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不可不知的心理秘密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yey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問题一

你真的胖吗?


  胖并非一个单纯的生理概念,它也是一个心理概念。我们都知道可以用BMI来衡量你是否是真的生理意义上的肥胖。但是,我们经常看到那些明明已经瘦到风一吹能倒的人还在拼命减肥,那些身材标准的人过分在意自己腰间长出来的一点点肉。这其实就涉及我们对胖的心理感觉,心理学上把个体在心理上对体重上的感觉叫做身体意象(Body Image)。身体意象和实际的体重是有相关性的,但并非完全重叠。比如说某天你在选择穿哪一件衣服的时候,觉得自己变胖了,穿什么都不合适,但是第二天你却觉得衣柜里很多衣服都挺合身的,高高兴兴上班去。是这两天你的体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吗?当然不是,而是你自己的身体意向发生了变化。
  当身体意向失调的时候,你可能会出现一系列认知、情绪和行为问题。比如你可能对自己很不满意,具有较低的自我价值感,对生活的满意度低,甚至回避人际交往;你也可能常会体验到焦虑、抑郁等情绪;你可能还会丧失对身体的健康管理行为,比如你会饮食失调,出现过度节食、进食障碍、厌食等行为。当这些行为比较严重的时候就会发展成心理疾病,如神经性厌食症或贪食症。患有神经性厌食症的人对肥胖极端恐惧,他们只吃少许食物,强迫自己通过拒绝进食等过激方式控制体重。而患有神经性贪食症的人会出现不可控制的冲动性暴食行为,但是进食之后他们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如抠喉催吐、吃泻药等方式来防止增重。

问题二

你为什么要减肥?


  排除那些为了身体健康而减肥的群体,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看到有些身材很好的人依然对自己的形象不满意,在努力地节食减肥,而有些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暴饮暴食,但往往吃完之后又后悔不已,对自己缺乏自控力而懊恼。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我们的信念。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个体对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产生的信念B(Belief)才是导致结果C的直接原因。
  身材标准却依然对自己的体重不满意的人,他的不满意可能是源于“我什么都做不好,别人不喜欢我”这个信念。为了让别人喜欢自己,所以努力减肥;还有一些心情不好就暴饮暴食的人,他们可能从小受到的教育是食物是美好的,认为食物可以给自己带来满足感,当他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用食物来填满心情的低落,但是一顿胡吃海喝之后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真没用,连控制住嘴这样的小事都做不好,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一无是处,造成情绪更加低落。
  上面两种情况其实都是信念在起作用,当我们对自己、对食物持有某种信念的时候,尤其是秉持一些消极信念的时候,会令我们陷入一种不良的循环之中,让我们做出一些外人难以理解的行为。

问题三

你为什么会减肥失败?


  现代人常常会出现情绪化的饮食,即当面对压力和焦虑的时候,我们失去了对食物的控制,大量摄入身体不需要的食物,而这些食物常常是甜点、薯片、烧烤等。很多人体重不断增减,减肥又一次次失败就是和这种情绪化的饮食有关。
  另外,我们对减肥这件事情持有的动机会影响到我们的减肥行为。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有两个减肥的人,一个人的减肥动机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看,更受欢迎,而另一个人的减肥动机是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做个榜样,让孩子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这两个人最后谁会减肥成功呢?当然更有可能的是第二个人,这是因为相对于第一个人的减肥动机而言,第二个人的减肥动机更加深层次。而且我们发现那些总是把“我太胖了”挂在嘴边,总是对自己肥胖的身体“指指点点”的人,他们更可能减肥失败。这是因为态度决定了行为,对自我身体的不接纳和不满意,其实是在削弱你减肥的动力。



  通过检视这些减肥误区,我们发现以下几点:
  1正面的身体意象和实际的体重并没有太大关系。爱护自己的身体、接纳并感恩自己的身体,才会更有机会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成功瘦下来。
  2在减肥的道路上,那些阻碍我们的不良行为大部分是和我们对自己所持有的消极信念有关系的。如何把这些消极的信念转化为积极的或是中立的信念是我们减肥成功的关键。
  3减肥的道路上你需要具备更加深层次的减肥动机。这些减肥动机最好是和你的生活目标、价值观直接挂钩,这样在面对外界的诱惑时,你的防御力才能变强。同时,你需要给自己设立适当的期待值,减肥非一日之功,那些希望“一夜变美”、短时间就看到大变化的人往往会失败。
  最后,请你设想一下如果世界上有一种神奇药丸,吃下去之后你会在第二天变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你问问自己,变美之后的你在举手投足间是不是更有自信了,你是不是更加爱自己了,你是不是更有勇气追求自己所爱,你又是不是能更加积极地爱这个不那么美好的世界了呢?减肥只是让我们更加喜欢自己的一种方式,即便你不够瘦,不够美,也希望你依然爱自己,活出自己的风采。
其他文献
学过声乐演唱的同学们都会或多或少受到“怯场”心理的影响:有些同学会发现,平时自己在声乐课堂或者私下练习演唱的时候,声音质量与艺术表现非常好,但一到声乐比赛或声乐考试等公共场合演唱就会差强人意;有些同学在每一次上舞台前,情绪总会不自觉地紧张或不安,结束后他们又会觉得自己还能演唱并表现得更好;有些同学也可能因为“怯场”而出现心率加快、出冷汗、面部颤抖、口干或腹泻等生理现象;有些同学也会因“怯场”出现迟
期刊
平时太忙,很多人都渴望睡一个大大的懒觉,做个长长的梦,不要被闹钟或电话吵醒。可今年春节假期一延再延,有足够的时间来睡觉了,为什么又睡不着、睡不香,甚至还有很多不舒服,比如心慌、头疼、肌肉酸痛、心情烦躁、爱发火或者不想搭理人等莫名其妙的反应呢?应激反应你了解吗?  以上问题主要是由应激反应引起的。应激反应是我们面对危机时自动产生的,比如面对强烈的、恐怖的、极坏的、可怕的情境,有威胁的或者怪诞的刺激,
期刊
潇洒姐王潇曾在《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中写下这样一句话:“你如何度过一天,就将如何度过一生。”  我深以为然。漫长的一生像一场看不到终点的马拉松,但终究需要我们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走完全部旅程。未来,是由无数个昨天和前天构成的。如何度过当下的每一天,将决定我们如何度过一生。“当我有时间的时候”,是懒惰者的挡箭牌  我一直都想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立过无数次早起和健身的Flag,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我
期刊
明明从上幼儿园开始就是个热爱户外活动、很少静下心来认真看书的男孩。不但老师反映他上课时常常走神、做小动作,没有认真听讲及看课本,就连读家人买的童话书也显得心不在焉。在别的小朋友能给父母绘声绘色地讲动画片里的故事时,妈妈让明明把在幼儿园遇到的事情复述出来,他也讲不清楚。  当时爸爸认为这是男孩子性格淘气,自己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后来明明升入了小学,开始系统地学习语数英等科目,因
期刊
封城之下的心愿  武汉封城!单位封门!小区封楼!急需志愿者!  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查看新冠肺炎新增感染人数,这是桥近期养成的一个习惯,可今天一大早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单位组建应急队、招募志愿者的信息。桥精神一振,大喊一声:我要报名当志愿者!  志愿者意味着为大家服务,意味着奉献,同时也意味着感染的风险,而一旦感染又有可能传给家人,这是谁都知道的。所以要当志愿者,一定要征得家人的同意,这是原
期刊
老张最近身体很难受,他总是觉得胸闷、乏力,还总是腹泻。他怀疑自己得了新冠肺炎,但是做了四五次检查,医生说啥事没有。可是老张一想起来,全身上下就更难受了。  医生通过询问得知,老张多年前也出现过因躯体不适要求反复检查,而无明显疾病诊断的情况。这种身体不适却在他吃了某种抗抑郁、抗焦虑药物之后被治愈了。结合老张这次的表现,医生决定,带他来认识一下这种用身体说话的精神科疾病—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
期刊
当今社会“抑郁”这个词越发大众化,成为年轻群体面对巨大的工作生活压力时的吐槽口头禅,抑郁症也逐漸被构建成一种“流行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感冒”。较有意思的是,不同学派对此也有不同观点: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抑郁是转向自身的攻击;认知行为学派则认为抑郁是一种习得性无助引发的无力感与失控感;人格心理学家则认为,人们是否会抑郁,取决于如何解释自己的无能感;生物学家则认为有些个体对抑郁情绪
期刊
身穿鹅黄色沙滩裙的林悦正惬意地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突然,一位穿蓝色连衣裙的少女从眼前走过,那熟悉的款式将她的记忆拉回很多年前的夏天……一  那时,她正上初二,初夏来临的时候,身边的女生纷纷换上漂亮的连衣裙,看得她心里痒痒的。放学经过一家服装店的时候,店铺玻璃门里模特身上穿的那条鹅黄色的背带裙吸引住了她的目光。周日,她拉着妈妈过去买,但妈妈只看了一眼,就果断地否定了:“难看得要死。还是我帮你挑吧,肯定
期刊
在心理门诊遇到一位母亲,她觉得自己的女儿最近有些奇怪,经常会不停地吃东西,体重也迅速增加。昨天看着饭桌上女儿狼吞虎咽的样子就说了一句“你看看你都胖成什么样子了,还吃!”女儿瞬间流下了眼泪,回到自己的房间。这位母亲害怕自己的言语对女儿产生心理影响,所以来心理门诊咨询一下。在我的建议下母亲把女儿带到心理门诊,女儿讲诉了她最近几年的经历。  她讲诉自己曾经是一个非常活泼、开朗的人,平时学习成绩也比较好,
期刊
哀伤辅导帮助化解直面生死的“内伤”  面对这样波及面广、持续时间长的疫情危机,现阶段最需要关注的是悲伤情绪引起“内伤”,比如亲人去世的人,内心的思念和悲痛可能很容易引起强烈的孤独感,无法接受亲人离世又不得不面对独自生活的现实,如果在生活中不能把内心依恋的感情重新投入到新的关注对象上,很容易陷入对去世亲人的哀思中無法自拔,严重的甚至会有“追随死者而去”的想法。如果出现对亲人死亡的事实过度否认抗拒,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