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对精细化管理概念进行分析,指出了目前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建立健全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措施,对于高校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精细化管理;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9.071
1 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管理是20世纪90年代西方盛行的一种管理理念,强调的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是指严格控制成本和促进收入增加。高校的财务管理作为一种价值管理,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成本管理等,是一项涉及面广而且综合性强的经济管理活动。因此,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也就要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需要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进行合作,把学校的收入和成本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全程参与,在每一个关键环节都实行有效跟踪与监控。
2 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力度缺位
虽然高校已建立自己的财务管理体制,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发挥控制的力度,出现了对财务人员岗位工作职责、财务管理内容和制度认识不足、不到位,同时由于财务监督和评价体系不健全,导致了各部门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等情况。由于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涉及人事、国有资产、教务教学、建设规划、科技开发、校办产业、后勤服务等多个部门的管理,各个部门虽然自身有比较完善的管理办法与手段,但从学校整体上来看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综合控制,容易造成综合运行上的矛盾和低效率,使得资源得不到有效的配置和优化,甚至出现失控情况,从而制约了学校事业的发展。
2.2 成本核算重视不够,精细化意识淡薄
成本是企业核算的主要内容,企业注重低成本高效益。高校作为培养人力资源的特殊工厂,同样也需要引进企业成本管理的理念,加强成本管理。建立适合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对人工成本、固定资产成本以及日常开支成本进行核算,并借助预算、计划、控制、考核、分析的方法降低成本、节约开支。长期以来高校的各项教育支出基本上依靠政府财政拨款,上面给多少钱,下面就办多少事,钱不够伸手再要。财务管理体制不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为重核算轻管理,重部门项目预算和项目控制,轻筹资、投资和经济效益分析现象。
2.3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信息化使用程度低
高校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是一项重大的管理工程,涉及学校管理的理念、模式、资金运作方式等。在现实中,往往有不少管理人员安于现状,缺乏创新;而高校领导只顾眼前,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有的领导仅把本单位有没有局域网作为衡量单位建设的标准,但建成之后却对用不用不大关心,对完善网络和开发信息资源没有重视,导致网络使用的少工作效率较低。
2.4 预算管理机制不完善,筹资融资意识弱
高校的财务预算是指未来一定期限内预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是财务工作的指挥棒。预算机制是否健全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学校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目前一些高校融资筹资意识较差,只是一味地向财政要经费和向学生收费,经费管理出现短期行为,没有合理的长期预算,如何进行多渠道筹资没有得到重视。
2.5 内部控制不健全、资金管理效益低下
内部控制制度是高校根据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结合本单位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而制定的旨在规范单位内部会计管理活动的制度和办法。大多数高校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定位不准,没有实质性内容,无法发挥内部控制的功能。还有一些院校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财务监督和评价体系不健全。财务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在实际工作上表现在资金的使用上:缺乏成本管理意识,只简单按开支标准支出,不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在资金管理方面,表现为只注重对现金的一般日常管理,而对资金实际需求量的预测和控制、不同货币资金存放形态及转换以降低货币资金成本等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3 加强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高校事业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以最大限度地追求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因此只有加强精细化管理,正确处理好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的关系,才能合理进行资源配置,管好、用好、用活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对高校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1 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创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管理机制
随着高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高校财务管理体制也应发生新的变化。逐步转变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也就是说各独立核算单位对学校下达的经费预算指标和分配的资源有权进行统筹安排和使用,有权制定本部门的财务制度的实施细则;有权对本部门的会计事务进行管理。但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学校统一的财务收支计划、财务规章制度和财经法纪,因为财权的下放并不等于把学校的资金也分散到各个单位。高校的二级部门就必须健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完善二级部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在执行的过程中要正确理顺各部门的关系,使其责权利要明确,发挥学校财务处的宏观调控能力,以确保学校各项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细化各项资产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国有资产的流失
固定资产是高校得以稳固发展的主要资源,高校应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使用和报废制度,对高校的固定资产要建立健全盘点清查制度,财务部门和校内国有资产管理处以及其他部门相互配合共同进行定期清查,保证账实相符,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同时对固定资产应该建立完整的资产档案,明确各部门责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增强资产管理的责任感和能力,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
3.3 建立合理的财务管理评价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对会计核算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考查学校的办学效益,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评价体系,对财务和会计数据进行分析,了解高校资金的配置状况,掌握学校财务的总体实力,监测学校的财务风险。这样有助于各级管理部门正确地把握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了解宏观信息和财务风险,为分类指导和制定奖惩政策提供有力的依据。高校财务管理评价系统的建立还可以对各高校财务管理起到激励作用,通过对高校的总体绩效和分类状况的评价,发现问题,找出薄弱环节,使财务管理不断完善,以更好地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财务管理的评价体系如下表所示。
3.4 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管理
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为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搭建了平台,使得高校财务管理软件的实行成为可能。好的财务软件可以大大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优化管理资源、从而实现规范的、科学的管理。高校要从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着手,以财务管理为依托,针对当前学校财务资金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广泛采用计算机财务软件,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进而达到强化监督与控制,规避财务风险,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5 建立财务监督体制,健全法律监督体系
建立财务监督体制是高校防范经营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高校要在加强财务监督的同时,切实重视法律监督,建立以事前防范为主,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为辅的企业经营风险法律保障体系。充分运用法律手段进一步完善合同管理,同时加快建立企业其他重大投资决策、重要经营活动、资产处置、改制改组、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内部法律监督机制。
3.6 加强高校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
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应该具有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以及获得更多的科研成果而服务,这就对会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培养会计人员具备全面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其次由于会计法规的不断更新,搞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及时进行知识更新,培养会计人员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完成会计教育的重要目标:提高会计人员独立学习的素质。再次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权威性,就必须搞好在职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技能的测试,使他们通晓会计基本理论,熟悉会计的国际惯例。最后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建立一支爱岗敬业、依法办事、复合型的会计职业队伍。
参考文献:
[1]何科铭.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 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J].财会研究,2010(21).
[2]黄岩.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和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10(6).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精细化管理;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9.071
1 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管理是20世纪90年代西方盛行的一种管理理念,强调的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是指严格控制成本和促进收入增加。高校的财务管理作为一种价值管理,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成本管理等,是一项涉及面广而且综合性强的经济管理活动。因此,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也就要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需要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进行合作,把学校的收入和成本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全程参与,在每一个关键环节都实行有效跟踪与监控。
2 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力度缺位
虽然高校已建立自己的财务管理体制,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发挥控制的力度,出现了对财务人员岗位工作职责、财务管理内容和制度认识不足、不到位,同时由于财务监督和评价体系不健全,导致了各部门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等情况。由于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涉及人事、国有资产、教务教学、建设规划、科技开发、校办产业、后勤服务等多个部门的管理,各个部门虽然自身有比较完善的管理办法与手段,但从学校整体上来看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综合控制,容易造成综合运行上的矛盾和低效率,使得资源得不到有效的配置和优化,甚至出现失控情况,从而制约了学校事业的发展。
2.2 成本核算重视不够,精细化意识淡薄
成本是企业核算的主要内容,企业注重低成本高效益。高校作为培养人力资源的特殊工厂,同样也需要引进企业成本管理的理念,加强成本管理。建立适合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对人工成本、固定资产成本以及日常开支成本进行核算,并借助预算、计划、控制、考核、分析的方法降低成本、节约开支。长期以来高校的各项教育支出基本上依靠政府财政拨款,上面给多少钱,下面就办多少事,钱不够伸手再要。财务管理体制不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为重核算轻管理,重部门项目预算和项目控制,轻筹资、投资和经济效益分析现象。
2.3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信息化使用程度低
高校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是一项重大的管理工程,涉及学校管理的理念、模式、资金运作方式等。在现实中,往往有不少管理人员安于现状,缺乏创新;而高校领导只顾眼前,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有的领导仅把本单位有没有局域网作为衡量单位建设的标准,但建成之后却对用不用不大关心,对完善网络和开发信息资源没有重视,导致网络使用的少工作效率较低。
2.4 预算管理机制不完善,筹资融资意识弱
高校的财务预算是指未来一定期限内预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是财务工作的指挥棒。预算机制是否健全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学校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目前一些高校融资筹资意识较差,只是一味地向财政要经费和向学生收费,经费管理出现短期行为,没有合理的长期预算,如何进行多渠道筹资没有得到重视。
2.5 内部控制不健全、资金管理效益低下
内部控制制度是高校根据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结合本单位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而制定的旨在规范单位内部会计管理活动的制度和办法。大多数高校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定位不准,没有实质性内容,无法发挥内部控制的功能。还有一些院校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财务监督和评价体系不健全。财务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在实际工作上表现在资金的使用上:缺乏成本管理意识,只简单按开支标准支出,不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在资金管理方面,表现为只注重对现金的一般日常管理,而对资金实际需求量的预测和控制、不同货币资金存放形态及转换以降低货币资金成本等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3 加强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高校事业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以最大限度地追求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因此只有加强精细化管理,正确处理好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的关系,才能合理进行资源配置,管好、用好、用活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对高校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1 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创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管理机制
随着高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高校财务管理体制也应发生新的变化。逐步转变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也就是说各独立核算单位对学校下达的经费预算指标和分配的资源有权进行统筹安排和使用,有权制定本部门的财务制度的实施细则;有权对本部门的会计事务进行管理。但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学校统一的财务收支计划、财务规章制度和财经法纪,因为财权的下放并不等于把学校的资金也分散到各个单位。高校的二级部门就必须健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完善二级部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在执行的过程中要正确理顺各部门的关系,使其责权利要明确,发挥学校财务处的宏观调控能力,以确保学校各项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细化各项资产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国有资产的流失
固定资产是高校得以稳固发展的主要资源,高校应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使用和报废制度,对高校的固定资产要建立健全盘点清查制度,财务部门和校内国有资产管理处以及其他部门相互配合共同进行定期清查,保证账实相符,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同时对固定资产应该建立完整的资产档案,明确各部门责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增强资产管理的责任感和能力,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
3.3 建立合理的财务管理评价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对会计核算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考查学校的办学效益,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评价体系,对财务和会计数据进行分析,了解高校资金的配置状况,掌握学校财务的总体实力,监测学校的财务风险。这样有助于各级管理部门正确地把握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了解宏观信息和财务风险,为分类指导和制定奖惩政策提供有力的依据。高校财务管理评价系统的建立还可以对各高校财务管理起到激励作用,通过对高校的总体绩效和分类状况的评价,发现问题,找出薄弱环节,使财务管理不断完善,以更好地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财务管理的评价体系如下表所示。
3.4 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管理
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为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搭建了平台,使得高校财务管理软件的实行成为可能。好的财务软件可以大大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优化管理资源、从而实现规范的、科学的管理。高校要从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着手,以财务管理为依托,针对当前学校财务资金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广泛采用计算机财务软件,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进而达到强化监督与控制,规避财务风险,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5 建立财务监督体制,健全法律监督体系
建立财务监督体制是高校防范经营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高校要在加强财务监督的同时,切实重视法律监督,建立以事前防范为主,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为辅的企业经营风险法律保障体系。充分运用法律手段进一步完善合同管理,同时加快建立企业其他重大投资决策、重要经营活动、资产处置、改制改组、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内部法律监督机制。
3.6 加强高校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
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应该具有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以及获得更多的科研成果而服务,这就对会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培养会计人员具备全面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其次由于会计法规的不断更新,搞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及时进行知识更新,培养会计人员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完成会计教育的重要目标:提高会计人员独立学习的素质。再次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权威性,就必须搞好在职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技能的测试,使他们通晓会计基本理论,熟悉会计的国际惯例。最后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建立一支爱岗敬业、依法办事、复合型的会计职业队伍。
参考文献:
[1]何科铭.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 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J].财会研究,2010(21).
[2]黄岩.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和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