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依据新课标解读,倡导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使其置身于结构化的情境或真实生活情境中,在运用学科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在探索、体验和反思中,不断质疑、辨析和论证,从而提高学科核心素养水平。落实活动型学科课程,将品格教育内容与活动设计与实施统一起来。
关键词:珍惜;合作;明辨;责任
教师重视对活动型课程本质的理解和认识,能够自觉地、恰当地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从而使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高一学年规划、班主任管理常规、教师教学常规指引下,高一第一学期侧重习惯养成,第二学期侧重文、理、艺术分科。按学情共性,追踪本届学生个性,在第一学期着重设置校园文化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与系列主题班会、活动课,开展品格主题教育,第二学期侧重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熔铸坚实品格。品格的可观测信号不是单一的,所以从珍惜、合作、明辨、责任等几方面展开。
(一)习惯养成之--珍惜
针对高一新生军训,提出军训服爱心回收倡议,倡议高二、高三学生将军训服捐赠给母校,传给下一届师弟师妹,作为军训期间换洗之用。让跟随学生艰苦训练的军训服,价值重现,众多学生响应号召,将洗净叠好的军训服奉献出来,献出的是师兄师姐的一份爱心,成全的是倡议者一份勇敢的坚持,传递的是一份份生命的热度。而作为政治教师,从本次活动中提炼出的是“珍惜”。珍惜你所拥有之物,赠送给同样珍惜它的人。是一份珍惜之情的传递。及时指导高一年级开展“珍惜”主题班会,由“惜物之情”到“惜时之境”,引导学生赋予时间以意义,赋予生命以价值。随后,高一新生,发表了对师兄师姐捐赠军训服的感谢信,送出了美好祝愿,一份关注,一份期许,一份牵挂,这是学生自发的“惜情”的感情流露。
(二)习惯养成之--合作
学生通过阶段学习,获得知识,培养品格,学校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生成长情况,传递办学理念,办学成效,提高学校影响力和美誉度。家长无俱路途遥远,踩风踏雨来到一中,充分显示了对学生以及学校的支持与信任,家校共育的协作精神传递给学生。作为政治教师,抓住教育时机,设计“合作”主题班会课,重温家长会温馨场景,并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父母子女合作过程中呈现的互相理解、坦诚沟通、集思广益、共赢共享,使学生乐在其中,素位而行。
(三)习惯养成之--明辨
学校是育人的摇篮,社会是历练人的竞技场。学生要有为善良保驾护航的意识与本领才能让善良这一优良品质薪火相传。借肇庆市法治宣讲团到我校开展活动之机,政治科组联合校德育处开展法治主题活动课,设计知识问答,法律案件情境演示等环节,巩固法治宣讲团的宣讲成果,强化学生法治意识,养成用法律、规则处理问题的习惯,为步入社会做好法律知识储备与法治意识准备,助力国家法治进程的推进。
(四)实践自成之--责任
笔者从品格教育内容中提炼出“责任”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公共问题的改进、传统文化的保护等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关注、服务公共事务以理解问题解决的复杂性,认识到社会矛盾一社会差异的现实性和长期性,尊重文化差异,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开展为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我校团委组织爱心服务站志愿者到南街镇敬老院开展“爱老助老活动”。活动中,学生为老人做力所能及的生活料理,与老人聊天解闷,为他们表演节目,老人们很开心并表示希望学生们下次再来。本次活动尽管时间有限,但能给老人们带来心理慰籍,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面对身体孱弱的老人,敬老意识和担当意识由然而生,博爱精神被唤醒,学生在归途的谈话中流露出了社会责任感,并开始思考、探讨如何让老年人过上美好的生活。
静态校园环境的陶冶、熏陶作用;动态校园活动的浸润、感召作用;传统美德的深植、涵养作用;时代精神的激励、牵引作用;主体的创造、创新作用,客体的继承、共享作用之比较,探索出“文化比较”这一相辅相成、和谐共生的通道,架设师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桥梁,即求同也求异的模式,比较双方存在的相同点、共通处(从不同角度(静、动;远、近;我、他)影响人的同一品格),构建增进了解的前提和基础;寻找双方的差异性(静思、动感;远悠、近触;我行、他观)彰显彼此的特性,体现出对话性、互补性与“生产性”潜能。相比较而存在 ,相斗争而发展地为品格教育发展、立德树人任务的完成做出自己的贡献。品格教育的设计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多维度设计,递进式开展活动,尊重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遵循了理论与实际、现实与理想、学校与社会,课内与课外的辩证统一。在活动中,围绕活动主题,不断反思、自我检验、自我修复、自我完善,树立健全品格。
追踪高一(5)班学生,围绕活动开展设计调查问卷,一一列举各活动,设计问题,活动对你的品格养成的影响。比较分析,班会课影响更为直接,社会实践活动影响更深刻,家长会举办影响深远。活动形式新颖、内涵理性的活动更受欢迎。
品格教育实践研究反思:品格内涵很多,仅用一年半时间,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只能追踪学生心理动态,适时开展相应活动,力求突破一点,追求活动对学生影响的深度;本校资源禀赋有限,山区学生性格特点有其独特性,品格教育实践的适用性有限,仍需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
品格作为素养的外在表现,成了我们理解不同对象(学生)之间区别的重要窗口。对不同学生品格养成过程的研究、对不同学生物殊品格生成源头的探索、对学生之间品格表现与内在实质的误读和沟通问题的研究、都是新时代为品格教育研究者提出的新课题。文化比较,立德树人正是呼应历史的感召,探讨不同品格内涵之间的共处与相容理论,从而为品格教育实践提供重要思想理论支撑。
与建立在感悟直观基础上的古代科技相对应的是模糊直观的思维方式,与近代经验自然科学相对应的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而與现代理论自然科学相对应的则是辩证的思维方式,“文化比较”在上述过程的运用彰显的就是辩证的思维方式,对学生言传身教,为学生辩证的思维方式的构建做了系统的具体的示范,并从理论上形成了概括总结,使系统完整,可操作性强,张力实足,对品格教育实践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既能引领学生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在无限大的多样性与自由度中做出高明的抉择;又能对同行在该领域的研究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王炜煜. 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反思[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0, 000(009):26-27.
[2]喻庆明, 尤良俊. 困惑与反思:普通高中道德教育实践的诉求[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5, 000(002):52-54,41.
关键词:珍惜;合作;明辨;责任
教师重视对活动型课程本质的理解和认识,能够自觉地、恰当地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从而使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高一学年规划、班主任管理常规、教师教学常规指引下,高一第一学期侧重习惯养成,第二学期侧重文、理、艺术分科。按学情共性,追踪本届学生个性,在第一学期着重设置校园文化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与系列主题班会、活动课,开展品格主题教育,第二学期侧重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熔铸坚实品格。品格的可观测信号不是单一的,所以从珍惜、合作、明辨、责任等几方面展开。
(一)习惯养成之--珍惜
针对高一新生军训,提出军训服爱心回收倡议,倡议高二、高三学生将军训服捐赠给母校,传给下一届师弟师妹,作为军训期间换洗之用。让跟随学生艰苦训练的军训服,价值重现,众多学生响应号召,将洗净叠好的军训服奉献出来,献出的是师兄师姐的一份爱心,成全的是倡议者一份勇敢的坚持,传递的是一份份生命的热度。而作为政治教师,从本次活动中提炼出的是“珍惜”。珍惜你所拥有之物,赠送给同样珍惜它的人。是一份珍惜之情的传递。及时指导高一年级开展“珍惜”主题班会,由“惜物之情”到“惜时之境”,引导学生赋予时间以意义,赋予生命以价值。随后,高一新生,发表了对师兄师姐捐赠军训服的感谢信,送出了美好祝愿,一份关注,一份期许,一份牵挂,这是学生自发的“惜情”的感情流露。
(二)习惯养成之--合作
学生通过阶段学习,获得知识,培养品格,学校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生成长情况,传递办学理念,办学成效,提高学校影响力和美誉度。家长无俱路途遥远,踩风踏雨来到一中,充分显示了对学生以及学校的支持与信任,家校共育的协作精神传递给学生。作为政治教师,抓住教育时机,设计“合作”主题班会课,重温家长会温馨场景,并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父母子女合作过程中呈现的互相理解、坦诚沟通、集思广益、共赢共享,使学生乐在其中,素位而行。
(三)习惯养成之--明辨
学校是育人的摇篮,社会是历练人的竞技场。学生要有为善良保驾护航的意识与本领才能让善良这一优良品质薪火相传。借肇庆市法治宣讲团到我校开展活动之机,政治科组联合校德育处开展法治主题活动课,设计知识问答,法律案件情境演示等环节,巩固法治宣讲团的宣讲成果,强化学生法治意识,养成用法律、规则处理问题的习惯,为步入社会做好法律知识储备与法治意识准备,助力国家法治进程的推进。
(四)实践自成之--责任
笔者从品格教育内容中提炼出“责任”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公共问题的改进、传统文化的保护等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关注、服务公共事务以理解问题解决的复杂性,认识到社会矛盾一社会差异的现实性和长期性,尊重文化差异,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开展为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我校团委组织爱心服务站志愿者到南街镇敬老院开展“爱老助老活动”。活动中,学生为老人做力所能及的生活料理,与老人聊天解闷,为他们表演节目,老人们很开心并表示希望学生们下次再来。本次活动尽管时间有限,但能给老人们带来心理慰籍,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面对身体孱弱的老人,敬老意识和担当意识由然而生,博爱精神被唤醒,学生在归途的谈话中流露出了社会责任感,并开始思考、探讨如何让老年人过上美好的生活。
静态校园环境的陶冶、熏陶作用;动态校园活动的浸润、感召作用;传统美德的深植、涵养作用;时代精神的激励、牵引作用;主体的创造、创新作用,客体的继承、共享作用之比较,探索出“文化比较”这一相辅相成、和谐共生的通道,架设师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桥梁,即求同也求异的模式,比较双方存在的相同点、共通处(从不同角度(静、动;远、近;我、他)影响人的同一品格),构建增进了解的前提和基础;寻找双方的差异性(静思、动感;远悠、近触;我行、他观)彰显彼此的特性,体现出对话性、互补性与“生产性”潜能。相比较而存在 ,相斗争而发展地为品格教育发展、立德树人任务的完成做出自己的贡献。品格教育的设计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多维度设计,递进式开展活动,尊重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遵循了理论与实际、现实与理想、学校与社会,课内与课外的辩证统一。在活动中,围绕活动主题,不断反思、自我检验、自我修复、自我完善,树立健全品格。
追踪高一(5)班学生,围绕活动开展设计调查问卷,一一列举各活动,设计问题,活动对你的品格养成的影响。比较分析,班会课影响更为直接,社会实践活动影响更深刻,家长会举办影响深远。活动形式新颖、内涵理性的活动更受欢迎。
品格教育实践研究反思:品格内涵很多,仅用一年半时间,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只能追踪学生心理动态,适时开展相应活动,力求突破一点,追求活动对学生影响的深度;本校资源禀赋有限,山区学生性格特点有其独特性,品格教育实践的适用性有限,仍需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
品格作为素养的外在表现,成了我们理解不同对象(学生)之间区别的重要窗口。对不同学生品格养成过程的研究、对不同学生物殊品格生成源头的探索、对学生之间品格表现与内在实质的误读和沟通问题的研究、都是新时代为品格教育研究者提出的新课题。文化比较,立德树人正是呼应历史的感召,探讨不同品格内涵之间的共处与相容理论,从而为品格教育实践提供重要思想理论支撑。
与建立在感悟直观基础上的古代科技相对应的是模糊直观的思维方式,与近代经验自然科学相对应的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而與现代理论自然科学相对应的则是辩证的思维方式,“文化比较”在上述过程的运用彰显的就是辩证的思维方式,对学生言传身教,为学生辩证的思维方式的构建做了系统的具体的示范,并从理论上形成了概括总结,使系统完整,可操作性强,张力实足,对品格教育实践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既能引领学生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在无限大的多样性与自由度中做出高明的抉择;又能对同行在该领域的研究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王炜煜. 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反思[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0, 000(009):26-27.
[2]喻庆明, 尤良俊. 困惑与反思:普通高中道德教育实践的诉求[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5, 000(002):52-5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