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术后麻醉恢复期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及意义

来源 :按摩与康复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h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效果。
  方法:将采用全麻的80例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仅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分析两组在麻醉恢复室的改良Aldtete评分,转出率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Aldtete评分(P<0.05)和转出率(P<0.01)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神经外科术后麻醉恢复期实施预见性护理效果较好。
  关键词:神经外科 术后麻醉恢复期 预见性护理 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117-02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不仅影响手术效果,严重时可导致死亡[1]。麻醉恢复期是术后并发症高发时期,因此降低该时期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2]。麻醉恢复室是保证患者麻醉恢复期安全的重要场所[3]。故本文在神经外科术后麻醉恢复期中根据常见并发症类型进行预见性护理,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病例为本院神经外科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行神经外科手术的80例患者,其中男56例,女34例,年龄为3~52岁,平均年龄为(35.7±9.5)岁;其中脑血管疾病18例,脑部肿瘤12例,脑积水21例,颅骨修补25例,其他4例,纳入指标:①术前均采用全麻;②ASAⅠ~Ⅱ级。
  1.2 方法。依據随机数字表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一般资料没有差异。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33.2±8.3)岁,仅进行常规护理,如体位安置、一般体征监测;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36.7±10.8)岁,在常规护理上给予预见性护理(见下文)。分析两组在麻醉恢复室的改良Aldtete评分,转出率和并发症情况。改良Aldtete评分包括活动力、神志、循环、呼吸及血氧饱和度五项,每项0~2分,总分10分。转出麻醉恢复室的标准为Aldtete评分>9分[3]。
  1.3 预见性护理。①给予患者保暖措施,如提供毛巾被等,预防低体温症状的发生,同时对输血输液加温;②对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预防麻醉剂作用消失引起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升高,给予降血压药物,同时采用心电监护仪全程监测;③对于术中心动过缓的患者,给予4~6μg/kg的阿托品静脉处理;④采用提前镇痛的方法预防术后疼痛发生,如使用镇痛泵;⑤由于呕吐是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因此预先给予患者止吐药预防拔出气管插管时呕吐,同时也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时吸入;⑥对于术前严重焦虑和术中躁动的患者可预防性的给予镇静处理;⑦密切观察患者的舌根下坠现象,对于有轻微症状者,采用头后仰手托下颌法处理,同时加大吸痰频率,防止呼吸道阻塞。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Aldtete评分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进行组间t检验,其余以“率”表示并进行X2检验,P<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Aldtete评分(P<0.05)和转出率(P<0.01)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具体并发症情况见表2。
  表1 两组护理的效果情况
  Aldtete评分转出率并发症例数
  对照组9.2±1.632(80.0%)25(62.5%)
  观察组7.8±0.9*11(27.5%)**10(25.0%)*
  注:*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
  表2 两组的具体并发症情况
  对照组观察组
  恶心5(20.0%)2(20.0%)
  呕吐4(16.0%)2(20.0%)
  躁动4(16.0%)0
  疼痛2(8.0%)2(20.0%)
  低氧2(8.0%)2(20.0%)
  寒颤4(16.0%)1(10.0%)
  心律失常3(12.0%)1(10.0%)
  苏醒延迟2(8.0%)0
  3 讨论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预防性措施,观察者根据不同患者的潜在诱发因素或发病先兆采取相应的措施。由于神经外科麻醉恢复期的并发症较多[1],因此实施预见性护理对降低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Aldtete评分和转出率高于对照组,由于Aldtete评分是根据多种体征的累积效果,表明预见性护理在改善患者综合体征上有效;转出标准本身也是通过Aldtete评分定义的,因此从另一个方面也表明预见性护理的有效性。此外,观察组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表明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麻醉恢复期的并发症上效果显著,主要原因是针对以往常见的并发症类型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尽管观察组也有并发症的报告,但均属于轻微反应,如未有苏醒延长的报告。在神经外科术后麻醉恢复期实施预见性护理效果较好,不仅降低术后并发症,而且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本研究实施的预见性护理还在探索阶段,没有明确的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嘉阳,李斌,王天龙,等.循证护理在预防神经外科手术坐位并发症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3):1179-1180
  [2] 杨天凤,唐晓凤,赖庆利,等.全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临床评估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4):19-20
  [3] 张雪梅,李锦,韩如泉,等.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5):3745-3747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司帕沙星治疗合并肝脏损害的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合并肝损害的肺结核患者38例,予以司帕沙星为主的联合化疗,并给予适当保肝治疗,进行疗效及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