现有科学已经发现,宇宙中的物质是均匀分布的。
  (3)如果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黑洞”存在 (“黑洞”是星系的种子),它们对银河系产生的阴引力基本上在银河系内可以相互抵消。
  5 “Fy”在宇宙中存在的实验室证明方法
  “暗物质”现象是“Fy”在发挥作用, “暗能量”现象是“Fc”在发挥作用。我们有办法证明“Fc”的存在吗?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年,它在银河系中的位置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我们可以在地球上选一点来测量这点处物质的重力加速度(g)。重力加速度(g)的变化规律可以证明“Fc”的存在。我们也可以发射一颗人造飞行器做这个实验。实验最直接的现象是:如果飞行器远离银河系中心,它的速度会变慢。
  6结论
  (1)反三维空间是我们现在没有发现的另外一半的宇宙。
  (2)宇宙中存在牛顿万有引力方程的三种变化: 阴引力方程: Fy = G · N · M · r; 阳引力方程: Fe = G· N · M/r; 阴斥力方程: Fc = - G·N1·N2·r2 。
  (3)我们要重新认识“黑洞”:“黑洞”是宇宙中存在的一个和三维空间完全对称的反三维空间。它在星系中心的体积是“零”。因为有阴引力的作用,所以“黑洞”周围也有大量的质量物质存在。
  参考文献
  [1]王勇,柯小平,张为民,许厚泽,王虎彪,柴华. 基于自由落体的牛顿万有引力常数测定[J]. 科学通报,2009,02:138-143.
  [2]左铨如. 牛顿万有引力公式的微型化[J]. 科技创新导报,2012,13:233+235.
  [3]宋学丽.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导论[J].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2010,01:57-58+53.
  [4]付昱华. 能量守恒定律为唯一源定律的新牛顿力学[J]. 前沿科学,2014,02:74-8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诸如影像提取技术、GPS测量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等相关技术正在逐渐渗透到各项工程领域之中,并且深深影响着工程测量的施工质量。但是在现实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应当努力在测绘技术的发展完善进程中,更好的掌握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方法以此来保证工程测量的精度,进而提升工程测量的施工质量。本文就将主要以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研究为切入点,对其进行简要介绍与分析。  [关键词]测绘
期刊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在这样的条件下作为资源的重要一部分,矿产的开发效果显得至关重要。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得矿产资源日益减少,寻找矿产资源的难度逐渐增大,这也使得地质工作中的地质勘查技术显得更具现实意义。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鉴于我国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使得我国地质工作水平一直没有得到本质性的提高,对于地质工作也缺少正确的
期刊
[摘要]阐述了煤矿水文地质勘探的概念、目的及特征,介绍了水文地质勘探技术,并研究了水文地质勘探的发展趋势,能为淮南煤矿后续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水文地质 勘探技术 煤矿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4-307-1  0前言  煤矿水文地质环境是指煤系的基底、煤系及其盖层在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包括岩相和岩性组合,煤系形成
期刊
[摘要]地质测绘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在国土资源的范围内,查找到矿产,水文资料,或者为工程地质以及地震地质提供必要的基础地质信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进步,地质测绘工程在国家基础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地质测绘技术随着地质工作的进步而不断升级,地质测绘实际操作中,对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是测绘工作的基础,也是测绘工作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地质测绘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做好此项工作,需要在设备上,技术
期刊
[摘要]管线探测工作是城市基础调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超大、深埋管线探测则是管线探测中的难点。本文着重探讨在重庆地区对超大、深埋管线的探测,通过实例,介绍RD-PCM管道电流测绘系统在重庆市地下管线探测中的特殊应用。  [关键词]RD-PCM管道电流测绘系统 管线探测 发射功率  [中图分类号] U612.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4-305-2  0前言
期刊
[摘要]作为集生产、办公、技术研发以及服务和企业孵化为一体的重要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规划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业园区的质量。但是从特点上来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规划却与传统工业园区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别,这就使得其规划工作具有更高难度。并且从规划技术上来讲,测量技术的成效左右着产业园区的实际规划效果,在这样的条件下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中的测量技术进行研究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将主要以此为切入点,
期刊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地球物理勘探、坑探工程、钻探工程、地质填图以及遥感地质等5种地质勘探方法,分析了每种方法不同的适应条件与优缺点,具体运用时应根据地域环境而定。  [关键词]地质勘探 综合勘探方法 适用性 淮南矿区  [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4-300-1  自20世纪初期以来,不少地质工作者对淮南煤田做了大量的地质勘探工作,基本
期刊
[摘要]文安斜坡位于霸县凹陷东部,整体构造面貌为一个从南东向北西倾斜的斜坡。斜坡现有钻探结果表明,文安斜坡中、浅层储层砂体的纵、横向变化快,出油层位各不相同,油气藏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不易把握,寻找岩性油藏难度大。因此,基于gis平台模拟油气运移路径,探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寻找有利的含油气区是文安斜坡油气勘探开发解决问题的根本基础。  [关键词]文安斜坡 岩性油气藏 油气运移路径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随着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隧道数量逐年增加,运营中出现的病害也屡见不鲜,但隧道建成以后用常规方法很难对衬砌质量作出系统评价。地质雷达利用高频电磁脉冲波探测目标介质的介电常数,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衬砌结构的厚度、衬砌裂隙及背后空洞等情况。本文就探地雷达在隧道工程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探地雷达 隧道工程 检测  [中图分类号] U4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
期刊
[摘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环保问题逐渐被提上日程。固体废物作为一种常见的污染源,在整个污染的体系当中呈现出快速增长模式。如何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处理技术水平状况。本文针对固体废物的处理技术进行探讨,对现有的技术充分阐述,分析未来固体废物处理发展趋势。  [关键词]固体废物 处理技术 发展展望  [中图分类号] U664.9+3 [文献码] B [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