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件反思传播”的报道框架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yw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对我国人民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各大媒体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都纷纷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展开了地震周年报道,发表社论、评论员文章,通过新闻、专题、特刊等形式表达对汶川地震的纪念。笔者把这类对已经发生的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在纪念日进行大规模回顾报道的新闻归类为“公共事件反思传播”。目前的文章中,把反思传播砚为一种特定报道类型的并不多,笔者就本文中对我国公共事件反思传播的报道框架进行初步的探讨。
  我国各大主要报纸以怎样的形式进行地震周年报道?报道的角度和关注点有没有不同?或者会不会出现同质化的倾向?公共灾难事件发生之后的反思报道有什么特点和经验?我国的灾难事件反思传播的报道框架是什么?公共灾难事件本身确实有很高的报道价值,但灾难发生之后,媒体对已经发生的灾难事件的反思报道对安抚大众情绪、激励人心以及引导大众理性地看待灾难事件更具现实意义。本文就以文本分析为主要内容,对“5·12”汶川地震一周年反思报道的传播框架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发现其内在的规律性。
  
  样本选择
  
  在样本选择上,考虑到地理因素,首先选择《四川日报》、《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这3家报纸在新闻来源和实地采访上占有很大的优势。考虑到党报作为舆论引导的主体,选取《人民日报》这一最大的中央党报。另外,还有《中国青年报》和《南方周末》,选取这两份报纸主要是考虑到这两份报纸在中国媒体的巨大影响力、以及这两份报纸有自身的报道风格,比如《南方周末》的深度性和思想性、《中国青年报》的犀利性和思想的鲜活性。
  
  研究发现
  
  经过文本分析和研究,笔者发现,在公共事件反思传播中,几家报纸有报道的共同特点,也就形成了特定的报道框架:
  重要性框架——给足版面,扩大影响力。版面设置是报纸议程设置的一大显著表现,如何安排版面恰好说明了报纸的宣传重点。在这次地震周年报道中,几家报纸都下足了工夫,纷纷以单独版面进行报道。比如《四川日报》用16个版面开辟了专题《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特别报道》,其中包括《铭记·历程》、《标志·精神》、《新生-家园》、《奋起·高地》4个专题,从各个角度对已经过去一周年的地震进行反思,内容全面而详细,包含的信息量很大。
  虽然地震距今已有一年,但媒体并没有因为事件发生时间久远就降低对地震周年的关注度。在纪念日前后几天同时发生的还有几桩比较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如甲型流感H1N1病毒、杭州少年飙车撞人案等,都是能吸引受众的大新闻。但各大媒体仍旧把大量版面让位给地震周年祭,力图使受众在对汶川大地震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扩展,系统地对这场对中国有着重大意义的大灾难进行回顾和理性的分析与探讨,体现了媒体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视觉框架——在排版上注重视觉冲击性。由于是报道同一重大事件,为了突出自己的特色,以便在多家报纸中脱颖而出,各家媒体都在版面设置上突出地震周年报道的显著地位。在排版时注重细节,既突出对地震灾难的重视,也不过分张扬地渲染其新闻性,而是把人文关怀意识落实到报纸的每一个细微之处。运用的具体手段有:强化图片,弱化文字;使用大字号醒目标题;首版设置新闻导读;色彩上用显著而隆重的白加黑基调等。
  内容框架——内容上的多样化。通过对几家报纸进行统计。笔者总结了一下所报道的关于地震一周年的内容主要有:
  1 官方或媒体举办的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纪实;
  2 抗震救灾主题展、地震博物馆现状等民间纪念活动;
  3 灾区重建情况报道;
  4 地震预警系统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条例;
  5 社论或评论;
  6 政府出台关于地震的文件和政府领导人讲话稿。
  同时,相比较“5·12”汶川地震刚发生之初,一周年的地震纪念报道的新闻视角和新闻关注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整个报道框架、风格、内容、表现形式上都与新闻事件刚发生时有很大的不同,为了突出对比效果,笔者用图表的形式来凸现地震反思报道的传播框架(见下表):


  题材框架——在报道题材上,以通讯、评论为主要报道形式。因为不是危机事件发生的进行时状态,所以传送新闻比较及时的消息比较少,一般都是篇幅比较大的通讯,或者人物特写,以及对事件进行反思或者未来展望的社论或评论。作为非事件性新闻报道,对于已经发生整整一年的汶川地震,各媒体不但遵循重大事件逢纪念日必报的新闻规律,更重要的是发掘出“老题材”背后的“新意义”。
  具体来说,运用通讯多维度地展示典型人物,深度刻画地震后普通人或典型人物的命运,以此来折射出时代意义和宏观背景。再运用评论引导人们更加理性地以历史性的眼光审视这场重大灾难事件。如《人民日报》的社论《那些不屈的力量让我们前行》、《中国青年报》的《让每个心愿都妥帖安放》,这些评论或鼓舞人心,或正视灾情,或反思体制,或展望未来,对公众更加理性地看待这场地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问题与不足
  
  从整体上来说,这次地震反思报道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具体有:
  消息源应多自创。综观“5·12”地震周年报道的新闻,特别是通讯稿,转载政府文件或权威机构的消息源太多,没有新意,内容重复性高。
  丰富的稿源有助于媒体更多元地看待新闻事件,更立体化地报道新闻事件。而研究完几家报纸,笔者却失望地发现内容仍然有很大雷同性,报道内容缺少新意。媒体应该着重提高内部记者和编辑人员的业务水平,报道时多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体现出符合本报纸风格定位的特色。多角度地看待新闻事件,多维度地展示周年纪念的主题内涵,才能真正体现出灾难反思报道的主旨和意义。
  报道内容有些混乱,没有形成报纸自身的传播逻辑。笔者发现,有的报纸虽然设置很多版面进行地震周年报道的纪念专题,但是并没有事前进行版面的规划,也没有一个清晰的内容报道编辑思路。给人的感觉是“为了纪念而纪念”,内容虽多但杂乱无章,没有条理性,只是把媒体觉得应该报道的内容罗列出来。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报纸自身的编辑逻辑不强,这就造成了新闻传播的效果不强,内容的连贯性大大降低。究其关键,需要提高报纸的编辑水平。
  地震周年纪念活动报道主要以人物和事件等非事件性报道为主要因素,在采写和编辑时,记者脑中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图,从宏观、中观、微观来展示人物和事件的丰富意义,才能更好地对主题意义进行挖掘。
  没有把简单的事实上升到理论高度反思体制、倡导完善法律的文章不多。从几家报纸关于地震周年纪念的内容上可以看出。关于地震反思总的精神主旨仍然是对奉献者和牺牲者的讴歌与赞扬、对顽强生命的礼赞、对死者的哀悼和对生者的祝福,这些主题对灾难事件后的悲痛心理具有安抚和鼓励作用。但要注意的是,既要警惕一味的赞扬精神,也要正视惨烈的灾难本身。只有正视灾难,才能吸取经验和教训。以警示后人。应该多一些如地震预警体制的反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体制以及事后处理机制的现状与问题的文章,最重要的是要以理性的思考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深度报道较少,缺乏深层次的思想性。大多数文章的报道仍旧只是单纯地罗列事实,却没有深层次地挖掘新闻事件深层次的含义。
  而《南方周末》由于其时效性不强,以及其以深度报道见长的定位,所以在纪念地震一周年的报道上主要强调新闻稿的思想性,注重挖掘深度的力量。新闻报道不流于表面,不仅仅满足于“看到”事件的发生,而是力图“读懂”地震背后的现实意义。叙事视角不满足于展示事件本身,而是挖掘事件背后的故事,更深切地传达人文关怀。《南方周末》的专题《活着·取暖》,展示了一组组在地震中失去家庭的普通人重建家庭的情况,反映地震后重组家庭的幸福以及他们在情感和沟通上的隐痛。
  在反思灾难新闻报道中,要重视媒体的文化建构意义,发挥媒体的指导性功能。促进民众心理健康,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步伐。在反思中揭示事件意义,注重分析指导和对主题思想的挖掘,需要回答受众对新闻事件所产生的“为什么”、“怎么办”等深层次的问题。反思报道的目的已经不再是“报道问题”,而是“解决问题”或“反思问题产生的原因”,所以整个新闻报道框架也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体系。
  
  (作者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8级新闻学硕士生)
  编校:郑 艳
其他文献
金融危机给广告市场带来严重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各媒体载体不同、定位不同、内容不同,广告受冲击的程度也各异,受冲击较大的,当属传统纸媒。  面对金融危机和新媒体的冲击,面对传媒格局的变化给媒体经营带来的变化,纸媒如何在困境中寻求突破,如何在白热化竞争中寻求制胜之道,这是纸媒经营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笔者认为,目前格局下,纸媒经营人当贯彻“放水养鱼”理念,先予后取,协同营销,先让客户赚钱,
期刊
要把科技新闻写活,就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报道和选择运用材料,既要扩大科技成果联系的社会面,又要用细节准确地演绎材料,把科技报道和人们对科技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注重科技新闻的贴近性。  科技新闻报道有对科技知识、科技成果说不透彻的特点。为此在采写科技新闻时要学会“翻译的艺术”,也就是要给科学以通俗的阐述,使普通读者能够读得懂。  2010年3月12日,南方新闻网登载的《为何高盛等国际金融大鳄喜欢中国
期刊
法制新闻作为新闻的一种,首先具有普通新闻关于时效性、真实性、重要性、显著性以及接近性等特征。而法制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的基本属性就是它鲜明的法制性,即专业性。《法制日报》的法制新闻主要集中在8个新闻版中的要闻、政法综治、时政国际、司法刑事、政府法治、民商经济等常设版面,新闻大多短小精悍,图文并茂。在选材方面,广泛而权威,以国内党和国家在民主法制领域的重大方针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情况、法治领
期刊
摘要:党报要常看常新,充满生机和活力,必须大胆创新。新闻创新首先要掌握创新的基本原则、创新的思想基础、创新的优势条件,从创新思想、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和创新手法上着手,力求新闻报道让党委满意,让群众喜爱,从而有效提升党报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等多种传播媒体的出现,各级党报都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那么,党报如何面向大市场,开拓发展空间,营造新的优势,提升影响力?答案只有
期刊
衣食住行,在人们这四种基本生活需要中,“衣”排在第一位。从过去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到上世纪90年代盛行的“不管多大官,都穿夹克衫;不管多大肚,都穿健美裤”,再到如今的“穷穿貂,富穿棉,大款穿休闲”,可以看出服装是因时而变、最讲潮流的一类。郑州市处于中华腹地,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在服装潮流更替方面,无论是南潮北上,还是韩流西进,郑州都处于要冲位置,为必经之地。服装类店铺开设门槛
期刊
当今媒体众多,市场化程度高,竞争激烈,新兴的都市类报纸更是如此,如仍沿用过去那些老套路去做新闻,会显得声嘶力竭,却空洞无力,往往把新闻做得苍白。近年来颇为流行的一种提高传播力的新兴报道形式——体验式新闻,在我国新闻媒体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对于改变过去一些生硬灌输、充斥宣传腔调的报道,提高传播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  体验式新闻让新闻更好看  如何提高新闻的传播力和传播效果,使得新闻更好地发挥其宣传、
期刊
1996年的“夹江打假案”使媒介审判这样一个新闻现象首次在我国获得民众和学者的关注,之后的几年内又接连发生了“张金柱交通肇事案”、“蒋艳萍特大经济犯罪案”等。到了2004年,媒介审判已经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综观学者们关于媒介审判现象的研究,多是从法律和道德的角度来解释和探索媒介审判的发生发展以及它的解决途径。笔者认为除了司法限定和道德自律外,更应当从媒介审判的根源上去认识这一现象发生
期刊
摘要:当前社会问题已成为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社会问题报道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反映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矛盾。要消除社会问题报道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和负面影响,应重点加强其社会效果和法律制度之间的协调,从而使社会问题报道成为建设法治社会的舆论工具。  关键词:新闻报道 社会问题 社会影响 法律制度    当前,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多,各
期刊
摘要:在新闻学理论中,公开性和隐蔽性是新闻舆论的两个基本特征,但是这样的特征共存于新闻舆论中,各自又是怎样得到体现的呢?它们共存于新闻舆论之中,又会不会相互冲突呢?这些问题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关键词:新闻舆论 公开性 隐蔽性    舆论与新闻舆论    从近代报刊出现300多年以来,由于报纸、通讯社和广播电视的迅速发展,人们运用新闻传播媒介对各类事态发表意见,这就使人类社会的舆论形态中出现了一
期刊
“只要常看电视的人都知道,在一个电视频道中,栏目是它的主要构成;在众多栏目中,文艺栏目又是主要支柱之一。全国各级电视台究竟有多少个文艺栏目,我虽然没有统计过,但想必数量一定是非常庞大的。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和其他台的十个栏目能够突围而出,夺得大奖,的确来之不易。我深知创办一个品牌栏目的艰难,我为《梨园春》总结的经验是十六个字:甘于寂寞、坚守理想、勇于创新、永葆热情。”这是2010年1月19日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