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本刊在2005年2月号和3月号分别推出了《“微型创业”你做主》和《SOHO青春代》专题,从追寻“微型创业”的创业潮流到“拥抱SOHO”的工作时尚,我们试图洞察、梳理青年一代在这个社会中的职业痕迹和趋向。本期,我们把目光投向了“隐性就业”。
隐性就业,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尚未被显化,但却已逐步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职场转向。尽管它现在还只露出冰山一角,但我们已经初步觉察到它涌动的暗流。
释义
一解:隐性就业,是指“城镇登记事业人员名义上处于失业状态,没有收入来源,而实际上却有工作岗位,有工资可拿”的就业形态。表现在大学毕业生中,就是每年都有一部分毕业生未办理正常派遣手续,没有明确的签约接收单位,在校方统计就业率时没被算进去,但是他们仍然通过多种方式处于工作状态并获得报酬。
二解:广义上说来,大学生的“隐性就业”主要包括:一是有的企业不与毕业生、学校签订三方就业协议书,而是直接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二是有的企业用人不规范,既没有签订就业协议书,也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毕业生已开始上班;三是有的毕业生一时找不到理想的单位,先找个差一点的单位上班,但不签就业协议;四是毕业生在家族企业就业,或自主经营小店、小公司等,在就业协议书上体现不出来。
“隐形人”隐隐走来
未被显化的隐性就业,已逐步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职场转向。这些隐于“不签订劳动合同或未办理社会保险,未纳入高校就业率统计”的“隐形人”,在初出校门的人生路上,应承着各自的沉浮荣辱,选择了“不计名利”地埋头苦干。尽管它现在还只露出冰山一角,但我们已经初步感觉到它的潜流暗涌。
接待员,违心的事还得做
小西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做接待工作颇有优势,2004年,大学毕业后的她“修养”了一段时间,然后进了现在的酒店,当了一名酒店接待员。到现在算重新上岗一个多月了,但还没有与酒店签订正式合同。
记者问她:“这属于隐性就业你知道吗?”小西说:“知道”。
对自己目前这种就业状态有什么看法,小西到是有些无所谓,现在多少有点钱拿,还能积累经验,也不错了。小西的想法是等时间到了就提出签正式合同,但如果到时候还签不了的话,她就会有另外的想法了。
记者又问她,这种就业方式有什么优缺点?小西说,在她看来,主要是工资比签了正式合同的员工少一些,优点暂时还没有发现。她现在的生活没什么乐趣,由于需要倒班,所以除了工作就是睡觉,每天她上班或下班的时候都是别人一家团聚或休息的时候。她最痛苦的事就是早上醒不来。
还好,小西对电影情有独钟,在难得的闲暇时间里,她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电影情节中去,那个时候,她会感到真正的轻松和快乐。“其实,我对酒店工作并不感兴趣,我也知道自己是在做违心的事,但没有办法,暂时实在找不到什么喜欢的事做,这种心态在当今大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
女歌手,白天知道夜的黑
楚琴的嗓子有一股金属鸣响般的味道,并略带一点沙哑。在大学时代她就是一个闻名校园的歌手,2004年7月毕业后,她也尝试着做别的工作,都不顺心,加上她始终放不下唱歌这个“最爱”,于是来到了这间酒吧做赶场歌手。她走过的坎坷之路,就如同她的音乐路线一样,从轻松舒缓到节奏强劲的,从国外的到国内的,各种风格的她都能唱。“不同的酒吧有不同的风格和定位,只有涉猎广一些,路子才走得宽。这也是职业需要。”她说。
楚琴过的是一种黑夜与白天相互颠倒的生活。大白天她总是窝在住处睡觉,而当大部分人沉浸在梦乡的时候,她便在歌声和色彩中激情飞扬。她说其实这种作息习惯并不是自己所喜欢的,尤其是对一个女孩,对生理上的损害是不言而喻。但她认为值得庆幸的是,这种生活第一能满足自己的爱好——唱歌,二是可以有不错的收入,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结交了很多朋友。
重庆的南滨路是一个酒吧云集的地方,楚琴常驻的是K酒吧和M酒吧。酒吧的计酬方式是每天一个场,半个月结一次账。楚琴现在只赶两个场,都在这个南滨路上。她说如果接得太多的话,比如,在刚在这边一个酒吧唱完,然后再跑到沙坪坝去赶另一个场,那样就太累了。
有这样一件令楚琴难以忘怀的事情。以前她只赶一个场的时候,那个酒吧的老板因为不太满意要开她走。于是那也成了她在那个酒吧的最后一场演出,她本来打算唱完歌就走人的,但在那个酒吧待了那么长时间后,一些相对固定的客人已经喜欢上了她的歌,尤其是酒吧那个主管演出的大哥,更是在台下掩面哭泣。过一会儿,他抱上来一大束花上来,像大哥抱着小妹那样抱着她哭出声来,当时她的眼泪忍不住地流了下来,台下客人热烈的掌声潮水般地响起……
“如此看来,这种职业还是蛮好的嘛!”记者说。楚琴却感叹:“别人哪知道夜的黑啊?”这种所谓的就业方式,由于没有任何保障,她还是厌烦了。尤其是有时会遇到一些素质低下的客人的骚扰。
有一次,她嗓子有些发炎了,但好在不至于影响发声,医生叮嘱她不能喝酒。但就在演出的时候,一个客人上台来敬酒,楚琴说明了原因,然后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让那个客人下去。但他不依不饶地仍然站在那里。片刻后将一杯酒自己喝下去,将酒杯摔碎在地上。台下的一些客人冲那人吼“滚”,并要动手。楚琴出于一个歌手的职业操守,赶忙圆场制止。她说:“有什么事,我们下来再说。”
说到今后的长远打算,楚琴说她想唱过今年就不唱了,想和朋友合伙做生意,自主创业。
网友说话
组织采访之间,记者就“隐性就业”这一话题在网上发帖,征询网友意见,收集大致如下:
一曰:“我就是这样,公司没有合同,老板承诺除很少的工资外给我年终提成,我心里都没底,不知道能不能兑现。”
二曰:“没合同,日子难过,说什么半年一签,五个月就和他拜拜!如今这年头,大不了少赚点,还会饿死!切!”
三曰:“快乐跟那张纸没有关系呀!”
四曰:“以前那家公司有合同的,一年一签,但是我就是郁闷得要死。我现在的公司没有合同,但还是干得挺欢呢!”
隐性就业
度量铁饭碗的前世今生
很长时间以来,“隐性就业”的大学生隐藏就业生态的一个角落,鲜有人问及。而高校“隐性就业率”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在有限的调查数据中我们找到这样一组统计材料,《北京青年报》2003年7月的一则报道显示,当年,北方交通大学的这部分学生比例大概占到毕业生总数的5%到10%;北京林业大学招生就业处提供的数据是10%到20%;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工作处给出的比例在5%左右。
有关专家指出,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加入了这样一支非正规性的隐性就业群体。而不少高校招生就业处透露的信息也证明了这一点。
当这个“隐性就业”大军不断扩大时,我们忽然发觉新的一种就业趋势也在这股潜流中浮出水面。
二十多年前,市场经济在中国初步建立和刚刚推进的时候,由于在“终身雇佣制”和“大锅饭”中产生的惰性,一些人因为手中紧抱的“铁饭碗”被打破成“泥饭碗”时,一下子就恐慌起来了。过了一些年,在看到“泥饭碗”带来的效率和财富时,人们的就业观念也开始了转变,“聘用制”和“合同制”也被自然而然地接受,“泥饭碗”也开始被人称为“新铁饭碗”。
“新铁饭碗”理论说,铁饭碗不是说一辈子在一个地方有饭吃,而是说不管到了哪里都有饭吃。而这就隐隐接近于“隐性就业”的原形了。如果说“隐性就业”也算一股潮流的话,那么它更像是上个世纪那两个饭碗之争的延续。版本不同,本质一样。与所谓“显性就业”相比,它几乎类似于“泥饭碗”:更加没有稳定性,也更加自由;它剥夺了很多“隐形人”的团队归属感,往往也解除了工作热情和兴趣之外的其他东西的羁绊。
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再觉得头上拥有一道“天之骄子”的光环,也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涉世之初倍感求职的逼人寒气,其中难免就会有部分人走向这种类似于失业的就业状态,最终汇聚成一股涌动的潜流,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浮出水面。于是我们看到,一个个“打工仔”,身怀知识和技能,在没有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在不同的地方或学非所用或我行我素地“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确实又是一场职场的“革命”。这场革命,为文凭走下神坛增加了一个注脚,也给“精英教育”增添了一记当头棒喝,同时,也可能给新一代的青年带来一种职场的柳暗花明。不过,由于法律在“隐性就业”方面存在的滞后性与空白点,使他们很难得到应有的制度保护,在劳资纠纷中也往往最易受伤,所以,更多的人最终选择了回到现有的法律、制度保障下的工作状态中来。于是我们不能不承认,目前这是一场并不值得盲目推广也不值得盲目乐观的职场转向。
隐性就业,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尚未被显化,但却已逐步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职场转向。尽管它现在还只露出冰山一角,但我们已经初步觉察到它涌动的暗流。
释义
一解:隐性就业,是指“城镇登记事业人员名义上处于失业状态,没有收入来源,而实际上却有工作岗位,有工资可拿”的就业形态。表现在大学毕业生中,就是每年都有一部分毕业生未办理正常派遣手续,没有明确的签约接收单位,在校方统计就业率时没被算进去,但是他们仍然通过多种方式处于工作状态并获得报酬。
二解:广义上说来,大学生的“隐性就业”主要包括:一是有的企业不与毕业生、学校签订三方就业协议书,而是直接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二是有的企业用人不规范,既没有签订就业协议书,也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毕业生已开始上班;三是有的毕业生一时找不到理想的单位,先找个差一点的单位上班,但不签就业协议;四是毕业生在家族企业就业,或自主经营小店、小公司等,在就业协议书上体现不出来。
“隐形人”隐隐走来
未被显化的隐性就业,已逐步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职场转向。这些隐于“不签订劳动合同或未办理社会保险,未纳入高校就业率统计”的“隐形人”,在初出校门的人生路上,应承着各自的沉浮荣辱,选择了“不计名利”地埋头苦干。尽管它现在还只露出冰山一角,但我们已经初步感觉到它的潜流暗涌。
接待员,违心的事还得做
小西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做接待工作颇有优势,2004年,大学毕业后的她“修养”了一段时间,然后进了现在的酒店,当了一名酒店接待员。到现在算重新上岗一个多月了,但还没有与酒店签订正式合同。
记者问她:“这属于隐性就业你知道吗?”小西说:“知道”。
对自己目前这种就业状态有什么看法,小西到是有些无所谓,现在多少有点钱拿,还能积累经验,也不错了。小西的想法是等时间到了就提出签正式合同,但如果到时候还签不了的话,她就会有另外的想法了。
记者又问她,这种就业方式有什么优缺点?小西说,在她看来,主要是工资比签了正式合同的员工少一些,优点暂时还没有发现。她现在的生活没什么乐趣,由于需要倒班,所以除了工作就是睡觉,每天她上班或下班的时候都是别人一家团聚或休息的时候。她最痛苦的事就是早上醒不来。
还好,小西对电影情有独钟,在难得的闲暇时间里,她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电影情节中去,那个时候,她会感到真正的轻松和快乐。“其实,我对酒店工作并不感兴趣,我也知道自己是在做违心的事,但没有办法,暂时实在找不到什么喜欢的事做,这种心态在当今大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
女歌手,白天知道夜的黑
楚琴的嗓子有一股金属鸣响般的味道,并略带一点沙哑。在大学时代她就是一个闻名校园的歌手,2004年7月毕业后,她也尝试着做别的工作,都不顺心,加上她始终放不下唱歌这个“最爱”,于是来到了这间酒吧做赶场歌手。她走过的坎坷之路,就如同她的音乐路线一样,从轻松舒缓到节奏强劲的,从国外的到国内的,各种风格的她都能唱。“不同的酒吧有不同的风格和定位,只有涉猎广一些,路子才走得宽。这也是职业需要。”她说。
楚琴过的是一种黑夜与白天相互颠倒的生活。大白天她总是窝在住处睡觉,而当大部分人沉浸在梦乡的时候,她便在歌声和色彩中激情飞扬。她说其实这种作息习惯并不是自己所喜欢的,尤其是对一个女孩,对生理上的损害是不言而喻。但她认为值得庆幸的是,这种生活第一能满足自己的爱好——唱歌,二是可以有不错的收入,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结交了很多朋友。
重庆的南滨路是一个酒吧云集的地方,楚琴常驻的是K酒吧和M酒吧。酒吧的计酬方式是每天一个场,半个月结一次账。楚琴现在只赶两个场,都在这个南滨路上。她说如果接得太多的话,比如,在刚在这边一个酒吧唱完,然后再跑到沙坪坝去赶另一个场,那样就太累了。
有这样一件令楚琴难以忘怀的事情。以前她只赶一个场的时候,那个酒吧的老板因为不太满意要开她走。于是那也成了她在那个酒吧的最后一场演出,她本来打算唱完歌就走人的,但在那个酒吧待了那么长时间后,一些相对固定的客人已经喜欢上了她的歌,尤其是酒吧那个主管演出的大哥,更是在台下掩面哭泣。过一会儿,他抱上来一大束花上来,像大哥抱着小妹那样抱着她哭出声来,当时她的眼泪忍不住地流了下来,台下客人热烈的掌声潮水般地响起……
“如此看来,这种职业还是蛮好的嘛!”记者说。楚琴却感叹:“别人哪知道夜的黑啊?”这种所谓的就业方式,由于没有任何保障,她还是厌烦了。尤其是有时会遇到一些素质低下的客人的骚扰。
有一次,她嗓子有些发炎了,但好在不至于影响发声,医生叮嘱她不能喝酒。但就在演出的时候,一个客人上台来敬酒,楚琴说明了原因,然后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让那个客人下去。但他不依不饶地仍然站在那里。片刻后将一杯酒自己喝下去,将酒杯摔碎在地上。台下的一些客人冲那人吼“滚”,并要动手。楚琴出于一个歌手的职业操守,赶忙圆场制止。她说:“有什么事,我们下来再说。”
说到今后的长远打算,楚琴说她想唱过今年就不唱了,想和朋友合伙做生意,自主创业。
网友说话
组织采访之间,记者就“隐性就业”这一话题在网上发帖,征询网友意见,收集大致如下:
一曰:“我就是这样,公司没有合同,老板承诺除很少的工资外给我年终提成,我心里都没底,不知道能不能兑现。”
二曰:“没合同,日子难过,说什么半年一签,五个月就和他拜拜!如今这年头,大不了少赚点,还会饿死!切!”
三曰:“快乐跟那张纸没有关系呀!”
四曰:“以前那家公司有合同的,一年一签,但是我就是郁闷得要死。我现在的公司没有合同,但还是干得挺欢呢!”
隐性就业
度量铁饭碗的前世今生
很长时间以来,“隐性就业”的大学生隐藏就业生态的一个角落,鲜有人问及。而高校“隐性就业率”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在有限的调查数据中我们找到这样一组统计材料,《北京青年报》2003年7月的一则报道显示,当年,北方交通大学的这部分学生比例大概占到毕业生总数的5%到10%;北京林业大学招生就业处提供的数据是10%到20%;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工作处给出的比例在5%左右。
有关专家指出,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加入了这样一支非正规性的隐性就业群体。而不少高校招生就业处透露的信息也证明了这一点。
当这个“隐性就业”大军不断扩大时,我们忽然发觉新的一种就业趋势也在这股潜流中浮出水面。
二十多年前,市场经济在中国初步建立和刚刚推进的时候,由于在“终身雇佣制”和“大锅饭”中产生的惰性,一些人因为手中紧抱的“铁饭碗”被打破成“泥饭碗”时,一下子就恐慌起来了。过了一些年,在看到“泥饭碗”带来的效率和财富时,人们的就业观念也开始了转变,“聘用制”和“合同制”也被自然而然地接受,“泥饭碗”也开始被人称为“新铁饭碗”。
“新铁饭碗”理论说,铁饭碗不是说一辈子在一个地方有饭吃,而是说不管到了哪里都有饭吃。而这就隐隐接近于“隐性就业”的原形了。如果说“隐性就业”也算一股潮流的话,那么它更像是上个世纪那两个饭碗之争的延续。版本不同,本质一样。与所谓“显性就业”相比,它几乎类似于“泥饭碗”:更加没有稳定性,也更加自由;它剥夺了很多“隐形人”的团队归属感,往往也解除了工作热情和兴趣之外的其他东西的羁绊。
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再觉得头上拥有一道“天之骄子”的光环,也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涉世之初倍感求职的逼人寒气,其中难免就会有部分人走向这种类似于失业的就业状态,最终汇聚成一股涌动的潜流,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浮出水面。于是我们看到,一个个“打工仔”,身怀知识和技能,在没有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在不同的地方或学非所用或我行我素地“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确实又是一场职场的“革命”。这场革命,为文凭走下神坛增加了一个注脚,也给“精英教育”增添了一记当头棒喝,同时,也可能给新一代的青年带来一种职场的柳暗花明。不过,由于法律在“隐性就业”方面存在的滞后性与空白点,使他们很难得到应有的制度保护,在劳资纠纷中也往往最易受伤,所以,更多的人最终选择了回到现有的法律、制度保障下的工作状态中来。于是我们不能不承认,目前这是一场并不值得盲目推广也不值得盲目乐观的职场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