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髁部骨折的手术治疗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cai9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股骨髁部骨折不同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和应用. 方法 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分别应用股骨髁上带锁髓内钉(44例)、动力加压髁螺钉(49例)、AO髁支持钢板(45例)、95°髁钢板(17例)、加压螺钉(24例)及微创内同定系统(5例)治疗184例股骨髁部骨折患者,对其疗效和并发症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 结果 184例患者经平均18.2个月(3~47个月)随访.股骨髁上带锁髓内钉组中,优26例,良12例,中4例,差2例;4例发生骨不连.动力加压髁螺钉组中,优30例,良13例,中5例,差1例;1例出现感染,2例发生骨不连.AO支持钢板组中,优28例,良12例,中5例;2例出现内固定松动,2例膝内翻.95°髁钢板组中,优9例,良5例,中2例,差1例;1例出现内固定松动,1例骨不连,1例膝内翻.加压螺钉组中,优12例,良8例,中3例,差1例;2例出现内固定松动.微创内固定系统组中,优4例,良1例;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不同内固定方式因其自身的解剖学及生物力学特点而具有不同的适应证.术前对骨折进行准确分型是选择合理、可靠内固定方式的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肘关节镜"序贯五入路法"在肘关节损伤和疾病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2004年4月至2007年5月期间收治53例肘关节镜手术患者,包括肘关节强直24例,骨折15例,肘关节游离体7例,桡骨小头脱位2例,关节结核8例,类风湿关节炎4例,骨化性肌炎5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3例,滑膜软骨瘤1例.手术入路采用"序贯五入路法",由肘后"软点"建立第一入路后,关节镜监视下于前外侧建立第二入路
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它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坚强、骨折愈合率高、能早期活动、并发症少等优点.它适用范围广,甚至在Gustilo Ⅲ型开放性骨折及骨缺损亦可获得良好疗效[1],我科从1997年7月至2002年7月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87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期刊
第二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第二次预备会议于2007年1月6日在上海松江开元名都大酒店召开.会议除了对参加论坛的来稿进行审理筛选外,还进一步讨论、汇总和落实在论坛第一次预备会上布置的任务与事项.会议由《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上海工作部承办,捷迈公司参与了会议的组织工作。
期刊
近年来,由于足部严重挤压、捻挫撕脱伤及重物坠落砸伤所至中足的中跗、跖跗关节移位骨折脱位伴严重软组织损伤较为常见。
期刊
由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主办,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承办的“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8年学术年会”于2008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云南省大理州洱海公园逸龙滨海酒店举行。会议主要内容包括两项:①创伤骨科微创新技术高级研讨会;②临床科研与SCI论文撰写学习班。
期刊
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是含有皮肤、皮下组织、神经、血管、肌肉、肌腱和骨骼等多种成分的复合组织移植,是修复肢体完全缺如、重建肢体功能的理想方法.与单一器官移植(如肾、心、肝、肺等内脏器官)不同,由于复合组织的各种成分的免疫学性质各不相同,因此,复合组织移植的成功在医学领域更具有挑战性。
期刊
两个小样本对照试验得到的证据尚不足以说明,在Lisfranc关节损伤时,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的治疗效果要优于Ⅰ期跗趾关节融合术。在一项小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中发现,当患者合并有原发性Lisfranc韧带损伤时,与跗趾关节融合术相比,采用ORIF治疗的功能评价结果和疼痛评分会更差,而且常常要施加额外的手术治疗。
期刊
前臂骨折为日常生活及劳动中常见的损伤,约占骨折总数的11.2%,青壮年居多.前臂的旋转功能对手部灵巧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前臂双骨折后如何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功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应用有限切开复位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1imited contact-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LC-DCP)内固定治疗18例前臂双骨折患者,效果
期刊
目的 总结分析地震伤员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方法 分析整理2008年5月12日至30日收治的1070例地震伤员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伤情及治疗措施.结果 1070例伤员中,开放性损伤412例(38.5%),闭合性损伤658例(61.5%).单纯四肢躯干损伤557例(52.1%);单纯胸腔、腹腔、头颅损伤248例(23.2%);多发伤232例(21.7%).据ISS评分,轻度损伤372例(34.
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出舱活动分为4个阶段:在轨组装、检查与训练段,出舱准备与过闸段,舱外活动段以及返回过闸段。其中最长的是第一阶段,历时14.5个小时;最危险和最难的是舱外活动段。在这4个阶段中,航天员要经历数百个步骤,而穿衣、开门、行走为神七航天员出舱活动三大“高难动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