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经济环境变化如此之快如此之大的今天,特别是在衍生金融工具广泛的应用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情况下,企业应当根据本公司所处的市场环境采用更适用的计量属性。企业资产计量是否准确,不仅影响企业资产价值,而且还决定其提供相关会计信息是否有用,因此,资产计量目标就是要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下的资产价值。本文分别从使用价值与价值和成本计量与价值计量两个角度分析资产的计量属性,最终将按照不同属性分类的资产对应出相应的计量属性。
关键词:资产;计量属性;成本与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
1 引言
资产,作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最基本的要素,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将其定义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來经济利益的资源。在财务报表中计列和确定货币金额必定会涉及到资产的计量。最基本的计量属性包含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与公允价值。如何计量资产成为会计实务中具有讨论价值的一项课题。
从资产发展的历史上来看,先是出现如原材料、土地、厂房和设备等一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物资产,拥有者使用或出售这些资产用来实现价值增值。随后一些金融资产和金融衍生品诞生了,其本身没有使用价值,但通过出售它们或使他们变现,可为拥有者带来现金或利益流入,从而出现了公允价值等不同的计量方式。另一方面,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主要的质量特征。但是在实际经济环境中,在很多情况下,这二者存在着此长彼消的矛盾,如何取舍一直是会计信息面临的问题,在资产计量属性的选择上尤为如此,便出现了计量上成本与价值的争论。
2 资产计量属性的应用
2.1 从价值与使用价值的角度讨论资产计量属性
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二重性,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按此标准可划分为实物资产与非实物资产。二者根据其固有的属性和计量时期分别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
2.1.1 实物资产与非实物资产的特点
从通俗意义上来讲,实物资产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或服务。这类资产中的一部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企业先购买、取得这类资产,然后通过使用和消耗这类资产,生产出新的产品或服务,出售新产品或服务赚取收入和利润。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这类资产价值的体现和它们价值的实现存在一定的关联:新产品或服务是在消耗和使用它们的基础上产生的;另一部分则是企业以销售它们的方式来实现价值增值,而其本身并不被使用,因此不涉及使用和生产的环节,而直接进入销售变现环节。非实物资产相比于实物资产,不涉及使用价值,从而其价值的界定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2.1.2 两类资产计量属性的应用
在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下,短时间内(期初)实物资产宜使用历史成本计量,既反映了使用这些资产的实际成本,也体现了持有企业对这类资产的使用价值的认可和具体评价。历史成本最大的特点便是有助于各项资产的确认计量结果的检查和控制,促使会计核算信息的可靠性,以及各期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但是,在后续计量中就出现了一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环境都发生了变化,现时的购价会因为市场上生产力的进步等原因与期初的购价差别很大,在编制利润表的时候收入和成本的配比不合理。故此时采用重置成本和可变现净值计量,来反映企业根据新的资产使用环境和市场环境,保证会计信息客观实际,满足信息需求者的要求。
非实物资产所处的市场中投机行为较多,是非理性的,风险较高,而且资产价值波动大,所以在其没有使用价值的情况下,价值取决于市场对他们的判断,通常通过交易的成交价格来表现。因此在所有者持有此类资产期间应根据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以及时、准确的反映资产价值。资产的公允价值指的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状况的交易双方资产交换的金额,近几年来各国的金融工具不断产生和创新,公允价值成为与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
2.2 从成本与价值的角度浅析资产计量属性
资产的计量从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即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程度划分又可以分为成本计量和价值计量。成本计量即历史成本和重置成本、价值计量即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2.2.1 会计信息质量与计量属性的联系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得到的最为理想的信息即可靠性和相关性相互增进的,但往往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时会降低相关性,反之亦然。计量属性按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行售价,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的顺序可靠性依次减弱,相关性依次增强,即成本计量与价值计量这两种属性难以兼顾。在二者的权衡中可靠性占主导地位,会计信息缺乏可靠性,相关性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葛家澍教授指出,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企业的经济真实,是可靠的记录并报告企业经济活动(主要是财务活动)的历史”。而相关性对于做出决策的信息使用者来说,更有利于预测可能的结果,做最佳决策。对于上述问题,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1999)认为,应把握在可靠性的前提下追求相关性最大的原则,即相关性以可靠性为前提。财务会计应该提供效用最大化的会计信息,反映历史并不排除它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提供现在及未来等与决策者更相关的信息。这就决定了对某些满足上述条件的资产可以采用价值计量,事实上,现行会计实务是以历史成本为主、成本与价值混合计量的计量模式。
3 结语
资产计量属性不仅影响企业资产价值,而且关系其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根据当下企业资产按照其形态分类的方式,分别针对期初计量与后续计量采取可靠实用的计量方式。同时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两方面考虑,以可靠性为主导,另一方面提高信息的相关性。从这点出发,采用成本计量与价值计量相结合的方式,真实反映企业整体资产价值,给报告使用者提供进行决策时所需要的真实、可靠的相关信息,有效解决现行会计准则存在诸多缺陷和弊端。
参考文献
[1]陈晓芳,蒋武,张洋.多重计量模式的内涵、特征及理论基础——基于表征测量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财会月刊,2019(09):68-73.
[2]林乔青.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应用现状及实施对策[J].财会研究,2018(05):34-37.
[3]张俊民.关于新收入准则会计计量的几个问题[J].会计之友,2017(20):13-15.
[4]邓永勤,吴朝晖.公允价值计量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基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文献综述[J].财会月刊,2017(10):95-99.
关键词:资产;计量属性;成本与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
1 引言
资产,作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最基本的要素,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将其定义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來经济利益的资源。在财务报表中计列和确定货币金额必定会涉及到资产的计量。最基本的计量属性包含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与公允价值。如何计量资产成为会计实务中具有讨论价值的一项课题。
从资产发展的历史上来看,先是出现如原材料、土地、厂房和设备等一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物资产,拥有者使用或出售这些资产用来实现价值增值。随后一些金融资产和金融衍生品诞生了,其本身没有使用价值,但通过出售它们或使他们变现,可为拥有者带来现金或利益流入,从而出现了公允价值等不同的计量方式。另一方面,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主要的质量特征。但是在实际经济环境中,在很多情况下,这二者存在着此长彼消的矛盾,如何取舍一直是会计信息面临的问题,在资产计量属性的选择上尤为如此,便出现了计量上成本与价值的争论。
2 资产计量属性的应用
2.1 从价值与使用价值的角度讨论资产计量属性
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二重性,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按此标准可划分为实物资产与非实物资产。二者根据其固有的属性和计量时期分别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
2.1.1 实物资产与非实物资产的特点
从通俗意义上来讲,实物资产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或服务。这类资产中的一部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企业先购买、取得这类资产,然后通过使用和消耗这类资产,生产出新的产品或服务,出售新产品或服务赚取收入和利润。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这类资产价值的体现和它们价值的实现存在一定的关联:新产品或服务是在消耗和使用它们的基础上产生的;另一部分则是企业以销售它们的方式来实现价值增值,而其本身并不被使用,因此不涉及使用和生产的环节,而直接进入销售变现环节。非实物资产相比于实物资产,不涉及使用价值,从而其价值的界定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2.1.2 两类资产计量属性的应用
在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下,短时间内(期初)实物资产宜使用历史成本计量,既反映了使用这些资产的实际成本,也体现了持有企业对这类资产的使用价值的认可和具体评价。历史成本最大的特点便是有助于各项资产的确认计量结果的检查和控制,促使会计核算信息的可靠性,以及各期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但是,在后续计量中就出现了一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环境都发生了变化,现时的购价会因为市场上生产力的进步等原因与期初的购价差别很大,在编制利润表的时候收入和成本的配比不合理。故此时采用重置成本和可变现净值计量,来反映企业根据新的资产使用环境和市场环境,保证会计信息客观实际,满足信息需求者的要求。
非实物资产所处的市场中投机行为较多,是非理性的,风险较高,而且资产价值波动大,所以在其没有使用价值的情况下,价值取决于市场对他们的判断,通常通过交易的成交价格来表现。因此在所有者持有此类资产期间应根据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以及时、准确的反映资产价值。资产的公允价值指的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状况的交易双方资产交换的金额,近几年来各国的金融工具不断产生和创新,公允价值成为与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
2.2 从成本与价值的角度浅析资产计量属性
资产的计量从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即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程度划分又可以分为成本计量和价值计量。成本计量即历史成本和重置成本、价值计量即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2.2.1 会计信息质量与计量属性的联系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得到的最为理想的信息即可靠性和相关性相互增进的,但往往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时会降低相关性,反之亦然。计量属性按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行售价,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的顺序可靠性依次减弱,相关性依次增强,即成本计量与价值计量这两种属性难以兼顾。在二者的权衡中可靠性占主导地位,会计信息缺乏可靠性,相关性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葛家澍教授指出,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企业的经济真实,是可靠的记录并报告企业经济活动(主要是财务活动)的历史”。而相关性对于做出决策的信息使用者来说,更有利于预测可能的结果,做最佳决策。对于上述问题,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1999)认为,应把握在可靠性的前提下追求相关性最大的原则,即相关性以可靠性为前提。财务会计应该提供效用最大化的会计信息,反映历史并不排除它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提供现在及未来等与决策者更相关的信息。这就决定了对某些满足上述条件的资产可以采用价值计量,事实上,现行会计实务是以历史成本为主、成本与价值混合计量的计量模式。
3 结语
资产计量属性不仅影响企业资产价值,而且关系其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根据当下企业资产按照其形态分类的方式,分别针对期初计量与后续计量采取可靠实用的计量方式。同时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两方面考虑,以可靠性为主导,另一方面提高信息的相关性。从这点出发,采用成本计量与价值计量相结合的方式,真实反映企业整体资产价值,给报告使用者提供进行决策时所需要的真实、可靠的相关信息,有效解决现行会计准则存在诸多缺陷和弊端。
参考文献
[1]陈晓芳,蒋武,张洋.多重计量模式的内涵、特征及理论基础——基于表征测量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财会月刊,2019(09):68-73.
[2]林乔青.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应用现状及实施对策[J].财会研究,2018(05):34-37.
[3]张俊民.关于新收入准则会计计量的几个问题[J].会计之友,2017(20):13-15.
[4]邓永勤,吴朝晖.公允价值计量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基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文献综述[J].财会月刊,2017(10):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