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大能人”黄宗汉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sz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宗汉是京城颇富盛名的“卖艺黄家”的老小,虽5岁时就曾登台演出过,但后来与演员无缘,以后成了京城有名的“大能人”。
  他当过东风电视机厂厂长,开“中外合作”先河,率先引进日本三洋电视生产线。后来,为弘扬民族文化,又张罗建成了大观园、天桥乐茶园、湖广会馆等,被称作“京都文丐”。再后来,为进一步解读宣南文化,加以保护和利用,攻读硕士、博士。73岁时获博士学位,堪称一奇,在他的传奇人生中又是一次突破,也为诗书传家的“三代翰林之后”又增添了光彩的一笔。
  
  老疙瘩“黄大闹”
  
  1931年,黄宗汉生在北京西城顺城街一个不大的四合院里。其家族是浙江省瑞安市的一个书香门第,一门三代出了五个翰林。曾祖黄体芳、黄体立,为晚清有名的谏官。黄体芳是晚清“翰林四谏”之一,因弹劾李鸿章,惹恼慈禧太后被降职。祖父黄绍悌、伯祖黄绍基,为教育官员。黄绍基还去日本考察过。父亲黄述西,为第一代留学生,是“洋翰林”,留日学电机,回国后任北京电话局工程师。
  其父酷爱京剧,常带子女到戏园子里听戏,这与以后黄家成为文艺之家也不无关系。后来,大哥黄宗江成了戏剧家、散文家,三姐黄宗英和二哥黄宗洛也都成了著名演员。这是后话。
  父亲病逝后,因大姐在天津工作,黄家孤儿寡母就搬到天津,住进了租界。黄宗汉在地窄人多的租界里感到十分憋闷,每天只能从一个为采光用的,几米见方的天井中观望天空,很不是滋味。于是,他别出心裁,一放学就登上自家的屋顶,放眼看四周广阔的天地,还斗胆和一拨儿孩子在屋顶上练开了“金鸡独立”。母亲见状大惊,大声喊他们下来,嗓音都岔了声,叹道:“这个老疙瘩,简直成了‘黄大闹’。”于是,二姐自告奋勇把他领走调教。
  黄宗汉跟着二姐来到了济南的齐鲁大学。二姐正在这所美国教会办的学校读书,受西方管理方式的影响,二姐则是由着他自由折腾。一天,9岁的黄宗汉看见一个外国孩子在校园里骑自行车,感到新奇,就张口借了过来。他了骑上去,还不知道怎么下来,自行车就从一个很陡的坡上冲了下去。他也不会刹车,顺势就冲进用铁丝围着的松墙子里,弄得满身是伤。回到住所,二姐不但没批评他,还鼓掌说:“真勇敢,一次就学习会了骑自行车。”
  1946年,黄宗汉来北平求学,入通县潞河中学(燕京大学的前身)读书。受家学熏陶,顾炎武的名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自小就印入心田,他勇敢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大游行的行列。因追求进步,他不到18岁就成了共产党的一名地下党员。
  1949年1月底,北平和平解放。参加接管工作的黄宗汉到组织部报道。一声“稍息,立正,齐步走!”,他被分配到宣武区宣传部工作,一干就是8年。1957年反右时,他因抓不出右派,被确定为“严重右倾”……以后,又被调到北京市委组织部工作。因所推荐的技术干部中绝大多数出身“黑五类”,他成了“黑帮骨干分子”,“文革”中被发配到北京最穷的山村密云县番字牌乡,接受劳动锻炼。
  
  东风电视机厂厂长“黄大炮”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东风吹开了云雾,“闯”字当头的黄宗汉,自荐当上了东风电视机厂厂长。那时,电视机是紧俏商品,要凭票才能买到,而全国的电视机厂都处于亏损状态,占领市场的几乎都是进口货。
  时年47岁的黄宗汉,“勇为天下先”,第一个引进日本三洋电视机装配线,搞起了“中外合作”。当年就摘掉了连续8年亏损的帽子,扭亏为盈。他在动员大会鼓励大家:“咱们不拿国家补贴,要争当百万富翁”。结果,1980年企业赚了800万元,他又在大会上动员:“开足马力,咱们要当千万富翁。”虽然有人给他贴了大字报,说他是“黄大炮”,但最终黄宗汉率领全厂职工,在1981年又赚了2200万元。
  改革开放在起步阶段,并非一帆风顺。他所创造的“东风模式”,不仅引发了一场大争论,而且他本人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一纸“莫须有”的告状信,令黄宗汉被调离工厂,接受检查。虽然后来是非澄清,他获得平反,异地提升了职务;但令人遗憾的是,经过这么一番折腾,人心涣散,技术骨干流失,工厂伤了元气,不久与北京电视机厂合并。从此,东风电视机厂消失。
  
  “黄大闯”雅梦红楼
  
  


  黄宗汉被“挂起来”的时候,听老百姓抱怨说“看不到好的电视节目”。于是,他在跑到中央电视台摸情况之后,决心要在“出精彩电视剧”上下功夫。
  1983年,他为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顾问,正赶上要拍摄电视剧《红楼梦》。当时制景费只有75万元。于是,人们请来黄宗汉出主意,看怎么花这笔钱好。他经过调查、算细账,有了奇思妙想。
  这一天,他把几家银行的领导,请到了《火烧圆明园》的拍景地,指着圆明园的“大水法”说:“等一拍完影片,这花了将近70万元作的布景,就得拆了卖废料,只值4千元人民币,多可惜。”接着,他提出建议,学习国外建影视基地的经验,建实景,把大观园从书上搬到人间。
  他又跟银行家们算起细账,以北京每年接待海外观光客百万计,加上每天出入北京的流动人口也有100万,按照百分之一的人去参观大观园计算,三年收回成本不成为问题。而且,以后拍摄古典戏还可以利用;同时还能弘扬中华文化风韵,何乐而不为呢?
  敢于闯江湖的黄宗汉,赢得了银行家的认可,同意贷款。
  但是,大观园建在哪儿?找了几处,都不理想。可巧,遇到当年一进城就共过事的李瀛,这位宣武区的领导一听说要为首都的文化建设作贡献,二话没说,支持!不但划出了当时的苗圃南菜园作园址,宣武区还提供借款95万元。
  然后经请专家考证,红学家、古建筑学家杨乃济设计方案,北京古建队精心施工,1985年6月,大观园一期工程,包括怡红院、潇湘馆等8处景点,如期完工。全国无数热情的“刘姥姥”,买票进大观园参观,又积累了续建工程款2300万元。以园养园,以园林建园,大观园的40个景点,历时8年全部完成。大观园被命名为“北京红楼文化艺术博物馆”、“新北京16景”、“首都80年代十大建筑”。而且,大观园还在红学界的支持下,组织了数十场红学讲座,对普及红学产生重要的影响。
  
  天桥梦,再现老北京民俗
  
  1986年,黄宗汉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宣武区,任区政协副主席。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文化发展战略,他又做起了“天桥梦”,为再现老北京民俗办实事。
  他拿出自己的稿费,编辑出版了《北京老天桥画册》,刚投入市场就告罄,又再版发行。接着,又出版了《天桥往事录》,拍摄了反映天桥民俗文化的30集电视剧《天桥梦》。
  1992年,宣武区华昌工贸公司投资200万元,在原先天乐戏园的基础上,翻建了天桥乐茶园。戏剧大师曹禺,为这座仿制清末民初的老北京茶园题写了匾额。
  这是一个台上台下全方位的剧场,京味儿十足。台上,是黄宗汉与于是之共同策划的大戏《天桥风情大串演》。老天桥把式的沈三摔跤、小金牙拉洋片、云里飞攀杠子等“八大怪”绝活,被浓缩在了舞台上。台下,两厢是出售各种北京风味的小吃的门脸。席间,身穿民族服装的姑娘来回斟茶,还有卖花、卖糖葫芦的小贩……几年工夫,这里演出了上千场戏,接待了海内外的众多宾客,包括几十位外国国家元首级的贵宾。
  澳大利亚的文化参赞说:“这是我来中国最想看到的,这才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文化。”
  
   宣南梦,博士梦是序曲
  


  黄宗汉做的是套梦,一梦套一梦。这不,他接着就瞄上了地处虎坊桥的湖广会馆。
  政协资料上,刊登了一则著名建筑师张开济的关于修复湖广会馆的建议。颇具文化敏感的他,立刻抓住了契机。他当即展开调查,并上报市领导。
  湖广会馆是建于1830年的大戏楼,除台板被拆除,原貌还在;但旧址全被工厂、机关、居民所占用,修复谈何容易。此时,黄宗汉想的是:越是艰难,才越需要奋力张罗。在认真考证时,发现此处不但是清朝北京著名会馆之一,大戏楼比京剧的年龄还大10岁;而且1912年8月25日,国民党在湖广会馆举行成立大会,孙中山莅会致辞。这又为修复的意义,添加了一层厚重。
  经过许多上上下下的细致工作,包括申请到北京计委会、北京文物局、宣武区政府的拨款,才完成浩繁的搬迁工作。要知道,这里光居民就有33户之多。
  1994年,经过宣武区委、区政府同意,天桥投资开发总
  公司投资3000万元,历时二年,1996年湖广会馆终获重张。
  内中的大戏楼、乡贤祠、文昌阁、子午井等修葺一新。1997年,湖广会馆成为了北京第100家博物馆,命名为“北京戏曲博物馆”。
  这里,院落曲折,山石亭林奇巧,曾是世界十大木头结构的剧场之一的大戏楼,更是高贵典雅,充满东方文化的魅力。金丝缎制作的天幕上,绣着五彩“龙凤戏珠”等吉祥图案,光彩照人。当年谭鑫培、余叔岩、梅兰芳等京剧大师留下足迹的戏台上,上演着北京京剧各团的精彩剧目,至今已演出了5千场之多。
  独具中华文化特色的湖广会馆,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也包括一些外国元首和夫人。
  2006年7月28日,瑞典国王卡尔16世来访,向会馆赠送一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当馆长霍建庆接过照片向大家展示时,众人都惊奇地睁大了双眼。原来,这竟是80年前,这位喜爱中国文化的古斯塔夫国王的祖父古斯塔夫6世,访华时与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合影。大戏楼对扩大京剧的影响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1995年,大能人黄宗汉当选为全国劳模。他觉得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与个人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有直接关系,为此,他要圆自己的读书梦。这回,已经64岁的他,破例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读硕士。结合湖广会馆的修复,他研究的课题是《孙中山与北京》。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孙学”学者的重视,90年代后期他两次作为“孙学”学者,应邀参加了台湾的“孙中山与现代中国”研讨会。台北的国父纪念馆,还特地保存了湖广会馆的一套微缩模型。
  “宣南梦是我最大的梦”,黄宗汉满怀深情地说。“宣南”,是个地域文化概念,泛指北京宣武门南部一带。因清朝实行“满汉分居”政策,京城的汉官皆寓住在外城,再加上全国的文人举子赴京赶考,也大都客居于此,故逐渐形成了包括皇家、士人、平民三个层面的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宣南文化是北京历史文化的源头、缩影和精华。
  


  受到宣南文化这块活化石的强烈吸引,1999年,68岁的黄宗汉又进一步考取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生。戴逸教授建议他研究清代宣南的士人文化。于是,他重点对乾嘉学派诸大师、宣南诗坛诸名士、戊戌维新诸先驱这三个士人群体,在宣南的活动进行探究。其研究成果,得到导师和学界的高度评价。
  目前,黄宗汉所承担的国家课题已经结题,他正在为专著《北京宣南历史文化》作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同时他还牵挂着《大观园图志》的出版,正在努力张罗着……
  黄宗汉说:“宇宙无边无垠,时间无始无终。我是一‘匹夫’,不想做大官。秉承祖先‘敢于直言,两袖清风’的品格,我要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这是我人生追求的价值目标。”
   作者:石梅(身份证姓名石小梅)
   地址:100083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4楼1804石小梅
   电话:62314730 13021915678
其他文献
冰城姑娘王霜是一颗冰上未来之星,19岁的她在国内外的赛事上屡创佳绩,赢得了11枚金牌。然而,2007年3月,全国速滑联赛第四站在哈尔滨举行,在她的运动生涯将走向巅峰之际,她却
灯光射向舞台中央,年仅8岁的中国男孩牛牛身着白色的演出服,走向钢琴。天真稚气的脸上,流露出兴奋的神情。“小不点”坐在钢琴前,沉思了一会,然后高举双手再轻 The light is
对灰树花进行了液体深层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碳源以豆粉+麸皮、玉米粉+麸皮和氮源以蛋白胨、牛肉膏等较适宜菌丝生长的物质,确定了灰树花深层培养的液体培养基配方;并研究
地震地面运动影响地面建设结构的控制 1996年美日两国开始实施地震安全政策。该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防御和减轻地震易损性(人员、建筑物生命线设施、社
本文首次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国内油菜收获指数的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油菜品种的收获指数存在变异,其变异规律大致是:1)中熟品种的收获指数高于早熟品种及晚熟品种;2)中长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