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狱史的传奇

来源 :科普童话·百科探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组织性最强的越狱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
  地点:萨克森豪森集中营
  主角:盟军战俘
  越狱不见得都是罪犯的所作所为。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空军少校伯特伦·詹姆斯就曾在五年间先后尝试逃离纳粹战俘营多达13次,被誉为“最伟大的越狱英雄”。
  由于一再越狱,伯特伦·詹姆斯被送往臭名昭著的德国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在那里,他同狱友们组成逃亡委员会,策划了从1943年4月到1944年3月的越狱行动。集中营内有超过600名囚犯参与了地道的挖掘。
  经典越狱电影《大逃亡》曾还原了这段往事。虽然电影中只说有三条地道,但实际上,这个数字可能高达数十条。此次事件中,英国军官罗杰·布歇尔甚至为200名越狱者提供了伪造的证件,以便他们在自由之后可以顺利逃脱。除此之外,还有人专门负责制作平民服装以及收集储备食品。
  他们所挖掘的地道堪称巨大的地下工程,内部有通风系统、储藏室、木质滑轨、用红十字会派发的奶酪罐头盒制成的灯具,甚至还有用靴子底制作的、刻有纳粹德国国防军标志的橡皮图章。
  1944年3月24日,越狱行动正式开始。虽然最终只有半数人成功逃脱,但这绝对称得上是近代最有组织、最成功的越狱。
  2.最传奇的越狱
  时间:1961年至1962年
  地点:恶魔岛
  主角:3名囚犯
  这世界上最出名的监狱,恐怕非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阿尔卡特拉斯岛联邦监狱莫属。这座海岛监狱还有一个更为人们所熟知的名字——“恶魔岛”。自1934年这里成为监狱开始,直到到1963年停止使用,在29年间,政府文件中记载的越狱事件就有14起。其中23人当场落网,6人被击毙,仅3人成功逃出了这座巨大的混凝土建筑,消失在了茫茫大海之中。
  这次唯一成功的越狱行动的参与者分别是:狱号1141的弗兰克·莫里斯、狱号1485的约翰·安格林和狱号1476的克拉伦斯·安格林。团队里原本还有一位机械专家艾伦·韦斯特,但在最后时刻掉队。关于这次越狱的细节也得以公诸于众。
  恶魔岛的设计师鲁本·特纳没有想到,犯人居住的隔间背后那条1米宽的水电管线将会成为这座监狱唯一的漏洞。从1961年开始,他们开始依靠勺子、硬币和指甲刀挖掘混凝土墙,甚至还用偷来的吸尘器马达自制了电钻。他们在监狱手风琴演奏时间的掩护下,在各自隔间的混凝土墙上挖出仅容一人钻过的小洞,并用湿报纸糊成的假墙堵住洞口,成功骗过了看守。
  在几个人用偷来的碳化硅磨线磨断了隔栅后,通向监狱屋顶的大门终于打开。1962年6月,他们用石膏、厕纸、肥皂和理发店弄来的头发制造了维妙维肖的假人头,骗过看守,逃出了牢房。
  他们面临的最后一道障碍,是陆地和恶魔岛之间长达2500米的冰冷海域。事前,他们根据一本《大众机械》杂志的介绍,用五十件橡胶布雨衣和偷来的胶水,粘成了一个宽1.8米、长4.2米的充气筏!还用胶合板自制了船桨。越狱当天,这三个人抱着充气筏子爬下9米高的屋顶,在黑暗中用手风琴改装的风箱给它充足气,挥桨起航,就此消失在夜色苍茫的大海上,不知所踪。
  虽然官方认为三人溺毙在海中,但直到今日,仍没有可靠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2006年的《流言终结者》节目曾做了一次实验,完整再现了当年的越狱过程,结果是,三个人成功顺着海浪在金门大桥附近上了岸。
  3.条件最恶劣的越狱
  时间:1864年1月至2月
  地点:美国弗州里士满利比监狱
  主角:美国北方联邦军战俘
  1864年2月9日到10日间,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市的利比监狱内,上百名被囚的联邦士兵连夜逃离。越狱者中,有59人成功抵达了北方联邦阵线,48人被抓获,2人溺死在附近的詹姆斯河中。
  这座利比监狱环绕了整整一个城区。北面是连接监狱与城市其他区域的凯里街,南面淌着詹姆斯河。监狱本身由地上的3层楼和一个暴露在河边的地下室组成,生活条件极端恶劣;食物相当糟糕,有时甚至完全没有,而环境卫生就更不用说了。
  成千上万的人死在这里。地下室因老鼠大量出没,已停止使用。结果被囚犯们利用。他们在此挖出了一条隧道,并成功突破到了监狱东边的一块15平方米的空地下,再从邻近的科尔仓库中的一个烟草棚下破土而出。1864年2月9日晚,囚犯三两成组地逃离了监狱。
  这次越狱的成功应该归功于它的领导者罗斯上校和汉密尔顿少校。罗斯打通了地下室的烟囱,并组织人员挖掘隧道,汉密尔顿则制定了精密的路线,还发明出奇妙的装置,用以运输垃圾和提供氧气。
  上文中的诸位为了越狱,可谓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耗尽心思经受了各种挑战。然而,偏偏还有一些囚犯好不容易逃了出去,却又主动返回了监狱。
  1.只想要四五天的自由
  去年6月1日,一名被关押在瑞士某监狱的法国籍囚犯在被派到监狱外工作后,一去不返。为此,多国执法部门展开了跨国追捕。但从他写给母亲的家书中,人们了解到,他不过是希望“呼吸四五天‘自由’的空气”,并明确表示会返回监狱,同时也保证“潜逃期间,我会守规矩”。
  这名犯人在6月5日晚间真的如约返回了监狱!虽然这位热爱自由的小哥没有因自己的越狱行为而被追加刑期,但出于安全考虑,他将被转移至另一处监狱。
  2.组团探亲
  2014年4月,智利北部一所监狱有近300名女囚犯趁大地震成功越狱。这座监狱位于阿塔卡马沙漠以西的港口城市伊基克。在地震中,由于存在被海水淹没的风险,监狱人员必须被疏散。但因为监狱的围墙已经倒塌,320名囚犯中有293名逃跑。但后来又有131名囚犯于4月2日自动回到了监狱。经调查发现,多数囚犯的越狱动机仅仅是想利用这个机会回家看望家人。在探亲结束后,她们就及时返回了监狱。
  3.监狱外面太冷
  在美国肯塔基州莱克星顿市一处监狱服刑的犯人罗伯特·维克,在费尽心机于1月5日成功越狱之后,又很快返回监狱投案自首。这是因为莱克星顿当时的气温已经下降到了零下20摄氏度。虽然仅仅在外面呆了一晚,但在1月6日早上,维克回到监狱时,已经被冻伤。因此他强烈要求回到温暖的监狱中去。
  其实,维克在越狱后曾经向监狱附近的一家汽车旅馆寻求帮助。但旅馆不敢收留他,只让他在附近一个被遗弃的农舍里挨过了一夜。而当时维克只穿了监狱发的一条裤子,外加一件T恤和夹克。他实在受不了这种寒冷。而当地警察也对此表示了理解:“外面实在太冷了。”
  4.看完牙医就回来
  2013年,瑞典一名51岁的囚犯因牙痛难忍而越狱,看完牙医后又主动自首返回监狱。该越狱事件发生在瑞典华嫩堡的一家开放式监狱。越狱男子现年51岁,正接受为期一个月的监禁。但他的一颗牙偏偏在此时发炎,疼痛难忍。他向狱警汇报后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于是决定逃跑。
  逃出监狱后,该男子在华嫩堡附近找到了牙医,治好牙之后就主动返回了监狱。但监狱仍然对他予以警告,还将监禁期延长了一天,并且罚他在剩下的监禁期中带上手铐脚镣。不过他依然觉得这很值得:“无论怎样,总算把牙疼治好了。”
其他文献
大家对钟的了解有多少?是不是都停留在日常所见的寺庙里的铜钟上呢?这期的相约地球吧,我们就去看看世界上小有名气的、号称哑巴"钟王"的伊凡大帝钟吧!  在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有一座高大的建筑--伊凡大帝钟楼。它的右侧放置着世界上最重的科洛称尔钟,人称"钟王"。它是俄罗斯铸造艺术的杰作,也是克里姆林宫中的一件无价之宝。  这座用铜锡合金浇铸而成的大钟高6.14米,钟口最大直径为7米,钟壁最厚
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已经穿着鞋在地上行走,现在也要穿鞋行走,未来呢?世界上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会越来越快,我们将进入一个“多元”社会。一双鞋,当然也会变得十分先进。今天,我就来假想一双未来的鞋。  这双鞋是选用柔软的塑料做成的,要是穿上它,不仅可以在水面行走,还可以在天上飞行。在水面上行走时,您只要按红色的按钮,这鞋就会变成像小船的样子。鞋边围着的一条小管子会慢慢胀成气球,就可以有助平衡,让人踩在水面
智慧魔方
期刊
冬天到啦!该睡觉啦!不光要睡,还要健康地睡,有朝气、有活力地睡!看看这些著名的“冬日睡神”,真该好好来一场“冬眠大比拼”!  昆虫篇:冬眠要从娃娃抓起!  蝗 虫  “秋天,辛勤的蚂蚁在忙着储存过冬的食物,而懒惰的蝗虫却只知道吃喝玩乐。等到冬天到来,到处是冰天雪地。又冷又饿的蝗虫只好向蚂蚁求救,请它们给自己一点吃的……” 嗯,大人们用这个童话故事来教育我们要勤劳是对的,但如果真让蝗虫们看到这个故事
圣诞节的由来  顾名思义,圣诞节是用来纪念圣人诞生的节日。所以当大家沉浸在一片喜庆浪漫的节日气氛中的时候,请不要忘记我们在这一天还要纪念一个叫耶稣的人(上帝之子)。但其实12月25日并不是他的生日,之所以在这一天纪念他,是因为大家记不住他是哪天出生的了(谁让他出生得那么早),就把当时纪念太阳神诞辰的那天定为“圣诞节”。而这一天本来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崇拜太阳的人们都把这一天当作春天即将到来的前兆和
“快来看!这里有小企鹅!"在海洋生物馆的极地生物展示区中,小游客大声叫着。  “那不是企鹅啦!是海鹦鹉!”马上有工作人员纠正道。  “咦,这是怎么回事啊?海里也会有鹦鹉吗?”  鹦鹉嘴,鸽子身  之所以把这种鸟叫做海鹦鹉,是因为它长着一张类似鹦鹉的嘴巴,但其实它跟鹦鹉并没有血缘关系。别看它一张白白的脸,配上鲜艳的橘(jú)色鸟喙(huì ),看着很像鹦鹉,身体却圆滚滚的,像鸽子一样。因此西方人叫它
你知道什么是土壤吗?土壤是生物加工的产物,是生化过程的媒介,是生物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也是一切植物生长的基础。  那么土壤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自从地球诞生以来,在漫长的岁月里,形成了大气、水体与地球的岩石圈。经过无数日晒风蚀,岩石风化,就形成了土壤。土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和栖息提供了场所。而生物的作用更为土壤提供了有机质,于是使土壤更加肥沃,这就为更大量和种类繁多的生物在生存繁衍上创造了条件。  土壤
在皖(wǎn)南山区,有一座幽深的山谷。这座山谷有足球场那么大,四面全是陡峭的石壁,只有一个狭窄的谷口和外界相通,实在是一个狩猎的好地方。夜半时分,一对赤狐悄无声息地来到了这里,它们的目标是山谷里的一小群野兔子。  这一对赤狐配合得非常默契,公狐在谷口把守,母狐则径直向山谷中的兔群奔去,一点儿也不掩饰自己奔跑时弄出的声响,甚至还嘶叫了一声。  野兔们撒腿就跑,向谷口冲去。这时,埋伏的公狐跳了出来,
当你在野外旅行时,突然发现前方出现了一个大坑,坑口巨大,里面深不可测,你会感到惊奇吗?当你望着漆黑一片的坑内时,你有进入其中去探险的勇气吗?当你进入坑底,抬头望着头上只有巴掌大的天空时,你会感到害怕吗……  我们这个星球养育了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也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天坑这一巨大而神秘的地质现象始终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  天坑是指一种巨大、陡峭而封闭的岩壁。它们有的像一口井,有的又像一只大桶
访问者:姜红伟  受访人:兰亚明  问: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黄金时代,您认同这个观点吗?  答:在我看来,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确实是个适于诗歌生长的年代。人们从封闭和禁锢中挣扎出来,自我意识觉醒,如饥似渴地追寻着阳光、空气和风。那是个草长莺飞、思想茂盛、万物复苏的季节,一切的一切都在生长。人们尝到了作为人自由呼吸、自由思想、自由表达的畅快与欢欣,青年人,特别是作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