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饽饽,原本不是汉语词汇,在满语中是指点心、糕点之类较精细的面食。烙烤出的饽饽因含水分较少,韧中偏硬,易于存放,常被满族人外出或打猎时随身携带,方便食用。《辞源》中释“面饽”通称为饼。明人王三聘《古今事物考》中的“饮食”篇载:“杂记曰:凡以面为食具者皆谓之饼,故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疑此出于汉魏之间”。明末的《游满井记》中又刊录了当时“卖饮食者邀诃:‘好火烧!’‘好酒!’”等叫卖语词(邀诃即吆喝)。不仅如此,《北平各行祖师调查纪略》载,清宫御膳房和御饽饽房供奉燧人氏为祖师,燧人氏是传说中人工取火的发明者,使人类开始懂得吃烙烤的熟食。而民间饽饽面点铺则视闻仲为祖师,闻仲即《封神演义》中的闻太师,相传他发明了烤制面食的吊炉、焖炉等。看来,饽饽与干烙面食之间的渊源和关联是显而易见的。
自满人入关以来,饽饽在清宫与民间同样有了广泛的承袭,并随历史与民族文化的传播不断发展着。清宫御膳房设点心局,局内烙案专门承制烧饼、火烧等食品,花色有马蹄烧饼、杈子火烧等,其中尤以小发面火烧最为脍炙人口。小火烧的面内加糖,烙前在面饼的中间轻戳一下,烙熟后中间形成一圈洞,相传慈禧在初一、十五吃素时非常喜欢吃。此外,御膳房还单设一特别机构,谓御饽饽房。御饽饽房是烘焙糕点之处,与点心局、茶房无关,专做满汉大饽饽。依旧例,早晚两餐必须有满汉大饽饽随膳呈进,因此又有了“随膳饽饽”的叫法。御膳饽饽精细香甜,与美味可口的糕点几乎别无二致。
硬面加糖或其他配料的面点饽饽,后来也成为清宫内外群臣百官和八旗贵族们喜欢的风味食品,随之传入民间并成为商品化的食品。清时,关内、关外的许多糕点铺仍称为饽饽铺或茶食铺(饽饽铺有荤素之分),铺外所悬的招幌上常刻写以“满汉饽饽”、“御膳饽饽”或“大小八件”为标榜。
辛亥革命以后,受新思潮的影响,“糕点店”一词才逐渐被商家认同、兴起,但不少老字号仍固守旧称。清末民初以来,北京市场不甚景气,到天津等周边地区开饽饽铺、糕点店者大有人在,他们或多或少的都得到御膳饽饽及京味面点的传承,饽饽美食名响一时。1924年开业的天津桂顺斋所售的墩儿饽饽(混糖面,有白糖和红糖,津俗又有糖火烧之称)让食客们垂涎。
生意日渐兴盛的桂顺斋不断增加各种饽饽、萨其马等,成为远近驰名的字号。还有一种名叫“光头饽饽”的面点也曾畅销一时。慈禧享用的混糖火烧,特别是圈形小火烧等御膳,后来在民间广为流行。另外,满族风俗中忌讳“死”和“硬”字,因饽饽上常盖有食红小戳印,故又称“印面饽饽”。口味香甜、名目繁多的面点饽饽,老百姓有时难以一一叫出,民间常概呼之为“饽饽”或“硬面饽饽”。
晚清闲园鞠农编撰的《燕市货声》中不仅记录了“硬面——饽啊饽饽”的吆喝词调,还注明了此类面食的花色,有子儿饽饽、双喜加糖、硬面镯子、咸螺蛳转、油酥烧饼、鞋底子鱼、五福捧寿、奶油饽饽等。至今仍让许多老年人记忆犹新的便是那圈形的硬面“镯子饽饽”,孩子们还可戴在手腕上,好吃又好玩。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串胡同卖硬面饽饽的接二连三,卖硬面饽饽的属于上市较晚的行当,一般要卖到二更天左右,很是辛苦。晚间,不乏读书的、做针线活的、串门的、玩牌的,或许要垫垫胃口,所以这段时间总会有些生意。卖者肩上用襻背着个藤条筐或挎筐篮,里面的白布兜里装着各式烙食,有混糖的饽饽、夹馅的饽饽等,除镯子形的之外,还有小乌龟形的、圆墩形的、大薄片形的,花色叠出。卖硬面饽饽的还被记于《燕市百怪歌》中,文道:“有环有团,亦辣亦甜,沿街叫卖,一枚一元。”到了四十年代,硬面饽饽的品种相对减少,大多只供应与火烧类似的墩儿饽饽了。“硬面——饽(哎)饽”,一声长腔吆喝悠婉飘远,可传遍几条胡同,尤其是在秋冬的寒风中不免让人有几分凄冷悲凉之感。张恨水在《白话摸鱼儿》中生动描绘了旧京晚间的市声,其中有云:“谁吆唤?隔条胡同正蹿,长声拖得难贯,硬面饽饽呼凄切,听着叫人心软”。
在北方汉族的许多地区,家中常吃的馒头、发糕、玉米面或三合面饼子也多统称为“饽饽”,以至昔日的乞丐也常以“给块饽饽”为口词讨饭。歇后语“凉锅贴饽饽——溜了”中的饽饽便指玉米饼子。饽饽一词在华北一些地区方言中有用玉米面蒸或贴熟的食品的意思。掺以黄豆面在柴灶锅贴出的饼状饽饽香气四溢,贴饽饽熬小鱼更早已成为津味名吃。冬季,北方人爱用大白菜馅与玉米面攥成玉米面团子,或贴或蒸,也有馅饽饽之谓。
如今,饽饽、面点已是再普通不过的食品,甚或淡漠。然而,民以食为天,岁月中的饽饽美食却承载着历史与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让人久久回味。
自满人入关以来,饽饽在清宫与民间同样有了广泛的承袭,并随历史与民族文化的传播不断发展着。清宫御膳房设点心局,局内烙案专门承制烧饼、火烧等食品,花色有马蹄烧饼、杈子火烧等,其中尤以小发面火烧最为脍炙人口。小火烧的面内加糖,烙前在面饼的中间轻戳一下,烙熟后中间形成一圈洞,相传慈禧在初一、十五吃素时非常喜欢吃。此外,御膳房还单设一特别机构,谓御饽饽房。御饽饽房是烘焙糕点之处,与点心局、茶房无关,专做满汉大饽饽。依旧例,早晚两餐必须有满汉大饽饽随膳呈进,因此又有了“随膳饽饽”的叫法。御膳饽饽精细香甜,与美味可口的糕点几乎别无二致。
硬面加糖或其他配料的面点饽饽,后来也成为清宫内外群臣百官和八旗贵族们喜欢的风味食品,随之传入民间并成为商品化的食品。清时,关内、关外的许多糕点铺仍称为饽饽铺或茶食铺(饽饽铺有荤素之分),铺外所悬的招幌上常刻写以“满汉饽饽”、“御膳饽饽”或“大小八件”为标榜。
辛亥革命以后,受新思潮的影响,“糕点店”一词才逐渐被商家认同、兴起,但不少老字号仍固守旧称。清末民初以来,北京市场不甚景气,到天津等周边地区开饽饽铺、糕点店者大有人在,他们或多或少的都得到御膳饽饽及京味面点的传承,饽饽美食名响一时。1924年开业的天津桂顺斋所售的墩儿饽饽(混糖面,有白糖和红糖,津俗又有糖火烧之称)让食客们垂涎。
生意日渐兴盛的桂顺斋不断增加各种饽饽、萨其马等,成为远近驰名的字号。还有一种名叫“光头饽饽”的面点也曾畅销一时。慈禧享用的混糖火烧,特别是圈形小火烧等御膳,后来在民间广为流行。另外,满族风俗中忌讳“死”和“硬”字,因饽饽上常盖有食红小戳印,故又称“印面饽饽”。口味香甜、名目繁多的面点饽饽,老百姓有时难以一一叫出,民间常概呼之为“饽饽”或“硬面饽饽”。
晚清闲园鞠农编撰的《燕市货声》中不仅记录了“硬面——饽啊饽饽”的吆喝词调,还注明了此类面食的花色,有子儿饽饽、双喜加糖、硬面镯子、咸螺蛳转、油酥烧饼、鞋底子鱼、五福捧寿、奶油饽饽等。至今仍让许多老年人记忆犹新的便是那圈形的硬面“镯子饽饽”,孩子们还可戴在手腕上,好吃又好玩。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串胡同卖硬面饽饽的接二连三,卖硬面饽饽的属于上市较晚的行当,一般要卖到二更天左右,很是辛苦。晚间,不乏读书的、做针线活的、串门的、玩牌的,或许要垫垫胃口,所以这段时间总会有些生意。卖者肩上用襻背着个藤条筐或挎筐篮,里面的白布兜里装着各式烙食,有混糖的饽饽、夹馅的饽饽等,除镯子形的之外,还有小乌龟形的、圆墩形的、大薄片形的,花色叠出。卖硬面饽饽的还被记于《燕市百怪歌》中,文道:“有环有团,亦辣亦甜,沿街叫卖,一枚一元。”到了四十年代,硬面饽饽的品种相对减少,大多只供应与火烧类似的墩儿饽饽了。“硬面——饽(哎)饽”,一声长腔吆喝悠婉飘远,可传遍几条胡同,尤其是在秋冬的寒风中不免让人有几分凄冷悲凉之感。张恨水在《白话摸鱼儿》中生动描绘了旧京晚间的市声,其中有云:“谁吆唤?隔条胡同正蹿,长声拖得难贯,硬面饽饽呼凄切,听着叫人心软”。
在北方汉族的许多地区,家中常吃的馒头、发糕、玉米面或三合面饼子也多统称为“饽饽”,以至昔日的乞丐也常以“给块饽饽”为口词讨饭。歇后语“凉锅贴饽饽——溜了”中的饽饽便指玉米饼子。饽饽一词在华北一些地区方言中有用玉米面蒸或贴熟的食品的意思。掺以黄豆面在柴灶锅贴出的饼状饽饽香气四溢,贴饽饽熬小鱼更早已成为津味名吃。冬季,北方人爱用大白菜馅与玉米面攥成玉米面团子,或贴或蒸,也有馅饽饽之谓。
如今,饽饽、面点已是再普通不过的食品,甚或淡漠。然而,民以食为天,岁月中的饽饽美食却承载着历史与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让人久久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