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大学本科开始,我有幸跟随导师张树义教授研究蝙蝠十余载,并不时请教各位洞穴生物学家、地质学家、洞穴探险家,足迹遍及多半个中国,钻入大小洞穴几百个,最大的乐趣便是见识洞穴动物在漆黑的环境内生活的场面。这不禁令我感叹大自然造化的神奇:其鬼斧神工般的魔力在雕琢无数洞穴的同时,更以其母亲般的胸怀养育了无数奇特的野生动物!
分段栖居
1999年的初春,对我来说是人生最难忘的一个季节。那时,我第一次跟随我的师兄赵辉华博士钻入山洞,研究北京房山区栖息于洞穴之内的蝙蝠。虽然在这之前,我也游览过作为旅游景点的洞穴,但这座山洞是未被人类开发的野洞,被掩映在层峦叠嶂的京西西山之内。
第一次的经历,总会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黑灯瞎火、伸手不见五指、阴气沉沉、凉飕飕、陌生而幽静……这些词汇萦绕着我的心头。记得当时,我只是紧跟着师兄,他去哪里,我便跟到那里;他往前走,我决不敢后退。除了些许恐惧,我还担心突然之间冒出什么怪物来!
刚入洞不久,师兄便让我回过身儿来,往上方洞壁看。手电筒橘红色的灯光,打在这些毛茸茸的小肉球身上,使得它们橙黄色的皮毛更显柔和。密密麻麻地,此处有着一大坨蝙蝠。原来,这里聚集着一大群白腹管鼻蝠(Murina leucogaster),有七八十只之多。北京的初春,乍暖还寒,邻近洞口处,更是多了几分寒凉。这些管鼻蝠还在冬眠呢!
再往洞内行进,我却愈来愈感觉到暖意融融。是不是我过于紧张而造成的心理作用呢?虽然不必掩饰自己的恐惧感,但冬暖夏凉、四季恒温却是洞穴固有的特点。在这里,我们遇见了另外一种蝙蝠——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这些蝙蝠不像刚才洞口的管鼻蝠,不必拥作一团,而是三五成群地倒挂在一起,并用翼膜包裹着身体。更多的个体则单独悬挂在洞顶的不同位置,彼此相隔一段距离,产生它们认为的美感。
进一步深入洞穴,我的耳朵接收到了“唧唧—吱吱—”的声响。“有蝙蝠在叫呢,”师兄告诉我。两束光线打过去,看到几只黑影划过了我们的视线。还有更多的蝙蝠正在洞壁上栖息,并未冬眠。我们仔细观察后得知,这是一群大足鼠耳蝠(Myotis pilosus)。后来我们的研究证实:它们是亚洲第一种被发现的捕鱼蝙蝠。中央电视台一部名为《夜空中的利爪》的纪录片,使这种蝙蝠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动物。
同一时节,同一洞穴;不同位置,不同种类,便有了不同的栖宿行为。根据光线的明暗,大致可将洞穴分作3个光带,即有光带、弱光带和黑暗带。由于我国山地分布广袤,喀斯特地貌发育良好,特别在西南地区,洞穴种类众多,结构复杂,所以每一座山洞内的光带长短都不一样,在不同光带内生活的野生生物也不尽相同。为了和谐相处,减少冲突,洞穴内的生物便有了生态位的分化。这也正是每一位热爱探索山洞、研究洞穴生物的科技工作者或爱好者的乐趣所在。
适者生存
一个物种从哪里来,如何走到了今天,又将到哪里去,这是一个永恒的科学问题。人类一直孜孜以求其中的答案。像我这样的“蝙蝠侠”,对蝙蝠为何选择洞穴这样的问题就感到十分有趣。
在成百万、上千万年的演化史中,蝙蝠成了最特化的兽类。它们不仅拥有翅膀,可以飞翔,还衍生出回声定位技术,而且还放弃了白天生活,转而选择在夜晚出没,从而规避了与鸟类的竞争。更甚者,它们不再依赖在树上或地面栖息,却选择洞穴中的倒挂生活!蝙蝠类动物之所以能成功存活到今天,很可能是因为它们已经适应了洞穴这一特殊的栖息环境。更有趣的是,洞穴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也遵循着形成、演变、发展的规律,而那些生存其中的动物也在适应着这些改变。
我在做科普讲座的时候,被问及最多的问题便是蝙蝠是不是瞎子。其实,它们有眼睛,而且对光源十分敏感,但它们的双眼适应于洞穴生活,已经成为了“次要器官”,眼睛变得非常小。但是,它们的听觉却得到了进一步演化,派生出高超的回声定位技术——从口腔和鼻腔内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超声波反射回来之后被耳朵接收,再由神经网络传递至大脑,分析出周围环境的状况。
2000年夏天,我陪同英国和新西兰的蝙蝠专家前往河南南阳西峡的蝙蝠洞。当时,成千上万只蝙蝠栖居在一个洞穴内,我们关掉了灯光,感受着蝙蝠的一举一动。它们疾速飞行,在我们身体周围不断呼扇,一阵阵凉风迎面扑来,好不凉爽!尽管有无数只蝙蝠从我们身旁飞过,却无一只袭击或撞到我们。黑漆漆的洞内,不计其数的生灵在快速飞翔,却无任何的“交通事故”,这种高超的定位技术不禁令人瞠目结舌!
这便是洞穴内的辩证法。洞穴生物遵循着“逆行演化”的规律——有些形态或生理特征进化了,而有些看似有用的特征(如眼睛)却退化了。“退中求进”,这就是洞穴动物在演化或适应性方面不同于地表动物之所在。
非诚勿扰
我在广西、云南和贵州探索洞穴、寻找蝙蝠,每次见到成堆的蝙蝠粪便都会欣喜若狂,因为这意味着会有无数的蝙蝠存在于我的头顶之上。在一些大型洞穴,我甚至“身陷囹圄”——厚厚的蝙蝠粪便淹没了脚面。我也听说过不少传说,有些洞穴容纳着几千万只蝙蝠,其粪便甚至没过膝盖。遗憾的是,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厚的粪便,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蝙蝠种群数量的减少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然而,这粪便确实是好东西,倒不是因为迷信中医所说的“夜明砂”可以治疗眼疾,也不仅仅因为可以用作耕地的肥料,而是因为它们是其他动物的食物来源。其他洞穴动物,如雨燕、鼠类、豪猪、灰林鸮、紫啸鸫,它们粪便中的有机物也是很多低等动物的食物来源。我每次俯身观察蝙蝠粪便的时候,总能看到马陆、螺类或蜗牛等在大快朵颐。进入洞穴,踩着厚厚的粪便,也不可避免会踩死粪便上诸如琥珀螺、真卷螺之类的动物。对此,我也感到十分愧疚。
洞穴是一种生态系统,其中的物种绝不孤立,而是彼此关联,这就构成了食物链或食物网,从而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像蝙蝠这样的高等动物的粪便以及洞穴内的动物尸体,是异养型细菌和真菌的食物来源,而原生生物、马陆、蚤类、异翅类等动物又以真菌或细菌为生,孑孓、水生贝类可以直接取食水中的有机物。蜘蛛、鱼类和两栖动物再捕食这些动物……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一个奇妙而特殊的洞穴动物群落或生态系统。
洞穴一旦遭到干扰、破坏,甚至消失的话,许多经过亿万年演化至今的洞穴生物便会遭受灭顶之灾。现如今,一些洞穴已被盲目开发成旅游项目,并且被当作政绩而为不少地方政府津津乐道,事实上大多数被开发利用的洞穴都在惨淡经营。本来就很脆弱的洞穴生态系统是难以承担人类赋予的经济功能的,我们唯有保护洞穴生态系统,保护好其中赖以生存的洞穴生物,才能发挥其更大的生态价值。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
微言博论
@北京动物园爱好者:1958年9月在海淀区梅花山滴水岩的山洞里聚集着好几千只普通长翼蝠;周口店云水洞估计有数万只栖息,而今却一只也见不到了,如此严重的现状令人深思。转自《北京兽类志》
分段栖居
1999年的初春,对我来说是人生最难忘的一个季节。那时,我第一次跟随我的师兄赵辉华博士钻入山洞,研究北京房山区栖息于洞穴之内的蝙蝠。虽然在这之前,我也游览过作为旅游景点的洞穴,但这座山洞是未被人类开发的野洞,被掩映在层峦叠嶂的京西西山之内。
第一次的经历,总会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黑灯瞎火、伸手不见五指、阴气沉沉、凉飕飕、陌生而幽静……这些词汇萦绕着我的心头。记得当时,我只是紧跟着师兄,他去哪里,我便跟到那里;他往前走,我决不敢后退。除了些许恐惧,我还担心突然之间冒出什么怪物来!
刚入洞不久,师兄便让我回过身儿来,往上方洞壁看。手电筒橘红色的灯光,打在这些毛茸茸的小肉球身上,使得它们橙黄色的皮毛更显柔和。密密麻麻地,此处有着一大坨蝙蝠。原来,这里聚集着一大群白腹管鼻蝠(Murina leucogaster),有七八十只之多。北京的初春,乍暖还寒,邻近洞口处,更是多了几分寒凉。这些管鼻蝠还在冬眠呢!
再往洞内行进,我却愈来愈感觉到暖意融融。是不是我过于紧张而造成的心理作用呢?虽然不必掩饰自己的恐惧感,但冬暖夏凉、四季恒温却是洞穴固有的特点。在这里,我们遇见了另外一种蝙蝠——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这些蝙蝠不像刚才洞口的管鼻蝠,不必拥作一团,而是三五成群地倒挂在一起,并用翼膜包裹着身体。更多的个体则单独悬挂在洞顶的不同位置,彼此相隔一段距离,产生它们认为的美感。
进一步深入洞穴,我的耳朵接收到了“唧唧—吱吱—”的声响。“有蝙蝠在叫呢,”师兄告诉我。两束光线打过去,看到几只黑影划过了我们的视线。还有更多的蝙蝠正在洞壁上栖息,并未冬眠。我们仔细观察后得知,这是一群大足鼠耳蝠(Myotis pilosus)。后来我们的研究证实:它们是亚洲第一种被发现的捕鱼蝙蝠。中央电视台一部名为《夜空中的利爪》的纪录片,使这种蝙蝠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动物。
同一时节,同一洞穴;不同位置,不同种类,便有了不同的栖宿行为。根据光线的明暗,大致可将洞穴分作3个光带,即有光带、弱光带和黑暗带。由于我国山地分布广袤,喀斯特地貌发育良好,特别在西南地区,洞穴种类众多,结构复杂,所以每一座山洞内的光带长短都不一样,在不同光带内生活的野生生物也不尽相同。为了和谐相处,减少冲突,洞穴内的生物便有了生态位的分化。这也正是每一位热爱探索山洞、研究洞穴生物的科技工作者或爱好者的乐趣所在。
适者生存
一个物种从哪里来,如何走到了今天,又将到哪里去,这是一个永恒的科学问题。人类一直孜孜以求其中的答案。像我这样的“蝙蝠侠”,对蝙蝠为何选择洞穴这样的问题就感到十分有趣。
在成百万、上千万年的演化史中,蝙蝠成了最特化的兽类。它们不仅拥有翅膀,可以飞翔,还衍生出回声定位技术,而且还放弃了白天生活,转而选择在夜晚出没,从而规避了与鸟类的竞争。更甚者,它们不再依赖在树上或地面栖息,却选择洞穴中的倒挂生活!蝙蝠类动物之所以能成功存活到今天,很可能是因为它们已经适应了洞穴这一特殊的栖息环境。更有趣的是,洞穴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也遵循着形成、演变、发展的规律,而那些生存其中的动物也在适应着这些改变。
我在做科普讲座的时候,被问及最多的问题便是蝙蝠是不是瞎子。其实,它们有眼睛,而且对光源十分敏感,但它们的双眼适应于洞穴生活,已经成为了“次要器官”,眼睛变得非常小。但是,它们的听觉却得到了进一步演化,派生出高超的回声定位技术——从口腔和鼻腔内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超声波反射回来之后被耳朵接收,再由神经网络传递至大脑,分析出周围环境的状况。
2000年夏天,我陪同英国和新西兰的蝙蝠专家前往河南南阳西峡的蝙蝠洞。当时,成千上万只蝙蝠栖居在一个洞穴内,我们关掉了灯光,感受着蝙蝠的一举一动。它们疾速飞行,在我们身体周围不断呼扇,一阵阵凉风迎面扑来,好不凉爽!尽管有无数只蝙蝠从我们身旁飞过,却无一只袭击或撞到我们。黑漆漆的洞内,不计其数的生灵在快速飞翔,却无任何的“交通事故”,这种高超的定位技术不禁令人瞠目结舌!
这便是洞穴内的辩证法。洞穴生物遵循着“逆行演化”的规律——有些形态或生理特征进化了,而有些看似有用的特征(如眼睛)却退化了。“退中求进”,这就是洞穴动物在演化或适应性方面不同于地表动物之所在。
非诚勿扰
我在广西、云南和贵州探索洞穴、寻找蝙蝠,每次见到成堆的蝙蝠粪便都会欣喜若狂,因为这意味着会有无数的蝙蝠存在于我的头顶之上。在一些大型洞穴,我甚至“身陷囹圄”——厚厚的蝙蝠粪便淹没了脚面。我也听说过不少传说,有些洞穴容纳着几千万只蝙蝠,其粪便甚至没过膝盖。遗憾的是,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厚的粪便,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蝙蝠种群数量的减少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然而,这粪便确实是好东西,倒不是因为迷信中医所说的“夜明砂”可以治疗眼疾,也不仅仅因为可以用作耕地的肥料,而是因为它们是其他动物的食物来源。其他洞穴动物,如雨燕、鼠类、豪猪、灰林鸮、紫啸鸫,它们粪便中的有机物也是很多低等动物的食物来源。我每次俯身观察蝙蝠粪便的时候,总能看到马陆、螺类或蜗牛等在大快朵颐。进入洞穴,踩着厚厚的粪便,也不可避免会踩死粪便上诸如琥珀螺、真卷螺之类的动物。对此,我也感到十分愧疚。
洞穴是一种生态系统,其中的物种绝不孤立,而是彼此关联,这就构成了食物链或食物网,从而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像蝙蝠这样的高等动物的粪便以及洞穴内的动物尸体,是异养型细菌和真菌的食物来源,而原生生物、马陆、蚤类、异翅类等动物又以真菌或细菌为生,孑孓、水生贝类可以直接取食水中的有机物。蜘蛛、鱼类和两栖动物再捕食这些动物……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一个奇妙而特殊的洞穴动物群落或生态系统。
洞穴一旦遭到干扰、破坏,甚至消失的话,许多经过亿万年演化至今的洞穴生物便会遭受灭顶之灾。现如今,一些洞穴已被盲目开发成旅游项目,并且被当作政绩而为不少地方政府津津乐道,事实上大多数被开发利用的洞穴都在惨淡经营。本来就很脆弱的洞穴生态系统是难以承担人类赋予的经济功能的,我们唯有保护洞穴生态系统,保护好其中赖以生存的洞穴生物,才能发挥其更大的生态价值。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
微言博论
@北京动物园爱好者:1958年9月在海淀区梅花山滴水岩的山洞里聚集着好几千只普通长翼蝠;周口店云水洞估计有数万只栖息,而今却一只也见不到了,如此严重的现状令人深思。转自《北京兽类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