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
谷类,是中国人的传统食物。我国传统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将“谷”列为饮食之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食品工业技术不断进步,即食谷物登上了人们的餐桌。常见的即食谷物有玉米片、小米片、黑米片、荞麦片、红枣片、燕麦片、全麦片等,这些即食谷物因富含膳食纤维,易被人体吸收而被视为健康的早餐食品。
然而,不久前的一份检测报告显示,我国市场上畅销的几款早餐即食谷物,其成分存在健康风险,主要问题是:产品含糖量偏高;含有“具有致癌风险”的矿物油;有农药残留。雀巢、家乐氏等国际大品牌位列其中。
第一宗罪:即食谷物让人吃糖
检测报告显示,雀巢的蛋奶星星营养早餐谷物食品和家乐氏香甜玉米片即食谷物均含糖量偏高,每30克产品中含糖量超过7.5克,雀巢蛋奶星星营养早餐谷物的含糖量高达9.06克。
对此,雀巢回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天摄入糖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约25克以下”。而每份(30克)雀巢蛋奶星星早餐谷物产品所含的添加糖量只占建议摄入量上限的18%,不存在含糖量过高的问题。家乐氏方面也回应称,其产品质量符合中国食品相关法律法规,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需要强调的是,“不超过50克”和“控制在25克”是指对添加糖的限制,这两个数字是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首次提出的。世界卫生组织对添加糖也有限制,其发布的《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建议,成人和儿童每天的添加糖摄入量应在摄入总能量的10%以下。世卫组织指出,添加糖摄入过多会显著增加成人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率。目前,国际上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和健康团体都在号召限制糖的摄入,同时督促食品企业减少糖的使用。
一般来说,一天中吃掉两份即食谷物是很容易的,这样再加上其他食品中含有的添加糖,25克的红线很容易突破。如果不及时消耗掉这些热量,很容易蓄积在体内导致肥胖。因此,想减肥的人必须谨慎食用这类食物。其次,这类食品大多口味香甜,小孩子很喜欢,会在不知不觉中吃下很多。摄入太多的糖不利于身体成长,也不利于口腔健康。
许多人都认为谷物是粗粮,可以放心食用,事实上并非如此,比如很受女士欢迎的速溶麦片,其中的燕麦含量事实上并不多。仔细看看配料表便不难发现,这类“营养麦片”为了追求口感,往往会添加糖精、奶精、植脂末等成分,不仅热量高,其脂肪含量也高。再有,即食谷物消化速度快,血糖反应高,“三高人群”不宜经常食用。
也许有人会说,像谷物棒这样的即食谷物食品不也含有很高的膳食纤维和矿物质吗?谷物棒是一种休闲食品,多以燕麦 、大米等谷物为主要原料,以坚果、果干等为辅料,用高黏度糖浆黏合成片状或棒状。虽然谷物棒的宣传总是离不开“糙米、健康、低脂”等字眼,但看完标签后您就会发现,这类食品能量很高,脂肪含量也不低,这样的营养组成实在谈不上“健康”。
比如有一种小孩喜欢吃的玉米棒,从单一产品说,算是富含膳食纤维了,但每百克的含量不过才2克,比国家标准推荐量的每百克6克还是低多了。至于添加的那点钙、铁、锌、硒或许还不如吃点肉喝袋奶实惠。
總之,不管糖含量是否“过高”,即食谷物都是“高糖”食物,适量食用并无不可,但若以其作为早餐替代品则不可取。
第二宗罪:含有矿物油成分
当家乐氏的香甜玉米片即食谷物被检出矿物油含量大幅偏高时,食品巨头玛氏旗下的德芙丝滑牛奶巧克力也被曝出矿物油含量“超大幅偏高”。随后,海天、老干妈、老干爹、友加等多款油辣椒产品也被检出矿物油超标或含有多环芳烃化合物等。
矿物油到底是什么东西呢?食品中为什么会含有它?它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吗?我们不妨听听科学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阮光锋主任的权威解答。
矿物油(MOH)并不是一种物质,而是石油分馏产品的总称,分为饱和烷烃矿物油(MOSH)和芳香烃矿物油(MOAH)两大支系。矿物油既有工业用途,如用于汽油、柴油等;也有食用用途,最常见的就是石蜡。
在食品工业中,有些矿物油产品是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联合国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对食品级矿物油做过详实的安全性评价,确定了某些矿物油可用于食品。歐盟和美国都允许矿物油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可可/巧克力制品、糖果制品、焙烤食品、大米等食品中。在我国,矿物油被用作加工助剂,常作为消泡剂、脱模剂、防粘剂、润滑剂等用于发酵食品、糖果、薯片和豆制品的加工中。
欧盟食品安全局调查指出,食品中的矿物油主要来源于食品包装、食品添加剂、加工助剂和润滑剂。食品包装可能是食品中矿物油的最大的来源。几乎所有食物或多或少都含有矿物油饱和烃,平均含量最高的食物分别是糖果(不含巧克力)、植物油、鱼类产品(鱼罐头)、油籽、动物脂肪、鱼肉、坚果等。这样看来,玉米片、巧克力、油辣椒含有矿物油没什么稀奇的。
接下来就是安全问题了。尽管矿物油难免会进入我们的食品,但能检出矿物油的食品还是少数,而且一般含量都不高。阮光锋说:“可能存在的风险还是很低的。在食品中用得最多的矿物油产品——石蜡,在我国及欧美等许多国家都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与其他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一样,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合理使用矿物油都是安全的。”
据了解,欧洲食品安全局认为矿物油的毒性与其黏度有关,并设定高黏度矿物油和中黏度矿物油的适宜摄入量(ADI)为12毫克/千克体重。按此标准,一个体重60千克的成年人每天要吃720毫克矿物油才会有害健康。想象一下,那得吃多少玉米片?多少巧克力?多少油辣椒?就是一个体重只有20千克的孩子,要想超过ADI,也需要每天吃30千克巧克力。即便真能吃下去,这些食物带来的高能、高脂的危害,事实上要远远大于那点矿物油。
“当然,由于矿物油是石油原油的副产品,可能存在其他的杂质,如致癌物多环芳烃(PAH)、重金属等。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未经处理或轻度处理的烃类矿物油认定为人类致癌物(一类)。因此,食品中使用的矿物油必须是食品级的。”阮光锋强调。
第三宗罪:“致癌物”与农药残留
这次的检测中又提到了农药残留——家乐氏冰雪奇缘脆米星球即食谷物被检出“特别值得关注”的农药残留——草甘膦。这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2015年将草甘膦列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
“致癌物”是一个敏感词汇。
关于草甘膦的致癌问题,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和欧盟对其的表述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欧盟食品安全监管机构(EFSA)在2015年11月公布了一项评估报告,认为草甘膦“可能不会致癌”。而就在同年年初,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研究报告,认定草甘膦“可能致癌”。这份研究报告来自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官方网站。报告称,从2001年以来,该机构对美国、加拿大和瑞典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有足够的证据显示,草甘膦农药可能会引发淋巴腺癌和肺癌。这也是WHO首次确认草甘膦与癌症有关联。
在普通公众看来,欧盟、IARC、WHO都是权威机构,为什么对草甘膦会有不同的认定呢?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食品安全专家钟凯解释说,“IARC主要做的是定性的研究,也就是‘脱离剂量’的研究。比如,阳光是‘一类致癌’,但你照样可以晒太阳。而欧盟的结论主要基于风险评估,是要考虑剂量效应关系的。”至于草甘膦是否致癌,“还可以看各国的管理方式,如果真的是致癌的,要么禁用,要么严控。但目前显然不是这样。”
钟凯指出,“农药残留的限量是基于毒理学的研究数据,并且留下足够安全边际的。因此,即使偶尔超标也不会损害健康。监管的作用是尽可能避免超标产品上市,并及时将已上市的超标产品清除出市场。”
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
谷类,是中国人的传统食物。我国传统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将“谷”列为饮食之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食品工业技术不断进步,即食谷物登上了人们的餐桌。常见的即食谷物有玉米片、小米片、黑米片、荞麦片、红枣片、燕麦片、全麦片等,这些即食谷物因富含膳食纤维,易被人体吸收而被视为健康的早餐食品。
然而,不久前的一份检测报告显示,我国市场上畅销的几款早餐即食谷物,其成分存在健康风险,主要问题是:产品含糖量偏高;含有“具有致癌风险”的矿物油;有农药残留。雀巢、家乐氏等国际大品牌位列其中。
第一宗罪:即食谷物让人吃糖
检测报告显示,雀巢的蛋奶星星营养早餐谷物食品和家乐氏香甜玉米片即食谷物均含糖量偏高,每30克产品中含糖量超过7.5克,雀巢蛋奶星星营养早餐谷物的含糖量高达9.06克。
对此,雀巢回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天摄入糖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约25克以下”。而每份(30克)雀巢蛋奶星星早餐谷物产品所含的添加糖量只占建议摄入量上限的18%,不存在含糖量过高的问题。家乐氏方面也回应称,其产品质量符合中国食品相关法律法规,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需要强调的是,“不超过50克”和“控制在25克”是指对添加糖的限制,这两个数字是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首次提出的。世界卫生组织对添加糖也有限制,其发布的《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建议,成人和儿童每天的添加糖摄入量应在摄入总能量的10%以下。世卫组织指出,添加糖摄入过多会显著增加成人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率。目前,国际上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和健康团体都在号召限制糖的摄入,同时督促食品企业减少糖的使用。
一般来说,一天中吃掉两份即食谷物是很容易的,这样再加上其他食品中含有的添加糖,25克的红线很容易突破。如果不及时消耗掉这些热量,很容易蓄积在体内导致肥胖。因此,想减肥的人必须谨慎食用这类食物。其次,这类食品大多口味香甜,小孩子很喜欢,会在不知不觉中吃下很多。摄入太多的糖不利于身体成长,也不利于口腔健康。
许多人都认为谷物是粗粮,可以放心食用,事实上并非如此,比如很受女士欢迎的速溶麦片,其中的燕麦含量事实上并不多。仔细看看配料表便不难发现,这类“营养麦片”为了追求口感,往往会添加糖精、奶精、植脂末等成分,不仅热量高,其脂肪含量也高。再有,即食谷物消化速度快,血糖反应高,“三高人群”不宜经常食用。
也许有人会说,像谷物棒这样的即食谷物食品不也含有很高的膳食纤维和矿物质吗?谷物棒是一种休闲食品,多以燕麦 、大米等谷物为主要原料,以坚果、果干等为辅料,用高黏度糖浆黏合成片状或棒状。虽然谷物棒的宣传总是离不开“糙米、健康、低脂”等字眼,但看完标签后您就会发现,这类食品能量很高,脂肪含量也不低,这样的营养组成实在谈不上“健康”。
比如有一种小孩喜欢吃的玉米棒,从单一产品说,算是富含膳食纤维了,但每百克的含量不过才2克,比国家标准推荐量的每百克6克还是低多了。至于添加的那点钙、铁、锌、硒或许还不如吃点肉喝袋奶实惠。
總之,不管糖含量是否“过高”,即食谷物都是“高糖”食物,适量食用并无不可,但若以其作为早餐替代品则不可取。
第二宗罪:含有矿物油成分
当家乐氏的香甜玉米片即食谷物被检出矿物油含量大幅偏高时,食品巨头玛氏旗下的德芙丝滑牛奶巧克力也被曝出矿物油含量“超大幅偏高”。随后,海天、老干妈、老干爹、友加等多款油辣椒产品也被检出矿物油超标或含有多环芳烃化合物等。
矿物油到底是什么东西呢?食品中为什么会含有它?它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吗?我们不妨听听科学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阮光锋主任的权威解答。
矿物油(MOH)并不是一种物质,而是石油分馏产品的总称,分为饱和烷烃矿物油(MOSH)和芳香烃矿物油(MOAH)两大支系。矿物油既有工业用途,如用于汽油、柴油等;也有食用用途,最常见的就是石蜡。
在食品工业中,有些矿物油产品是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联合国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对食品级矿物油做过详实的安全性评价,确定了某些矿物油可用于食品。歐盟和美国都允许矿物油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可可/巧克力制品、糖果制品、焙烤食品、大米等食品中。在我国,矿物油被用作加工助剂,常作为消泡剂、脱模剂、防粘剂、润滑剂等用于发酵食品、糖果、薯片和豆制品的加工中。
欧盟食品安全局调查指出,食品中的矿物油主要来源于食品包装、食品添加剂、加工助剂和润滑剂。食品包装可能是食品中矿物油的最大的来源。几乎所有食物或多或少都含有矿物油饱和烃,平均含量最高的食物分别是糖果(不含巧克力)、植物油、鱼类产品(鱼罐头)、油籽、动物脂肪、鱼肉、坚果等。这样看来,玉米片、巧克力、油辣椒含有矿物油没什么稀奇的。
接下来就是安全问题了。尽管矿物油难免会进入我们的食品,但能检出矿物油的食品还是少数,而且一般含量都不高。阮光锋说:“可能存在的风险还是很低的。在食品中用得最多的矿物油产品——石蜡,在我国及欧美等许多国家都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与其他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一样,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合理使用矿物油都是安全的。”
据了解,欧洲食品安全局认为矿物油的毒性与其黏度有关,并设定高黏度矿物油和中黏度矿物油的适宜摄入量(ADI)为12毫克/千克体重。按此标准,一个体重60千克的成年人每天要吃720毫克矿物油才会有害健康。想象一下,那得吃多少玉米片?多少巧克力?多少油辣椒?就是一个体重只有20千克的孩子,要想超过ADI,也需要每天吃30千克巧克力。即便真能吃下去,这些食物带来的高能、高脂的危害,事实上要远远大于那点矿物油。
“当然,由于矿物油是石油原油的副产品,可能存在其他的杂质,如致癌物多环芳烃(PAH)、重金属等。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未经处理或轻度处理的烃类矿物油认定为人类致癌物(一类)。因此,食品中使用的矿物油必须是食品级的。”阮光锋强调。
第三宗罪:“致癌物”与农药残留
这次的检测中又提到了农药残留——家乐氏冰雪奇缘脆米星球即食谷物被检出“特别值得关注”的农药残留——草甘膦。这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2015年将草甘膦列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
“致癌物”是一个敏感词汇。
关于草甘膦的致癌问题,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和欧盟对其的表述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欧盟食品安全监管机构(EFSA)在2015年11月公布了一项评估报告,认为草甘膦“可能不会致癌”。而就在同年年初,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研究报告,认定草甘膦“可能致癌”。这份研究报告来自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官方网站。报告称,从2001年以来,该机构对美国、加拿大和瑞典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有足够的证据显示,草甘膦农药可能会引发淋巴腺癌和肺癌。这也是WHO首次确认草甘膦与癌症有关联。
在普通公众看来,欧盟、IARC、WHO都是权威机构,为什么对草甘膦会有不同的认定呢?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食品安全专家钟凯解释说,“IARC主要做的是定性的研究,也就是‘脱离剂量’的研究。比如,阳光是‘一类致癌’,但你照样可以晒太阳。而欧盟的结论主要基于风险评估,是要考虑剂量效应关系的。”至于草甘膦是否致癌,“还可以看各国的管理方式,如果真的是致癌的,要么禁用,要么严控。但目前显然不是这样。”
钟凯指出,“农药残留的限量是基于毒理学的研究数据,并且留下足够安全边际的。因此,即使偶尔超标也不会损害健康。监管的作用是尽可能避免超标产品上市,并及时将已上市的超标产品清除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