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对我国人民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各大媒体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都纷纷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展开了地震周年报道,发表社论、评论员文章,通过新闻、专题、特刊等形式表达对汶川地震的纪念。笔者把这类对已经发生的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在纪念日进行大规模回顾报道的新闻归类为“公共事件反思传播”。目前的文章中,把反思传播砚为一种特定报道类型的并不多,笔者就本文中对我国公共事件反思传播的报道框架进行初步的探讨。
我国各大主要报纸以怎样的形式进行地震周年报道?报道的角度和关注点有没有不同?或者会不会出现同质化的倾向?公共灾难事件发生之后的反思报道有什么特点和经验?我国的灾难事件反思传播的报道框架是什么?公共灾难事件本身确实有很高的报道价值,但灾难发生之后,媒体对已经发生的灾难事件的反思报道对安抚大众情绪、激励人心以及引导大众理性地看待灾难事件更具现实意义。本文就以文本分析为主要内容,对“5·12”汶川地震一周年反思报道的传播框架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发现其内在的规律性。
样本选择
在样本选择上,考虑到地理因素,首先选择《四川日报》、《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这3家报纸在新闻来源和实地采访上占有很大的优势。考虑到党报作为舆论引导的主体,选取《人民日报》这一最大的中央党报。另外,还有《中国青年报》和《南方周末》,选取这两份报纸主要是考虑到这两份报纸在中国媒体的巨大影响力、以及这两份报纸有自身的报道风格,比如《南方周末》的深度性和思想性、《中国青年报》的犀利性和思想的鲜活性。
研究发现
经过文本分析和研究,笔者发现,在公共事件反思传播中,几家报纸有报道的共同特点,也就形成了特定的报道框架:
重要性框架——给足版面,扩大影响力。版面设置是报纸议程设置的一大显著表现,如何安排版面恰好说明了报纸的宣传重点。在这次地震周年报道中,几家报纸都下足了工夫,纷纷以单独版面进行报道。比如《四川日报》用16个版面开辟了专题《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特别报道》,其中包括《铭记·历程》、《标志·精神》、《新生-家园》、《奋起·高地》4个专题,从各个角度对已经过去一周年的地震进行反思,内容全面而详细,包含的信息量很大。
虽然地震距今已有一年,但媒体并没有因为事件发生时间久远就降低对地震周年的关注度。在纪念日前后几天同时发生的还有几桩比较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如甲型流感H1N1病毒、杭州少年飙车撞人案等,都是能吸引受众的大新闻。但各大媒体仍旧把大量版面让位给地震周年祭,力图使受众在对汶川大地震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扩展,系统地对这场对中国有着重大意义的大灾难进行回顾和理性的分析与探讨,体现了媒体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视觉框架——在排版上注重视觉冲击性。由于是报道同一重大事件,为了突出自己的特色,以便在多家报纸中脱颖而出,各家媒体都在版面设置上突出地震周年报道的显著地位。在排版时注重细节,既突出对地震灾难的重视,也不过分张扬地渲染其新闻性,而是把人文关怀意识落实到报纸的每一个细微之处。运用的具体手段有:强化图片,弱化文字;使用大字号醒目标题;首版设置新闻导读;色彩上用显著而隆重的白加黑基调等。
内容框架——内容上的多样化。通过对几家报纸进行统计。笔者总结了一下所报道的关于地震一周年的内容主要有:
1 官方或媒体举办的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纪实;
2 抗震救灾主题展、地震博物馆现状等民间纪念活动;
3 灾区重建情况报道;
4 地震预警系统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条例;
5 社论或评论;
6 政府出台关于地震的文件和政府领导人讲话稿。
同时,相比较“5·12”汶川地震刚发生之初,一周年的地震纪念报道的新闻视角和新闻关注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整个报道框架、风格、内容、表现形式上都与新闻事件刚发生时有很大的不同,为了突出对比效果,笔者用图表的形式来凸现地震反思报道的传播框架(见下表):
题材框架——在报道题材上,以通讯、评论为主要报道形式。因为不是危机事件发生的进行时状态,所以传送新闻比较及时的消息比较少,一般都是篇幅比较大的通讯,或者人物特写,以及对事件进行反思或者未来展望的社论或评论。作为非事件性新闻报道,对于已经发生整整一年的汶川地震,各媒体不但遵循重大事件逢纪念日必报的新闻规律,更重要的是发掘出“老题材”背后的“新意义”。
具体来说,运用通讯多维度地展示典型人物,深度刻画地震后普通人或典型人物的命运,以此来折射出时代意义和宏观背景。再运用评论引导人们更加理性地以历史性的眼光审视这场重大灾难事件。如《人民日报》的社论《那些不屈的力量让我们前行》、《中国青年报》的《让每个心愿都妥帖安放》,这些评论或鼓舞人心,或正视灾情,或反思体制,或展望未来,对公众更加理性地看待这场地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问题与不足
从整体上来说,这次地震反思报道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具体有:
消息源应多自创。综观“5·12”地震周年报道的新闻,特别是通讯稿,转载政府文件或权威机构的消息源太多,没有新意,内容重复性高。
丰富的稿源有助于媒体更多元地看待新闻事件,更立体化地报道新闻事件。而研究完几家报纸,笔者却失望地发现内容仍然有很大雷同性,报道内容缺少新意。媒体应该着重提高内部记者和编辑人员的业务水平,报道时多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体现出符合本报纸风格定位的特色。多角度地看待新闻事件,多维度地展示周年纪念的主题内涵,才能真正体现出灾难反思报道的主旨和意义。
报道内容有些混乱,没有形成报纸自身的传播逻辑。笔者发现,有的报纸虽然设置很多版面进行地震周年报道的纪念专题,但是并没有事前进行版面的规划,也没有一个清晰的内容报道编辑思路。给人的感觉是“为了纪念而纪念”,内容虽多但杂乱无章,没有条理性,只是把媒体觉得应该报道的内容罗列出来。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报纸自身的编辑逻辑不强,这就造成了新闻传播的效果不强,内容的连贯性大大降低。究其关键,需要提高报纸的编辑水平。
地震周年纪念活动报道主要以人物和事件等非事件性报道为主要因素,在采写和编辑时,记者脑中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图,从宏观、中观、微观来展示人物和事件的丰富意义,才能更好地对主题意义进行挖掘。
没有把简单的事实上升到理论高度反思体制、倡导完善法律的文章不多。从几家报纸关于地震周年纪念的内容上可以看出。关于地震反思总的精神主旨仍然是对奉献者和牺牲者的讴歌与赞扬、对顽强生命的礼赞、对死者的哀悼和对生者的祝福,这些主题对灾难事件后的悲痛心理具有安抚和鼓励作用。但要注意的是,既要警惕一味的赞扬精神,也要正视惨烈的灾难本身。只有正视灾难,才能吸取经验和教训。以警示后人。应该多一些如地震预警体制的反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体制以及事后处理机制的现状与问题的文章,最重要的是要以理性的思考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深度报道较少,缺乏深层次的思想性。大多数文章的报道仍旧只是单纯地罗列事实,却没有深层次地挖掘新闻事件深层次的含义。
而《南方周末》由于其时效性不强,以及其以深度报道见长的定位,所以在纪念地震一周年的报道上主要强调新闻稿的思想性,注重挖掘深度的力量。新闻报道不流于表面,不仅仅满足于“看到”事件的发生,而是力图“读懂”地震背后的现实意义。叙事视角不满足于展示事件本身,而是挖掘事件背后的故事,更深切地传达人文关怀。《南方周末》的专题《活着·取暖》,展示了一组组在地震中失去家庭的普通人重建家庭的情况,反映地震后重组家庭的幸福以及他们在情感和沟通上的隐痛。
在反思灾难新闻报道中,要重视媒体的文化建构意义,发挥媒体的指导性功能。促进民众心理健康,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步伐。在反思中揭示事件意义,注重分析指导和对主题思想的挖掘,需要回答受众对新闻事件所产生的“为什么”、“怎么办”等深层次的问题。反思报道的目的已经不再是“报道问题”,而是“解决问题”或“反思问题产生的原因”,所以整个新闻报道框架也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体系。
(作者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8级新闻学硕士生)
编校:郑 艳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对我国人民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各大媒体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都纷纷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展开了地震周年报道,发表社论、评论员文章,通过新闻、专题、特刊等形式表达对汶川地震的纪念。笔者把这类对已经发生的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在纪念日进行大规模回顾报道的新闻归类为“公共事件反思传播”。目前的文章中,把反思传播砚为一种特定报道类型的并不多,笔者就本文中对我国公共事件反思传播的报道框架进行初步的探讨。
我国各大主要报纸以怎样的形式进行地震周年报道?报道的角度和关注点有没有不同?或者会不会出现同质化的倾向?公共灾难事件发生之后的反思报道有什么特点和经验?我国的灾难事件反思传播的报道框架是什么?公共灾难事件本身确实有很高的报道价值,但灾难发生之后,媒体对已经发生的灾难事件的反思报道对安抚大众情绪、激励人心以及引导大众理性地看待灾难事件更具现实意义。本文就以文本分析为主要内容,对“5·12”汶川地震一周年反思报道的传播框架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发现其内在的规律性。
样本选择
在样本选择上,考虑到地理因素,首先选择《四川日报》、《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这3家报纸在新闻来源和实地采访上占有很大的优势。考虑到党报作为舆论引导的主体,选取《人民日报》这一最大的中央党报。另外,还有《中国青年报》和《南方周末》,选取这两份报纸主要是考虑到这两份报纸在中国媒体的巨大影响力、以及这两份报纸有自身的报道风格,比如《南方周末》的深度性和思想性、《中国青年报》的犀利性和思想的鲜活性。
研究发现
经过文本分析和研究,笔者发现,在公共事件反思传播中,几家报纸有报道的共同特点,也就形成了特定的报道框架:
重要性框架——给足版面,扩大影响力。版面设置是报纸议程设置的一大显著表现,如何安排版面恰好说明了报纸的宣传重点。在这次地震周年报道中,几家报纸都下足了工夫,纷纷以单独版面进行报道。比如《四川日报》用16个版面开辟了专题《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特别报道》,其中包括《铭记·历程》、《标志·精神》、《新生-家园》、《奋起·高地》4个专题,从各个角度对已经过去一周年的地震进行反思,内容全面而详细,包含的信息量很大。
虽然地震距今已有一年,但媒体并没有因为事件发生时间久远就降低对地震周年的关注度。在纪念日前后几天同时发生的还有几桩比较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如甲型流感H1N1病毒、杭州少年飙车撞人案等,都是能吸引受众的大新闻。但各大媒体仍旧把大量版面让位给地震周年祭,力图使受众在对汶川大地震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扩展,系统地对这场对中国有着重大意义的大灾难进行回顾和理性的分析与探讨,体现了媒体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视觉框架——在排版上注重视觉冲击性。由于是报道同一重大事件,为了突出自己的特色,以便在多家报纸中脱颖而出,各家媒体都在版面设置上突出地震周年报道的显著地位。在排版时注重细节,既突出对地震灾难的重视,也不过分张扬地渲染其新闻性,而是把人文关怀意识落实到报纸的每一个细微之处。运用的具体手段有:强化图片,弱化文字;使用大字号醒目标题;首版设置新闻导读;色彩上用显著而隆重的白加黑基调等。
内容框架——内容上的多样化。通过对几家报纸进行统计。笔者总结了一下所报道的关于地震一周年的内容主要有:
1 官方或媒体举办的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纪实;
2 抗震救灾主题展、地震博物馆现状等民间纪念活动;
3 灾区重建情况报道;
4 地震预警系统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条例;
5 社论或评论;
6 政府出台关于地震的文件和政府领导人讲话稿。
同时,相比较“5·12”汶川地震刚发生之初,一周年的地震纪念报道的新闻视角和新闻关注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整个报道框架、风格、内容、表现形式上都与新闻事件刚发生时有很大的不同,为了突出对比效果,笔者用图表的形式来凸现地震反思报道的传播框架(见下表):
题材框架——在报道题材上,以通讯、评论为主要报道形式。因为不是危机事件发生的进行时状态,所以传送新闻比较及时的消息比较少,一般都是篇幅比较大的通讯,或者人物特写,以及对事件进行反思或者未来展望的社论或评论。作为非事件性新闻报道,对于已经发生整整一年的汶川地震,各媒体不但遵循重大事件逢纪念日必报的新闻规律,更重要的是发掘出“老题材”背后的“新意义”。
具体来说,运用通讯多维度地展示典型人物,深度刻画地震后普通人或典型人物的命运,以此来折射出时代意义和宏观背景。再运用评论引导人们更加理性地以历史性的眼光审视这场重大灾难事件。如《人民日报》的社论《那些不屈的力量让我们前行》、《中国青年报》的《让每个心愿都妥帖安放》,这些评论或鼓舞人心,或正视灾情,或反思体制,或展望未来,对公众更加理性地看待这场地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问题与不足
从整体上来说,这次地震反思报道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具体有:
消息源应多自创。综观“5·12”地震周年报道的新闻,特别是通讯稿,转载政府文件或权威机构的消息源太多,没有新意,内容重复性高。
丰富的稿源有助于媒体更多元地看待新闻事件,更立体化地报道新闻事件。而研究完几家报纸,笔者却失望地发现内容仍然有很大雷同性,报道内容缺少新意。媒体应该着重提高内部记者和编辑人员的业务水平,报道时多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体现出符合本报纸风格定位的特色。多角度地看待新闻事件,多维度地展示周年纪念的主题内涵,才能真正体现出灾难反思报道的主旨和意义。
报道内容有些混乱,没有形成报纸自身的传播逻辑。笔者发现,有的报纸虽然设置很多版面进行地震周年报道的纪念专题,但是并没有事前进行版面的规划,也没有一个清晰的内容报道编辑思路。给人的感觉是“为了纪念而纪念”,内容虽多但杂乱无章,没有条理性,只是把媒体觉得应该报道的内容罗列出来。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报纸自身的编辑逻辑不强,这就造成了新闻传播的效果不强,内容的连贯性大大降低。究其关键,需要提高报纸的编辑水平。
地震周年纪念活动报道主要以人物和事件等非事件性报道为主要因素,在采写和编辑时,记者脑中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图,从宏观、中观、微观来展示人物和事件的丰富意义,才能更好地对主题意义进行挖掘。
没有把简单的事实上升到理论高度反思体制、倡导完善法律的文章不多。从几家报纸关于地震周年纪念的内容上可以看出。关于地震反思总的精神主旨仍然是对奉献者和牺牲者的讴歌与赞扬、对顽强生命的礼赞、对死者的哀悼和对生者的祝福,这些主题对灾难事件后的悲痛心理具有安抚和鼓励作用。但要注意的是,既要警惕一味的赞扬精神,也要正视惨烈的灾难本身。只有正视灾难,才能吸取经验和教训。以警示后人。应该多一些如地震预警体制的反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体制以及事后处理机制的现状与问题的文章,最重要的是要以理性的思考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深度报道较少,缺乏深层次的思想性。大多数文章的报道仍旧只是单纯地罗列事实,却没有深层次地挖掘新闻事件深层次的含义。
而《南方周末》由于其时效性不强,以及其以深度报道见长的定位,所以在纪念地震一周年的报道上主要强调新闻稿的思想性,注重挖掘深度的力量。新闻报道不流于表面,不仅仅满足于“看到”事件的发生,而是力图“读懂”地震背后的现实意义。叙事视角不满足于展示事件本身,而是挖掘事件背后的故事,更深切地传达人文关怀。《南方周末》的专题《活着·取暖》,展示了一组组在地震中失去家庭的普通人重建家庭的情况,反映地震后重组家庭的幸福以及他们在情感和沟通上的隐痛。
在反思灾难新闻报道中,要重视媒体的文化建构意义,发挥媒体的指导性功能。促进民众心理健康,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步伐。在反思中揭示事件意义,注重分析指导和对主题思想的挖掘,需要回答受众对新闻事件所产生的“为什么”、“怎么办”等深层次的问题。反思报道的目的已经不再是“报道问题”,而是“解决问题”或“反思问题产生的原因”,所以整个新闻报道框架也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体系。
(作者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8级新闻学硕士生)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