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发挥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形式的优化改革。可以看出,互联网新技术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也使得信息检索以及利用更为方便。对于高中语文课程来说,其所涉及的内容较为丰富,作文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注意合理选择教学方式,利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方式对学生利用多种媒介提升阅读质量以及交流能力的意识进行培养,这也成为当下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基于此,本文也尝试对利用跨媒介阅读交流,打造常规作文训练新样态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跨媒介 阅读与交流 作文训练 新样态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7.017
“快媒介阅读与交流”是我国新《课标》教学中的新概念,但是却并非新事物,其内涵较为丰富,是当前信息化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背景下诞生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其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跨媒介教学的开展主要体现为文化界与传媒界的有机结合,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对信息获取形式、表达形式的有效优化,可以对知识点进行梳理以及深入探究,进一步优化理解以及评判传播内容的效果。在对高中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可以利用文字、图片、音频以及视频互相组合的方式来实现组合阅读,使阅读交流的角度更为多样化。
一、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特点分析
1.价值取向趋于个性化
对于当前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来说,其具有价值取向区域个性化的基本特点。由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模式落实之后,使得信息获取渠道呈几何形式递增,这也使得信息的整理加工工作复杂程度不断提升,因此要开发个性化的阅读体验,通过这种方式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此外,每个读者的阅读视角往往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同样的内容理解层次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根据文章的特点以及个人的感受来对文本进行创造性思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读者的精神世界得到有效扩展。在现阶段的传媒界,已经根据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产生了相应的算法,这也使得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个性化特点得到了彰显,有利于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开展阅读实践活动。
2.深层阅读趋向于边缘化
在现阶段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文化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占据了主要的地位,这也使得用户的碎片时间被大量占用,学生在选择阅读方式的时候更加倾向于碎片化阅读、浅阅读,并且阅读内容往往以网络小说、轻小说、心灵鸡汤等浅层次的读物为主。可以看出,现阶段的阅读群体往往更加偏好多重信息流动,并且习惯在多个阅读任务之间来回跳动,这也使得很多学生往往单一阅读定力不强,在阅读同一个文本时缺乏耐心。经典名著是世界思想文化的结晶,其作品中往往会涉及人文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中的多个领域,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有微言大义、阅读门槛高的特点,非常适合高中阶段的学生阅读。但很多高中生在阅读方面过于放任自流或者功利性阅读意识较强,很难主动接触经典作品,使得深层阅读逐渐趋向于边缘化。
二、通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构建常规作文训练新样态的策略
1.以教学任务为基础,形成完善的教学时间结构
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对教学模式进行合理选择,将其与学生现阶段的接受能力、学习习惯等进行有机结合。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学习时间不能仅限于课堂上的45分钟,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进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方式落实的时候,往往会受限于课堂时长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这也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语文课程教学效果。今后,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应该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起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进行探索。从当前一部分高中语文课程合作探究教学方式运用的情况来看,很多时候教师过分重视课堂合作氛围的营造,使得课堂教学活动虽然热闹,但是并没有真正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有效落实,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今后,教师应该注意利用跨媒介阅读教学的方式来对教学实践进行合理设定,要将其分为课前准备环节、教师课堂展示环节以及学生课后反思环节。首先,在课前准备环节中,教师要通过跨媒介检索、整合的方式来获得相应素材以及资料,并且注意在其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论点,利用新媒体技术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其次为课堂展示。教师要利用新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展示课件,与学生一同分享阅读内容,要将课堂教学分为课件讲解、师生交流沟通、知识补充、评价等几个阶段,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理解情况,对不同阶段所占时长进行弹性调节;最后是课后反思。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教师所分享的素材进行反思,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2.创设教学情境,整合课堂学习与现实生活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根据当前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地参与到学习情境中。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学习情境创设时,应该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作为基础前提,通过创设贴近现实、富有意义的教学情境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师应该对学生个人生活体验进行了解,利用跨媒介教学的方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局限性,这样一来使得学生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之间的隔阂得以消除。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家乡的农产品生产情况来设置一则农产品推广的广告,可以是牛奶、苹果、桃子、大米、脆枣等各种各样的农产品,教师要将这一生活中常见的情形通过媒介展示的方式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搜索目标农产品的信息,确保信息的丰富性。在进行广告信息材料制定时,应该注意对广告信息进行仔细甄别,避免虚假信息混入。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组设计广告宣传语,以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对农产品的有效推广。这种作文训练方式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不同于以往单一的纸笔文字写作模式,更加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
3.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同时,渗透经典作品的魅力
高中语文教材在单元设计上所涵盖的知识范围较广,涉及了文学阅读与写作、当地文化、思辨阅读、实用性阅读,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在进行单元学习任务设定的时候,应该鼓励学生写现代诗歌、篇幅短小的散文以及演讲稿等等,从而体验多种写作样式。在现阶段跨媒介视域下,也应该进一步提升阅读与交流的丰富性,教师应该从阅读类型以及学生写作类型两个角度出发,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教师还要借助跨媒介的方式来渗透经典文学作品,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感受,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这一古典章回小说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播放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片段,让学生在对比小说与电视剧的同时,可以感受到不同媒介形式所传递的艺术氛围以及直观感受。
总之,教师在展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应该注意运用跨媒介阅读的模式来促进学生阅读与交流,并且实现对常规作文训练模式的有效创新。今后,教师应该注意对以往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合理设定课堂教学结构,避免课上时间浪费。还应该利用跨媒介阅读教学的方式来促进经典作品的渗透阅读,从而提升学生阅读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寇永升《跨媒介閱读与交流:常规作文训练新样态》,《语文教学通讯》2020年第3期。
[2] 陈建霞《融媒体视域下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
[3] 王超、孙静雯《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视域下的经典名著阅读》,《文学教育》2021年第6期。
[4] 夏敬轩《“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评价研究》,《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2021年第5期。
[5] 瞿建慧、刘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教学策略及其整合》,《西部素质教育》2021年第1期。
[6] 雷海《语文教学中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中学教学参考》2020年第15期。
[7] 张晓鑫《“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情境建构研究》,《文学教育》2020年第11期。
关键词:跨媒介 阅读与交流 作文训练 新样态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7.017
“快媒介阅读与交流”是我国新《课标》教学中的新概念,但是却并非新事物,其内涵较为丰富,是当前信息化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背景下诞生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其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跨媒介教学的开展主要体现为文化界与传媒界的有机结合,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对信息获取形式、表达形式的有效优化,可以对知识点进行梳理以及深入探究,进一步优化理解以及评判传播内容的效果。在对高中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可以利用文字、图片、音频以及视频互相组合的方式来实现组合阅读,使阅读交流的角度更为多样化。
一、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特点分析
1.价值取向趋于个性化
对于当前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来说,其具有价值取向区域个性化的基本特点。由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模式落实之后,使得信息获取渠道呈几何形式递增,这也使得信息的整理加工工作复杂程度不断提升,因此要开发个性化的阅读体验,通过这种方式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此外,每个读者的阅读视角往往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同样的内容理解层次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根据文章的特点以及个人的感受来对文本进行创造性思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读者的精神世界得到有效扩展。在现阶段的传媒界,已经根据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产生了相应的算法,这也使得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个性化特点得到了彰显,有利于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开展阅读实践活动。
2.深层阅读趋向于边缘化
在现阶段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文化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占据了主要的地位,这也使得用户的碎片时间被大量占用,学生在选择阅读方式的时候更加倾向于碎片化阅读、浅阅读,并且阅读内容往往以网络小说、轻小说、心灵鸡汤等浅层次的读物为主。可以看出,现阶段的阅读群体往往更加偏好多重信息流动,并且习惯在多个阅读任务之间来回跳动,这也使得很多学生往往单一阅读定力不强,在阅读同一个文本时缺乏耐心。经典名著是世界思想文化的结晶,其作品中往往会涉及人文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中的多个领域,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有微言大义、阅读门槛高的特点,非常适合高中阶段的学生阅读。但很多高中生在阅读方面过于放任自流或者功利性阅读意识较强,很难主动接触经典作品,使得深层阅读逐渐趋向于边缘化。
二、通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构建常规作文训练新样态的策略
1.以教学任务为基础,形成完善的教学时间结构
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对教学模式进行合理选择,将其与学生现阶段的接受能力、学习习惯等进行有机结合。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学习时间不能仅限于课堂上的45分钟,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进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方式落实的时候,往往会受限于课堂时长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这也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语文课程教学效果。今后,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应该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起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进行探索。从当前一部分高中语文课程合作探究教学方式运用的情况来看,很多时候教师过分重视课堂合作氛围的营造,使得课堂教学活动虽然热闹,但是并没有真正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有效落实,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今后,教师应该注意利用跨媒介阅读教学的方式来对教学实践进行合理设定,要将其分为课前准备环节、教师课堂展示环节以及学生课后反思环节。首先,在课前准备环节中,教师要通过跨媒介检索、整合的方式来获得相应素材以及资料,并且注意在其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论点,利用新媒体技术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其次为课堂展示。教师要利用新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展示课件,与学生一同分享阅读内容,要将课堂教学分为课件讲解、师生交流沟通、知识补充、评价等几个阶段,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理解情况,对不同阶段所占时长进行弹性调节;最后是课后反思。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教师所分享的素材进行反思,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2.创设教学情境,整合课堂学习与现实生活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根据当前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地参与到学习情境中。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学习情境创设时,应该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作为基础前提,通过创设贴近现实、富有意义的教学情境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师应该对学生个人生活体验进行了解,利用跨媒介教学的方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局限性,这样一来使得学生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之间的隔阂得以消除。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家乡的农产品生产情况来设置一则农产品推广的广告,可以是牛奶、苹果、桃子、大米、脆枣等各种各样的农产品,教师要将这一生活中常见的情形通过媒介展示的方式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搜索目标农产品的信息,确保信息的丰富性。在进行广告信息材料制定时,应该注意对广告信息进行仔细甄别,避免虚假信息混入。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组设计广告宣传语,以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对农产品的有效推广。这种作文训练方式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不同于以往单一的纸笔文字写作模式,更加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
3.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同时,渗透经典作品的魅力
高中语文教材在单元设计上所涵盖的知识范围较广,涉及了文学阅读与写作、当地文化、思辨阅读、实用性阅读,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教师在进行单元学习任务设定的时候,应该鼓励学生写现代诗歌、篇幅短小的散文以及演讲稿等等,从而体验多种写作样式。在现阶段跨媒介视域下,也应该进一步提升阅读与交流的丰富性,教师应该从阅读类型以及学生写作类型两个角度出发,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教师还要借助跨媒介的方式来渗透经典文学作品,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感受,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这一古典章回小说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播放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片段,让学生在对比小说与电视剧的同时,可以感受到不同媒介形式所传递的艺术氛围以及直观感受。
总之,教师在展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应该注意运用跨媒介阅读的模式来促进学生阅读与交流,并且实现对常规作文训练模式的有效创新。今后,教师应该注意对以往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合理设定课堂教学结构,避免课上时间浪费。还应该利用跨媒介阅读教学的方式来促进经典作品的渗透阅读,从而提升学生阅读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寇永升《跨媒介閱读与交流:常规作文训练新样态》,《语文教学通讯》2020年第3期。
[2] 陈建霞《融媒体视域下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
[3] 王超、孙静雯《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视域下的经典名著阅读》,《文学教育》2021年第6期。
[4] 夏敬轩《“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评价研究》,《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2021年第5期。
[5] 瞿建慧、刘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教学策略及其整合》,《西部素质教育》2021年第1期。
[6] 雷海《语文教学中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中学教学参考》2020年第15期。
[7] 张晓鑫《“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情境建构研究》,《文学教育》202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