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一条小蛇向一条大蛇请教:蛇该怎么活?
“童年时期可爱活泼,青年时期发现自我,壮年时期要奋斗,老年了安逸任游。”
“你是说每个阶段都要改变自己,战胜自己?”
“没错,一条蛇学不会蜕皮,就只有死路一条。”
成长是什么?成长是正向的改变,它是一个过程,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蜕变。正如毛毛虫化茧成蝶,也似金蝉脱壳,过程艰辛困苦,结果令人欣喜。我的成长故事要从这句诗开始。
一年前,我每天都为了完成四步法教学以及训练小组合作而忙得焦头烂额。那时,我最喜欢教的就是古诗,篇幅短、内容少,上网一查就能讲!
上学期开学,王校长安排我上一节区级视导课。刚接到任务时,我两眼一抹黑,心里不停地犯着嘀咕。回到办公室,翟老师笑靥如花地对我说:“焦,你要上一节区视导课,我刚看了这几个单元,第四单元的课文比较有特点,你选一篇看看。”边说边不停地翻看语文书。
看到翟老师这位湖北省特级教师如此认真地对待教学,我红着脸答道:“好,我回家先读读课文。”就这样,我稀里糊涂地选中了《黄河源》这篇课文,篇幅较短,段落清晰,能品读讲解的内容也很明确,我心里一阵窃喜。
直到第一次试讲我才发现,我的想法是多么愚蠢。第一次试讲很失败,流程混乱,目标不明,内容拖沓,用一个词来形容——乱七八糟!在翟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在正式讲课前,我又试讲了两次。这次的磨课,我感触颇深:一份好的教学设计一定要随着学生的变化而变化,一位优秀的教师绝不是在心里祈祷孩子能照着教参回答问题,而是期待他们问出有深度的问题。我认真践行翟老师教我的方法:研读文本——手写教案——试讲反思——修改定稿,仿佛找到了课堂教学的大门,明白只有勤学多练,找对方法,才能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变成实践。
为了得到更多理论知识的指导,我一头扎进了书堆。从魏书生的作品《我是这样当老师的》中我知道了“用学生心灵深处的能源,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是班级管理的最好办法”。从《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中我明白了“永远不要忘记夺取冠军的信心”。在格林博士《如何引导暴躁的孩子》一书中,我找出了暴躁型孩子种种表现背后的原因,并思考着对策。
书中的知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我们成长的“源头活水”。要想当一位出色的教师,多读多写是最重要的法宝。
去年6月份,我接到了一项紧急任务:区级五项全能竞赛。在离比赛不到一周的情况下,我仔细分析了比赛各项环节,其中4个环节都是围绕着教学展开。
比赛准备从研读课标开始,了解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仔细研究三维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加强理论知识点的记忆,让自己对教学设计的流程更加清晰。接着,对照教师参考用书,揣摩剩下两个目标的设定。这样反复尝试了4个单元12篇课文,最终在第4天确定了课文目标。在教学演示这个环节,我得心应手,反思与案例分析更是得益于平时的教学反思与教育叙事。我懂得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無以成江海。”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每一次的蜕变都记录了我们的成长,每一次的成长都是我们青春的烙印。只有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我们的成长之塔才能搭得高。
“童年时期可爱活泼,青年时期发现自我,壮年时期要奋斗,老年了安逸任游。”
“你是说每个阶段都要改变自己,战胜自己?”
“没错,一条蛇学不会蜕皮,就只有死路一条。”
成长是什么?成长是正向的改变,它是一个过程,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蜕变。正如毛毛虫化茧成蝶,也似金蝉脱壳,过程艰辛困苦,结果令人欣喜。我的成长故事要从这句诗开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年前,我每天都为了完成四步法教学以及训练小组合作而忙得焦头烂额。那时,我最喜欢教的就是古诗,篇幅短、内容少,上网一查就能讲!
上学期开学,王校长安排我上一节区级视导课。刚接到任务时,我两眼一抹黑,心里不停地犯着嘀咕。回到办公室,翟老师笑靥如花地对我说:“焦,你要上一节区视导课,我刚看了这几个单元,第四单元的课文比较有特点,你选一篇看看。”边说边不停地翻看语文书。
看到翟老师这位湖北省特级教师如此认真地对待教学,我红着脸答道:“好,我回家先读读课文。”就这样,我稀里糊涂地选中了《黄河源》这篇课文,篇幅较短,段落清晰,能品读讲解的内容也很明确,我心里一阵窃喜。
直到第一次试讲我才发现,我的想法是多么愚蠢。第一次试讲很失败,流程混乱,目标不明,内容拖沓,用一个词来形容——乱七八糟!在翟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在正式讲课前,我又试讲了两次。这次的磨课,我感触颇深:一份好的教学设计一定要随着学生的变化而变化,一位优秀的教师绝不是在心里祈祷孩子能照着教参回答问题,而是期待他们问出有深度的问题。我认真践行翟老师教我的方法:研读文本——手写教案——试讲反思——修改定稿,仿佛找到了课堂教学的大门,明白只有勤学多练,找对方法,才能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变成实践。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了得到更多理论知识的指导,我一头扎进了书堆。从魏书生的作品《我是这样当老师的》中我知道了“用学生心灵深处的能源,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是班级管理的最好办法”。从《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中我明白了“永远不要忘记夺取冠军的信心”。在格林博士《如何引导暴躁的孩子》一书中,我找出了暴躁型孩子种种表现背后的原因,并思考着对策。
书中的知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我们成长的“源头活水”。要想当一位出色的教师,多读多写是最重要的法宝。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去年6月份,我接到了一项紧急任务:区级五项全能竞赛。在离比赛不到一周的情况下,我仔细分析了比赛各项环节,其中4个环节都是围绕着教学展开。
比赛准备从研读课标开始,了解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仔细研究三维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加强理论知识点的记忆,让自己对教学设计的流程更加清晰。接着,对照教师参考用书,揣摩剩下两个目标的设定。这样反复尝试了4个单元12篇课文,最终在第4天确定了课文目标。在教学演示这个环节,我得心应手,反思与案例分析更是得益于平时的教学反思与教育叙事。我懂得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無以成江海。”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每一次的蜕变都记录了我们的成长,每一次的成长都是我们青春的烙印。只有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我们的成长之塔才能搭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