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多岁的伍迪·艾伦仍保持一年一部作品的创作量,和自己的影迷们定期聚会,心照不宣地交换小礼物……《咖啡公社》依然是大家意料之中的伍迪·艾伦式话唠,细细碎碎的黑色幽默,美国知识分子的浪漫,最后带了点近几年难得的煽情。在这部电影里,伍迪·艾伦不仅充满活力,而且越活越明白,将生死观和道德论表现得更加熟稔,成体系的电影风格也注定了《咖啡公社》依旧是属于艾伦影迷们的电影。
纽约穷小子勇闯好莱坞
故事背景设定在1930年, 离家到好莱坞追梦的巴比(杰西·艾森伯格饰),欲投靠身为知名经纪人的舅舅菲尔(史蒂夫·卡瑞尔饰),结果他意外爱上舅舅的婚外情对象──美丽的女秘书芙妮。三人各自陷入不同的两难境地,延伸出一段失控的三角恋情与家庭闹剧。有趣的是,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巴比既是芙妮预留的“备胎”,也是舅舅的“外遇顾问”。两个彼此打气的男人,对于将至的风暴浑然不觉。最后,菲尔与芙妮再婚,巴比黯然地回到纽约开了一家“咖啡公社”。 失去芙妮,巴比即使从穷小子变身上流人士,甚至受到女演员的爱慕,他也无法获得安全感和满足。
年轻时幻灭的自我治愈
自编自导的伍迪·艾伦坚持亲自担任电影旁白,以便完整呈现剧本叙事。透过一种伍迪·艾伦式的陈述,主角平易近人、剧情诙谐有趣,但平淡的日常背后隐藏的是:他并不是真正的快乐。伍迪·艾伦说:“我的电影永远都会用来表达个人感受,无论是索然无味的人生,或是恐怖的存在。”
《咖啡公社》或许是一部极尽写实的“爱情幻灭”电影,伍迪·艾伦总在带点尖酸刻薄的爱情糊涂账里,试图描写人们千帆过尽后的生命顿悟,就像影片中那段两人都还没攀上上流阶级之前的纯纯的恋曲,到最后似乎成为应验“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这句老话的铁证。那个看似风平浪静的结尾,其实是暗潮涌动的,婚姻和过节、跨年同样,不过是迎来送往的固定流程;那心里挥之不去、始终勾着念着的人,才是最想抓牢的那一个。
生活是部喜剧,剧作家是虐待狂
看伍迪·艾伦电影的时候要永远记得,他首先是一个脱口秀艺人,其次是个作家。那些话唠式的画外音就是台上妙语连珠、台下笔上生花的“并发症”。90年代初接受《巴黎评论》采访的时候,伍迪·艾伦说自己必须坚持笑、坚持搞笑,才能面对生活、面对世界的痛苦和不可理喻。这也是美式单人脱口秀一贯的风格:用艺术的荒诞替代生活的荒诞。伍迪·艾伦不会有透彻心扉、扣问生命、触及终极意义的深刻,所幸大家对他也不作这样的要求。《咖啡公社》中的巴比说:“生活是部喜剧,只是剧作家是个虐待狂。”
伍迪·艾伦的黄金年代
“咖啡公社”所指的是社会名流、贵族、艺术家及名人。在19世纪晚期及20世纪早期,这些人士经常聚集在纽约、巴黎和伦敦的时髦咖啡馆与餐厅。1930年,这个词在纽约普及起来,不久,“禁酒时期”结束,纽约小报新闻业兴起,从业者热烈报导咖啡公社的成员。当时纽约有几十间炫目的俱乐部,有些甚至有50人编制的管弦乐队,每天晚上,穿着晚礼服的社会名流和名媛流连在格林威治村的爵士酒吧或中城的传奇场地。
伍迪·艾伦表示:“那段时期始终令我着迷,那是纽约史上最令人兴奋的年代之一,生活充满美好的剧院、咖啡馆和餐厅,不管你身在何处,整座曼哈顿岛都活跃着社交活动的夜生活。”
从小就学习吹单簧管的伍迪·艾伦,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爵士乐迷,他在多部电影中都使用爵士乐作为主要配乐,甚至偶尔会现身于各个爵士音乐季参与演奏。《咖啡公社》也用1930年的迷人爵士乐,为时空做了最佳批注。
80多岁的伍迪·艾伦,看尽娱乐圈世事,经历许多段婚姻,《咖啡公社》像是他扎扎实实发出来的一声叹息,真真切切。这部电影其实是一场仪式──导演透过全世界的观众,为自己进行了一场“自我治愈”。
走近伍迪·艾伦的三部经典电影
《曼哈顿》
提到伍迪·艾伦的经典作品,绝大多数影迷们第一个想到的往往是黑白电影《曼哈顿》。《曼哈顿》就是伍迪·艾伦写给纽约的情书,因为这部电影从发梢到骨髓都极其“纽约”。 “住在曼哈顿的人,他们替自己不断地制造不必要的问题,这样他们就不用面对世界上更多解决不了的问题”,伍迪·艾伦如是说。由此可见他对纽约这座城市的依恋。
《安妮·霍尔》
与《咖啡公社》精神上最接近的作品应该是《安妮·霍尔》。从《安妮·霍尔》到《咖啡公社》,导演自己也在不断成长,不断与自己的过去和解。爱情是这两部片子的另一个相通之处,只是《安妮·霍尔》中爱情和名利这样的二元对立更加激烈,到了《咖啡公社》中就缓和了许多。世上哪有那么多黑黑白白,大多只是温水一杯。
《午夜巴黎》
《午夜巴黎》应该是伍迪·艾伦近十年最好的电影, 从19世纪20年代的巴黎,到30年代的纽约,人文风情在艾伦的镜头里充满浓厚的复古情调。《咖啡公社》更像是《午夜巴黎》的“电影世界版”,尽管不是穿越,却还是不停地在行业盛宴和社交夜场中穿梭,复古氛围如此强烈,让人梦想回到那个黄金时代,只因那里有属于知识分子的浪漫情怀。
纽约穷小子勇闯好莱坞
故事背景设定在1930年, 离家到好莱坞追梦的巴比(杰西·艾森伯格饰),欲投靠身为知名经纪人的舅舅菲尔(史蒂夫·卡瑞尔饰),结果他意外爱上舅舅的婚外情对象──美丽的女秘书芙妮。三人各自陷入不同的两难境地,延伸出一段失控的三角恋情与家庭闹剧。有趣的是,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巴比既是芙妮预留的“备胎”,也是舅舅的“外遇顾问”。两个彼此打气的男人,对于将至的风暴浑然不觉。最后,菲尔与芙妮再婚,巴比黯然地回到纽约开了一家“咖啡公社”。 失去芙妮,巴比即使从穷小子变身上流人士,甚至受到女演员的爱慕,他也无法获得安全感和满足。
年轻时幻灭的自我治愈
自编自导的伍迪·艾伦坚持亲自担任电影旁白,以便完整呈现剧本叙事。透过一种伍迪·艾伦式的陈述,主角平易近人、剧情诙谐有趣,但平淡的日常背后隐藏的是:他并不是真正的快乐。伍迪·艾伦说:“我的电影永远都会用来表达个人感受,无论是索然无味的人生,或是恐怖的存在。”
《咖啡公社》或许是一部极尽写实的“爱情幻灭”电影,伍迪·艾伦总在带点尖酸刻薄的爱情糊涂账里,试图描写人们千帆过尽后的生命顿悟,就像影片中那段两人都还没攀上上流阶级之前的纯纯的恋曲,到最后似乎成为应验“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这句老话的铁证。那个看似风平浪静的结尾,其实是暗潮涌动的,婚姻和过节、跨年同样,不过是迎来送往的固定流程;那心里挥之不去、始终勾着念着的人,才是最想抓牢的那一个。
生活是部喜剧,剧作家是虐待狂
看伍迪·艾伦电影的时候要永远记得,他首先是一个脱口秀艺人,其次是个作家。那些话唠式的画外音就是台上妙语连珠、台下笔上生花的“并发症”。90年代初接受《巴黎评论》采访的时候,伍迪·艾伦说自己必须坚持笑、坚持搞笑,才能面对生活、面对世界的痛苦和不可理喻。这也是美式单人脱口秀一贯的风格:用艺术的荒诞替代生活的荒诞。伍迪·艾伦不会有透彻心扉、扣问生命、触及终极意义的深刻,所幸大家对他也不作这样的要求。《咖啡公社》中的巴比说:“生活是部喜剧,只是剧作家是个虐待狂。”
伍迪·艾伦的黄金年代
“咖啡公社”所指的是社会名流、贵族、艺术家及名人。在19世纪晚期及20世纪早期,这些人士经常聚集在纽约、巴黎和伦敦的时髦咖啡馆与餐厅。1930年,这个词在纽约普及起来,不久,“禁酒时期”结束,纽约小报新闻业兴起,从业者热烈报导咖啡公社的成员。当时纽约有几十间炫目的俱乐部,有些甚至有50人编制的管弦乐队,每天晚上,穿着晚礼服的社会名流和名媛流连在格林威治村的爵士酒吧或中城的传奇场地。
伍迪·艾伦表示:“那段时期始终令我着迷,那是纽约史上最令人兴奋的年代之一,生活充满美好的剧院、咖啡馆和餐厅,不管你身在何处,整座曼哈顿岛都活跃着社交活动的夜生活。”
从小就学习吹单簧管的伍迪·艾伦,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爵士乐迷,他在多部电影中都使用爵士乐作为主要配乐,甚至偶尔会现身于各个爵士音乐季参与演奏。《咖啡公社》也用1930年的迷人爵士乐,为时空做了最佳批注。
80多岁的伍迪·艾伦,看尽娱乐圈世事,经历许多段婚姻,《咖啡公社》像是他扎扎实实发出来的一声叹息,真真切切。这部电影其实是一场仪式──导演透过全世界的观众,为自己进行了一场“自我治愈”。
走近伍迪·艾伦的三部经典电影
《曼哈顿》
提到伍迪·艾伦的经典作品,绝大多数影迷们第一个想到的往往是黑白电影《曼哈顿》。《曼哈顿》就是伍迪·艾伦写给纽约的情书,因为这部电影从发梢到骨髓都极其“纽约”。 “住在曼哈顿的人,他们替自己不断地制造不必要的问题,这样他们就不用面对世界上更多解决不了的问题”,伍迪·艾伦如是说。由此可见他对纽约这座城市的依恋。
《安妮·霍尔》
与《咖啡公社》精神上最接近的作品应该是《安妮·霍尔》。从《安妮·霍尔》到《咖啡公社》,导演自己也在不断成长,不断与自己的过去和解。爱情是这两部片子的另一个相通之处,只是《安妮·霍尔》中爱情和名利这样的二元对立更加激烈,到了《咖啡公社》中就缓和了许多。世上哪有那么多黑黑白白,大多只是温水一杯。
《午夜巴黎》
《午夜巴黎》应该是伍迪·艾伦近十年最好的电影, 从19世纪20年代的巴黎,到30年代的纽约,人文风情在艾伦的镜头里充满浓厚的复古情调。《咖啡公社》更像是《午夜巴黎》的“电影世界版”,尽管不是穿越,却还是不停地在行业盛宴和社交夜场中穿梭,复古氛围如此强烈,让人梦想回到那个黄金时代,只因那里有属于知识分子的浪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