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高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春天。建筑设计可以说是工程建设的基础环节,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建筑的造价和使用。本文从建筑设计、设计质量的概念,设计质量管理理念,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构建建筑设计过程与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的方法。
【关键词】 建筑设计;设计质量;管理体系
一、引言
我国加入WTO以后,国民经济发展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建筑行业也随之进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当中,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环境。建筑行业提升竞争力谋求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加强设计过程设计质量的建设,建立完整的系统体系,为整体项目建设夯实基础。
二、建筑设计与设计质量
(一)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指的是指在建造建筑物之前,设计者将工程任务量化到图纸和文件上,即设计者通盘设想整体建筑工程任务,明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筑物交付使用后潜在发生的问题,拟定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和方案。它为工程的所有参与者提供了相互配合协作的依据,使得整体工程遵从预算和方案顺利开展、有序进行,最终达到行业标准和使用者的期望值。
(二)建筑设计质量
建筑设计质量指的是将行业标准和使用者的期望值量化,依据设计活动形成设计文件,通过规格和标准来体现建筑行业规范、社会要求、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是设计目标的完善程度的反映,体现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可信性、可实施性、适应性、实践性的质量特性。
(三)建筑设计中设计质量的重要性
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稳步增长。当前,我国正在由低等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增长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持续扩大。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明确规定,一般性建筑的耐久年限为50年到100年。但实际生产生活中我国的建筑物平均使用寿命仅为25年,美国建筑的平均使用寿命为74年,英国则为132年。最近发生在浙江奉化的居民楼倒塌案造成1死6伤,其使用寿命仅满20年;2012年宁波市徐戎三村楼房倒塌案造成1死1伤,其交付使用仅22年;2009年石家庄一座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二层居民楼雨中倒塌,造成17人遇难。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面前,可以清楚的看到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
建筑工程的核心是建筑工程设计质量,项目整体施工都紧紧围绕这一灵魂展开。设计质量具体化的体现建筑工程质量目标以及前期计划,对整体项目工程的质量有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投资、目标进度及工程质量。
三、建筑设计质量管理
建筑设计质量的形成过程分为很多步驟,具体包括起草任务书、确定设计目标范围、方案设计、初步设计、设计施工图、实现设计等。这一过程中随处受到质量行为与质量活动的制约,可以说,建筑结构设计中质量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
(一)在设计前期加强质量管理
设计单位要与业主方进行充分接触洽谈,明确业主方的意图和需求,然后着手组建项目小组,合理配置专业人员,对设计、校对、审计等各个岗位进行权责划分,在此基础上形成时间表,确定工程项目进度表。在设计合同签订时,设计师要对业主方的项目要求做进一步确认,明确业主的期望值,收取业主方的委托书、项目文件、地质勘察报告等相关设计数据,为设计工作及工作作业提供原始的文档依据。以上由业主方提供的资料需得到业主方代表的书面签字,为设计工作及施工作业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建筑项目的类型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前期指导表发挥统一的作用,设计人员和校对人员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按照指导表指示完成工作。与此同时,在工程项目结构设计的基础之上,负责人要制定出统一的措施,并与总工程师进行商讨,待意见达成一致后分发给各工作人员。
(二)在设计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
设计过程步骤繁多,需要各个阶段工作的相互配合。设计人员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设计理念、手法、思想各不相同,但都必须服从于设计前期制定的统一措施。当个人想法与整体理念发生碰撞时,要及时与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由负责人和总工程师进行终极标准的确定。任何设计人员不能恣意妄为,拖延设计进度。工程项目涉及的专业很多,设计人员要与项目人员进行深入沟通,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工作流程和连接点。同时,在各专业人员提供的资料基础上形成资料互提单表,对设计专业人员的行为进行限制,确保设计的周密性和严谨性。再设计施工图的过程中,要注意自查反查,找出违背实际情况的问题,并积极主动解决问题,将校对与审核的工作差距尽可能的缩小,保证设计进度。设计者的工作应紧紧围绕设计进度展开,当遇到特殊情况时,必须立即向上级报备不能如期完成工作的原因,以便业务关联的工作人员及时调整工作方向,滨面拖延任务期限,确保审核工作顺利开展。完成图纸设计工作以后,要做好电子图纸设计、加盖印章等后续工作的展开。
(三)在设计后期加强质量管理
审图人员会结合项目实际要求、运行手段、行业法规提出专业修改意见,设计人员要根据修改意见来对设计图进行二次完善,当遇有专业技术困难,要与审图中心进行及时沟通,保证修改质量,确保审批进度。设计人员是连接业主方与施工方的桥梁,要切实发挥沟通连接作用,做到信息的双向传递和反馈,落实工程设计会审制度,完成记录表。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突发情况,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设计图让位于施工情况,需要设计人员对设计图进行反复修改。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及时修改设计图,有效填写现场服务记录表。施工验收过程当中,设计人员要有效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单表,及时向业主方和施工方反馈质量信息。项目整体完工完成验收后,设计人员要对相关的设计资料进行保管封存,形成有档可查的文件记录。
四、构建建筑设计与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议
(一)立足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作为一种基本手段,指导设计方不同部门各个环节的质量工作,最终实现设计质量目标,完成质量管理活动。建筑设计质量管理的体系十分复杂,除了合理估算能够获取的外部长远利益外,还要权衡眼下的质量利益,正确看待设计工作各阶段的联系,合理完成内部建筑设计质量管理计划工作,以科学性的发展目标为前提,建立建筑设计质量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依靠计算机技术,打造信息反馈电子平台
质量信息涵盖的面非常广,包含有各个项目建设过程中获取的安全数据信息,为进行建筑物的质量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建筑设计质量管理建立在质量信息汇总的基础之上,建立信息反馈的电子平台,能够有效获取建筑物质量信息,获得质量管理的第一手基础资料,为设计质量管理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夯实基础,以更加全面系统的优化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三)质量先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建筑物的质量形成期是项目的施工建设阶段,要想建立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就必须严把质量环节,施工过程要严格按照建筑设计质量计划方案进行,从而确保工程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并将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查机制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当中来,加强查找问题根源的能力,发现施工过程中问题出现的规律,吸取教训,增长处理问题的经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从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三方面入手,将三者的工作范围进行有机整合,协调配合完成工程建设的质量工作,进行科学有序的运作,形成高效能高默契的有机整体。只要是建设工程中的参与方,不管职权大小,都要服从质量管理部门的统一调配,保持质量信息收集的灵敏度,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对质量管理方案进行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优化,切实提升和改善施工质量。此外,还应建立质量审查制度,不断加强自我监督,有效确保自身工作的优质高效。质量制度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能够有效规范管理者的行为,推进质量管理工作科学有序化的进程。
五、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质量的可靠保证就是全程实现建筑设计的动态管理。在传统的管理基础和理念上进行补充和完善,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思维,引入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才能够合理使用项目资金,优化配置建筑资源,从而有效推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建筑设计;设计质量;管理体系
一、引言
我国加入WTO以后,国民经济发展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建筑行业也随之进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当中,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环境。建筑行业提升竞争力谋求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加强设计过程设计质量的建设,建立完整的系统体系,为整体项目建设夯实基础。
二、建筑设计与设计质量
(一)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指的是指在建造建筑物之前,设计者将工程任务量化到图纸和文件上,即设计者通盘设想整体建筑工程任务,明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筑物交付使用后潜在发生的问题,拟定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和方案。它为工程的所有参与者提供了相互配合协作的依据,使得整体工程遵从预算和方案顺利开展、有序进行,最终达到行业标准和使用者的期望值。
(二)建筑设计质量
建筑设计质量指的是将行业标准和使用者的期望值量化,依据设计活动形成设计文件,通过规格和标准来体现建筑行业规范、社会要求、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是设计目标的完善程度的反映,体现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可信性、可实施性、适应性、实践性的质量特性。
(三)建筑设计中设计质量的重要性
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稳步增长。当前,我国正在由低等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增长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持续扩大。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明确规定,一般性建筑的耐久年限为50年到100年。但实际生产生活中我国的建筑物平均使用寿命仅为25年,美国建筑的平均使用寿命为74年,英国则为132年。最近发生在浙江奉化的居民楼倒塌案造成1死6伤,其使用寿命仅满20年;2012年宁波市徐戎三村楼房倒塌案造成1死1伤,其交付使用仅22年;2009年石家庄一座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二层居民楼雨中倒塌,造成17人遇难。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面前,可以清楚的看到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
建筑工程的核心是建筑工程设计质量,项目整体施工都紧紧围绕这一灵魂展开。设计质量具体化的体现建筑工程质量目标以及前期计划,对整体项目工程的质量有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投资、目标进度及工程质量。
三、建筑设计质量管理
建筑设计质量的形成过程分为很多步驟,具体包括起草任务书、确定设计目标范围、方案设计、初步设计、设计施工图、实现设计等。这一过程中随处受到质量行为与质量活动的制约,可以说,建筑结构设计中质量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
(一)在设计前期加强质量管理
设计单位要与业主方进行充分接触洽谈,明确业主方的意图和需求,然后着手组建项目小组,合理配置专业人员,对设计、校对、审计等各个岗位进行权责划分,在此基础上形成时间表,确定工程项目进度表。在设计合同签订时,设计师要对业主方的项目要求做进一步确认,明确业主的期望值,收取业主方的委托书、项目文件、地质勘察报告等相关设计数据,为设计工作及工作作业提供原始的文档依据。以上由业主方提供的资料需得到业主方代表的书面签字,为设计工作及施工作业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建筑项目的类型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前期指导表发挥统一的作用,设计人员和校对人员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按照指导表指示完成工作。与此同时,在工程项目结构设计的基础之上,负责人要制定出统一的措施,并与总工程师进行商讨,待意见达成一致后分发给各工作人员。
(二)在设计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
设计过程步骤繁多,需要各个阶段工作的相互配合。设计人员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设计理念、手法、思想各不相同,但都必须服从于设计前期制定的统一措施。当个人想法与整体理念发生碰撞时,要及时与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由负责人和总工程师进行终极标准的确定。任何设计人员不能恣意妄为,拖延设计进度。工程项目涉及的专业很多,设计人员要与项目人员进行深入沟通,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工作流程和连接点。同时,在各专业人员提供的资料基础上形成资料互提单表,对设计专业人员的行为进行限制,确保设计的周密性和严谨性。再设计施工图的过程中,要注意自查反查,找出违背实际情况的问题,并积极主动解决问题,将校对与审核的工作差距尽可能的缩小,保证设计进度。设计者的工作应紧紧围绕设计进度展开,当遇到特殊情况时,必须立即向上级报备不能如期完成工作的原因,以便业务关联的工作人员及时调整工作方向,滨面拖延任务期限,确保审核工作顺利开展。完成图纸设计工作以后,要做好电子图纸设计、加盖印章等后续工作的展开。
(三)在设计后期加强质量管理
审图人员会结合项目实际要求、运行手段、行业法规提出专业修改意见,设计人员要根据修改意见来对设计图进行二次完善,当遇有专业技术困难,要与审图中心进行及时沟通,保证修改质量,确保审批进度。设计人员是连接业主方与施工方的桥梁,要切实发挥沟通连接作用,做到信息的双向传递和反馈,落实工程设计会审制度,完成记录表。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突发情况,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设计图让位于施工情况,需要设计人员对设计图进行反复修改。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及时修改设计图,有效填写现场服务记录表。施工验收过程当中,设计人员要有效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单表,及时向业主方和施工方反馈质量信息。项目整体完工完成验收后,设计人员要对相关的设计资料进行保管封存,形成有档可查的文件记录。
四、构建建筑设计与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议
(一)立足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作为一种基本手段,指导设计方不同部门各个环节的质量工作,最终实现设计质量目标,完成质量管理活动。建筑设计质量管理的体系十分复杂,除了合理估算能够获取的外部长远利益外,还要权衡眼下的质量利益,正确看待设计工作各阶段的联系,合理完成内部建筑设计质量管理计划工作,以科学性的发展目标为前提,建立建筑设计质量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依靠计算机技术,打造信息反馈电子平台
质量信息涵盖的面非常广,包含有各个项目建设过程中获取的安全数据信息,为进行建筑物的质量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建筑设计质量管理建立在质量信息汇总的基础之上,建立信息反馈的电子平台,能够有效获取建筑物质量信息,获得质量管理的第一手基础资料,为设计质量管理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夯实基础,以更加全面系统的优化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三)质量先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建筑物的质量形成期是项目的施工建设阶段,要想建立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就必须严把质量环节,施工过程要严格按照建筑设计质量计划方案进行,从而确保工程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并将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查机制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当中来,加强查找问题根源的能力,发现施工过程中问题出现的规律,吸取教训,增长处理问题的经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从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三方面入手,将三者的工作范围进行有机整合,协调配合完成工程建设的质量工作,进行科学有序的运作,形成高效能高默契的有机整体。只要是建设工程中的参与方,不管职权大小,都要服从质量管理部门的统一调配,保持质量信息收集的灵敏度,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对质量管理方案进行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优化,切实提升和改善施工质量。此外,还应建立质量审查制度,不断加强自我监督,有效确保自身工作的优质高效。质量制度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能够有效规范管理者的行为,推进质量管理工作科学有序化的进程。
五、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质量的可靠保证就是全程实现建筑设计的动态管理。在传统的管理基础和理念上进行补充和完善,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思维,引入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才能够合理使用项目资金,优化配置建筑资源,从而有效推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