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3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推进视频会,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工作。4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部署各地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4月28日,中央文明办发出《关于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一个月内从党中央、国务院到相关部门接二连三布置有关清洁行动方面的工作,前所未有。爱国卫生运动、精神文明创建以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三个重大事项叠加,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上去认识、去部署、去落实,因为我们刚刚经历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推进健康文明生活习惯具有的特殊意义。同时,这三个重大事项跟我们每个人也都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也都是不可或缺的主角,不能无故缺席!
众所周知,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 2020年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当前各地正全力以赴以“干干净净迎小康”为主题,以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从各地实际出发拓展优化“三清一改”内容,“立足清、聚焦保、着力改、促进美”。立足清,就是突出清理死角盲区,由“清脏”向“治乱”拓展。聚焦保,就是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实现村庄由一时清洁向长效清洁转变。着力改,就是引导农民群众转变不良习惯,养成健康卫生、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促进美,就是把村庄清洁行动与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庄绿化亮化、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整体提升村容村貌。开展好村庄清洁行动,就是为爱国卫生运动增添色彩,就是要让绿色健康卫生理念化风成俗,确保按时高质量收官交账,干干净净迎小康。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爱国卫生人人受益。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人民的一项伟大创举,是我国防控重大传染病的一大法宝。1952年,毛泽东同志就题词号召全民:“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习近平总书记也早在2013年就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认真总结浙江省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并加以推广。2020年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这个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考察时又强调:“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从1952年到2013年再到2020年,68年过去了,过去的只是时间,不变的依然是对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清洁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视。从那时起,爱国卫生运动的内容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从那时起,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除四害、改水改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等工作,有力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推开,一大批村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可以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承载了亿万农民的新期待,而爱国卫生运动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文明乡风最基础的工作,是“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是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传家宝。新时代,我们要继续用好这一传家宝,把基础工作清洁行动做牢做实,把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到新水平。但当前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收官只有半年多时间,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农民良好的卫生习惯正在形成和转变,但还缺乏对环境整治工作的必要性认识,持久性较差,依然停留在“要我改”层面,离“我要改”还有一定距离,突击改应付检查较多,日常自觉行为有待加强;二是县乡和村级集体财政不足,依靠财政拨款有限,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配套设施难以较短时间健全,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还多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上,缺乏系统性、完整性、长远性;三是季节性农作物、废弃物污染,成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难点,乡村卫生可能成为乡村振兴短板依然突出;四是还没有真正形成合力,缺乏长清、长净、长效管理机制,在整体上缺乏协调性,全民参与,齐抓共管局面尚未形成。
针对以上主要问题,建议如下:
一是广泛宣传动员。乡村是社会治理的末梢,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通过什么方式落实到基层、传达到群众中十分关键。所以尽量要通过农民群众喜闻乐见、易学易懂的方式来宣传动员,譬如小喇叭、手提小音箱、乡村微信群、宣传单、宣传画、图书、动漫、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加强农村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引导教育群众自觉摒弃垃圾乱倒、污水乱泼、工具乱放等生活陋习,养成自觉保持家庭生活环境整洁干净、生产生活物品摆放有序的良好习惯。另外,在宣传动员时,不仅要抓大人,更要从孩子抓起,从学校抓起,青少年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不仅有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家庭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学生也是社会的一分子,与成人一样是社会、文化和公共活动的参与者,他们有巨大的潜能和求知欲,学生在家的影响力甚至比大人还大,学生为家人宣传所学的卫生健康文明知识,会进一步通过学生传导到家长,引导全家老少一起自觉养成文明卫生习惯,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是改变健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今年中央财政拿出一百多个亿,支持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县推进,并对去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地方给予激励支持。譬如,日前河南省长垣市就刚刚获评国务院2019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地方”,并成为河南省唯一上榜城市。作为入选奖励,中央财政在分配2020年度農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时,给予了长垣市2000万元激励支持,主要用于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建设。这就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当然光靠奖励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主要还要依靠各级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各级政府需承担农村环境整治的主导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要大包大揽,让农民“靠边站”、当看客。要采取“向上争一点、政府投一点、集体筹一点、农民拿一点”的资金投入模式。同时,要建管并重,坚决破除和改变“有人建设、无人运营”及“建得起、用不起”等困局,绝不能让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冒头滋生。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定要通过强化系统思维、协调推进,全过程、全要素补齐短板弱项,提升整治成效。 三是抓好问题整改。垃圾随意丢弃,农作物、农具乱堆乱放一度成为农村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因此,清洁行动一定要重点清理農户房屋周围及村庄公共区域的私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停乱养,要加强巡查,坚持抓关键、抓重点,发现 “乱种即清、乱堆即整、乱搭即拆”。清洁行动不在一时,而在长久。打扫庭院内的卫生,要做到房前、院内柴草码放整齐,物料堆放有序。这些要求看似简单,但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就很不容易。千万不要低估“门前三包”这个问题的难度,一定要制定目标、清理范围、清理内容、清理标准,围绕“洁化、序化、干净、整治”的建设要求,全面整治村庄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农村的事必须让群众看得见标准、摸得着荣誉和实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一定要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创造实实在在的载体,寓教于乐,入耳入脑,深入人心,潜移默化。”所以,一定要创造条件尽可能地组织乡亲到“三清一改”好的地方参观学习,实地看比百张嘴说更有说服力,要用周边先进典型带动,身边干部带头引领,要让百姓实实在在看到听到感受到参与环境综合整治、保持院落整洁、物放有序的好处。同时,还要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攻坚月行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逐处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整改效果。整改完成后,要建立长效机制,注意利用视频抓拍、手机“随手拍”等“智慧”手段,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监督乡村环境问题,对暴露出的问题第一时间反馈并要求限时整改。要有责任分解、落实、追究的闭环管理,促进各村居主动整改问题。
四是建立全民动员新机制。任何地方,只要你爱它,它就是你的世界。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是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村庄清洁行动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本任务,我们必须责无旁贷地去爱它,用自己的双手和行动去支持它。其实爱国卫生运动的要义就在于全民动员,要求每个个体都要行动起来、同向同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法宝。爱国卫生运动应坚持树立“每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思想,从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和不卫生陋习入手,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调动群众人人动手、人人参与,实现人人共享。同时,还要以疫情防控为契机,从人居环境、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着手,引导群众提高环境保洁意识,改掉随地乱倒污水、乱丢垃圾等陋习,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不断丰富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的内涵,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在全民动员开展乡村清洁方面,日本很多年前就开展了,几十年前的日本农村也曾经是脏乱差、贫穷、落后的代名词,经过日本几代人不懈的努力,才终于把破败的农村改造成了“日本人心灵的故乡”, 日本农村改造的终极目标是营造一个缓慢、舒适的宜居社区。尤其是小小的北村,仅有50户人家,其中38户仍然使用茅草制作屋顶。20世纪70年代,和日本其他地方年轻人一样,北村的年轻人也纷纷离乡闯荡,人越走越远,这个江户时代中末期兴建的传统茅葺村庄面临着消失的危机……后来,在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北村居民激发出了高度的危机意识,家家户户、人人参与,从保留老房子、清洁屋内院外做起,北村如今成了日本最美的小山村。
治理一条江,改变一座城。治理一个村,同样如此。总之,行动比语言更具力量,清洁环境也能成为一件很酷的事。爱国卫生运动,人人可为、人人能为。我们每个人都应立即采取行动,将爱国卫生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为清洁行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大家俯身捡起垃圾的那瞬间,也许就是一种最适合、最简单的行动方式。
众所周知,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 2020年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当前各地正全力以赴以“干干净净迎小康”为主题,以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从各地实际出发拓展优化“三清一改”内容,“立足清、聚焦保、着力改、促进美”。立足清,就是突出清理死角盲区,由“清脏”向“治乱”拓展。聚焦保,就是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实现村庄由一时清洁向长效清洁转变。着力改,就是引导农民群众转变不良习惯,养成健康卫生、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促进美,就是把村庄清洁行动与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庄绿化亮化、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整体提升村容村貌。开展好村庄清洁行动,就是为爱国卫生运动增添色彩,就是要让绿色健康卫生理念化风成俗,确保按时高质量收官交账,干干净净迎小康。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爱国卫生人人受益。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人民的一项伟大创举,是我国防控重大传染病的一大法宝。1952年,毛泽东同志就题词号召全民:“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习近平总书记也早在2013年就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认真总结浙江省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并加以推广。2020年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这个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考察时又强调:“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从1952年到2013年再到2020年,68年过去了,过去的只是时间,不变的依然是对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清洁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视。从那时起,爱国卫生运动的内容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从那时起,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除四害、改水改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等工作,有力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推开,一大批村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可以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承载了亿万农民的新期待,而爱国卫生运动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文明乡风最基础的工作,是“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是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传家宝。新时代,我们要继续用好这一传家宝,把基础工作清洁行动做牢做实,把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到新水平。但当前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收官只有半年多时间,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农民良好的卫生习惯正在形成和转变,但还缺乏对环境整治工作的必要性认识,持久性较差,依然停留在“要我改”层面,离“我要改”还有一定距离,突击改应付检查较多,日常自觉行为有待加强;二是县乡和村级集体财政不足,依靠财政拨款有限,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配套设施难以较短时间健全,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还多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上,缺乏系统性、完整性、长远性;三是季节性农作物、废弃物污染,成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难点,乡村卫生可能成为乡村振兴短板依然突出;四是还没有真正形成合力,缺乏长清、长净、长效管理机制,在整体上缺乏协调性,全民参与,齐抓共管局面尚未形成。
针对以上主要问题,建议如下:
一是广泛宣传动员。乡村是社会治理的末梢,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通过什么方式落实到基层、传达到群众中十分关键。所以尽量要通过农民群众喜闻乐见、易学易懂的方式来宣传动员,譬如小喇叭、手提小音箱、乡村微信群、宣传单、宣传画、图书、动漫、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加强农村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引导教育群众自觉摒弃垃圾乱倒、污水乱泼、工具乱放等生活陋习,养成自觉保持家庭生活环境整洁干净、生产生活物品摆放有序的良好习惯。另外,在宣传动员时,不仅要抓大人,更要从孩子抓起,从学校抓起,青少年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不仅有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家庭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学生也是社会的一分子,与成人一样是社会、文化和公共活动的参与者,他们有巨大的潜能和求知欲,学生在家的影响力甚至比大人还大,学生为家人宣传所学的卫生健康文明知识,会进一步通过学生传导到家长,引导全家老少一起自觉养成文明卫生习惯,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是改变健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今年中央财政拿出一百多个亿,支持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县推进,并对去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地方给予激励支持。譬如,日前河南省长垣市就刚刚获评国务院2019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地方”,并成为河南省唯一上榜城市。作为入选奖励,中央财政在分配2020年度農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时,给予了长垣市2000万元激励支持,主要用于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建设。这就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当然光靠奖励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主要还要依靠各级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各级政府需承担农村环境整治的主导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要大包大揽,让农民“靠边站”、当看客。要采取“向上争一点、政府投一点、集体筹一点、农民拿一点”的资金投入模式。同时,要建管并重,坚决破除和改变“有人建设、无人运营”及“建得起、用不起”等困局,绝不能让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冒头滋生。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定要通过强化系统思维、协调推进,全过程、全要素补齐短板弱项,提升整治成效。 三是抓好问题整改。垃圾随意丢弃,农作物、农具乱堆乱放一度成为农村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因此,清洁行动一定要重点清理農户房屋周围及村庄公共区域的私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停乱养,要加强巡查,坚持抓关键、抓重点,发现 “乱种即清、乱堆即整、乱搭即拆”。清洁行动不在一时,而在长久。打扫庭院内的卫生,要做到房前、院内柴草码放整齐,物料堆放有序。这些要求看似简单,但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就很不容易。千万不要低估“门前三包”这个问题的难度,一定要制定目标、清理范围、清理内容、清理标准,围绕“洁化、序化、干净、整治”的建设要求,全面整治村庄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农村的事必须让群众看得见标准、摸得着荣誉和实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一定要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创造实实在在的载体,寓教于乐,入耳入脑,深入人心,潜移默化。”所以,一定要创造条件尽可能地组织乡亲到“三清一改”好的地方参观学习,实地看比百张嘴说更有说服力,要用周边先进典型带动,身边干部带头引领,要让百姓实实在在看到听到感受到参与环境综合整治、保持院落整洁、物放有序的好处。同时,还要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攻坚月行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逐处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整改效果。整改完成后,要建立长效机制,注意利用视频抓拍、手机“随手拍”等“智慧”手段,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监督乡村环境问题,对暴露出的问题第一时间反馈并要求限时整改。要有责任分解、落实、追究的闭环管理,促进各村居主动整改问题。
四是建立全民动员新机制。任何地方,只要你爱它,它就是你的世界。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是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村庄清洁行动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本任务,我们必须责无旁贷地去爱它,用自己的双手和行动去支持它。其实爱国卫生运动的要义就在于全民动员,要求每个个体都要行动起来、同向同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法宝。爱国卫生运动应坚持树立“每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思想,从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和不卫生陋习入手,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调动群众人人动手、人人参与,实现人人共享。同时,还要以疫情防控为契机,从人居环境、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着手,引导群众提高环境保洁意识,改掉随地乱倒污水、乱丢垃圾等陋习,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不断丰富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的内涵,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在全民动员开展乡村清洁方面,日本很多年前就开展了,几十年前的日本农村也曾经是脏乱差、贫穷、落后的代名词,经过日本几代人不懈的努力,才终于把破败的农村改造成了“日本人心灵的故乡”, 日本农村改造的终极目标是营造一个缓慢、舒适的宜居社区。尤其是小小的北村,仅有50户人家,其中38户仍然使用茅草制作屋顶。20世纪70年代,和日本其他地方年轻人一样,北村的年轻人也纷纷离乡闯荡,人越走越远,这个江户时代中末期兴建的传统茅葺村庄面临着消失的危机……后来,在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北村居民激发出了高度的危机意识,家家户户、人人参与,从保留老房子、清洁屋内院外做起,北村如今成了日本最美的小山村。
治理一条江,改变一座城。治理一个村,同样如此。总之,行动比语言更具力量,清洁环境也能成为一件很酷的事。爱国卫生运动,人人可为、人人能为。我们每个人都应立即采取行动,将爱国卫生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为清洁行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大家俯身捡起垃圾的那瞬间,也许就是一种最适合、最简单的行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