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4月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内四科收治的98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综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和焦虑情况及病死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DS和SAS平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心肌梗死;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死亡率高,多数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1]。笔者所在医院选取98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理及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4月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内四科收治的98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符合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2];②取得患者知情同意;③排除免疫系统疾病、心律失常和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研究组包括男性患者29例、女性20例,年龄50~72岁、平均(57.3±6.1)岁;前壁梗死11例,前间壁梗死17例,广泛前壁梗死8例,下壁梗死13例。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28例、女性21例,年龄51~70岁、平均(57.9±6.7)岁;前壁梗死13例,前间壁梗死18例,广泛前壁梗死7例,下壁梗死1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构成及梗死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1)尽早溶栓,提高再通率:给予镇痛、强心、扩血管等常规治疗,准备好相关急救药物和仪器,尽早进行溶栓,最大限度缩短溶栓前准备时间,提高溶栓再通率;(2)针对性心理护理:待患者病情平稳后,护理人员需耐心安慰情绪,详细讲解心肌梗死病因、发生发展的基本过程、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教会患者通过转移注意力舒缓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3)恢复期生活质量干预:待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后,针对患者的生活习惯和疾病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开展康复干预,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知识,督促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避免高盐、高脂及高胆固醇饮食,忌烟酒,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并给予早期功能训练指导,在病床上进行有限度的肢体训练,逐步过渡至下床活动。
1.2.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给予镇痛、强心、扩血管等常规治疗,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抢救准备,给予心理护理,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炼。
1.3评价标准[3]
分别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干预前后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抑郁和焦虑情况
干预后,研究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干预前后抑郁、焦虑情况比较[(X±s)分]
注:干预后两组患者SDS评分比较,t=2.9107,p<0.01;SAS评分比较,t=2.5899,p<0.05。
2.2病死率
随访6个月,研究组病死5例,病死率为10.2%,对照组病死13例,病死率为26.5%,研究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χ2=4.3556,p<0.05)。
3讨论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是临床的危急重症,是指患者存在冠状动脉基础病变,突然出现了冠状动脉供血中断的现象,心肌出现相对持久的急性缺血,持续性疼痛超过30min,服用硝酸甘油无缓解,心电图示ST段在2个以上肢体导联抬高>0.1mV,或相邻2个以上的胸导联抬高>0.2mV[4]。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机耗氧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脉搏增快等反应,可加重心肌缺血或坏死。不良心理与心血管病互相影响,触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尽早溶栓,最大限度缩短溶栓前准备时间,提高溶栓再通率,并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并给予早期功能训练指导。因此本研究中分别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旨在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理及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干预后,研究组SDS和SAS均低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证明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效果满意。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效果确切,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病死率,明显改善预后,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练玉梅.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效果对比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5):737-739.
[2]李天民,董玲玲,王一蕾,等.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负性心理情绪影响的荟萃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ISTIC,2012,18(2):173-175.
[3]李倩.护理干预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临床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ISTIC,2013,32(12):2715-2717.
[4]王立霞.恢复期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6):97-98.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心肌梗死;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死亡率高,多数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1]。笔者所在医院选取98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理及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4月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内四科收治的98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符合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2];②取得患者知情同意;③排除免疫系统疾病、心律失常和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研究组包括男性患者29例、女性20例,年龄50~72岁、平均(57.3±6.1)岁;前壁梗死11例,前间壁梗死17例,广泛前壁梗死8例,下壁梗死13例。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28例、女性21例,年龄51~70岁、平均(57.9±6.7)岁;前壁梗死13例,前间壁梗死18例,广泛前壁梗死7例,下壁梗死1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构成及梗死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1)尽早溶栓,提高再通率:给予镇痛、强心、扩血管等常规治疗,准备好相关急救药物和仪器,尽早进行溶栓,最大限度缩短溶栓前准备时间,提高溶栓再通率;(2)针对性心理护理:待患者病情平稳后,护理人员需耐心安慰情绪,详细讲解心肌梗死病因、发生发展的基本过程、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教会患者通过转移注意力舒缓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3)恢复期生活质量干预:待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后,针对患者的生活习惯和疾病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开展康复干预,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知识,督促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避免高盐、高脂及高胆固醇饮食,忌烟酒,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并给予早期功能训练指导,在病床上进行有限度的肢体训练,逐步过渡至下床活动。
1.2.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给予镇痛、强心、扩血管等常规治疗,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抢救准备,给予心理护理,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炼。
1.3评价标准[3]
分别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干预前后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抑郁和焦虑情况
干预后,研究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干预前后抑郁、焦虑情况比较[(X±s)分]
注:干预后两组患者SDS评分比较,t=2.9107,p<0.01;SAS评分比较,t=2.5899,p<0.05。
2.2病死率
随访6个月,研究组病死5例,病死率为10.2%,对照组病死13例,病死率为26.5%,研究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χ2=4.3556,p<0.05)。
3讨论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是临床的危急重症,是指患者存在冠状动脉基础病变,突然出现了冠状动脉供血中断的现象,心肌出现相对持久的急性缺血,持续性疼痛超过30min,服用硝酸甘油无缓解,心电图示ST段在2个以上肢体导联抬高>0.1mV,或相邻2个以上的胸导联抬高>0.2mV[4]。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机耗氧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脉搏增快等反应,可加重心肌缺血或坏死。不良心理与心血管病互相影响,触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尽早溶栓,最大限度缩短溶栓前准备时间,提高溶栓再通率,并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并给予早期功能训练指导。因此本研究中分别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旨在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理及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干预后,研究组SDS和SAS均低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证明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效果满意。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效果确切,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病死率,明显改善预后,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练玉梅.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效果对比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5):737-739.
[2]李天民,董玲玲,王一蕾,等.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负性心理情绪影响的荟萃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ISTIC,2012,18(2):173-175.
[3]李倩.护理干预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临床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ISTIC,2013,32(12):2715-2717.
[4]王立霞.恢复期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6):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