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听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应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210例产妇按照护理方法的区别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纲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满意评分、紧张率以及角色适应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护理能力、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紧张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角色适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工作中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不仅能提升产妇的护理能力以及满意程度。还可降低其不良情绪发生率。
[关键词]母嬰同室:新生儿护理;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96-5249(2019)05-195-01
母婴同室主要是指产妇在分娩之后在同一个房间内安置新生儿以及母亲,使新生儿与母亲每天相处的时间能≥22h。母婴同室对于确保新生儿营养、母婴情感交流、产妇早开奶有一定的帮助,还可促进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不但能使患者自我护理的需求得到满足,产妇通过护理人员的指导以及帮助可以达到自我护理的需求,选择对健康有利的行为共同的参与到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本文对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干预,现将其护理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均来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共210例。按照回顾性分析的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5例。对照组中年龄为20岁-40岁,平均年龄为(29.33±5.88)岁;60例顺产,55例剖宮产,新生儿体重为2500g-3600g,平均体重为(3000±112)g;观察组中中年龄为21岁-39岁,平均年龄为(28.55±5.72)岁;62例顺产,53例剖宮产,新生儿体重为2450g-3600g,平均体重为(2980±110)g。所有新生兒均为足月分娩,无异常情况,Apgar评分>8分,所有产妇对于此次研究均知情,并自愿配合调查;将极低体重儿、巨大儿以及早产儿排除出本组研究之外。观察组、对照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基本一致(尸>0.05),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产妇、新生儿开展护理干预,通过专业的护理人员帮助新生儿更换尿布、更换衣服、抚触、脐部护理、新生儿沐浴等工作,可以允许家属以及产妇在旁边观看,但是不允许其在护理过程中参与。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相关对策体现如下:
(1)健康教育:通过发放护理宣传手册的方式使家属以及产妇对新生儿生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开展共同参与护理的重要性,将新生儿护理的注意要点、操作要点以及护理方法等知识详细的讲解,对于产妇以及家属提出的疑问,还给予详细、耐心的回答,使其对于共同参与护理的意义有一定的了解,为产妇及时转换角色有一定的帮助,使其能够对日常护理程序有一定的帮助,为良好的开展新生儿护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2)喂养护理干预:新生儿的主要营养来源于母乳,采用母乳喂养的方法可以使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概率明显减少。同时,护理人员应该指导产妇如何正常的喂养母乳,防止出现误吸、溢乳以及呛奶等情况。对于暂时无法母乳喂养的产妇,应该教会其奶粉调配的方法,待能正常母乳喂养后再实现全母乳喂养。
(3)加强亲子接触:护理人员可以合理的指引产妇开展亲吻婴儿、注视婴儿、拥抱婴儿、触摸婴儿等操作,并告知产妇如何开展臀部护理、更换尿片、换衣服等。通过袋鼠式护理的方法使新生儿在产妇裸露的胸前趴着,并通过被子盖着背部,引导产妇通过双手对新生儿的臀部、背部拖着,可分别在早上、晚上各进行1次,1h/次,使母婴能够实现0距离接触,为维持深厚的感情奠定良好的基础。
(4)沐浴护理干预:在为新生儿沐浴之前要求家属将新生儿衣物准备好,并由家属、产妇对新生儿抚触、游泳、沐浴等整个过程进行观摩,可以允许产妇在一帮观察,接着慢慢的邀请产妇参与其中。若出现产妇动作不合理的情况要立即指出,并示范正确的动作。
(5)重视观察:产妇和家属应该共同维持母婴同室环境处于干净、卫生的状态内。教会产妇对新生儿的大小便、脐带、体温、呼吸、声音等指标进行观察,并对引起新生儿哭闹的因素进行观察,若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上报护士,以便能在第一时间处理异常情况。
1.3临床观察指标
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对两组产妇的紧张情绪发生率、角色适应程度等进行观察。另外,统一评价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以及满意评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越好,其护理满意程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l8.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作分析统计,若P<0.05,则代表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产妇紧张率以及角色适应率
观察组产妇8例有紧张情绪,100例能适应母亲的角色,观察组紧张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其适应母亲角色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对比两组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以及满意评分
观察组新生儿护理能力评分、满意评分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母婴同室在产科护理工作中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不仅能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还可使母乳喂养率得到明显增加,为新生儿智力发育、身体发育起到促进的作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是在奥伦提出的自我护理学说发展得出的一种护理方法,在护理学发展中自我护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通常包含自我调整、自我操作、自我观察等自我护理活动。由于产妇在完成分娩之后需要负责照顾新生儿的工作,加上其对于新生儿护理的知识有着较大的需求,此时应用共同参与式护理干预,可以使产妇及时的适应母亲的角色,并缓解新生儿护理的紧张情绪。因为可以全程参与其中,还能使产妇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明显提高,从而提升护理的人性化。据分析本组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的紧张率以及角色适应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区别(P<0.05);观察组新生儿护理能力、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应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干预可获得理想的效果,使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明显提高,对产妇及时转换角色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母嬰同室:新生儿护理;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96-5249(2019)05-195-01
母婴同室主要是指产妇在分娩之后在同一个房间内安置新生儿以及母亲,使新生儿与母亲每天相处的时间能≥22h。母婴同室对于确保新生儿营养、母婴情感交流、产妇早开奶有一定的帮助,还可促进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不但能使患者自我护理的需求得到满足,产妇通过护理人员的指导以及帮助可以达到自我护理的需求,选择对健康有利的行为共同的参与到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本文对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干预,现将其护理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均来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共210例。按照回顾性分析的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5例。对照组中年龄为20岁-40岁,平均年龄为(29.33±5.88)岁;60例顺产,55例剖宮产,新生儿体重为2500g-3600g,平均体重为(3000±112)g;观察组中中年龄为21岁-39岁,平均年龄为(28.55±5.72)岁;62例顺产,53例剖宮产,新生儿体重为2450g-3600g,平均体重为(2980±110)g。所有新生兒均为足月分娩,无异常情况,Apgar评分>8分,所有产妇对于此次研究均知情,并自愿配合调查;将极低体重儿、巨大儿以及早产儿排除出本组研究之外。观察组、对照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基本一致(尸>0.05),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产妇、新生儿开展护理干预,通过专业的护理人员帮助新生儿更换尿布、更换衣服、抚触、脐部护理、新生儿沐浴等工作,可以允许家属以及产妇在旁边观看,但是不允许其在护理过程中参与。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相关对策体现如下:
(1)健康教育:通过发放护理宣传手册的方式使家属以及产妇对新生儿生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开展共同参与护理的重要性,将新生儿护理的注意要点、操作要点以及护理方法等知识详细的讲解,对于产妇以及家属提出的疑问,还给予详细、耐心的回答,使其对于共同参与护理的意义有一定的了解,为产妇及时转换角色有一定的帮助,使其能够对日常护理程序有一定的帮助,为良好的开展新生儿护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2)喂养护理干预:新生儿的主要营养来源于母乳,采用母乳喂养的方法可以使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概率明显减少。同时,护理人员应该指导产妇如何正常的喂养母乳,防止出现误吸、溢乳以及呛奶等情况。对于暂时无法母乳喂养的产妇,应该教会其奶粉调配的方法,待能正常母乳喂养后再实现全母乳喂养。
(3)加强亲子接触:护理人员可以合理的指引产妇开展亲吻婴儿、注视婴儿、拥抱婴儿、触摸婴儿等操作,并告知产妇如何开展臀部护理、更换尿片、换衣服等。通过袋鼠式护理的方法使新生儿在产妇裸露的胸前趴着,并通过被子盖着背部,引导产妇通过双手对新生儿的臀部、背部拖着,可分别在早上、晚上各进行1次,1h/次,使母婴能够实现0距离接触,为维持深厚的感情奠定良好的基础。
(4)沐浴护理干预:在为新生儿沐浴之前要求家属将新生儿衣物准备好,并由家属、产妇对新生儿抚触、游泳、沐浴等整个过程进行观摩,可以允许产妇在一帮观察,接着慢慢的邀请产妇参与其中。若出现产妇动作不合理的情况要立即指出,并示范正确的动作。
(5)重视观察:产妇和家属应该共同维持母婴同室环境处于干净、卫生的状态内。教会产妇对新生儿的大小便、脐带、体温、呼吸、声音等指标进行观察,并对引起新生儿哭闹的因素进行观察,若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上报护士,以便能在第一时间处理异常情况。
1.3临床观察指标
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对两组产妇的紧张情绪发生率、角色适应程度等进行观察。另外,统一评价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以及满意评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越好,其护理满意程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l8.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作分析统计,若P<0.05,则代表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产妇紧张率以及角色适应率
观察组产妇8例有紧张情绪,100例能适应母亲的角色,观察组紧张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其适应母亲角色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对比两组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以及满意评分
观察组新生儿护理能力评分、满意评分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母婴同室在产科护理工作中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不仅能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还可使母乳喂养率得到明显增加,为新生儿智力发育、身体发育起到促进的作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是在奥伦提出的自我护理学说发展得出的一种护理方法,在护理学发展中自我护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通常包含自我调整、自我操作、自我观察等自我护理活动。由于产妇在完成分娩之后需要负责照顾新生儿的工作,加上其对于新生儿护理的知识有着较大的需求,此时应用共同参与式护理干预,可以使产妇及时的适应母亲的角色,并缓解新生儿护理的紧张情绪。因为可以全程参与其中,还能使产妇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明显提高,从而提升护理的人性化。据分析本组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的紧张率以及角色适应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区别(P<0.05);观察组新生儿护理能力、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应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干预可获得理想的效果,使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明显提高,对产妇及时转换角色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