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50多年的时间里,艺术品拍卖从一项平淡日常的商业活动,迅速发展成为艺术品交易领域重要的交易方式,并对画廊等传统的艺术品交易机构造成重大冲击。但艺博会等其他艺术交易形式的发展也在对拍卖业的过度发展进行着平衡。如今,艺术拍卖行面临着艺术品征集困难、规模减小和开支缩减等方面的问题。索伦·麦理肯(Souren Melikian)先生是美国艺术市场领域的研究者、观察家和撰稿人,他对世界艺术品拍卖50年来的历程进行了梳理。如今,对整个艺术品交易系统进行全面的重整似乎成为当务之急,但如何进行重整?未来艺术品市场又将呈现怎样的局面?这依然是留给整个艺术市场的巨大课题。
不愠不火50年前艺术品拍卖平稳发展
时光荏苒,艺术市场又到了一个50年一轮回的节点。1956年10月,一位记者在巴黎的德鲁奥酒店拍到一件心仪之物,于是他写下这样一句话:“一架1840年代的路易菲利普红木衣橱花掉我12000法郎,也就是25美元。”这时的西方艺术品市场已经涌现成千上万的艺术品。在法国的德鲁奥,一周有三天时间,每天都举行至少16场拍卖。拍卖会所拍的物品几乎涉及艺术的所有门类,但并没有制订详细的拍品一览表。巴黎的拍卖商依然遵守着关于拍卖的皇家制度,这部制度是在1556年制订,并于1803年由拿破仑修订的。这些拍卖商的拍卖资格必须从法律部门官员的手中获得,并且还要获得其他相关部门官员的一致同意才能生效。法律不允许个人资助的广告行为,给委托人支付预付款的行为也被禁止,就更别提什么“保证金”了。
实际上,当时的拍卖商也并不需要去大肆宣传他们的生意,因为大量的艺术品正争先恐后地涌来。当时在巴黎,法律规定拍卖商的职位只能有70个,以防止恶性竞争的出现。在伦敦,举行拍卖会是项目常的商业活动,拍卖品货源的充足意味着拍卖行并不需要大费周章来吸引更多抢手的拍品。稳定的拍卖品流通渠道保证了拍卖行业的稳定利润。
艺术品拍卖的“美国化”改革
1936年,彼特·威尔逊(Peter Wilson)成为苏富比拍卖行的主席,他是其同时代从业者中的佼佼者。彼特·威尔逊的进入彻底改变了拍卖行业的面貌,他开始着手改革拍卖行的工作方式。在彼特·威尔逊的领导下,所有拍品都根据其类别被系统地进行分类,这与之前杂乱无章、毫无卖点的拍卖方式完全不同。彼特·威尔逊也很快意识到了媒体的作用,并成立了一个媒体工作室,用发布新闻发布会的方式代替原先仅仅是解答询问的拍品介绍会。
报纸也开始对艺术品拍卖进行报道。1969年3月29日,第一个谈论艺术市场的报纸专栏出现在《国际先驱导报》,随后,伦敦的《泰晤士报》也开始对拍卖进行常规性报道。
突然间,拍卖行业开始引人瞩目。拍卖会的举行通过媒体的传播开始成为人们争相关注的焦点。一直到1960年代,最珍贵的艺术品都是由顶尖的艺术品交易商掌控着,而现在,很多著名的绘画作品开始流入拍卖行。1964年,苏富比收购了濒临倒闭的纽约拍卖行帕克·波纳(Parke Bernet),并由此改变了艺术世界的秩序。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项收购也为建立一种“美式”拍卖市场铺平了道路;而在这之前,拍卖市场是由英国主导的。到1983年,商人阿尔佛雷德·塔伯曼(AlfredTaubman)掌握了苏富比的控股权,由此,拍卖市场彻底完成了美国化的进程。
艺术品拍卖竞争激化 世界各地买家陆续登场
在1970年代的美国,拍卖行业并不是最热门的行业,但是拍卖市场却达到空前的繁荣,这促使佳士得于1977年在纽约开始开展自己的生意。随着拍卖市场的重心开始转移到美国,拍卖市场由此经历了一场激烈的变化。在纽约,社会名流热衷于参加各种拍卖预展和拍卖会,成千上万的新买家渐渐进入这场新游戏中。
同时,英国的拍卖行渐渐感到了竞争的压力,这使得它们开始在世界各地开设新的代理机构并且组织更多的拍卖会。在1973年11月,苏富比在香港举行了一场中国艺术品拍卖会,成为世界上第一场拍卖中国艺术品的拍卖会。这次拍卖会把亚洲也拉到了拍卖市场上。日本人成群结队地来到苏富比购买中国艺术品,他们从1960年代开始就是中国艺术的主要买家。在1980年代中期,英国艺术品交易商和藏家成为拍卖市场的主要力量,而在1990年,当日本因为经济危机而慢慢退出拍卖市场时,台湾的买家代替了日本的角色。在2000年左右,第一位中国大陆的买家开始崭露头角,时至今日,这些中国大陆买家已经成为纽约和伦敦中国艺术拍卖专场的重要力量。
画廊遭受重创 拍卖改变艺术市场运作规则
从历史上来看,艺术市场的全球化比世界经济全球化更早形成。如今,来自南美、中东以及俄国的买家都出现在了拍卖场上。有限数量的艺术品按照社会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被分散,于是以往可供拍卖的艺术品洪流如今也缩减为涓涓细流。早在1980年代中期,艺术品因稀缺性而导致的征集难问题就成为拍卖行需要面对的最主要问题。伦敦那些相对较小的拍卖行渐渐倒闭,而巴黎拍卖行的重要性也逐渐减退。
这股新潮流的最大受害者就是画廊。艺术品持有者不再像以前样到画廊进行代理,而是直接跑到拍卖行。那些无法继续购入新藏品的小艺术品商店再也没有鉴赏家光顾,它们在城市里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成千的画廊倒闭,在过去两年时间里,甚至一些专门的画廊也被迫关门。
句话,拍卖行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可避免地改变了艺术市场的运作规则。
艺博会兴起 艺术拍卖行业面临重整
在过去的50年时间里,与艺术品拍卖会同时发生变化的,还有其他的艺术品交易类型。为了应对艺术市场日益枯竭的问题,更多有实力的艺术品供应商把艺博会打造成一种新的艺术品交易平台。在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世界最大的欧洲艺术博览会以及在法国两年度的国际古董双年展,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比拍卖更加吸引人的艺术盛会。通过这些艺术盛会,艺术品供应商用各自的武器来对抗拍卖行。除了在数量和质量上对拍卖行构成压倒性优势外,这些机构也加强了对于拍品来源和真实性的把关——没有哪个艺术品供应商敢提供来历不明的艺术品。
同拍卖行样,艺术品供应商也开始举行一些与拍卖周同时进行的艺术活动,比如画廊举行的出售展示会。3月在纽约举行的亚洲艺术周已经成为收藏家必须参加的活动,而7月在伦敦开幕的大师画作艺术周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拍卖行的力量在今天看来显得更加脆弱,它们发展过于迅猛,高花费的运作机制已经无法再让这架老旧的机器全速前进。在过去的一个季度里,它们开始悄悄地减小规模,但裁员和缩减开支已经到达了它们当前能够承受的极限。下一步将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颠覆性的重整,这或许不是人们希望看到的。
不愠不火50年前艺术品拍卖平稳发展
时光荏苒,艺术市场又到了一个50年一轮回的节点。1956年10月,一位记者在巴黎的德鲁奥酒店拍到一件心仪之物,于是他写下这样一句话:“一架1840年代的路易菲利普红木衣橱花掉我12000法郎,也就是25美元。”这时的西方艺术品市场已经涌现成千上万的艺术品。在法国的德鲁奥,一周有三天时间,每天都举行至少16场拍卖。拍卖会所拍的物品几乎涉及艺术的所有门类,但并没有制订详细的拍品一览表。巴黎的拍卖商依然遵守着关于拍卖的皇家制度,这部制度是在1556年制订,并于1803年由拿破仑修订的。这些拍卖商的拍卖资格必须从法律部门官员的手中获得,并且还要获得其他相关部门官员的一致同意才能生效。法律不允许个人资助的广告行为,给委托人支付预付款的行为也被禁止,就更别提什么“保证金”了。
实际上,当时的拍卖商也并不需要去大肆宣传他们的生意,因为大量的艺术品正争先恐后地涌来。当时在巴黎,法律规定拍卖商的职位只能有70个,以防止恶性竞争的出现。在伦敦,举行拍卖会是项目常的商业活动,拍卖品货源的充足意味着拍卖行并不需要大费周章来吸引更多抢手的拍品。稳定的拍卖品流通渠道保证了拍卖行业的稳定利润。
艺术品拍卖的“美国化”改革
1936年,彼特·威尔逊(Peter Wilson)成为苏富比拍卖行的主席,他是其同时代从业者中的佼佼者。彼特·威尔逊的进入彻底改变了拍卖行业的面貌,他开始着手改革拍卖行的工作方式。在彼特·威尔逊的领导下,所有拍品都根据其类别被系统地进行分类,这与之前杂乱无章、毫无卖点的拍卖方式完全不同。彼特·威尔逊也很快意识到了媒体的作用,并成立了一个媒体工作室,用发布新闻发布会的方式代替原先仅仅是解答询问的拍品介绍会。
报纸也开始对艺术品拍卖进行报道。1969年3月29日,第一个谈论艺术市场的报纸专栏出现在《国际先驱导报》,随后,伦敦的《泰晤士报》也开始对拍卖进行常规性报道。
突然间,拍卖行业开始引人瞩目。拍卖会的举行通过媒体的传播开始成为人们争相关注的焦点。一直到1960年代,最珍贵的艺术品都是由顶尖的艺术品交易商掌控着,而现在,很多著名的绘画作品开始流入拍卖行。1964年,苏富比收购了濒临倒闭的纽约拍卖行帕克·波纳(Parke Bernet),并由此改变了艺术世界的秩序。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项收购也为建立一种“美式”拍卖市场铺平了道路;而在这之前,拍卖市场是由英国主导的。到1983年,商人阿尔佛雷德·塔伯曼(AlfredTaubman)掌握了苏富比的控股权,由此,拍卖市场彻底完成了美国化的进程。
艺术品拍卖竞争激化 世界各地买家陆续登场
在1970年代的美国,拍卖行业并不是最热门的行业,但是拍卖市场却达到空前的繁荣,这促使佳士得于1977年在纽约开始开展自己的生意。随着拍卖市场的重心开始转移到美国,拍卖市场由此经历了一场激烈的变化。在纽约,社会名流热衷于参加各种拍卖预展和拍卖会,成千上万的新买家渐渐进入这场新游戏中。
同时,英国的拍卖行渐渐感到了竞争的压力,这使得它们开始在世界各地开设新的代理机构并且组织更多的拍卖会。在1973年11月,苏富比在香港举行了一场中国艺术品拍卖会,成为世界上第一场拍卖中国艺术品的拍卖会。这次拍卖会把亚洲也拉到了拍卖市场上。日本人成群结队地来到苏富比购买中国艺术品,他们从1960年代开始就是中国艺术的主要买家。在1980年代中期,英国艺术品交易商和藏家成为拍卖市场的主要力量,而在1990年,当日本因为经济危机而慢慢退出拍卖市场时,台湾的买家代替了日本的角色。在2000年左右,第一位中国大陆的买家开始崭露头角,时至今日,这些中国大陆买家已经成为纽约和伦敦中国艺术拍卖专场的重要力量。
画廊遭受重创 拍卖改变艺术市场运作规则
从历史上来看,艺术市场的全球化比世界经济全球化更早形成。如今,来自南美、中东以及俄国的买家都出现在了拍卖场上。有限数量的艺术品按照社会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被分散,于是以往可供拍卖的艺术品洪流如今也缩减为涓涓细流。早在1980年代中期,艺术品因稀缺性而导致的征集难问题就成为拍卖行需要面对的最主要问题。伦敦那些相对较小的拍卖行渐渐倒闭,而巴黎拍卖行的重要性也逐渐减退。
这股新潮流的最大受害者就是画廊。艺术品持有者不再像以前样到画廊进行代理,而是直接跑到拍卖行。那些无法继续购入新藏品的小艺术品商店再也没有鉴赏家光顾,它们在城市里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成千的画廊倒闭,在过去两年时间里,甚至一些专门的画廊也被迫关门。
句话,拍卖行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可避免地改变了艺术市场的运作规则。
艺博会兴起 艺术拍卖行业面临重整
在过去的50年时间里,与艺术品拍卖会同时发生变化的,还有其他的艺术品交易类型。为了应对艺术市场日益枯竭的问题,更多有实力的艺术品供应商把艺博会打造成一种新的艺术品交易平台。在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世界最大的欧洲艺术博览会以及在法国两年度的国际古董双年展,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比拍卖更加吸引人的艺术盛会。通过这些艺术盛会,艺术品供应商用各自的武器来对抗拍卖行。除了在数量和质量上对拍卖行构成压倒性优势外,这些机构也加强了对于拍品来源和真实性的把关——没有哪个艺术品供应商敢提供来历不明的艺术品。
同拍卖行样,艺术品供应商也开始举行一些与拍卖周同时进行的艺术活动,比如画廊举行的出售展示会。3月在纽约举行的亚洲艺术周已经成为收藏家必须参加的活动,而7月在伦敦开幕的大师画作艺术周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拍卖行的力量在今天看来显得更加脆弱,它们发展过于迅猛,高花费的运作机制已经无法再让这架老旧的机器全速前进。在过去的一个季度里,它们开始悄悄地减小规模,但裁员和缩减开支已经到达了它们当前能够承受的极限。下一步将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颠覆性的重整,这或许不是人们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