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作为培育人的机构更应该把人文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1.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感知历史。2.注重加强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3.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4.培养学生尊重、包容不同意见和观念的思想。
【关键词】人文素质 社会实践 尊重生命 包容不同观念
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步步深入,人们逐渐感受到人文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即所谓的人文素养是人所具备的人文知识及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修养等内涵。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让历史课成为陶冶性情、提高民族素质、塑造完美人格的课堂,这是我们每位历史教师的职责。历史教师如何利用历史课堂实施人文教育,笔者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感悟到几点,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感知历史。
近来反复讨论的“感知历史”,其真正意义在于通过“感知历史”来感知我们身边的社会,尤其是社会的发展,体验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从这一角度来分析,它就体现了“以人为本”,也说明了人文教育在历史教育中的重要性。从这一方面出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懂得深刻挖掘教材中具有人文性质的培养素材的重要性。如多举办像《爱我中华》、《诚信为本》、《母亲您好》等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课,让学生自己动手,充分认识,充分感受历史,从而使爱国主义的教育更具体化。同时教师还要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体验知识。因为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生动的切实有效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例如,我让学生参观项羽故里、徐淮战役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缅怀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历史活动课的功能;还可以组织学生编排演出历史课本剧等带有“感知历史”的活动内容。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体验到历史在今天的存在,理解历史对于现时的意义,从而建立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感和责任感。
二、注重加强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
现在的基础教育虽然进行了反复的改革,但是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全国各大中学还是把文化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重点中的重点,日常教学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忽视人品人格的培养。再受到社会上的不良之风的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格的教育。
在日常教学中还要结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咏志诗句的教学,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材中古今中外历史杰出人物的事迹来完善学生人格魅力。如,介绍司马迁、罗斯福身残志坚事迹,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介绍布鲁诺、居里夫人、李大钊等人事迹,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求知态度,从中体会到科学家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还有形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体会到在科学研究中兴趣,意志品质是非常重要的等等。同时又能历史地,客观地学习科学知识和进行创新。如介绍周恩来、邓小平、彭德怀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来培养学生注重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发展,学习他们的思想、品格、胸怀和境界,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三、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
“生命是情感的载体”叶澜教授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用“生命哲学”的理论,从生命的高度与“动态生成”的观念来审视传统的课堂,在继承和批评中构建了新的课堂教学观。从生命的高度为课堂赋予了新的含义,也为落实“情感目标”找到了方向,就是在教学中体现“关爱生命的发展”,落实“情感目标”。从这一角度来看“关怀和尊重生命”也是人文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历史课在这方面也担负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历史主要是以人及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一切以人的存在为基础,必须以人为中心,这是尊重生命的出发点。其次,历史课本中有大量关爱和尊重生命的素材。例如,对西周“人殉”的揭露批判;对战争的评价尤其是对非正义战争的批判与谴责等。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生活在学生身边的人也会经常发生意外。例如,疾病、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发生,这时教师应及时教导学生献出自己关爱之心,用自己温暖之手帮助他人。总之,在历史课堂中我们歌颂、赞美和尊重生命的行为,鞭挞、批判对生命的践踏和侮辱,使学生树立对生命的正确意识。
四、培养学生尊重、包容不同意见和观念的思想。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显现出人和人类社会是复杂多样的,尊重和包容不同的观念和文化是历史课的一个显著特点,具有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优势。
1.历史学科所涉及的内容往往具有不确定性。由于观察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和角度的不同,对同一历史认识客体所得出的看法和结论也可能不同,除个别特定内容——例如,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等没有争议外,大部分的历史研究和学习内容都存在不同程度争议。随着思想活跃和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不同看法的情况在历史课中经常会出现,这正是历史课的魅力所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允许并鼓励学生自由畅谈,自由发表意见。从而我们要向学生展示学科的包容性,学会尊重他人不同意见和观点。
2.历史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还包含其他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有学习的多样性。学习全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尊重不同的观念和文化,是历史课的重要任务。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向学生传播这些知识,发挥好中间人的作用。
总之,我们在历史课上,要更多地传播贴近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的知识,进而加强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同时老师要指导学生充分收集教材中或课本外一切可以利用的素材,挖掘思想情感的内涵,弘扬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昂扬的人生态度和丰富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杨扬主编:《历史教学实施指南》
柳菊兴主编:《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李嘉曾编著:《创造的魅力》
【关键词】人文素质 社会实践 尊重生命 包容不同观念
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步步深入,人们逐渐感受到人文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即所谓的人文素养是人所具备的人文知识及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修养等内涵。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让历史课成为陶冶性情、提高民族素质、塑造完美人格的课堂,这是我们每位历史教师的职责。历史教师如何利用历史课堂实施人文教育,笔者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感悟到几点,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感知历史。
近来反复讨论的“感知历史”,其真正意义在于通过“感知历史”来感知我们身边的社会,尤其是社会的发展,体验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从这一角度来分析,它就体现了“以人为本”,也说明了人文教育在历史教育中的重要性。从这一方面出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懂得深刻挖掘教材中具有人文性质的培养素材的重要性。如多举办像《爱我中华》、《诚信为本》、《母亲您好》等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课,让学生自己动手,充分认识,充分感受历史,从而使爱国主义的教育更具体化。同时教师还要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体验知识。因为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生动的切实有效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例如,我让学生参观项羽故里、徐淮战役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缅怀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历史活动课的功能;还可以组织学生编排演出历史课本剧等带有“感知历史”的活动内容。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体验到历史在今天的存在,理解历史对于现时的意义,从而建立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感和责任感。
二、注重加强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
现在的基础教育虽然进行了反复的改革,但是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全国各大中学还是把文化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重点中的重点,日常教学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忽视人品人格的培养。再受到社会上的不良之风的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格的教育。
在日常教学中还要结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咏志诗句的教学,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材中古今中外历史杰出人物的事迹来完善学生人格魅力。如,介绍司马迁、罗斯福身残志坚事迹,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介绍布鲁诺、居里夫人、李大钊等人事迹,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求知态度,从中体会到科学家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还有形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体会到在科学研究中兴趣,意志品质是非常重要的等等。同时又能历史地,客观地学习科学知识和进行创新。如介绍周恩来、邓小平、彭德怀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来培养学生注重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发展,学习他们的思想、品格、胸怀和境界,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三、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
“生命是情感的载体”叶澜教授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用“生命哲学”的理论,从生命的高度与“动态生成”的观念来审视传统的课堂,在继承和批评中构建了新的课堂教学观。从生命的高度为课堂赋予了新的含义,也为落实“情感目标”找到了方向,就是在教学中体现“关爱生命的发展”,落实“情感目标”。从这一角度来看“关怀和尊重生命”也是人文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历史课在这方面也担负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历史主要是以人及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一切以人的存在为基础,必须以人为中心,这是尊重生命的出发点。其次,历史课本中有大量关爱和尊重生命的素材。例如,对西周“人殉”的揭露批判;对战争的评价尤其是对非正义战争的批判与谴责等。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生活在学生身边的人也会经常发生意外。例如,疾病、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发生,这时教师应及时教导学生献出自己关爱之心,用自己温暖之手帮助他人。总之,在历史课堂中我们歌颂、赞美和尊重生命的行为,鞭挞、批判对生命的践踏和侮辱,使学生树立对生命的正确意识。
四、培养学生尊重、包容不同意见和观念的思想。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显现出人和人类社会是复杂多样的,尊重和包容不同的观念和文化是历史课的一个显著特点,具有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优势。
1.历史学科所涉及的内容往往具有不确定性。由于观察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和角度的不同,对同一历史认识客体所得出的看法和结论也可能不同,除个别特定内容——例如,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等没有争议外,大部分的历史研究和学习内容都存在不同程度争议。随着思想活跃和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不同看法的情况在历史课中经常会出现,这正是历史课的魅力所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允许并鼓励学生自由畅谈,自由发表意见。从而我们要向学生展示学科的包容性,学会尊重他人不同意见和观点。
2.历史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还包含其他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有学习的多样性。学习全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尊重不同的观念和文化,是历史课的重要任务。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向学生传播这些知识,发挥好中间人的作用。
总之,我们在历史课上,要更多地传播贴近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的知识,进而加强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同时老师要指导学生充分收集教材中或课本外一切可以利用的素材,挖掘思想情感的内涵,弘扬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昂扬的人生态度和丰富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杨扬主编:《历史教学实施指南》
柳菊兴主编:《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李嘉曾编著:《创造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