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生态视角下西藏农牧区三包政策的合理性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ng06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三包”政策是中央给予西藏的一项特殊优惠政策,亦是西藏基础教育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教育政策,历经几十年的脱变完善,为西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在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在教育社会生态观的视角下,“三包”政策依旧有其合理性和存在的必要性。
  关键词:教育社会生态观 “三包”政策 合理性
  一、“三包”政策溯源
  西藏和平解放初期,人民政权与噶厦政府同时并存,社会环境动荡不安,加之地理环境艰苦封闭,宗教信仰根基稳固,西藏现代教育不容乐观。中央政府意识到,只有采取特殊措施,才能使西藏教育摆脱束缚,逐步迈向现代化。
  1950年,国家开始对西藏地区寄宿制学生实行助学金制度;1956年7月,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做出决定,全区中小学生一律享受国家供给制,“包吃、包住、包学习用品”,“三包”政策初具雏形。
  1980年,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立了发展西藏教育的指导意见。1984年,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全区公办重点中小学全部实行寄宿制,包吃包住包穿”。 1985年开始, “三包”政策正式实施。
  1988年到2010年西藏多次调整三包经费标准。实现农牧民子女义务教育三包政策全覆盖,“三包”政策日趋完善。
  二、教育社会生态观简述
  教育社会生态观,是一种将整个教育系统看作一个有机联系的社会统一体,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全面的、科学的、可持续的方法对教育基本要素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从而促进各要素间共同成長与发展,最终促进整个教育系统整体发展的先进教育观点。
  尽管西藏只是祖国辽阔疆域的一部分,其教育的发展却肩负着更加繁重的任务和各为多重的使命——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团结、维持国家稳定、为社会主义和西藏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等。“三包”政策从提出到落实再到不断完善发展,几十年的革新脱变,在教育社会生态观的大视角下,展现出它的合理性。
  三、“三包”政策的合理性
  (一)教育目标的生态性——注意教育系统的整体性与平衡性
  1、以整体带动部分
  祖国是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而西藏是这个统一体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西藏一直以来苦于其闭塞的交通和恶劣的生活环境,与外界联系极为困难,加之其地广人稀且大部分以游牧为主,发展教育举步维艰。到西藏和平解放初期,西藏青壮年文盲率一度高达95%。由于西藏的自然及社会条件限制,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国家坐视不理的话,后果难以想象。出于全局的考虑,中央集全国之力扶持西藏教育,以整体发展带动局部的进步。
  2、以部分促进整体
  局部与整体不可分割,西藏与祖国亦是如此。“三包”政策的出台,看似全力促进西藏地区教育发展,实则更是为了国家长远发展作出考虑。西藏在在祖国稳定和统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西藏教育,不仅仅是为西藏发展培育人才,更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坚定的接班人。发展西藏教育,提高藏区人民素质和思想觉悟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国家对他们的关怀和诚意,从而为祖国的统一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国家总体发展奉献心力。
  (二)教育理念的生态性——注重教育发展的公平性和人的社会性
  1、注重教育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即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教育公平理论主张接受教育是所有中国公民生来享有的权利,人人均有接受教育的机会。长期自给自足的生存方式,让农牧区公民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极为模糊,劳动力缺乏生产力低下,极少有人愿意流失家里的劳动力并且再承担多余的教育费用。如果任其自然发展的话,教育公平将很难实现。“三包”政策的实施,最大程度地消除了农牧民的顾虑,最大限度地确保了藏区儿童享受与内地儿童同样的受教育权利,并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促进人的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教育社会生态观主张教育系统的完整性,各要素间应相互联系,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教育系统中的人既保持其个体性,又得尽快融入群体,实现社会化。西藏地区长久以来自给自足的游牧状态和地广人稀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其在自然条件下很难实现人的社会化,即使实现,也是较为低级的社会化,这与教育社会生态观背道而驰。“三包”政策的实施,让这种社会化成为可能。农牧民打消顾虑纷纷将孩子送到学校 ,藏区儿童可以在学校这个小社会中逐渐社会化,受教育到达一定程度,他们可以走出藏区,真正参与到社会大环境中去。
  “三包”政策是在面对西藏特殊而严峻的教育现状时做出的正确抉择,其影响之深远成果之显著举世瞩目。随着教育由教育学、教育社会学再到如今教育社会生态学的升华与超越,“三包”政策也不断调整其力度与范围以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在教育生态化诉求不断高涨的今天,“三包”政策依旧合理,依旧为西藏基础教育的发展殚精竭虑。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其他文献
乡镇财政作为我国财政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级财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设立起,在20多年的发展与改革中,乡镇财政所在组织地方财政收入、加强收支监管、发展地方经济、维护政权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税收全面取消,契税和耕地占用税征收职能划转地税,税务、土地、公检法、教育、卫生经费保障责任的上划,乡财县管体制的推行及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出台,乡镇财政所的职能发生了很大转变,
金龙山农业专业合作社位于沂水县泉庄镇尹家峪村,由沂水五洲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连片发展金秋红蜜、映霜红晚熟蜜桃2000余亩,以有机标准、企业理念、共享机制,闯出了一条
期刊
商业银行综合业务实训通过营造情景式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体验式的进入现代商业银行的运营环境,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整合起来,构筑学生全面的知识架
财务重述是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财务报告的行为。本文从公司治理视角出发,着重从董事会功能、审计委员会功能、监事会功能进行了分析,提出完善公司治理的若干建议。
期刊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抗病毒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192例.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选择拉米夫定联合血浆置换治疗52例(Ⅰ组);
随着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进行,培养学生多模态学习模式已成为英语专业教学的主要目标。本研究以多模态理论为指导,旨在探求有效的英语专业多模态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关于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明代律学家、历学家、音乐家朱载堉曾做出精辟论述:“有乐而无舞,似聋者知音而不能见;有舞而无乐,如哑者会意而不能言.乐舞合节谓之中和”.舞蹈背景音
情感是语文教育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也是语文教育的“招牌动作”,我们不能单纯地把情感作为人类达成认知目标的手段,而是要把它作为人的素质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一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