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资企业对农业生产资料进行合理调配的同时,还肩负着其他各种农业服务性的职能。结合当前农资企业财务管理缺乏统一规划的实际现状,论述了农资企业财务管理改革,必须转变观念,强化农资企业财务管理的意识;努力探索,搞好农资企业财务管理的改革;积极作为,加强农资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管,才能实现我国农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资企业 财务管理 改革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农村人口占了全国总人口的50.32%[1]。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涉农物资,管理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1998年,国家提出“各级供销社农资企业由原来国家统配化肥调拨计划的执行者,变成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普通经营者”,从根本上明确了农资企业管理的时代性转变,也开启了农资企业管理的新纪元。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规避农资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风险,如何提高农资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已经成为摆在我国农资企业管理层面前的重大难题。
1 我国农资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状况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如何确保财务管理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将成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改革的风向标。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要求呼之欲出。作为市场生力军的农资企业,存在着“商品销售的季节性、消费群体的特殊性以及现金流量大”[2]等特征,使得它们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越来越大的难题。农资企业财务管理围绕核定资金、筹集资金、运行资金和分配资金进行,明确财务管理在农资企业可持续发展中不断优化的目标。
1.1 农资企业核定资金管理 当前,我国农资企业坚持以可持续发展需要与科学统筹为核定资金的基本原则,注重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计算模式,明确企业资金的总需要量,努力打好企业资金管理的基础。众所周知,合理的资金规划是在保证企业正常运行需要的前提下,充分挖掘企业内部资金的潜能,积极做好开源节流工作,注重节约支出,加强资金收支的基本平衡、物资供需的基本平衡、营销环节的全面平衡。近年来,我国农资企业核定资金管理以企业经营计划为依托,以部门计划为依据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认真做好企业资金的组织管理、动态分析、后续跟踪,实现企业资金的最优化目标。当前,大多数农资企业已经建立了一套编制、预算、审批、监管的企业核定资金预算控制系统。
1.2 农资企业筹集资金管理 伴随着我国金融企业市场化运作步伐的加快,农资企业经营的市场风险也越来越加大,企业本身用于抵押的有效资产的不断减值,银行放贷逐渐紧缩。因此,很多的农资企业一方面积极从内部管理入手,不断挖掘企业自身的潜力,利用企业内部之间资金供应与使用的时间差,调度资金,统筹安排,实现企业资金的运用效率;另一方面,它们着眼于企业外部,根据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的需求,制定出涵盖筹资的方式、渠道和结构在内的企业筹集资金管理计划。近年来,我国农资企业主要利用良好的信誉和国家惠农政策的要求,以国家信誉、商品抵押等多方式争取银行贷款获取资金;还有就是内部员工集资、股份制改革、总代理、总经销等途径筹集资金。
1.3 农资企业运行资金管理 近年来,我国农资企业积极做好现有资金的管理工作,确保运行资金的多重运用。特别是农资企业财会人员一方面认真做好企业资金的计划、决策,另一方面又对资金运用项目的审定工作进行科学化“把关”,直接参与到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去。大都农资企业积极抓好货款清欠工作,实现及时回收,担保出货的制度,坚持“款到发货”的原则,努力提高企业运行资金的回笼率。对于各种农资存货,农资企业及时清仓查库,实时调整库存结构,有效减少运行资金的占用,实现运行资金循环利用。
1.4 农资企业分配资金管理 企业的分配资金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确保积累与消费合理平衡的前提下,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格局已经成为企业综合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国农资企业根据员工的岗位责任、工作条件和实际贡献,由职工委员会讨论确立的分配档次,以工资、奖金、分红等多种分配方式,逐步做到“岗薪相符、责薪相符、职薪相符”,以确保公平、公正、合理,激励和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然,我国农资企业在分配资金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分配资金的二次利用不足;分配资金的档次容易受到管理层意志作用的影响出现诸多不公平的现象;分配资金在兼顾公平时效率优先的原则没用很好体现等等。
2 深化我国农资企业财务管理改革的措施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原有的业务操作中重计划、轻效益等一系列问题在财务管理中明显暴露出来,其突出的表现是缺乏对以资金筹集、使用、耗费、收回及分配等一系列资金运动为载体的企业财务活动的统一规划,从而造成资金占用不合理、使用效率低,甚至出现损失等诸多问题。[3]因此,必须深化我国农资企业财务管理改革的步伐,积极推进农资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2.1 转变观念,强化农资企业财务管理的意识 众所周知,企业财务管理不单单是企业资金的组织者,而是企业全部资源优化配置的管理者;企业资金的组织、分配、筹集和运用,都依赖于财务管理。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4]。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转化视角,不断深化对各种意识的研究。当前,我国农资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观念和认识,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农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建立健全农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强化财务管理的意识。
2.1.1 要增强农资企业资金管理意识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一直以来,农资企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企业,享受许多优惠待遇和政策优势,在企业资金筹集上始终有国家和政府作为坚强的后盾;因而,农资企业资金管理越来越成为农资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最为薄弱环节。农资企业“重贷款、轻还款”,“重购销、轻回笼”,“重投入、轻产出”,这些现象促使农资企业资金占用极为不合理,使得农资企业资金周转时常紧张,甚至出现企业严重亏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经济条件下,农资企业要想继续生存,要想在未来企业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转变理财观念,强化资金意识,努力提高企业理财的质量和水平,确保资金正常流转。
2.1.2 要加强农资企业成本竞争意识 采购是“企业为满足特定需要而发生的外部购买行为,在这种行为中,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不完全一致,必须在变动的采购利益关系中准确界定企业的利害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开展采购行为”[5]。当农资企业采购价格大大低于市价时,经常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买方缺货,造成各种管理费用增加;而经常性的退货,则会造成经常性变更农资企业计划,无形中增加了相应的成本,并且会影响到交货期,最终会降低企业的信誉和产品竞争力,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在当前买方市场形成的条件下,农资企业若要确保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必须充分运用企业采购的优势,使农资商品在价格上保持一定的优势。
2.1.3 要增强农资企业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风险防范,又称经营风险防范,是指企业为防范经营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而做出响应的应对措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资商品受市场机制的影响影响越来越明显,加之很多农资商品价高利薄,任何一笔购进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农资企业必须善于分析农资商品的特性,准确预测农资商品市场变化及发展趋势,牢固树立企业效益第一的意识,精打细算,决不盲目行事,对没有风险不明的项目坚决不予投入,对每一笔项目支出要慎之又慎,从而降低风险的影响程度。
2.2 努力探索,搞好农资企业财务管理的改革 近年来,我国农资企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特别是企业财务管理管理方面,加强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做好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进一步推进了农资企业财务管理改革的步伐。
2.2.1 强化农资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改革 根据目前我国农资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紧张的情况,强化农资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积极规避财务风险,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建立健全企业资金结算中心制度,积极实施资金的集中化管理。要严格控制农资企业多头开户和资金循环的不良情况,要认真做好企业资金管理的统一性。其次,准确分析和预测资金流量,规范现金流入和流出,确保农资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建立农资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制度,将现金管理贯穿于农资企业管理的每个环节。第三,要完善农资企业资金使用的基本程序。面对风险遍布的农资市场,要想取得效益,农资企业必须对经营总量进行科学的把握,对每笔购货合同数量、价格、付款方式、运输、存储、贷款回笼等进行严格审核,结合市场决定是否予以付款。
2.2.2 做好农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改革 从某种意义来说,当赊销可以带来的利润大于由于赊销增加的成本时,企业才会选择赊销,否则对企业事极为不利。当然,要看清楚企业赊销所引发的成本,一是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资金成本,二是由于应收账款不能收回而带来的损失。由此可见,企业若发生应收账款,就有可能出现不能足额收回账款的风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坏帐损失的情形。
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农资企业层层拖欠货款的问题至今仍没得到彻底解决,甚至“部分省级农资公司拖欠中国农资集团公司货款就10多个亿”[3]。有一些农资企业因无法偿还货款出现资不抵债,直至破产、倒闭、解体。因此,应收账款管理改革成为农资企业财务管理改革的重点工程。在农资企业经营过程中,农资企业经营者必须对客户信用进行认真调查了解,督促经营单位及业务人员按合同约定及时收回货款;同时,可以尝试对农资商品赊销担保制度,让一些有还贷能力的单位或个人对赊销行为进行担保,否则不予赊销;对农资商品销售中的定价权和货款回收期进行明确的规定,坚决做到责任到人,坚决落实责任追求制,制定应收账款的发生、收回的相关管理办法,坚决规避应收账款的风险,避免农资企业利益的受损。
2.3 积极作为,加强农资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管 为确保企业健康开展,实现企业经营既定目标,必须建立健全企业管理约束机制,加强对企业各项事务的监管力度。目前,我国农资企业在资金运行中普遍存在监控不力甚至人为控制的不良现象。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农资企业必须积极作为,努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监管能力建设,切实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监管力度。
2.3.1 农资企业要规范财务管理的事前行为 要做好农资企业财务管理的事前行为,首先要规范农资企业的主体资格,逐步完善农资商品开放式经营的条件和程序,健全农资商品的市场准入机制。针对当前农资企业市场主体混乱的情况,要加快制定我国农资企业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积极贯彻农资企业“会计委派”制度,全面落实“第一责任人”制度,建立健全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监管一级的全面财务监控体系。同时,要强化农资企业委派财务人员的职责,规范委派财务人员的基本要求,明确委派财务人员在行使会计职能的同时还应承担着内部审计的工作。要加强委派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的考核、强化委派人员职业操守的定期培训,积极开展委派人员的定期轮岗,做好农资企业财务管理的事前监督行为。
2.3.2 农资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的事中监管 农资企业财务管理不仅要注重事前监管,还要强化事中的监管行径。要督促农资商品经营单位建立完善的商品进销存电子体系,健全农资商品的经营档案管理,明确农资商品的来源、仓储、运输、质量状况、购货人员、销售去向等基本情况;要明确农资企业的赊销行为,凡是涉及农资商品的赊销必须签订还款协议书,减少企业应收账款的压力。对一些重大款项的企业活动,必须聘请专业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专项审计,避免农资企业在经营中出现重大失误。
2.3.3 农资企业要完善财务管理的事后惩处 农资企业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领导责任追究制”,明确一把手作为企业财务管理责任追究的主体,明确财务管理职能部门作为企业财务管理责任追究的重点,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完善企业财务责任追究的赔付制度,强化“谁损失、谁担责”的要求;建立与会计师事务所的经常性往来,聘请专业注册会计师、审计师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顾问,努力做好农资企业财务管理的事后惩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
[2]贺伟.浅谈农资企业资金管理与控制[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3]张佳琦.当前农资企业财务管理中应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J].农资科技,2001,(4).
[4]李秀林等主编.辩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5]周涛,程钧谟.供应链环境下的第三方物流采购模式[J].华东经济管理,2002(4).
关键词:农资企业 财务管理 改革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农村人口占了全国总人口的50.32%[1]。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涉农物资,管理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1998年,国家提出“各级供销社农资企业由原来国家统配化肥调拨计划的执行者,变成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普通经营者”,从根本上明确了农资企业管理的时代性转变,也开启了农资企业管理的新纪元。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规避农资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风险,如何提高农资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已经成为摆在我国农资企业管理层面前的重大难题。
1 我国农资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状况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如何确保财务管理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将成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改革的风向标。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要求呼之欲出。作为市场生力军的农资企业,存在着“商品销售的季节性、消费群体的特殊性以及现金流量大”[2]等特征,使得它们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越来越大的难题。农资企业财务管理围绕核定资金、筹集资金、运行资金和分配资金进行,明确财务管理在农资企业可持续发展中不断优化的目标。
1.1 农资企业核定资金管理 当前,我国农资企业坚持以可持续发展需要与科学统筹为核定资金的基本原则,注重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计算模式,明确企业资金的总需要量,努力打好企业资金管理的基础。众所周知,合理的资金规划是在保证企业正常运行需要的前提下,充分挖掘企业内部资金的潜能,积极做好开源节流工作,注重节约支出,加强资金收支的基本平衡、物资供需的基本平衡、营销环节的全面平衡。近年来,我国农资企业核定资金管理以企业经营计划为依托,以部门计划为依据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认真做好企业资金的组织管理、动态分析、后续跟踪,实现企业资金的最优化目标。当前,大多数农资企业已经建立了一套编制、预算、审批、监管的企业核定资金预算控制系统。
1.2 农资企业筹集资金管理 伴随着我国金融企业市场化运作步伐的加快,农资企业经营的市场风险也越来越加大,企业本身用于抵押的有效资产的不断减值,银行放贷逐渐紧缩。因此,很多的农资企业一方面积极从内部管理入手,不断挖掘企业自身的潜力,利用企业内部之间资金供应与使用的时间差,调度资金,统筹安排,实现企业资金的运用效率;另一方面,它们着眼于企业外部,根据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的需求,制定出涵盖筹资的方式、渠道和结构在内的企业筹集资金管理计划。近年来,我国农资企业主要利用良好的信誉和国家惠农政策的要求,以国家信誉、商品抵押等多方式争取银行贷款获取资金;还有就是内部员工集资、股份制改革、总代理、总经销等途径筹集资金。
1.3 农资企业运行资金管理 近年来,我国农资企业积极做好现有资金的管理工作,确保运行资金的多重运用。特别是农资企业财会人员一方面认真做好企业资金的计划、决策,另一方面又对资金运用项目的审定工作进行科学化“把关”,直接参与到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去。大都农资企业积极抓好货款清欠工作,实现及时回收,担保出货的制度,坚持“款到发货”的原则,努力提高企业运行资金的回笼率。对于各种农资存货,农资企业及时清仓查库,实时调整库存结构,有效减少运行资金的占用,实现运行资金循环利用。
1.4 农资企业分配资金管理 企业的分配资金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确保积累与消费合理平衡的前提下,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格局已经成为企业综合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国农资企业根据员工的岗位责任、工作条件和实际贡献,由职工委员会讨论确立的分配档次,以工资、奖金、分红等多种分配方式,逐步做到“岗薪相符、责薪相符、职薪相符”,以确保公平、公正、合理,激励和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然,我国农资企业在分配资金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分配资金的二次利用不足;分配资金的档次容易受到管理层意志作用的影响出现诸多不公平的现象;分配资金在兼顾公平时效率优先的原则没用很好体现等等。
2 深化我国农资企业财务管理改革的措施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原有的业务操作中重计划、轻效益等一系列问题在财务管理中明显暴露出来,其突出的表现是缺乏对以资金筹集、使用、耗费、收回及分配等一系列资金运动为载体的企业财务活动的统一规划,从而造成资金占用不合理、使用效率低,甚至出现损失等诸多问题。[3]因此,必须深化我国农资企业财务管理改革的步伐,积极推进农资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2.1 转变观念,强化农资企业财务管理的意识 众所周知,企业财务管理不单单是企业资金的组织者,而是企业全部资源优化配置的管理者;企业资金的组织、分配、筹集和运用,都依赖于财务管理。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4]。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转化视角,不断深化对各种意识的研究。当前,我国农资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观念和认识,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农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建立健全农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强化财务管理的意识。
2.1.1 要增强农资企业资金管理意识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一直以来,农资企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企业,享受许多优惠待遇和政策优势,在企业资金筹集上始终有国家和政府作为坚强的后盾;因而,农资企业资金管理越来越成为农资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最为薄弱环节。农资企业“重贷款、轻还款”,“重购销、轻回笼”,“重投入、轻产出”,这些现象促使农资企业资金占用极为不合理,使得农资企业资金周转时常紧张,甚至出现企业严重亏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经济条件下,农资企业要想继续生存,要想在未来企业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转变理财观念,强化资金意识,努力提高企业理财的质量和水平,确保资金正常流转。
2.1.2 要加强农资企业成本竞争意识 采购是“企业为满足特定需要而发生的外部购买行为,在这种行为中,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不完全一致,必须在变动的采购利益关系中准确界定企业的利害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开展采购行为”[5]。当农资企业采购价格大大低于市价时,经常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买方缺货,造成各种管理费用增加;而经常性的退货,则会造成经常性变更农资企业计划,无形中增加了相应的成本,并且会影响到交货期,最终会降低企业的信誉和产品竞争力,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在当前买方市场形成的条件下,农资企业若要确保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必须充分运用企业采购的优势,使农资商品在价格上保持一定的优势。
2.1.3 要增强农资企业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风险防范,又称经营风险防范,是指企业为防范经营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而做出响应的应对措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资商品受市场机制的影响影响越来越明显,加之很多农资商品价高利薄,任何一笔购进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农资企业必须善于分析农资商品的特性,准确预测农资商品市场变化及发展趋势,牢固树立企业效益第一的意识,精打细算,决不盲目行事,对没有风险不明的项目坚决不予投入,对每一笔项目支出要慎之又慎,从而降低风险的影响程度。
2.2 努力探索,搞好农资企业财务管理的改革 近年来,我国农资企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特别是企业财务管理管理方面,加强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做好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进一步推进了农资企业财务管理改革的步伐。
2.2.1 强化农资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改革 根据目前我国农资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紧张的情况,强化农资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积极规避财务风险,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建立健全企业资金结算中心制度,积极实施资金的集中化管理。要严格控制农资企业多头开户和资金循环的不良情况,要认真做好企业资金管理的统一性。其次,准确分析和预测资金流量,规范现金流入和流出,确保农资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建立农资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制度,将现金管理贯穿于农资企业管理的每个环节。第三,要完善农资企业资金使用的基本程序。面对风险遍布的农资市场,要想取得效益,农资企业必须对经营总量进行科学的把握,对每笔购货合同数量、价格、付款方式、运输、存储、贷款回笼等进行严格审核,结合市场决定是否予以付款。
2.2.2 做好农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改革 从某种意义来说,当赊销可以带来的利润大于由于赊销增加的成本时,企业才会选择赊销,否则对企业事极为不利。当然,要看清楚企业赊销所引发的成本,一是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资金成本,二是由于应收账款不能收回而带来的损失。由此可见,企业若发生应收账款,就有可能出现不能足额收回账款的风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坏帐损失的情形。
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农资企业层层拖欠货款的问题至今仍没得到彻底解决,甚至“部分省级农资公司拖欠中国农资集团公司货款就10多个亿”[3]。有一些农资企业因无法偿还货款出现资不抵债,直至破产、倒闭、解体。因此,应收账款管理改革成为农资企业财务管理改革的重点工程。在农资企业经营过程中,农资企业经营者必须对客户信用进行认真调查了解,督促经营单位及业务人员按合同约定及时收回货款;同时,可以尝试对农资商品赊销担保制度,让一些有还贷能力的单位或个人对赊销行为进行担保,否则不予赊销;对农资商品销售中的定价权和货款回收期进行明确的规定,坚决做到责任到人,坚决落实责任追求制,制定应收账款的发生、收回的相关管理办法,坚决规避应收账款的风险,避免农资企业利益的受损。
2.3 积极作为,加强农资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管 为确保企业健康开展,实现企业经营既定目标,必须建立健全企业管理约束机制,加强对企业各项事务的监管力度。目前,我国农资企业在资金运行中普遍存在监控不力甚至人为控制的不良现象。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农资企业必须积极作为,努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监管能力建设,切实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监管力度。
2.3.1 农资企业要规范财务管理的事前行为 要做好农资企业财务管理的事前行为,首先要规范农资企业的主体资格,逐步完善农资商品开放式经营的条件和程序,健全农资商品的市场准入机制。针对当前农资企业市场主体混乱的情况,要加快制定我国农资企业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积极贯彻农资企业“会计委派”制度,全面落实“第一责任人”制度,建立健全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监管一级的全面财务监控体系。同时,要强化农资企业委派财务人员的职责,规范委派财务人员的基本要求,明确委派财务人员在行使会计职能的同时还应承担着内部审计的工作。要加强委派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的考核、强化委派人员职业操守的定期培训,积极开展委派人员的定期轮岗,做好农资企业财务管理的事前监督行为。
2.3.2 农资企业要加强财务管理的事中监管 农资企业财务管理不仅要注重事前监管,还要强化事中的监管行径。要督促农资商品经营单位建立完善的商品进销存电子体系,健全农资商品的经营档案管理,明确农资商品的来源、仓储、运输、质量状况、购货人员、销售去向等基本情况;要明确农资企业的赊销行为,凡是涉及农资商品的赊销必须签订还款协议书,减少企业应收账款的压力。对一些重大款项的企业活动,必须聘请专业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专项审计,避免农资企业在经营中出现重大失误。
2.3.3 农资企业要完善财务管理的事后惩处 农资企业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领导责任追究制”,明确一把手作为企业财务管理责任追究的主体,明确财务管理职能部门作为企业财务管理责任追究的重点,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完善企业财务责任追究的赔付制度,强化“谁损失、谁担责”的要求;建立与会计师事务所的经常性往来,聘请专业注册会计师、审计师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顾问,努力做好农资企业财务管理的事后惩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
[2]贺伟.浅谈农资企业资金管理与控制[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3]张佳琦.当前农资企业财务管理中应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J].农资科技,2001,(4).
[4]李秀林等主编.辩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5]周涛,程钧谟.供应链环境下的第三方物流采购模式[J].华东经济管理,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