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叫“业余建筑工作室”的主持建筑师刚刚获颁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立兹克奖,一时间消息震撼了整个建筑界。49岁的王澍以这样的方式开始进入国人视野。在此之前,他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以及宁波博物馆两个项目已经令人惊艳地分别伫立在杭州和宁波。
普立兹克奖历史上上一个获奖的华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贝聿铭,比较这两位的建筑语言以及文脉传承,应该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王澍是谁?他都建了些什么房子?位于哪些城市?好在哪里?为什么获奖的是他?……都还是很大的一个个问号。王澍的获奖是否能在中国掀起一阵阅读建筑的热潮还真不好说,但是或许会让一部分人开始关注建筑与地域特色、文化传承以及材料之间的关系。
介绍几本关于中国建筑的书籍吧。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美术系助理教授赖德霖的最新作品《中国建筑革命——民国早期的礼制建筑》,探讨了辛亥革命之后至抗日战争爆发期间中国礼制建筑的发展。薛求理博士所著的《建造革命——1980年以来的中国建筑》,则系统地梳理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新的建筑实践脉络,分析了传统和过去如何影响着中国崛起的一代年轻建筑师。《今天》文学杂志则在2009年夏季号出过一期《中国当代建筑专辑》。当然,重点是台湾著名建筑评论家阮庆岳介绍活跃于当代的大陆与台湾的十五人/组建筑师的作品集《下一个天际线: 当代华人建筑考》。
阮庆岳选取了大陆十位“当代活跃的建筑师”,包括刘家琨、王澍、朱锫、都市实践、张雷、王昀、童明、陈旭东、祝晓峰、标准营造。此前,他曾写过《建筑师的关键词:东亚都市地景的30种阅读术》,是以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建筑师为界,此次则专注于近年火热发展的大陆建筑现象,“华人建筑此刻正缤纷多元”,意图以华人建筑文化圈的大范围,作各自区域的定位与解读。■
普立兹克奖历史上上一个获奖的华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贝聿铭,比较这两位的建筑语言以及文脉传承,应该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王澍是谁?他都建了些什么房子?位于哪些城市?好在哪里?为什么获奖的是他?……都还是很大的一个个问号。王澍的获奖是否能在中国掀起一阵阅读建筑的热潮还真不好说,但是或许会让一部分人开始关注建筑与地域特色、文化传承以及材料之间的关系。
介绍几本关于中国建筑的书籍吧。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美术系助理教授赖德霖的最新作品《中国建筑革命——民国早期的礼制建筑》,探讨了辛亥革命之后至抗日战争爆发期间中国礼制建筑的发展。薛求理博士所著的《建造革命——1980年以来的中国建筑》,则系统地梳理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新的建筑实践脉络,分析了传统和过去如何影响着中国崛起的一代年轻建筑师。《今天》文学杂志则在2009年夏季号出过一期《中国当代建筑专辑》。当然,重点是台湾著名建筑评论家阮庆岳介绍活跃于当代的大陆与台湾的十五人/组建筑师的作品集《下一个天际线: 当代华人建筑考》。
阮庆岳选取了大陆十位“当代活跃的建筑师”,包括刘家琨、王澍、朱锫、都市实践、张雷、王昀、童明、陈旭东、祝晓峰、标准营造。此前,他曾写过《建筑师的关键词:东亚都市地景的30种阅读术》,是以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建筑师为界,此次则专注于近年火热发展的大陆建筑现象,“华人建筑此刻正缤纷多元”,意图以华人建筑文化圈的大范围,作各自区域的定位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