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见善若惊”出自孔融《荐祢衡表》,说祢衡是“见善若惊,嫉恶如仇”。见善若惊指看见好人好事就会受到震动。
一个见善若惊的人,一定是对善特别敏感的人。什么样的人对善特别敏感?我感觉有两类人。一类是心底天生单纯善良的人,孟子所谓保持人的“良知良能”的人;一类是对世间恶看得特别深透而又怀着一份善念的人。这种人对荀子所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观点大约是认同的。前者应该是沈从文这样的人,后者应该是鲁迅这样的人。沈从文天生慈蔼,宽容一切;鲁迅则若祢衡,嫉恶如仇,“一个都不饶恕”。二人性格似乎相反,但于见善若惊一点,却是共通的。沈从文在《边城》中歌颂美好的人性,对仗义、宽容、慷慨、豁达一类侠义性格表示惊奇和激赏;鲁迅在《一件小事》中,毫不留情地谴责自己的自私狭隘,歌颂车夫的伟大精神,二者皆为见善若惊的绝佳写照。
一个人能对好人好事保持一份敏感,一旦见到,内心受到震动,则会如孔子所言,见贤思齐,自己的品格也会跟着得到提升。
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讲述了一则动人的故事。冉阿让从狱中逃离,身无分文,于是乘着夜色到神父家偷窃银器,但是第二天,警察抓住了冉阿让,把他带到神父家中,希望神父指认罪犯。但连冉阿让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神父却声称这些银器是自己送给他的,警察只好放了冉阿让。冉阿让在离去前,神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冉阿让,我的兄弟,您现在已不是恶一方面的人了,您是在善的一面了。我赎的是您的灵魂,我把它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的精神里揪出来,交还给上帝。”冉阿让从此洗心革面,迁恶从善,成了一个救世者。
冉阿让可以说是一个见善若惊的人,因为他的灵魂的确被神父的善行深深震撼。我们通常说善恶只在一念间。而一个见善若惊的人,就能够在一念之间弃恶从善,因为善的榜样力量实在是无穷的。
荀子在《劝学》中言:“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只有把偶然的不自觉的善变成一种必然的自觉的德,一个人才会“备圣心”。而在積善成德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见善若惊,对善保持一份敏感和热情,这样才能不断积累善行。
孔子对“善人”有很高的要求。他说:“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有恒者”是指有一定操守的人,与“善人”还有很大的距离。如果按照孔子的标准,见善若惊,那真是不得不惊了。《悲惨世界》中的那个神父,应该符合孔子对“善人”的标准,甚至可能还超过了孔子的标准,因为孔子还只是强调“以直报怨”,但神父却在“以德报怨”了。孔子说生活中“善人”他还没有见到,可见孔子对善执着地追求了。我们应该有孔子的这种精神,即使不可能见到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的善人,只要见到孔子所谓的“有恒者”,也能“若惊”,并主动见贤思齐,那我们的德行,就会一天天变得厚实起来。
现实生活中,我们既不能嫉恶如仇,更不会见善若惊。无论善还是恶,我们都是一副麻木不仁的姿态,各人只盯着自己眼前的那点蝇头小利,整天奔忙如无头苍蝇。甚至有时候,别人做了损己利人的好事,我们还会嘲笑别人,有时说出口的话还很不好听,仿佛整个世界真的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样。这样的世风,我觉得应该要改改了。无论如何,对一个人来说,善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基石不牢,一个人立身不会牢固。对一个民族来说,惩恶扬善,这个民族才会有前途。若邪不胜正,这个民族的前景肯定是黯淡的。就这个意义言,见善若惊应该是一个人一个民族的自觉追求。
《诗经》里言:“出于幽谷,迁于乔木。”一个只有对善保持一份敏感和执着的人,他才会见善若惊,才会见贤思齐,才会“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才会“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走上一条光明的大路,孟子所谓“仁者安宅义者正路”的那一条光明的大路。
(编辑/张金余)
一个见善若惊的人,一定是对善特别敏感的人。什么样的人对善特别敏感?我感觉有两类人。一类是心底天生单纯善良的人,孟子所谓保持人的“良知良能”的人;一类是对世间恶看得特别深透而又怀着一份善念的人。这种人对荀子所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观点大约是认同的。前者应该是沈从文这样的人,后者应该是鲁迅这样的人。沈从文天生慈蔼,宽容一切;鲁迅则若祢衡,嫉恶如仇,“一个都不饶恕”。二人性格似乎相反,但于见善若惊一点,却是共通的。沈从文在《边城》中歌颂美好的人性,对仗义、宽容、慷慨、豁达一类侠义性格表示惊奇和激赏;鲁迅在《一件小事》中,毫不留情地谴责自己的自私狭隘,歌颂车夫的伟大精神,二者皆为见善若惊的绝佳写照。
一个人能对好人好事保持一份敏感,一旦见到,内心受到震动,则会如孔子所言,见贤思齐,自己的品格也会跟着得到提升。
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讲述了一则动人的故事。冉阿让从狱中逃离,身无分文,于是乘着夜色到神父家偷窃银器,但是第二天,警察抓住了冉阿让,把他带到神父家中,希望神父指认罪犯。但连冉阿让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神父却声称这些银器是自己送给他的,警察只好放了冉阿让。冉阿让在离去前,神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冉阿让,我的兄弟,您现在已不是恶一方面的人了,您是在善的一面了。我赎的是您的灵魂,我把它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的精神里揪出来,交还给上帝。”冉阿让从此洗心革面,迁恶从善,成了一个救世者。
冉阿让可以说是一个见善若惊的人,因为他的灵魂的确被神父的善行深深震撼。我们通常说善恶只在一念间。而一个见善若惊的人,就能够在一念之间弃恶从善,因为善的榜样力量实在是无穷的。
荀子在《劝学》中言:“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只有把偶然的不自觉的善变成一种必然的自觉的德,一个人才会“备圣心”。而在積善成德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见善若惊,对善保持一份敏感和热情,这样才能不断积累善行。
孔子对“善人”有很高的要求。他说:“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有恒者”是指有一定操守的人,与“善人”还有很大的距离。如果按照孔子的标准,见善若惊,那真是不得不惊了。《悲惨世界》中的那个神父,应该符合孔子对“善人”的标准,甚至可能还超过了孔子的标准,因为孔子还只是强调“以直报怨”,但神父却在“以德报怨”了。孔子说生活中“善人”他还没有见到,可见孔子对善执着地追求了。我们应该有孔子的这种精神,即使不可能见到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的善人,只要见到孔子所谓的“有恒者”,也能“若惊”,并主动见贤思齐,那我们的德行,就会一天天变得厚实起来。
现实生活中,我们既不能嫉恶如仇,更不会见善若惊。无论善还是恶,我们都是一副麻木不仁的姿态,各人只盯着自己眼前的那点蝇头小利,整天奔忙如无头苍蝇。甚至有时候,别人做了损己利人的好事,我们还会嘲笑别人,有时说出口的话还很不好听,仿佛整个世界真的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样。这样的世风,我觉得应该要改改了。无论如何,对一个人来说,善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基石不牢,一个人立身不会牢固。对一个民族来说,惩恶扬善,这个民族才会有前途。若邪不胜正,这个民族的前景肯定是黯淡的。就这个意义言,见善若惊应该是一个人一个民族的自觉追求。
《诗经》里言:“出于幽谷,迁于乔木。”一个只有对善保持一份敏感和执着的人,他才会见善若惊,才会见贤思齐,才会“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才会“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走上一条光明的大路,孟子所谓“仁者安宅义者正路”的那一条光明的大路。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