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海燕散文三则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54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浅浅遇 深深品


  普洱茶中有一款茶叫曼松,它的火爆源于《版纳文史资料选辑》中的介绍,倚邦本地茶叶以曼松茶为最好,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皇帝指定五大古茶山中曼松茶叶为贡茶,其他寨子茶叶概不要”。另一原因是产量极低,品质高,口感好,一般解释是蛮松是小叶种,所以甜香好,苦涩不显。
  曼松隶属于勐腊县象明乡,2010年以前从象明或倚邦去曼松都没有汽车路,只能乘摩托车或走路,山路超过15公里。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取消私营茶庄,实行计划经济后,只有收购勐海茶厂生产的少量普洱茶,远离勐海的很多古茶园不再收购茶叶,过去靠茶维生的茶农无处卖茶,只好砍掉茶树,改种粮食,在地边梗上,留了少量的茶树自饮。曼松寨地处接近山顶的大山之上,无平地,缺水源,既没有收入,种粮也收获甚微,曼松百姓生活艰难,于是在政府的帮助下,1984年后全寨外迁。
  大部分村民迁到距原曼松寨近两小时山路的山脚小河边曼松新寨居住。當普洱茶重新炒热,曼松茶又被人们重新追捧时,曼松茶园已经淹没于林木草丛之中20多年,20多年以后,曼松居民根据脑海中的印象,步行近两个小时的山路,找回到原来的茶园,在一片已经被树林和杂草淹没中,重新找到零星的茶树,再零星的采集一些回去加工,一个人每次用5~6小时采回去制成的干毛茶,常常只有几十克,这就是近几年曼松的产量。目前一年干毛茶估计只有几十公斤。
  曼松成为了可遇不可求的象征物,而不再是一种商品。过去一直都说曼松以小叶种为主,涩而苦,但甜香好。其实曼松是大小叶混生,大叶为主,其比例情况与倚邦其他产区的大体相似。但曼松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茶树叶片比较绿、比较厚,内涵物质相对比较丰富,条索紧结黑亮,汤色淡金黄,叶底黄绿匀齐,山野气强,杯底留香较好,苦涩不显,汤中带甜,回甘较快且好,汤质饱满甜滑,耐泡度大。
  十二月份,在西双版纳我们去的是新的六大古茶山,何老师去了倚邦,寻得了几泡曼松。我们因为行程,没等到、没喝上曼松。回到南京,心里面总是小有遗憾,陈老师、段老师一直记挂着。今天我收到了一泡曼松——他们自己都不舍得喝的稀有好茶,心中只有感动。
  自己收集普洱茶的原料,自己制作或者监制、存放,把自己收集的普洱茶存放起来,每过一两个月拿出来看看它的变化,闻闻它的香气,再泡上一壶,亲自体验它的变化。总盼着新茶早日成老茶、证实自己慧眼识茶。却没成想,自己亦步入中年!从20岁存茶到60岁,人已经进入老年,而茶还只算是壮年。
  由青涩到成熟,人生的过程与普洱茶的成熟过程是如此相似,但是仿佛有一句古语:我生而有涯,而普洱茶却无涯。
  亲自收制,亲自存放,亲自冲泡品饮,10年,20年,普洱茶同茶人一同成长、一同成熟,这是普洱茶的独特魅力之一。
  如此好茶,就算你不懂,内心也会欢喜,在一大堆散乱的茶叶中,去找你最喜欢的那一款来喝。犹如那好茶、有待沉得住气的智者前来查找!如此才会两心相悦,因为遇见、相融才是此生的意义。
  热茶起水雾,闲庭歌缓序,香人聚首时,杯盏见盛情。新春一开始,好茶在等你。

小植物 大智慧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这里不仅有奇特的山水,更有深厚的多民族文化内涵,使得景区彰显浓浓的民族味道。这里世代居住着淳朴善良的傣家、哈尼、彝等民族,特别是傣族大多依水而居,与水相伴,是他们在呵护这美丽的热带雨林。
  一个寒冷的早上,我们来到著有“植物王国”皇冠上绿宝石之称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我们从景洪过来,路上一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了始建于1959年的位于勐仑的葫芦岛植物园,气温却从景洪的24度骤然下降到了14度,令人感受到了北方一样的寒冷,植物园被浓浓的雾气笼罩着。听在植物园工作了30年的方主任介绍到:这里只能算是极地热带雨林,还达不到非洲的高温高湿,所以在严寒的冬季上天就派出雾神来保护热带雨林,中午十二点到两点雾气散开,聪明的植物抓紧这段时间赶紧进行光合作用。晚上七八点钟,雾气又笼罩着植被 ,如棉被把植物严实地包裹着。
  乘坐景区的观光车行过罗梭江大桥,时间便慢了下来,写下想说的话,用镜头记录眼中的美好,让疲倦的心放下。岛上悠扬的风陪伴着晨间薄纱中的露珠,花瓣也会缓缓地从树梢上落下。我寻个僻静的地方坐下,闭上眼睛,静静地体味周边的一切,时光调皮的剪影在身边时不时的晃动着。
  脚步挪移着,想把一切美好收入眼底,一片棕榈园出现在眼前。棕榈树是南方最具观赏特点的植物,它品种有很多,有像扇子一样的扇尾葵;有一种叶片像鱼尾巴的鱼尾葵;还有高大挺拔的董棕,油棕,酒瓶棕,特别是有一种被称为旅行者树的棕榄,听说蓄水量巨大,是天然的“蓄水池”。
  行至榕树园,看成片的榕树,或英姿伟岸,或倩影婀娜;它们如遮天华盖,有如如瀑流枝;终年硕果累累(无花果),茂叶苍翠。
  榕树的分布区,有一类奇特的昆虫。它们娇小脆弱,经不起狂风暴雨,扛不住烈日炙烤。它们在榕果内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和少年。
  但自成年的那一刻起,它们便义无反顾地飞出榕果,无畏艰辛,废寝不食,坚毅地寻找着新的生存家园。这就是榕小蜂——榕树的唯一传粉昆虫。它们非常专一地为某种榕树传播花粉,帮助榕树完成后代繁衍,它们以榕果为家,在榕果内生儿育女。
  一个伟岸,一个微小;一个长寿,一个命短。二者共同生活在生态环境复杂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久经沧桑岁月的考验,依然专情如故,最终完成寄主和自身的繁衍。榕树和榕小蜂可以说是夫妻关系,协同进化。
  榕树绞杀棕榄树也是一种神奇的自然现象,油棕的存活期只有20至30年,而榕树是生命力旺盛的树种,通过一些鸟类或昆虫的媒介,吃了成熟的榕树果子后,把不消化的粪便排泄到树上,生长出寄生根,把原来的树紧紧缠绕起来,把根深深扎进地下,争夺养分和阳光,直到把里面的树紧紧绞死,替代原来的树。   导游们形象总结出解说词:就像小蜜傍大款, 最后吸干榨尽!
  引人注目的还有非洲加蓬的国花——火焰花,开得红红火火。还有一种花,方主任说是软枝黄蝉——空心黄纸花花瓣薄如蝉翼,色泽金黄,格外喜人。
  有一种不知名的小草,一种听见音乐便会翩翩起舞,当地人称之为跳舞草。它似乎在欢迎着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而龟背竹常年生长在大树下,需要光合作用,它就会长大,长大了就有阳光星星点点洒落在它身上,有几株更加聪明的居然还长出了裂纹,如有昆虫从它们身上爬过,可以找到裂缝出去,它们的叶片就不会被咬得千疮百孔
  还有一种叫铁力木的树,它木质坚硬、比重较大,也是非常珍稀的树木,树形成宝塔状,枝头有刚刚发出来的红色叶子,红叶在北方意味着衰老,在西双版纳代表着新生,刚刚长出的小叶芽非常娇嫩,变成红色就会减少阳光的吸收,减少光照的辐射,直到慢慢有了抵抗力后才会变成绿色。
  我呼吸着新鲜空气,感受着森林的环抱、欣赏着美丽的百花园。在这里,伴着我的是山清水秀,亭台木桥,花草清芳,不禁感叹,好似人间仙境!
  植物园里一万六千多个品种,这里是植物的王国,沐浴着这里得天独厚的热带雨林气候,百花争奇斗艳,每个不同园区都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息,闭上眼,深呼吸,感受这唯美的雨林意境,享受这醉人的风情。
  花儿尽情绽放,鸟儿舞动歌唱,人们欢乐生活,自然和谐温情的光辉缓缓笼罩在植物园的上方,注定了被它吸引,被感动,被诱惑。内心深处涌现一股爱意,想把美好珍存,想要融入其中。坐看花开不败,耳听万物齐鸣,人生的乐趣以及柔软的情愫,在这里演绎得轰轰烈烈。 十二月晨光如水,静洒。十二月,晨念如风,净盈。听时光莞尔一笑,一抹心愫悠然,潋滟了无语的情怀,轻轻绽放生命的芬芳……或许这每一片叶子都深藏着故事,诉说着传奇。

花的眼泪


  进入三月,草长莺飞,春花烂漫。初春一个清晨,正是樱花盛开季节,我行走在一条熟悉的小路上,看见一辆黑色小汽车从身边缓缓开过。那车上竟然落英缤纷,铺满了粉色芬芳的花瓣。当时我的心一下子柔软起来:艳遇,不一定只限于人与人之间的范畴,任何美好事物的不期而遇,都可以使你心生感动。当时的我好艳羡那辆车,它和花儿该会有怎样的一个夜晚约会啊?相互依偎缠绵着,听花儿喃喃低吟,抖落了一身的芬芳,离去也要把所有的美奉献给知我解我者,燃尽耗尽了也无怨。
  我行走在花丛之中,心随花的飘零而感慨。樱花树站在雨里,看著爱成凄美,花瓣在手心,说舍不得离别,太阳花醒来之前樱花的眼泪是为谁?回忆是快乐不会结束的旅程,在我沉睡之前,再看你一眼,别忘记,活在回忆里,不变的依恋是,樱花永远的眼泪。
  “樱花浪漫几多时?柳绿桃红两未知”。今年的春天,又是繁华似锦的季节,傲立风中的花枝,令人怜爱之情油然而生。走在林间,只觉头上脚下身前身后都是轻绯淡粉,如雾如霞的娇艳樱花,倘若一阵风吹来,无数的花瓣柔柔落下。此际的樱花,盛放若烂漫云霞,随着春风,优雅飘落,吻上你微笑着轻仰的面颊。樱花的话语是热烈,纯洁,高尚的爱。樱花的美在于,成片的粉红色花朵肆意娇艳妩媚绽放的热烈,更在于它经历短暂开到奢靡后随即凋谢的壮烈,和飘落时的那种清高、纯洁和果断,一周左右的花期,无怨无悔地把一切奉献给人间。樱花飘落的速度是每秒五厘米,我要用什么样的速度,才能与你相遇?漫漫人生路,我们都是匆匆过客,那落满一地的,不仅仅是花瓣,还有凋零的心啊。
  说起凋零的心,多情男子、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一生为他心爱的女子玛吉阿米写了无数的情诗,感动了无数人。而他凋零的眼泪,他的诗篇,他的情怀,该是怎样的花飞泪洒呢?
  时光仿似回到旧时。前年我旅行到拉萨,来到仓央嘉措与情人约会的那间小木屋,屋前屋后,依然是鲜花盛开。我静坐窗前,花香穿透千年时光,透过那已经被时间淘洗的木窗,沁入我的心扉、血液。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游人,听着古朴动人的旋律,坐在古老的木桌椅前,喝着不能忘怀的香气四溢的酥油茶,吃着那带着香味的糌粑,看窗外树上的花瓣一片片飘落……让时间穿越,让心绪放飞,希望可以让遇见那世上多情的仓央嘉措,等着他驾着载满鲜花的马车而来——他曾是雪域高原上最大的王,也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他放弃所有僧侣们羡慕的“高官厚禄”,一路风尘,踏雪追踪,寻来与情人玛吉阿米约会的香艳之地,为她写下无数动人的美妙诗篇。这些诗篇,包含了对故土的热爱和眷恋,对教义以及修行的证悟与理解,对一生所钟爱情人的思恋与不舍,字字句句都闪耀着慈悲的光芒和智慧的终极关怀,他的诗篇正如一片片花瓣散落人间,至今还香艳、感动着无数人的心灵……
  今天我行走在樱花树下,花的眼泪洒落大地,让人心生怜爱,如同我当年在雪域高原穿行在这个多情男子的诗行。
其他文献
雪白羽毛:浪漫与现实之间  在彭燕郊的詩歌中,“鸟”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它往往不是作为乡土诗、风景诗中被注视的景物和意象呈现,而是对诗人自身精神困境的隐喻,甚至是明显涵盖诗歌创作本身的寓言。其具体书写,在不同时期所呈现的样态迥异,事实上揭示了诗人的生命体验和深层思考的变迁轨迹。  在彭燕郊早期的诗歌创作序列中,“鸟”首先指涉的是文学创作本体。  《卖灯芯草的人》(此后简称《灯芯草》)一首是他对“鸟”
期刊
并不是为了寻找某个消息  他来到这里,突然肺腑柔软了  像融化的坚冰发现堤岸上  一棵缀满红花的树  惊艳而又孤绝  像每一个被命运驱逐的人  都将目光投向它的颔首或脚背  一部分在云空盘旋  一部分落在二月流水  还有一部分在静静地沉睡  或突然醒來发问:我这是在哪儿?
期刊
在母亲的餐桌上我看不出物价的高低  这一桌肉类,一年四季  填满我空荡的胃  一年四季  母亲在厨房准备  如何填满  如何处理肉类  夜晚  我躺在床上  怀念那些肉类  那条烧得绝美的鱼  在离家的夜晚  我时常想起它  想起它我才想起母亲工厂  你走了以后  我学会和植物说话  从茂密的树林移栽到空旷的街道  它们和我一样寂寞  这座城市需要很多工人  很多光合作用  这无聊的生产  让我接
期刊
主持人点评  《抛硬币》给出了所谓理性世界之外的另一种算法,大学生莫语怀着期待又像带着“政治任务”到另一座城市与恋人相见。小说中,三枚硬币以“正面”与“反面”分别呈现了一次旅行的三个阶段、三种时间和三种空间的不同可能。对莫语来说,几乎任何时候都事与愿违,它是不可预料的、随机的,却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早就确定的。小说在几个简单的片断式的场景切换里试图发现人生的运行规则或证明规则的不可发现,不管结果怎样
期刊
一  这个房间是我精心挑选的。落地窗,大圆床,合欢椅,暖灯光,白色吊篮。吊篮旁边的茶几上摆着两只青花瓷,瓶里的玫瑰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床上洁白的枕头下面,除了水果味的几个避孕套,还有一个浅绿色的十字架静静地躺在那里,上面刻着红色的“以马内利”。这是我为Julia准备的礼物。  Julia姗姗而至后,我发现她脸蛋比照片上略逊一筹,身材倒确实有料,在床上,在窗前,表现都堪称一绝。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我点
期刊
琴房和树和阳光的早晨  一个弹琴的女孩,隔着玻璃的  一双眼睛,以及和玻璃一样透明的我  第一次被五根手指敲击过的黑白琴键  像心房,在很多年之后依然会  不期而遇地轰鸣和崩塌  偶尔躺在自己懷里舔伤口的人  依然是一头狼;它的目光在黑暗中  像星辰一样,依旧瞄准远方雨点敲窗  更多的雨水流走,只有一两滴  落进两片树叶,一朵花蕊  让僵直单薄的植物  茁壮起来,丰满起来,柔软起来  也有意外的雨
期刊
我年初到南京工作之后,陪我最多的就是小姨。小姨的家不在南京,只比我早来南京一个月。我在建邺上班,暂时住在浦口。小姨在医院陪住,一直住在江宁。  姥姥一共有四个女儿,小姨是最小的那个,也是最好看的那个。不过小姨现在没有以前好看了,她的皮肤灰蒙蒙的,眼角悄无声息地多了不少皱纹,双手因为从来不涂护手霜,摸上去有点刮手。  妈妈经常说,徐州的气候不好,徐州女人一旦过了四十岁,脸上都像蒙上了一层灰,透着暗暗
期刊
作家点评  郭丹是复旦大学首届创意写作MFA专业毕业生,在毕业离开学校八年之后,依然在坚持写作,《小子之言》就是他的近期创作。《小子之言》主要书写了敏感少年马小波因童年时的一个心理负担而久久不能释怀的成长历程。一笔明明交过的早餐费,一句诽谤老师的无心之言,被环环相扣地放大了,这件事成为了马小波关于成长的伤痕记忆。书写心结、书写不经意落入的困境,是复旦写作课上反复操练的主题。郭丹的文学处理娴熟,会设
期刊
烟圈为你舌头松了绑  口中的囚室  仿佛要套住高处  更大的什么  在它下落不明前  自从再看不到它  我拉攏窗帘  你掐灭烟屁股时  她跺响着鞋跟  我们似乎都忧心忡忡  又好像没有
期刊
1  一个披着长发、穿着红旗袍的女子走在北斗岛上,那就是我。我肤色白里透红,身子高挑微胖,岛上的人叫我“红牡丹”。我是青铜时代大酒店的大堂经理,领着儿子在岛上讨生活,没有太多烦恼,只是偶尔失眠。我试过催眠音乐、安睡枕都没有效果——也许男人才是我最好的安眠药。我租住在铜街13号附近,那家人养着黑猫,那只猫像个夜游神享用着岛上的夜晚,偶尔会发出至娇至媚的叫声,我跟它的生活习性有些相似。  我是在一场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