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教研:性质、目的和策略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1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和与幼儿园教师访谈发现,尽管当前园本教研正在幼教实践中如火如荼地开展,但大多数的教师及园长,对园本教研是什么、为什么要搞园本教研以及园本教研该如何搞仍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误区。这不免令人担忧园本教研的质量。没有正确理念指导的行为极可能是低效的甚至根本就是无效的。笔者希望以下的思考能对当前幼儿园园本教研的开展有所裨益。
  
  一、性质:园本教研是什么
  
  园本教研这个概念是从校本教研而来,它是指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具体而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翟中以教学问题为中心而开展的研究活动。有些教师可能会问:“这样的教研我们不是一直在做吗?”“为什么现在又有了‘园本教研’这个新名词?”其实教师的疑问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教学研究活动本来就是幼儿园应该做,而且一直在做的,只是过去做得不够,现在到了必须做够、做好的时候了,这是课程改革对幼儿园教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课程不仅使教研活动的特点、内容和组织形式有了新的内涵及特征,而且其终极目标其实是要把幼儿园建设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创生新的园所文化,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教学的有效性既是园本教研的旨归和追求。更是教师职业生命质量的“试金石”。
  
  二、目的:园本教研为什么
  
  那么,园本教研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
  
  1 园本教研是为了人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发展。通过园本教研,教师学会了思考,学会了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会了研究自己的教学工作,学会了从另一个崭新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工作和生命的价值。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作为教师如果“不研究事实就没有预见。就没有创造,就没有丰富而完满的精神生活,就不会对教师工作发生兴趣。不去研究、积累和分析事实,就会产生一种严重的缺点——缺乏热情和因循守旧。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面、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的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这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如果教师没有学会分析事实和创造教育现象,那么那些年复一年重复发生的事情在他看来就是枯燥的、单调乏味的。他就会对自己的工作失掉兴趣。”面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又从何谈起呢?
  
  2 园本教研是为了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双向建构。园本教研是为了提高园长和教师的专业水平,使园长和教师逐渐能做到将教育实践理念化,并将学到的理论实践化。正是通过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双向建构,教师的教育智慧、教育实践性知识得以形成和巩固,教师的专业水平也随之提高。而行动研究正是实现这种双向建构的最好途径。即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计划的反复循环过程,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有规律的反思,并把这种反思的结果用来指导和改进进一步的实践。行动研究是应用研究,它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在这种改进实践的行动研究中,教师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情形,并不考虑能否将其研究普及到其他教师和幼儿园。
  
  3 园本教研是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课程的改革必然要求教师研究课程的内容,课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因此园本教研是每个教师都应该做的,而且也是每个教师都能做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研究是“每一个愿意思考的教师都能做到的”。
  
  4 园本教研是为了改进教学实践,是为了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扎根”式的研究,它遵循的研究逻辑是归纳的,而非假设一演绎的,它是为了改进,而不是为了证明。绝不能以是否形成某种教育理论或规范的学术论文作为评价园本教研质量的依据。
  可见,只有对园本教研保持清醒而务实的态度,才不会让有些专家发出“给幼儿教师‘松绑”’的恳切而无奈的呼吁,才不会出现孩子的负担没减下来,教师的负担却越来越重的尴尬,才不会出现幼儿园教师为应付上面的检查和评价而将园本教研庸俗化的倾向,更不会出现因将园本教研简单等同于做课题、发文章而使教师从此丧失对研究的兴趣,甚至对研究倒了胃口的情形。
  
  三、策略:园本教研如何做
  
  园本教研的主要活动方式有:专家引领、课例剖析等。
  
  1 专家引领。在课程改革中,首要的任务就是用新课程理念去替换或更新教师头脑中的旧理念,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高校课程研究及幼儿教育领域中专业人员的理论“引领”。鉴于以往的经验,笔者认为应该建立一个“高校课程研究机构——区级教研室——幼儿园教研组”的三级网络,并通过区级教研室或幼儿园教研组的协调,将各级研究机构的专家、教研员以及幼儿园内部的教研组负责人组织起来,定期走进教室。参与园本教研。尤其要发挥区级教研室那些既有理论功底,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研员的作用,使一线教师能经常聆听专家、学者等专业人员的新课程理念讲座,有更多机会与专业人员就理论问题与实践困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探讨。其中营造务实而和谐的园本教研文化是重点,以便“引领”教师提高课程和教研意识以及高效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例剖析。园本教研是所有教师的工作,而不是骨干教师的特权。因此,面对课程改革和园本教研,必须整合幼儿园全体教师的智慧,做到全员参与,共同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和研究。笔者认为,课例剖析可以这样进行:共同研讨——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共同反思——撰写课例反思。具体操作如下:
  共同研讨:指在年级教研组中,教师共同学习新课程理念、具体要求以及该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和学习特点,为下一步教师独立设计方案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效的智力支持。
  设计方案:由教师个人在了解本班幼儿已有知识状况及对本课程内容兴趣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风格或特长,独立设计“教”与“学”的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指教师按照设计方案,组织教学实施。专业人员及幼儿园全体教师进入课堂听课,观察幼儿“学”与教师“教”的状况,思考教师对方案的把握,为课后反思做好准备。
  共同反思:有关专业人员及全体教师参与。先由教师谈方案设计的思路,如活动目标、幼儿已有的准备等:然后反思方案实施的过程,评价教学的效果;最后由听课教师针对本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评价教师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以及教学实践转化为儿童发展的成效,提出修改建议,供教师参考。
  撰写课例反思:指方案设计与执行的教师将自己参与整个活动的过程、思考、体验进行记录、整理、提炼,写成“课例反思报告”,以便个人进行自我深层反思,为自身专业成长和发展助益,从而实现由教学实践向教育理论的升华。
  事实上,每个幼儿园都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教研基础、可供利用的资源和师资特点,创设富有本园特色的园本教研方式。而幼儿教师要做的就是深入了解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各种资源,如领导的行政支持和教师研究共同体的智力支持,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研究,为真正实现教育理论向教学实践,再由教学实践向幼儿发展的转化而研究。
其他文献
转移幼儿注意力是解决幼儿入园纠结心理的有效手段。幼儿园可以尝试设立发泄窒,配备供幼儿发泄情绪用的沙袋、充气小丑等。幼儿烦燥的时候冲着小丑大声喊一喊,还可以对着沙袋挥
黏菌素(colistin)通常是作为治疗多重耐药性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最后手段。在临床实践中,为增加抗菌活性,黏菌素经常被用于联合治疗,虽然毒性会随之增强。查询PubMed和Scopus数据库,搜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入,教育行业的竞争也日益加剧。随着普通高校的普遍扩招,学生资源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国家在普通高校投入的加大使得分配到职业院校的资源相对较少。为了在保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最优的提供教学设施,职业学校在日常运营中加强成本管理、注视财务职能势在必行。  关键词:职业教育 财务管理 研究  一、职业教育财务管理现状  1、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监管存在漏洞  内
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药物蓄积机制涉及大肠埃希菌染色体上非特异性基因位点的突变,通过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激活多重抗生素耐药操纵子marRAB,导致细菌外膜孔道
我们都知道家园配合对教师的教育工作十分重要,可是要家长认真配合教师的教育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现在的孩子不仅爸爸妈妈爱,爷爷奶奶更是疼,孩子的一滴泪牵动着一家人的心。
虽然流感疫苗可预防流感病毒的感染,但治疗流感的唯一选择仍是抗病毒药物。目前,几乎所有的甲型(A型)流感病毒H3N2和一定比例的甲型流感病毒H1N1对金刚烷类药物都产生了耐药性,只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是正常人皮肤菌群的一部分,也是血培养中最常见的污染菌。此外,CoNS还是引起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VE)的最常见致病菌,但其极少引起自体瓣膜心内膜炎(NVE),只占心
对红霉素及其衍生物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近年在皮肤、儿科、心血管、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方面的临床研究与应用情况进行了扼要介绍。
对目前研究发现的具有抗HBV和HCV作用的药物如白介素-12、乙肝治疗性疫苗、消炎痛、Vit B卜Vit E、氧化苦参碱、左旋咪唑、苷必妥、微卡、胸腺素a1、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
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阴霾持续笼罩,国内经济长期依赖出口与投资拉动,而消费不足,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正变得越来越严重。鉴于此,中央提出了加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