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课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gu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的主动权是否能得到充分发挥,主要来自教师善教的“势能”,来自于教师理念的更新和自身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动能” 也是随着这种势能的增加而增大。
  关键词:体育课 积极性 爱好 有效 和谐
  现在,有的学校体育课采取了男女分组,按学生兴趣、爱好选项上课等形式,这些形式既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又可以根据各类项目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手段,从而提高了课堂的练习密度和强度,学生的积极性相应被调动起来。但在教学实践中仍然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致使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一教学原理得不到完美体现。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建立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1、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练习动机。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加工和再创造,使课的内容故事化、情境化、游戏化、趣味化,积极给学生创设情境,营造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运用语言描述,音乐伴奏等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例如:在综合素质练习,采用“情景再现法”。象模拟八路军炸碉堡,准备好跳箱,栏架,体操垫,手榴弹等器械,利用这些器械同学们一会儿爬高山,一会儿钻树林,一会儿匍匐穿越敌人的封锁线,炸碉堡。八路军当得很合格。又如在准备活动中,教师创设情境:小朋友们,咱们一起去郊外公园玩吧?在路上会遇见什么?学生会想到很多:红绿灯、小动物、小河、独木桥、小树林。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所说,做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还可以做动物模仿操等等。在模仿小动物时,学生模仿的惟妙惟肖,根本不用老师教,这样,在无形当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2、放手让学生探求开放的课程资源。
  体育课程资源是指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以利用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的总和。教师在学习活动开始前,提供或与学生共同商定目标,学生根据目标确定练习内容、搜集资料和器材。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情况,看学生是不是在有效地学习并给予适当的指点。我在熟悉球性练习时,让学生自由选择运球方式,同学们有的蹲着运球,有的坐着运球,有的跑着运球。虽然动作不一样,但都能达到条条道路通球性的效果。上内堂课时,干脆把任务交给学生,对学生说明项目,学生自己调查项目的起源与发展,简单的规则,锻炼的方法与作用,有关趣闻以及图件、音像资料等。当大家把这些资料汇集在一起时,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的学生还自己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有些课件制作水平超过老师。学生在平时自制了许多简单器材,象用旧饮料瓶、易拉罐、报纸制作保龄球,用棉花、玉米粒、大豆等缝制棉包、沙包。这些都是很好的练习器械,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协调性,而且调动了练习积极性。
  3、鼓励学生展示自己
  (1)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项目
  我们知道,学生对体育项目多少有自己的看法,大多数学生有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和活动方式?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项目上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施展自己的才能,体验体育的乐趣和取得成功的喜悦,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内在激励加强,让他们在心理上从接受体育活动,到自觉参加体育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变被动参与为积极主动参与?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造成学得慢或学不会的学生丧失学习体育的信心,失去兴趣,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前面提到有的学校采取了按男女分组,按学生兴趣、爱好选项上课的形式。这种形式既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又提高了课堂的练习密度和强度,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为终身科学地进行体育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2)人人都当小干部
  在课中实行人人都当小干部的制度,让小干部轮换整队、带准备操(选做广播操、徒手操、自编操等)、选择一些可行性的而同学们喜爱的游戏进行练习,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们不仅认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有些学生还自编了质量较高的徒手操、游戏,使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3)指导学生参与评价
  体育学习评价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意志品质?自信心?自尊心?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评价?现行的体育课将目标定位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整体健康方面,因此,在体育学习评价时应该把多种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综合评价,不要一棍子打死?多一把尺子,学生就多一次机会,多一些成功的可能,多一些生命的意义,所以在评价时不仅有自评?互评?师评、还要有家长评。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当学生本人、同学、家长、教师人人都参与到评价中,孩子从不同角度了解自己形象,这样的评价能让孩子更全面的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在大家的激励中不断获得成功,促进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和谐发展。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对教师的动作示范、教学语言、教学评价,一旦发现不妥,也可提出异议,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直抒胸怀的“自由天地”。
  教学中,教师要舍得放手,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学生的主动权是否能得到充分发挥,主要来自教师善教的“势能”,来自于教师理念的更新和自身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动能”也是随着这种势能的增加而增大。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实验的教学既是高中物理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仅仅是将实验原理现象和公式推导的过程靠教师在课堂上的小实验来讲解,这样一些动态、直观的感性认识、清晰的物理图像学生仅靠传统的教学很难获得。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这种教学手段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根据实际的经验,探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多媒
摘要: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假话连篇,更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到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  关键词:习作教学 生活化 积极探讨  只有在实践中借助“人文性”思想武器,摒弃传统习作教学。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
细读,用夏丏尊的话来说就是“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用新批评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施特劳斯的话来说就是“在字里行间阅读”。静心细读,在想象、体验之中品味语言文字的味道,在细读品味的过程中悟到语言文字的内在含义和作者的用意。  一、细读感悟内涵,理解语言  比如鉴赏诗歌,我们要抓住诗人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词佳句,这些妙词佳句是诗人“从几千吨语言的矿藏”中提炼出的足以表达诗歌内容的词句,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
摘要:初中化学教材中潜在的环境教育因素很多,把它们科学的巧妙的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明白,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一定要保护环境,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观察到运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清晰的现象,增强直观感性认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 师生互动 课外实验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
摘要: 心理学是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了解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理效应,对我们中小学教师而言,是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德西效应对中小学教学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德西效应 教学 启示  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德西做了一个实验,我们将实验的结论称为德西效应。  实验的规则是:把大学生作为被试者,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主要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第二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