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浅肥伤根”一词源于某地茶农给茶树上肥的经历。在种茶时,有些茶农将化肥与水调和,直接喷洒在茶树旁的土壤表层,新栽的茶树很快就冒出密密的新芽;有些茶农坚持在与茶树一定距离的地方,将肥料深深填埋,费时费力,茶树生长也很缓慢。表面看来,似乎前者施肥方法更勝一筹。当遇到大旱,那些直接在土壤表层喷洒化肥的茶树全部旱死了,而将肥料在远处深深填埋的茶树却安然无恙。究其原因,人们发现当地地下水资源丰富,只要茶树的根扎得稍微深一点就能吸收到水分。在表层施肥,茶树虽然茶芽繁茂,其根系却非常弱小,没能扎根于更深处,所以最终旱死。
这件事情让茶农们悟出一个道理——浅肥伤根。幼儿教育其实也一样,任何执着于表面功夫、想让孩子不费太多心力、凭借捷径就可以取得好结果的做法,实则是残忍地剥夺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有的挫折、探索和历练,最终都会以阻碍孩子的终生可持续发展为代价。茶树旱死可以重新种苗,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能重新来过吗?错过学习与发展的敏感期和关键期,还能补救回来吗?
幼儿成长过程中,能够为自身提供持续发展的内驱力是“根”之所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品质。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保护、引导和发展这些宝贵的学习品质,包括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多种素质或能力。茶树需要施在深处的肥料,在幼儿教育中,怎样做才是适宜的施肥呢?一方面,我们要给予幼儿需要的支持;另一方面,要采用适宜的方法。把需要的肥料用正确的方法施下去,才能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根本的、有效的支持,二者缺一不可。
在一次小班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选择了《贪吃的小蛇》绘本,主要讲的是小蛇吃了不同形状的东西,身体就变成了不同的形状。绘本非常有趣,教师的教学也相当有意思,孩子们积极参与互动,气氛活跃。当它的身体变成三角形的时候,教师让小朋友们猜猜小蛇吃了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各种想象不断涌出。教师翻到了下一页,读出书上的字:原来小蛇吃了饭团子。其实早在教师读出来的前几秒,有的孩子就大声说是“粽子”,但是教师没有回应孩子。当听到“饭团子”时,那位小朋友表示不认可:“什么饭团子?这明明是粽子嘛!”另外几位小朋友也争先恐后地说起来:“是啊,就是粽子!咱们前几天还吃来着,豆沙馅儿的可好吃了!”面对孩子的言行,教师耐心纠正,孩子们却不以为然。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里,孩子们再没有了之前的兴奋、主动和积极。
上述教师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重蹈了“浅肥伤根”的覆辙。她更多关注的是幼儿偏离了绘本上的文字,偏离了自己预设的教育目标。按照这样的教法,也许孩子理解了故事,还能一字不差地讲述出来,但这就是孩子在一节活动里需要学习和发展的全部内容吗?当我们用丧失幼儿积极主动、思考讨论的学习品质为代价,来换取“鹦鹉学舌”般的故事复述,不是违背了设计教学活动的初衷吗?幼儿参与活动是他们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性表现,活动内容是媒介,参与程度是路径,终极目标还是要让孩子获得重要的学习品质,产生毕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完全可以接纳幼儿的不同看法,同时回应孩子:“作者跟你们的想法不一样,他认为小蛇吃了饭团子,很多超市都有卖,小朋友们可以买回家比较一下,跟粽子到底有什么不同。”
我们经常提及的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也如出一辙。“小学化”的教育恰似“浅肥”,用孩子们一时的成绩掩盖了其“根系”的柔弱和发展不足。学习任何内容都应该让孩子体验,是不是对这个内容有兴趣,将来长大成人步入真正的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核心和优势价值。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
责任编辑:谷珵
这件事情让茶农们悟出一个道理——浅肥伤根。幼儿教育其实也一样,任何执着于表面功夫、想让孩子不费太多心力、凭借捷径就可以取得好结果的做法,实则是残忍地剥夺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有的挫折、探索和历练,最终都会以阻碍孩子的终生可持续发展为代价。茶树旱死可以重新种苗,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能重新来过吗?错过学习与发展的敏感期和关键期,还能补救回来吗?
幼儿成长过程中,能够为自身提供持续发展的内驱力是“根”之所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品质。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保护、引导和发展这些宝贵的学习品质,包括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多种素质或能力。茶树需要施在深处的肥料,在幼儿教育中,怎样做才是适宜的施肥呢?一方面,我们要给予幼儿需要的支持;另一方面,要采用适宜的方法。把需要的肥料用正确的方法施下去,才能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根本的、有效的支持,二者缺一不可。
在一次小班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选择了《贪吃的小蛇》绘本,主要讲的是小蛇吃了不同形状的东西,身体就变成了不同的形状。绘本非常有趣,教师的教学也相当有意思,孩子们积极参与互动,气氛活跃。当它的身体变成三角形的时候,教师让小朋友们猜猜小蛇吃了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各种想象不断涌出。教师翻到了下一页,读出书上的字:原来小蛇吃了饭团子。其实早在教师读出来的前几秒,有的孩子就大声说是“粽子”,但是教师没有回应孩子。当听到“饭团子”时,那位小朋友表示不认可:“什么饭团子?这明明是粽子嘛!”另外几位小朋友也争先恐后地说起来:“是啊,就是粽子!咱们前几天还吃来着,豆沙馅儿的可好吃了!”面对孩子的言行,教师耐心纠正,孩子们却不以为然。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里,孩子们再没有了之前的兴奋、主动和积极。
上述教师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重蹈了“浅肥伤根”的覆辙。她更多关注的是幼儿偏离了绘本上的文字,偏离了自己预设的教育目标。按照这样的教法,也许孩子理解了故事,还能一字不差地讲述出来,但这就是孩子在一节活动里需要学习和发展的全部内容吗?当我们用丧失幼儿积极主动、思考讨论的学习品质为代价,来换取“鹦鹉学舌”般的故事复述,不是违背了设计教学活动的初衷吗?幼儿参与活动是他们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性表现,活动内容是媒介,参与程度是路径,终极目标还是要让孩子获得重要的学习品质,产生毕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完全可以接纳幼儿的不同看法,同时回应孩子:“作者跟你们的想法不一样,他认为小蛇吃了饭团子,很多超市都有卖,小朋友们可以买回家比较一下,跟粽子到底有什么不同。”
我们经常提及的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也如出一辙。“小学化”的教育恰似“浅肥”,用孩子们一时的成绩掩盖了其“根系”的柔弱和发展不足。学习任何内容都应该让孩子体验,是不是对这个内容有兴趣,将来长大成人步入真正的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核心和优势价值。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
责任编辑:谷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