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的哲学源起于观“变”而思“常”,其生成论的思想也肇始于“变”与“常”的辩证关系。老子认为:“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也,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老子》第二十三章)万象流逝,皆不能久,现象界中的事物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老子没有象西方传统哲学家一样,选择一个形而上的概念作为确定事物内在规定性的根据,而是肯定万物的变化,并试图探索事物变化的缘由、动因和规律,即超出经验世界的恒常。老子认为,万物生成变化的总根源与总根据在于道,道不仅是宇宙的根源,是万物之母,而且决定了变化的内在规律。
首先,道虚而生万物。道作为世界之根本,万物皆由道所生,可以说生是道的核心与灵魂。“道”作为世界的总根源是形而上的实存,其存在无法名状,因此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对于道的描述,老子还提出:“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的存在虚无缥缈,超越了人的感官,是我们的感官无法把握的。这里的无法言明、无法名状的状态就是“虚”状的存在,“虚”是道的基本属性,在老子学说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就指出,道家思想以“虚无为本”。道能生万物的奥秘也正在于这种“虚无”的状态中。老子在《道德经》中论及“虚无”时往往与道的创生性相联系。“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第四章)此处“冲”训虚,“道冲”意指道的存在是虚状存在的,无形体且无法言明。但是这种虚状的道体却是万物的根源,它所发挥的用途是不可穷尽的。虚空的变化永不停竭,这是生成天地万物的根源。“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第六章)道“常虚”,其自身永不会变成盈,因此“玄之又玄”,为众妙之门。正因为道不被任何规定性所束缚,无形无名且无迹可寻,才能够虚位以待,能够拥有生成万物的潜质,以其无穷的创造力生成万物。
“虚”状存在的道虽无形无名,但却并非空无一物,不能等同于绝对的“无”。老子有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第二十五章)此处所谓的“有物混成”与“道虚”都是对于道的形容,两种界说可以互训,“虚”实为“混成”之物所形成,而道之“虚”的生成性也可从“混成”中探出缘由。这里的“有物”非实有之物,有物混成说明道的存在是浑朴状态的,是天地之根本,同时具有生成万物的能力。道存在于有无之间,即能以物存,此为有;能时刻向他物生成,向他物敞开,此为无。处于有无之间既不为形名所束缚,同时又不是空无一物,包含丰富的创造性,这正是“虚”的本意。“虚”的生成性在于道兼有“有”与“无”的属性。道之无推动了物向有的生成,而万物之有又非恒有,总是在向其将成而未成虚其位、守其无。所谓“有无相生”正反映出道不断生成的事实。“这样‘道’就更有可能脱出传统神学宇宙论的理解框架,不再被视为是一实体,而是那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生长成灭的自然历程和道路。这种万事万物的生长成灭乃是由‘有’和‘无’两股力量相激互荡而成,老子将之称为道之为道、‘同出而异名’的两面。”由于有与无的力量强弱而使物在“无形”、“无象”与“有象”、“有精”、“有信”之间循环往复,因此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复其根。”(第十六章)
其次,道不仅以其虚无产生万物,还直接推动了事物的生成与发展。物的生长兴衰是道生万物的完整的过程。作为推动万物生长的力量是道本身所具有的,道依靠自身的力量生成物,万物依道而生,凭道之力自然生长,无须外力的干预。高亨说,“道者,宇宙之母力也……此力生育万地万物,而子母未尝相离。此力包裹天地万物,而表里本为一体。未有天地之先,既有此力存。既有此地之后,长有此力在。天地万物之便,即此力之体。天地万物之隙,亦此力之体。天地万物这性即此力所予。天地万物之变,既此力所动。”道作为天下之母力不仅在于其作为宇宙初始的创生力,不仅具有宇宙发生学的意义,更在于这种力量是万物在生成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所依凭的根本动力。道在生成万物之后,并没有退隐或消失,而是化为万物与天地为一体,推动万物的发展。“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盖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五十一章)道生万物有一个中间环节,便是“气”论。老子把道的力量看作是阴阳之气相互作用的结果,阴阳乃是两种对立的力量,阴阳之气交汇中和才能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阴阳是万物生长的根本动力,“有生者,莫不背于幽而不测之阴,向于明而可见之阳,故曰: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是万物的一体两面,万物虽然都呈现为有形有象的阳性的表象,但是却需要无形无象的阴性的隐性的内相才得以实现。所谓“冲气以为和”则体现出阴阳相生的动态平衡与转化机制,阴阳二气在一体之中相摩相荡、互为消长,而新的和谐体就在这两种力量作用下产生出来。庞朴将整个先秦中国思想传统关于天地万物的观点归结为“阴阳:道器之间”,并且指出了老子阴阳之说的形而上的意义。“这个阴阳,固不是人事上的阴阳,也并非自然中的阴阳,正就是原始的阴阳。形象地说,它是二神;抽象地说,它叫两仪,或者叫‘二’,道生一、一生二的二。它自己是唯象无形的;唯其如此,它可以体现为万物万事之形,万物万事负抱它而生而成。万物万事既生既成以后,又各有自己的具体而微的阴阳。”
第三,道生成的路径——依自然而法自然。物自道始,无形无名。道因其化成天下的力量,不断地将自身物化,通过自然物的呈现而实现自身的彰显。在宇宙万物生成的过程中四种因素共同起作用,分别是道、天、地、人。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在这四大中,天、地、人均为道所生,于是便形成了道与天、地、人之间的生成的层级关系。自然在老子那里却是道所效法的对象,道无法言名,弥散于万物,需要通过自然出场来展现它的生成性。道生万物就体现为自然与天、自然与地、自然与人的相互对应的关系,天、地、人皆效法自然推动道的物化。王庆节在论及老子的自然观时,提出自然的“自己而然”可以解析出“积极性”意义与“消极性”意义。自然的“积极性”意义与“消极性”意义是“自己而然”的一体两面,是指一切事物的生成与发展都遵循其自身特殊的道路而毋须他者的压制、干涉和破坏。一切都自然而然,无需用外力进行调节和参与。但是应当注意的是,“自己而然”并不排斥他者,天地万物之间的“自性而然”才是万物生存发展的根本目的。道生成万物不像“太一”流溢而产生万物,不是不可逆的过程。“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道生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伸展向遥远而又返归本原,其间万物可以互生互化,人与天地自然在生成之力的推动下保持着和谐的关系。除了道以外,万物的存在皆非恒在,它们的内在属性决定于其生成的过程,自然万物都是在与他者共在的基础上不断生成而实现自身的。因此虽然自然强调万物自身的自我与独立,但并未刻意为自我设置绝对对立的他者。“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章)在道生成的基础上,没有绝对的“我”与“他”的对立,善恶美丑没有永恒不变的标准,旦夕祸福因时因地皆有相互转化的契机。总之,“道法自然”不仅道出了宇宙万物在生成发展的过程中各随其性、自由发展的本性,同时也彰显了万物自性与他性的统一,描绘出一幅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作为“四大”之一的人是天地间最具能动性的参与者。人既是自然之子,同时又独具理性能力与道德能力,是自然生命价值的承担者与实现者。“人有一种‘天赋’的责任、义务和使命,或‘天职’,就是实现自然界的‘生道’,而不是相反,更不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而去任意破坏自然界的‘生生之德’。人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此,人的‘安身立命’之地也在于此。”人如何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得当,老子在“法自然”的基础上提出了“无为”的思想。这里的“无”不是空无之无,而是与前面所提及的“虚”相呼应。无为并非无所事事,“无为而无不为”,无所作为也是一种作为。这种作为表现为对宇宙大化流行的尊重,对道生成万物的积极响应。老子在《道德经》中多处形容“无为”,如“简”(第六十七章)、“柔弱”(第七十九章)、“慈”(第六十七章)以及“不敢为天下先”(第六十七章)等。从这些词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具有主动性的人在“法自然”的统摄下应处处采取被动、柔弱的行为方式。但是这种“守弱”的姿态也是人的主动行为的能力的表现,它一方面强调人应当限制其欲望,不应该凭借其独特的地位与能力侵害自然的权利,另一方面则主张人应通过“守弱”为万物的“自己而然”让行,从而推动道的生成与物化。“守弱”并非简单的珍惜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是要以“无为”的行动承担起“生养万物”的使命。因此,老子说“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第六十四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无为”不是人臣服于物,而是听命于道。“事实上,《道德经》告诉我们,由于道的微妙、仁慈的行为,我们可以放心,生命会朝它应该发展的方向发展。”人应该承认自然物存在的价值与独特性,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尊重道的生成与展开。唯其如此,人才能真正成为自然界中的“大”。
老子的把圣人看作万物生成发展的参与者,能够通过“守弱”与“弗敢为”控制自身的欲望,通过“无为”而“辅自然”。大道呼吁人们担负起“生养万物”的使命,因此在老子那里,真正符合天道的人才是生态的人。
基金项目: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基金项目(“中国古典美学的生态智慧与当下的生态美学建设”200903037)和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语言与生态”09YJC75105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吴承笃,1979-,男,山东曲阜人,文学博士,博士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及生态美学方面的研究。(山东济南 250014)
首先,道虚而生万物。道作为世界之根本,万物皆由道所生,可以说生是道的核心与灵魂。“道”作为世界的总根源是形而上的实存,其存在无法名状,因此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对于道的描述,老子还提出:“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的存在虚无缥缈,超越了人的感官,是我们的感官无法把握的。这里的无法言明、无法名状的状态就是“虚”状的存在,“虚”是道的基本属性,在老子学说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就指出,道家思想以“虚无为本”。道能生万物的奥秘也正在于这种“虚无”的状态中。老子在《道德经》中论及“虚无”时往往与道的创生性相联系。“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第四章)此处“冲”训虚,“道冲”意指道的存在是虚状存在的,无形体且无法言明。但是这种虚状的道体却是万物的根源,它所发挥的用途是不可穷尽的。虚空的变化永不停竭,这是生成天地万物的根源。“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第六章)道“常虚”,其自身永不会变成盈,因此“玄之又玄”,为众妙之门。正因为道不被任何规定性所束缚,无形无名且无迹可寻,才能够虚位以待,能够拥有生成万物的潜质,以其无穷的创造力生成万物。
“虚”状存在的道虽无形无名,但却并非空无一物,不能等同于绝对的“无”。老子有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第二十五章)此处所谓的“有物混成”与“道虚”都是对于道的形容,两种界说可以互训,“虚”实为“混成”之物所形成,而道之“虚”的生成性也可从“混成”中探出缘由。这里的“有物”非实有之物,有物混成说明道的存在是浑朴状态的,是天地之根本,同时具有生成万物的能力。道存在于有无之间,即能以物存,此为有;能时刻向他物生成,向他物敞开,此为无。处于有无之间既不为形名所束缚,同时又不是空无一物,包含丰富的创造性,这正是“虚”的本意。“虚”的生成性在于道兼有“有”与“无”的属性。道之无推动了物向有的生成,而万物之有又非恒有,总是在向其将成而未成虚其位、守其无。所谓“有无相生”正反映出道不断生成的事实。“这样‘道’就更有可能脱出传统神学宇宙论的理解框架,不再被视为是一实体,而是那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生长成灭的自然历程和道路。这种万事万物的生长成灭乃是由‘有’和‘无’两股力量相激互荡而成,老子将之称为道之为道、‘同出而异名’的两面。”由于有与无的力量强弱而使物在“无形”、“无象”与“有象”、“有精”、“有信”之间循环往复,因此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复其根。”(第十六章)
其次,道不仅以其虚无产生万物,还直接推动了事物的生成与发展。物的生长兴衰是道生万物的完整的过程。作为推动万物生长的力量是道本身所具有的,道依靠自身的力量生成物,万物依道而生,凭道之力自然生长,无须外力的干预。高亨说,“道者,宇宙之母力也……此力生育万地万物,而子母未尝相离。此力包裹天地万物,而表里本为一体。未有天地之先,既有此力存。既有此地之后,长有此力在。天地万物之便,即此力之体。天地万物之隙,亦此力之体。天地万物这性即此力所予。天地万物之变,既此力所动。”道作为天下之母力不仅在于其作为宇宙初始的创生力,不仅具有宇宙发生学的意义,更在于这种力量是万物在生成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所依凭的根本动力。道在生成万物之后,并没有退隐或消失,而是化为万物与天地为一体,推动万物的发展。“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盖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五十一章)道生万物有一个中间环节,便是“气”论。老子把道的力量看作是阴阳之气相互作用的结果,阴阳乃是两种对立的力量,阴阳之气交汇中和才能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阴阳是万物生长的根本动力,“有生者,莫不背于幽而不测之阴,向于明而可见之阳,故曰: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是万物的一体两面,万物虽然都呈现为有形有象的阳性的表象,但是却需要无形无象的阴性的隐性的内相才得以实现。所谓“冲气以为和”则体现出阴阳相生的动态平衡与转化机制,阴阳二气在一体之中相摩相荡、互为消长,而新的和谐体就在这两种力量作用下产生出来。庞朴将整个先秦中国思想传统关于天地万物的观点归结为“阴阳:道器之间”,并且指出了老子阴阳之说的形而上的意义。“这个阴阳,固不是人事上的阴阳,也并非自然中的阴阳,正就是原始的阴阳。形象地说,它是二神;抽象地说,它叫两仪,或者叫‘二’,道生一、一生二的二。它自己是唯象无形的;唯其如此,它可以体现为万物万事之形,万物万事负抱它而生而成。万物万事既生既成以后,又各有自己的具体而微的阴阳。”
第三,道生成的路径——依自然而法自然。物自道始,无形无名。道因其化成天下的力量,不断地将自身物化,通过自然物的呈现而实现自身的彰显。在宇宙万物生成的过程中四种因素共同起作用,分别是道、天、地、人。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在这四大中,天、地、人均为道所生,于是便形成了道与天、地、人之间的生成的层级关系。自然在老子那里却是道所效法的对象,道无法言名,弥散于万物,需要通过自然出场来展现它的生成性。道生万物就体现为自然与天、自然与地、自然与人的相互对应的关系,天、地、人皆效法自然推动道的物化。王庆节在论及老子的自然观时,提出自然的“自己而然”可以解析出“积极性”意义与“消极性”意义。自然的“积极性”意义与“消极性”意义是“自己而然”的一体两面,是指一切事物的生成与发展都遵循其自身特殊的道路而毋须他者的压制、干涉和破坏。一切都自然而然,无需用外力进行调节和参与。但是应当注意的是,“自己而然”并不排斥他者,天地万物之间的“自性而然”才是万物生存发展的根本目的。道生成万物不像“太一”流溢而产生万物,不是不可逆的过程。“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道生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伸展向遥远而又返归本原,其间万物可以互生互化,人与天地自然在生成之力的推动下保持着和谐的关系。除了道以外,万物的存在皆非恒在,它们的内在属性决定于其生成的过程,自然万物都是在与他者共在的基础上不断生成而实现自身的。因此虽然自然强调万物自身的自我与独立,但并未刻意为自我设置绝对对立的他者。“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章)在道生成的基础上,没有绝对的“我”与“他”的对立,善恶美丑没有永恒不变的标准,旦夕祸福因时因地皆有相互转化的契机。总之,“道法自然”不仅道出了宇宙万物在生成发展的过程中各随其性、自由发展的本性,同时也彰显了万物自性与他性的统一,描绘出一幅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作为“四大”之一的人是天地间最具能动性的参与者。人既是自然之子,同时又独具理性能力与道德能力,是自然生命价值的承担者与实现者。“人有一种‘天赋’的责任、义务和使命,或‘天职’,就是实现自然界的‘生道’,而不是相反,更不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而去任意破坏自然界的‘生生之德’。人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此,人的‘安身立命’之地也在于此。”人如何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得当,老子在“法自然”的基础上提出了“无为”的思想。这里的“无”不是空无之无,而是与前面所提及的“虚”相呼应。无为并非无所事事,“无为而无不为”,无所作为也是一种作为。这种作为表现为对宇宙大化流行的尊重,对道生成万物的积极响应。老子在《道德经》中多处形容“无为”,如“简”(第六十七章)、“柔弱”(第七十九章)、“慈”(第六十七章)以及“不敢为天下先”(第六十七章)等。从这些词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具有主动性的人在“法自然”的统摄下应处处采取被动、柔弱的行为方式。但是这种“守弱”的姿态也是人的主动行为的能力的表现,它一方面强调人应当限制其欲望,不应该凭借其独特的地位与能力侵害自然的权利,另一方面则主张人应通过“守弱”为万物的“自己而然”让行,从而推动道的生成与物化。“守弱”并非简单的珍惜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是要以“无为”的行动承担起“生养万物”的使命。因此,老子说“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第六十四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无为”不是人臣服于物,而是听命于道。“事实上,《道德经》告诉我们,由于道的微妙、仁慈的行为,我们可以放心,生命会朝它应该发展的方向发展。”人应该承认自然物存在的价值与独特性,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尊重道的生成与展开。唯其如此,人才能真正成为自然界中的“大”。
老子的把圣人看作万物生成发展的参与者,能够通过“守弱”与“弗敢为”控制自身的欲望,通过“无为”而“辅自然”。大道呼吁人们担负起“生养万物”的使命,因此在老子那里,真正符合天道的人才是生态的人。
基金项目: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基金项目(“中国古典美学的生态智慧与当下的生态美学建设”200903037)和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语言与生态”09YJC75105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吴承笃,1979-,男,山东曲阜人,文学博士,博士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及生态美学方面的研究。(山东济南 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