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石平先生一定是一位用绘画和作为感动济源、感动河南、最终感动中国的人。
公元前3000年,所罗门国王曾说:“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我站在济源太行蟒河口玉皇岭上刘石平老人的“家”。猛然想起这句话,细细地品味着,在此之前,谁的境遇和他一样呢?以前千百年里,有过他这样的人和他这样的事吗?陶渊明?髡残?八大?曹雪芹?都象又都不象!这些都是名留青史的人,是伟大的,而刘石平一点也不伟大,普普通通的平凡再平凡不过了。除了少数人知道他的名字,更早些时甚至一文不名,年近九十隐居深山,过着基本上原始的生活。
这是怎样一位神秘人物。
刘石平是幸运的。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他年纪轻轻就考进了当时中国最高的美术学府。“重庆国立艺专”,受教于潘天寿、林风眠、丰子恺、倪贻德、傅抱石、关良诸先生,与李可染、席德进、吴冠中、苏天赐等师出同门。在今天看来,这一串令人高山仰止光芒四射的名字汇成的灿烂星河。当年的刘石平则沐浴其中,名师高徒,位列孙山,将他一生的挚爱做了最雄厚的铺垫。
刘石平是不幸的。五十年代后期,正值如日中天大好年华之时,他被错划右派。从天堂跌进地狱,遭受了许多年不公正的待遇,在恶劣的政治环境里,他的名字彻底在人们视线中消失了,我翻看了最近大部分有关刘石平的报刊报道,都尽量不提这一段生活,或者蜻蜓点水一笔带过,然后用一些美丽的词藻,淡泊名利,甘受清贫啊;潜心教育,桃李天下呀等等轻轻掩饰,其实,在这段漫长时间里,刘石平遭遇了许多难以言云的屈辱与坎坷。这是那个时期中国大部分知识分子无可避免的命运。刘石平绝无例外。也正是那艰难困苦的年月,刘石平被打翻在地并踏上一只脚,尽管没有永世不得翻身,但当他重新回到“革命队伍”的时候,早已是“无论魏晋,不知有汉”,物是人非了!
三十年前在济源,我曾见过刘先生两次,那也是搞什么展览,其中挂有他的作品,混列在市县级作品之中。既不突出也不醒目,如同他的为人一样,既不多言也不多语。大家见个面,点点头,握下手而已。一切都是淡淡的。我那时就闻听刘先生的背景,当时来济源也有不少“名家”,及个别的趾高气扬,招摇过市,不知天高地厚的在刘先生面前称大。其实按学历资历,大多该是儿子辈或孙子辈的。刘石平少言寡语,在当时以至以后的几十年中,真个的“沉默是金”了!
我没见过年轻时的刘石平,但我想他一定不是我见过时的样子。是命运改变了他的一生使他变得无欲无求,与世无争,终生孤苦一人。面对大千世界,他几近销声匿迹。美术批评家范洪在推荐张伏山的文章中一开头便写道:“画家张伏山先生的艺术,被社会湮没多年,直到今天才引起社会的关注,在张朋、陈子庄、黄秋园、梁崎相继被发现的今天,仍有许多卓有成就的大画家,默默无闻,遗贤乡里。这实在是我们的悲哀,也充分暴露了以前的文化体制存在的缺陷。”这里所指的默默无闻、遗贤乡里的大画家,刘石平又一个!在那一段漫长的岁月里,受尽人间凄苦的他,从不对人讲诉他的过去,这也是所有采访过他的记者们没有记录下他那段生活的根本原因。我与他匆匆见过几面,亦不愿刻意触碰他那不曾示人的痛处。起码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了,不必再提。近二十年来,这方面的描述太多,于事无补,不如放下,按一句时髦话讲叫“向前看”。好在刘石平先生比陈子庄、黄秋园、张伏山幸运的多,直至今日还健健康康的活着,直至今日还挥毫不止!这就足够了!谁说老人没有爱?绘画就是老人一生一世的挚爱,大爱无疆。他除去生病卧床之外,几十年没有离开过画,有一个记者曾写道:“刘石平又回到学校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他开始进入了创作的旺盛期。他每天早晨或课余都要到大街或集市上画速写。凡走卒、乞丐、老人、小孩都是他画的对象……”这一段描述是真实的贴切的!但这时的刘石平只是为了爱去画,决不是为了出人头地或其他,他从苦难中走来,把全身心的爱都倾注在始自童年就酷嗜的绘画上了。
刘石平先生自己讲述:他从小爱画京剧,正因为爱京剧,他的幼年,也就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京剧鼎盛时期,那时在济源也有京剧,叫做黄戏。但县里没有剧院,有的都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剧团,每逢节日庙会时常演唱,只要有机会,他总跑去看,从不轻易放过。
其实那时他只有几岁十几岁,哪里懂得什么叫戏,只能说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为那些悦耳的唱腔,华丽的服装以及火爆的武打深深吸引着,到了痴迷的程度。
正因为戏看多了,又听大人们不时地讲解,慢慢对戏里的故事也有所了解,什么铁面无私的包龙图呀、寒窑受苦的王宝钏呀!还有赵子龙、穆桂英、黄天霸等等、等等,舞台上英俊的形象和优美的动作,深深刻进了他幼小的心灵里,每次看戏回來,情不自禁就拿出笔来画,凭着记忆和想象去画,画着画着自己心里美滋滋的,简直是一种绝美的享受,于是画京剧人物就是刘石平学画的开始。
除了看戏,年画京剧人物对他的帮助也很大。由于京剧盛行,京剧人物印刷品就应运而生,特别是年画,无论书店市场都有销售。他的父亲经常买一些张贴在屋子里,给他的印象很深。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那时有一种名叫“哈德门”的香烟,烟盒里装有京剧小画片,彩色精印,十分美观。他积攒了许多这样的小画片,时常拿出来把玩,爱不释手,那是他学画京剧人物的最好范画,直至今日他还念念不忘“长坂坡”里赵子龙一手举枪,一手拿马鞭的英武形象。那马鞭和枪什么样,盔甲和靠旗怎么扎,靴子是怎样穿,诸如此类,早在孩提时代他已是捻熟在心了。
随着年龄增长,由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功课忙了,画画的时间少了,中学虽有美术课,画的都是静物、风景之类。后来抗战兴起,流亡在外,看戏的机会少了,在学校里无论课内课外,搞宣传,出墙报,刘石平的兴趣自然也转到这一方面来,画出了大量的抗日宣传画。
在我国绘画领域里,历代画家所画的题材大都是山水、花鸟,画人物也都是高人雅士或仕女之类,似乎这才是传承的正统。即使有画戏曲人物的,如清代苏州的胡三桥,也只是偶尔为之,凤毛麟角,极为稀少。如此种种原因使他对京剧人物逐渐淡忘了。 学校的寝室是在离教学区不远的一个大院里,他住的那座房间横七竖八放了许多双人木板床,他睡上铺,上下很不方便,同室都是外班同学,很陌生孤独的刘石平常常趴在铺上想家,做恶梦。
这院子后面是厨房,紧接着一个大饭厅,所谓饭厅无非是一个竹子加茅草盖的大棚,每到开饭,许多大木桶盛满了饭,你自己去舀,平日多是大米饭,饭里有很多草籽,每周改善两次,四川人叫“打牙祭”,这时可以吃到肉,面条、馒头什么的,是刘石平最高兴的时候了。
当然,除了紧张的学习,也有娱乐。那就是唱京剧、演话剧或舞蹈歌曲。他们演过曹禺的名剧《日出》,导演是李朴园先生,当时在重庆的次坪坝连演十余场,场场客满,轰动一时。
人生是那样的微妙神奇与不可捉摸。当年在这快乐圣土上的艺术家,经过了一个甲子的岁月变幻,有的成了新中国建国以后举足轻重的大师泰斗,有的流走海外成为某国某地区的一代宗师,有的改弦更张去做了别的,林林总总但大部分已不在人世,至今健在如刘石平者形单影支,隐居深山,远离世俗,无名无利,仍在拉着京胡,唱着京剧,画着自己的挚爱,恐已是这世界上的唯一了。
2000年刚过,刘石平得了一场大病。在恢复间隙,老人由侄儿刘鸿喜陪同到城外山里转。走到蟒河口玉皇岭上,忽听有人唱京剧《霸王别姬》,对于酷爱京剧大病初愈的老人来说,这唱腔音乐犹如天籁之音,他愣住了,大山里怎会有人唱京剧?循声而下,竟发现一位老农在放录音,这老农叫宗福元,是一位经历过上百场战役的老战士,解甲归田,隐居山林。宗福元子孙满堂,却喜欢独自居住,自食其力,每天在山上山下忙碌。鸡鸣即起,日落而息,老人乐呵呵的说:“一年打的粮食三年也吃不完,还是劳动最幸福,最愉快!”老人种树成瘾,二十多年来,他把玉皇岭上下整整披上了一层绿装。宗福元也喜爱京剧,刘石平大他五岁,两位老人攀谈之下,相见恨晚,瞬间成了知己。宗福元邀刘石平来山上住,刘石平也正有此意。宗福元腾出一间房子作为刘的画室,很快刘石平就搬进山中。说来也怪,原先刘石平睡前总要吃几片安眠药,然而进到山里之后,每天都睡得非常安稳,身体也日益健壮起来。
原先宗福元买不来京剧磁带,刘石平那里很多,都随他带上了山,济源常委副市长薛玉森听说刘石平住进山里,马上赶去看望,并专门派人去为他修缮了房屋,两位老人说在山里不通有线电视,薛玉森随即又指示有关部门为他们安装了电视接收器,现在两位老人可以自由自在地收看戏剧频道了。
嗣后的岁月里,刘石平与宗福元相依为命,相得益彰,生活充满了和谐欢乐。用刘石平的话说:“这里虽然条件很差,但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他种地我做饭,一个担着挑子能上能下,一个拿起笔来能写能画,他吃了饭去劳动,我上午画画,午休后看书、养花,晚上一起看京剧碟子,生活惬意得很!”有的记者采访时打趣的对一身泥土的宗福元说:“你看刘老师穿的多干净。”宗老汉笑起来:“我整天和泥土打交道,人家是画家,性质不一样。”宗老汉最高兴的是自从刘老师搬来后,这里一下子热闹了,每个月都会有一群京剧票友追到这里来,让刘老师拉弦过戏瘾,每到这时候他就不去干活了,跟着刘老师一块过戏瘾。
市委书记段喜中听说刘石平京胡拉的不错,也曾在看望老人时让老人来一段。刘石平转身取下挂在树上的京胡,欢快的曲调在大山中震荡起来,老人的侄儿刘鸿喜脱口随着琴声开唱,随后,刘石平又自拉自唱了一段《红灯记》,赢得了阵阵掌声,余兴未尽,段书记又随老人来到画室。刘石平乘兴挥毫,瞬息之间,一幅“苏三起解”跃然纸上,令大家叹为观止。
这就是老人的晚年生活,一幅欢乐祥和的田园风情画,两位老汉尽可贻养天年了。
然现实并非到此为止,如若那样也不必我浪费这许多笔墨了。
刘石平是一座艺术金山,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与国家。我们如今开采他挖掘他,决不是要打破老人安详而平静的生活,老人尽可永远在大山里住下去生活下去,但老人的艺术经历了一个甲子的锻造、锤炼,已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地,也应该让世人知道,让世人了解,不要悄无声息地埋没在大山里。这其中有两个人功不可没,这两个人一个叫王锡柱,一个叫任再录。
任再录是济源当地一个中学的党支部书记,喜好京剧,酷爱刘石平的画,多年来在老人生活困苦的时候,经常资助老人,实实在在帮了不小的忙,老人出于感激,也为他画了不少的画,这都符合中国传统的礼尚往来,在艰难的岁月,老人没有什么可以回报的,秀才人情纸半张,只有送画了。今天人们也许会说:“任再录这家伙太聪明,太有眼了!”我要说聪明也好,有眼也罢,那就是任再录。善恶有报,任再录正应了理所当然的福份!
至于王锡柱,曾是济源三十年前的宣传部长,按说是我的老领导,后调沁阳任常务副市长,人大副主任,今年七十开外早已退休。前年他带了个苗大壮找我,要我收做学生,我说:“济源有个刘石平,那是多大的画家呀!干嘛找我?找刘老师啊!”我这位老领导就认真的把孩子送到了山里,一开始刘老似乎并不愿意,过一段时日,觉得这孩子挺不错,也就留下苗大壮做了关门弟子。王锡柱与刘石平交往越多,就越觉得老先生凤毛麟角,非比寻常,便决心为老人奔走呼号,不能让一位大师级画家就这样被隐埋深山了,任再录和刘鸿喜自然而然充当了王老奔走的左膀右臂。而刘石平老人此时依然“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对三个人的举动不置可否。冬去春来,他们不断地往返于北京和几个城市之间,单是我的家里他们自己都说不清跑过多少趟了。一开始我激动着又犹豫着,刘老先生本身是金近足赤,绝对坚挺。问题是天下之大,头绪之多,不是我们这些百无一用的书生可以吹动风的!然而,禁不住王锡柱这位老市长的执著、诚恳、无私无畏,我静下心来想,他图什么呢,圖名?没有他的,图利?更谈不上,这正是一个退休老人的博大胸怀。同时,我看到了济源市委市政府的坚定态度,于是义无返顾地和他们融在了一起。刘老先生终也开始配合,回归三界,走进五行中来。
这是一批感动了上帝的人们。首先是刘石平本人,再有市委和四大班子的领导们,还有广州军区首长李晓刚、安阳市常务副市长陈明,当然也有沁阳老市长王锡柱,再有苗哲、李中伟、姚天征、阎雅琴,原聚文、任再录、刘鸿喜、徐卫伟、卢晓更、冯淑娟等等、等等,所有这些为刘石平呐喊帮助过的人,他们感动了我,也感动了我身后更多的人。我坚信待大山之外都知道刘石平之后,一定会感动整个中国的上帝,甚至全世界。
文字收尾的时候,我想起了百年戏魂翁偶虹先生,翁先生名票出身的大剧作家,一生写戏无数,如《锁麟囊》、《红灯记》、《将相和》、《野猪林》、《生死牌》、《李逵探母》、《夜奔梁山》等。在当今中国经常上演的剧目中,他的剧本超过了三分之一。我觉得刘石平与他有点相像,翁先生写过一篇《自志铭》,容我抄录如下:
也是读书种子,也是江湖伶伦,也曾粉墨涂面,也曾朱墨为文。
甘做花虱于菊圃,不厌蠹鱼于书林。
书破万卷,只青一衿,路行万里,未薄层云。
宁俯首于花鸟,不折腰于缙绅。
步汉卿而无珠帘之影,仪笠翁而无玉堂之心。
看破实未破,作几番闲中忙叟;
未归反有归,为一代今之古人!
我写着想着,这铭文不也正是在说刘石平吗?何等近似,何等相象!刘石平老人,好一个泰山北斗,好一个闲中忙叟,好一个今之古人!
公元前3000年,所罗门国王曾说:“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我站在济源太行蟒河口玉皇岭上刘石平老人的“家”。猛然想起这句话,细细地品味着,在此之前,谁的境遇和他一样呢?以前千百年里,有过他这样的人和他这样的事吗?陶渊明?髡残?八大?曹雪芹?都象又都不象!这些都是名留青史的人,是伟大的,而刘石平一点也不伟大,普普通通的平凡再平凡不过了。除了少数人知道他的名字,更早些时甚至一文不名,年近九十隐居深山,过着基本上原始的生活。
这是怎样一位神秘人物。
刘石平是幸运的。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他年纪轻轻就考进了当时中国最高的美术学府。“重庆国立艺专”,受教于潘天寿、林风眠、丰子恺、倪贻德、傅抱石、关良诸先生,与李可染、席德进、吴冠中、苏天赐等师出同门。在今天看来,这一串令人高山仰止光芒四射的名字汇成的灿烂星河。当年的刘石平则沐浴其中,名师高徒,位列孙山,将他一生的挚爱做了最雄厚的铺垫。
刘石平是不幸的。五十年代后期,正值如日中天大好年华之时,他被错划右派。从天堂跌进地狱,遭受了许多年不公正的待遇,在恶劣的政治环境里,他的名字彻底在人们视线中消失了,我翻看了最近大部分有关刘石平的报刊报道,都尽量不提这一段生活,或者蜻蜓点水一笔带过,然后用一些美丽的词藻,淡泊名利,甘受清贫啊;潜心教育,桃李天下呀等等轻轻掩饰,其实,在这段漫长时间里,刘石平遭遇了许多难以言云的屈辱与坎坷。这是那个时期中国大部分知识分子无可避免的命运。刘石平绝无例外。也正是那艰难困苦的年月,刘石平被打翻在地并踏上一只脚,尽管没有永世不得翻身,但当他重新回到“革命队伍”的时候,早已是“无论魏晋,不知有汉”,物是人非了!
三十年前在济源,我曾见过刘先生两次,那也是搞什么展览,其中挂有他的作品,混列在市县级作品之中。既不突出也不醒目,如同他的为人一样,既不多言也不多语。大家见个面,点点头,握下手而已。一切都是淡淡的。我那时就闻听刘先生的背景,当时来济源也有不少“名家”,及个别的趾高气扬,招摇过市,不知天高地厚的在刘先生面前称大。其实按学历资历,大多该是儿子辈或孙子辈的。刘石平少言寡语,在当时以至以后的几十年中,真个的“沉默是金”了!
我没见过年轻时的刘石平,但我想他一定不是我见过时的样子。是命运改变了他的一生使他变得无欲无求,与世无争,终生孤苦一人。面对大千世界,他几近销声匿迹。美术批评家范洪在推荐张伏山的文章中一开头便写道:“画家张伏山先生的艺术,被社会湮没多年,直到今天才引起社会的关注,在张朋、陈子庄、黄秋园、梁崎相继被发现的今天,仍有许多卓有成就的大画家,默默无闻,遗贤乡里。这实在是我们的悲哀,也充分暴露了以前的文化体制存在的缺陷。”这里所指的默默无闻、遗贤乡里的大画家,刘石平又一个!在那一段漫长的岁月里,受尽人间凄苦的他,从不对人讲诉他的过去,这也是所有采访过他的记者们没有记录下他那段生活的根本原因。我与他匆匆见过几面,亦不愿刻意触碰他那不曾示人的痛处。起码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了,不必再提。近二十年来,这方面的描述太多,于事无补,不如放下,按一句时髦话讲叫“向前看”。好在刘石平先生比陈子庄、黄秋园、张伏山幸运的多,直至今日还健健康康的活着,直至今日还挥毫不止!这就足够了!谁说老人没有爱?绘画就是老人一生一世的挚爱,大爱无疆。他除去生病卧床之外,几十年没有离开过画,有一个记者曾写道:“刘石平又回到学校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他开始进入了创作的旺盛期。他每天早晨或课余都要到大街或集市上画速写。凡走卒、乞丐、老人、小孩都是他画的对象……”这一段描述是真实的贴切的!但这时的刘石平只是为了爱去画,决不是为了出人头地或其他,他从苦难中走来,把全身心的爱都倾注在始自童年就酷嗜的绘画上了。
刘石平先生自己讲述:他从小爱画京剧,正因为爱京剧,他的幼年,也就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京剧鼎盛时期,那时在济源也有京剧,叫做黄戏。但县里没有剧院,有的都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剧团,每逢节日庙会时常演唱,只要有机会,他总跑去看,从不轻易放过。
其实那时他只有几岁十几岁,哪里懂得什么叫戏,只能说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为那些悦耳的唱腔,华丽的服装以及火爆的武打深深吸引着,到了痴迷的程度。
正因为戏看多了,又听大人们不时地讲解,慢慢对戏里的故事也有所了解,什么铁面无私的包龙图呀、寒窑受苦的王宝钏呀!还有赵子龙、穆桂英、黄天霸等等、等等,舞台上英俊的形象和优美的动作,深深刻进了他幼小的心灵里,每次看戏回來,情不自禁就拿出笔来画,凭着记忆和想象去画,画着画着自己心里美滋滋的,简直是一种绝美的享受,于是画京剧人物就是刘石平学画的开始。
除了看戏,年画京剧人物对他的帮助也很大。由于京剧盛行,京剧人物印刷品就应运而生,特别是年画,无论书店市场都有销售。他的父亲经常买一些张贴在屋子里,给他的印象很深。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那时有一种名叫“哈德门”的香烟,烟盒里装有京剧小画片,彩色精印,十分美观。他积攒了许多这样的小画片,时常拿出来把玩,爱不释手,那是他学画京剧人物的最好范画,直至今日他还念念不忘“长坂坡”里赵子龙一手举枪,一手拿马鞭的英武形象。那马鞭和枪什么样,盔甲和靠旗怎么扎,靴子是怎样穿,诸如此类,早在孩提时代他已是捻熟在心了。
随着年龄增长,由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功课忙了,画画的时间少了,中学虽有美术课,画的都是静物、风景之类。后来抗战兴起,流亡在外,看戏的机会少了,在学校里无论课内课外,搞宣传,出墙报,刘石平的兴趣自然也转到这一方面来,画出了大量的抗日宣传画。
在我国绘画领域里,历代画家所画的题材大都是山水、花鸟,画人物也都是高人雅士或仕女之类,似乎这才是传承的正统。即使有画戏曲人物的,如清代苏州的胡三桥,也只是偶尔为之,凤毛麟角,极为稀少。如此种种原因使他对京剧人物逐渐淡忘了。 学校的寝室是在离教学区不远的一个大院里,他住的那座房间横七竖八放了许多双人木板床,他睡上铺,上下很不方便,同室都是外班同学,很陌生孤独的刘石平常常趴在铺上想家,做恶梦。
这院子后面是厨房,紧接着一个大饭厅,所谓饭厅无非是一个竹子加茅草盖的大棚,每到开饭,许多大木桶盛满了饭,你自己去舀,平日多是大米饭,饭里有很多草籽,每周改善两次,四川人叫“打牙祭”,这时可以吃到肉,面条、馒头什么的,是刘石平最高兴的时候了。
当然,除了紧张的学习,也有娱乐。那就是唱京剧、演话剧或舞蹈歌曲。他们演过曹禺的名剧《日出》,导演是李朴园先生,当时在重庆的次坪坝连演十余场,场场客满,轰动一时。
人生是那样的微妙神奇与不可捉摸。当年在这快乐圣土上的艺术家,经过了一个甲子的岁月变幻,有的成了新中国建国以后举足轻重的大师泰斗,有的流走海外成为某国某地区的一代宗师,有的改弦更张去做了别的,林林总总但大部分已不在人世,至今健在如刘石平者形单影支,隐居深山,远离世俗,无名无利,仍在拉着京胡,唱着京剧,画着自己的挚爱,恐已是这世界上的唯一了。
2000年刚过,刘石平得了一场大病。在恢复间隙,老人由侄儿刘鸿喜陪同到城外山里转。走到蟒河口玉皇岭上,忽听有人唱京剧《霸王别姬》,对于酷爱京剧大病初愈的老人来说,这唱腔音乐犹如天籁之音,他愣住了,大山里怎会有人唱京剧?循声而下,竟发现一位老农在放录音,这老农叫宗福元,是一位经历过上百场战役的老战士,解甲归田,隐居山林。宗福元子孙满堂,却喜欢独自居住,自食其力,每天在山上山下忙碌。鸡鸣即起,日落而息,老人乐呵呵的说:“一年打的粮食三年也吃不完,还是劳动最幸福,最愉快!”老人种树成瘾,二十多年来,他把玉皇岭上下整整披上了一层绿装。宗福元也喜爱京剧,刘石平大他五岁,两位老人攀谈之下,相见恨晚,瞬间成了知己。宗福元邀刘石平来山上住,刘石平也正有此意。宗福元腾出一间房子作为刘的画室,很快刘石平就搬进山中。说来也怪,原先刘石平睡前总要吃几片安眠药,然而进到山里之后,每天都睡得非常安稳,身体也日益健壮起来。
原先宗福元买不来京剧磁带,刘石平那里很多,都随他带上了山,济源常委副市长薛玉森听说刘石平住进山里,马上赶去看望,并专门派人去为他修缮了房屋,两位老人说在山里不通有线电视,薛玉森随即又指示有关部门为他们安装了电视接收器,现在两位老人可以自由自在地收看戏剧频道了。
嗣后的岁月里,刘石平与宗福元相依为命,相得益彰,生活充满了和谐欢乐。用刘石平的话说:“这里虽然条件很差,但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他种地我做饭,一个担着挑子能上能下,一个拿起笔来能写能画,他吃了饭去劳动,我上午画画,午休后看书、养花,晚上一起看京剧碟子,生活惬意得很!”有的记者采访时打趣的对一身泥土的宗福元说:“你看刘老师穿的多干净。”宗老汉笑起来:“我整天和泥土打交道,人家是画家,性质不一样。”宗老汉最高兴的是自从刘老师搬来后,这里一下子热闹了,每个月都会有一群京剧票友追到这里来,让刘老师拉弦过戏瘾,每到这时候他就不去干活了,跟着刘老师一块过戏瘾。
市委书记段喜中听说刘石平京胡拉的不错,也曾在看望老人时让老人来一段。刘石平转身取下挂在树上的京胡,欢快的曲调在大山中震荡起来,老人的侄儿刘鸿喜脱口随着琴声开唱,随后,刘石平又自拉自唱了一段《红灯记》,赢得了阵阵掌声,余兴未尽,段书记又随老人来到画室。刘石平乘兴挥毫,瞬息之间,一幅“苏三起解”跃然纸上,令大家叹为观止。
这就是老人的晚年生活,一幅欢乐祥和的田园风情画,两位老汉尽可贻养天年了。
然现实并非到此为止,如若那样也不必我浪费这许多笔墨了。
刘石平是一座艺术金山,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与国家。我们如今开采他挖掘他,决不是要打破老人安详而平静的生活,老人尽可永远在大山里住下去生活下去,但老人的艺术经历了一个甲子的锻造、锤炼,已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地,也应该让世人知道,让世人了解,不要悄无声息地埋没在大山里。这其中有两个人功不可没,这两个人一个叫王锡柱,一个叫任再录。
任再录是济源当地一个中学的党支部书记,喜好京剧,酷爱刘石平的画,多年来在老人生活困苦的时候,经常资助老人,实实在在帮了不小的忙,老人出于感激,也为他画了不少的画,这都符合中国传统的礼尚往来,在艰难的岁月,老人没有什么可以回报的,秀才人情纸半张,只有送画了。今天人们也许会说:“任再录这家伙太聪明,太有眼了!”我要说聪明也好,有眼也罢,那就是任再录。善恶有报,任再录正应了理所当然的福份!
至于王锡柱,曾是济源三十年前的宣传部长,按说是我的老领导,后调沁阳任常务副市长,人大副主任,今年七十开外早已退休。前年他带了个苗大壮找我,要我收做学生,我说:“济源有个刘石平,那是多大的画家呀!干嘛找我?找刘老师啊!”我这位老领导就认真的把孩子送到了山里,一开始刘老似乎并不愿意,过一段时日,觉得这孩子挺不错,也就留下苗大壮做了关门弟子。王锡柱与刘石平交往越多,就越觉得老先生凤毛麟角,非比寻常,便决心为老人奔走呼号,不能让一位大师级画家就这样被隐埋深山了,任再录和刘鸿喜自然而然充当了王老奔走的左膀右臂。而刘石平老人此时依然“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对三个人的举动不置可否。冬去春来,他们不断地往返于北京和几个城市之间,单是我的家里他们自己都说不清跑过多少趟了。一开始我激动着又犹豫着,刘老先生本身是金近足赤,绝对坚挺。问题是天下之大,头绪之多,不是我们这些百无一用的书生可以吹动风的!然而,禁不住王锡柱这位老市长的执著、诚恳、无私无畏,我静下心来想,他图什么呢,圖名?没有他的,图利?更谈不上,这正是一个退休老人的博大胸怀。同时,我看到了济源市委市政府的坚定态度,于是义无返顾地和他们融在了一起。刘老先生终也开始配合,回归三界,走进五行中来。
这是一批感动了上帝的人们。首先是刘石平本人,再有市委和四大班子的领导们,还有广州军区首长李晓刚、安阳市常务副市长陈明,当然也有沁阳老市长王锡柱,再有苗哲、李中伟、姚天征、阎雅琴,原聚文、任再录、刘鸿喜、徐卫伟、卢晓更、冯淑娟等等、等等,所有这些为刘石平呐喊帮助过的人,他们感动了我,也感动了我身后更多的人。我坚信待大山之外都知道刘石平之后,一定会感动整个中国的上帝,甚至全世界。
文字收尾的时候,我想起了百年戏魂翁偶虹先生,翁先生名票出身的大剧作家,一生写戏无数,如《锁麟囊》、《红灯记》、《将相和》、《野猪林》、《生死牌》、《李逵探母》、《夜奔梁山》等。在当今中国经常上演的剧目中,他的剧本超过了三分之一。我觉得刘石平与他有点相像,翁先生写过一篇《自志铭》,容我抄录如下:
也是读书种子,也是江湖伶伦,也曾粉墨涂面,也曾朱墨为文。
甘做花虱于菊圃,不厌蠹鱼于书林。
书破万卷,只青一衿,路行万里,未薄层云。
宁俯首于花鸟,不折腰于缙绅。
步汉卿而无珠帘之影,仪笠翁而无玉堂之心。
看破实未破,作几番闲中忙叟;
未归反有归,为一代今之古人!
我写着想着,这铭文不也正是在说刘石平吗?何等近似,何等相象!刘石平老人,好一个泰山北斗,好一个闲中忙叟,好一个今之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