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WL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美术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科学合理地将小学美术与劳技课程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提升小学美术课程的实践性,不断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传统美术教育仅仅注重课堂内临摹绘画能力的培养,课程枯燥且乏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将美术教学与劳技结合起来,能够依托校外教育,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
  关键词: 小学美术 劳技课程 教学思考 对策
  以动手实践为主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以其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特点,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小学美术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劳技课程,能够全面提高小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不断激发和强化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当然在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开展中,应该不断规范课程设置,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有效规避课程凌乱、盲目等弊端。
  一、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问题思考
  在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开展中,虽然劳技课程的开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但如果劳技课程利用不当,往往就会影响教学进度,甚至会因安全措施不当影响小学生的生命安全。当前小学美术劳技课程开展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进度与学生自主之间的矛盾
  劳技课程的宗旨在于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将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结合起来。在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开展中,需要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如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小学生的意识来开展美术教学工作,那么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进度将无法保证。特别是当前小学美术的课时安排不足,在开展劳技课程时,很容易因小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拓展,造成小学美术教学进度的更迭和滞后。此外,由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不同,在开展美术劳技课程时,不同的学生的课堂活跃程度不同,对于一些活跃性较强的学生,为了平衡其他学生,往往容易影响他们的活跃程度。
  (二)劳技课程设备场所的限制与学生的安全矛盾
  小学美术课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在教授小学生绘画技术时,教师需要带领小学生亲近大自然,更加直观地开展绘画工作。但由于劳技课程的教学资源短缺,教学设备落后,安全保障设施不足,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有序开展。如部分教师在教授小学生绘画树木花草等自然植物时,只能将小学生带到操场上,通过观察校园内的树木进行绘画。
  (三)劳技课程中的评价标准问题
  在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开展中,如何评价学生的收获,如何评价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是当前劳技课程开展的首要问题。由于劳技课程的实践性,决定了劳技课程不能运用结果评价的传统方式,但如果运用过程评价和学生自评,其评价效果也不高。对于过程评价,不少小学生虎头蛇尾,过程评价难以保证课程。对于学生互评,学生评价结果的倾向性也是劳技课程评价的主要问题。
  二、优化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策略思考
  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开展劳技课程,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学生对小学美术的兴趣和参与度,强化课堂内教学与校外教育的有机结合,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针对小学美术劳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以下优化策略:
  (一)开发适合校外教育的美术课程资源
  为了缓解小学美术劳技课程教学进度和学生主体性之间的矛盾,在开展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小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校外劳技教育。在开展校外劳技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匹配优良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应该不断优化和制作符合劳技课程特点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课程,将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等融合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入家长的配合,不断拓展校外教育的领域和范围。
  (二)建立以“微课程”为载体的校外劳技课程学习资源
  在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开展过程中,由于学校现有的资源、设备的不足,以及学生人身安全等问题,因此在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开展中,教师应该有效规避这些问题,建立完善的以“微课程”为载体的校外劳技课程学习资源。依托信息技术,将小学美术课程制作成微视频,这样能够摆脱课堂教学的限制,使得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强化对美术课程的学习。通过“微课程”,小学生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美术技术、美术理论的学习,同时能够利用校外丰富的资源和设备更加针对性地进行美术学习。
  (三)不断优化教师的指导策略和评价策略
  在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开展中,为了充分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科学的指导策略,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重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得学生能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同时,为了保障劳技课程的顺利开展,教师应该不断优化评价策略,科学全面地评价每一名学生。
  小学美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开展劳技课程,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针对劳技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应该注重优化教学资源,编制“微课程”,完善评价标准和指导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清妍.整合劳技元素优化小学美术手工课堂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4(20).
  [2]周生东.小班化美术手工教学设计微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德育教育已成为全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都密切关注的教育问题,也是当前小学教学研究的难点热点。传统的德育教育理念有其局限性与不足,面对新的时代条件与形势,必须学习新的德育教育的理念观念,树立新的德育目标,创新德育方法内容,加强德育教师团队组建,从而切实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教育 德育工作 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
摘 要:医疗体制改革对我国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公立医院作为承担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责任载体,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定会受到政策导向及市场经济环境的双重影响,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也就尤为重要。目前,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如何尽快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预算工具在公立医院经济决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是公立医院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现状;改进
摘 要: 有效课堂,依托于有效教学,作为一名承载美育使命的美术教师,研究和探索课堂有效教学,在深入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那么,如何实现美术课堂的有效性教学呢?作者针对如何实施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初中美术 教学 有效性 提高策略  1.更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