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野动态调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剂量学差异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cui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5野与7、9野(以下简称F5、F7、F9)动态调强放疗(dIMRT)计划的靶区及周围各组织器官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从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随机抽取首钢医院肿瘤科接受动态调强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30例利用瓦里安(Varian)计划系统(Eclipse 7.3)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做5、7、9固定野的动态调强计划,在满足靶区处方要求[95%剂量曲线包绕100%的计划靶区(PTV)]的情况下,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和比较F5、F7、F9治疗计划的PTV的最大剂量(Dmax)、最小剂量(Dmin)、和平均剂量(Dmean)以及适形指数(CI),脊髓及其他危及器官最大剂量Dmax,双肺的V5、V10、V20、V30,心脏V30,食管V50、V60、平均剂量,并比较3种治疗计划的总机器跳数(MU)。

结果

F5的PTV的Dmax、Dmin、Dmean分别为(7 203±128)、(5 493±331)、(6 900±138) cGy;F7的PTV的Dmax、Dmin、Dmean分别为(7 304±96)、(5 526±296)、(6 976±130) cGy;F9的PTV的Dmax、Dmin、Dmean分别为(7 356±54)、(5 578±287)、(7 019±56) cGy。随着射野数量的增加,包绕靶区的等剂量线略有升高。靶区的适形指数CI随射野增加渐优。靶区3种调强计划中的全肺V5、V10随射野增多略大,3种计划双肺的V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双肺的V30随着射野的增多略微下降,以上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食管的V50随着射野数增大分别降低3%、5%,食管的V60分别降低6%、11%、平均剂量降低5%、10%和脊髓的Dmax降低9%、13%。F7、F9计划心脏V30较F5计划降低11%、19%。3种计划机器跳数随着射野增多而增大,F7、F9治疗时间较F5治疗时间增加15%、25%。

结论

对于多野调强放射治疗NSCLC,F5、F7、F9动态调强均能满足临床靶区剂量要求,如果临床特殊要求保护患者的脊髓、食管、心脏可以选择F7或F9设计治疗计划,一般患者可选用F5设计计划,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提高病灶的生物效应,跳数更低,避免正常组织的不必要照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β–微管蛋白Ⅲ(TUBB3)和γ–神经突触核蛋白(γ–SNCG)在结直肠腺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80例结直肠腺癌中TUBB3和γ– SNCG的表达。结果在结直肠腺癌中TUBB3和γ–SNCG的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2.2%和73.9%,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γ–SNCG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无关(
目的对1例遗传性凝血因子(FⅦ)缺乏症患者进行F7基因分析,初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用DNA直接测序法分析患者F7基因的启动子、外显子及侧翼、3'非翻译区以及内含子7的重复序列突变位点区域,用反向测序证实所发生的突变。查找数据库和当地150名健康对照者相应序列,确定是否为常见SNP位点。结果Sanger测序发现该患者F7基因内含子6发生g.15975 G>A杂合突变(IVS6–1 G>A),内含子
目的明确早期乳酸清除率与心脏骤停(CA)后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9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CA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患者共计74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CA原因、CA前心律、CA时间、抢救时间、ApacheⅡ评分、平均动脉压(MAP),是否合并抽搐或中枢性高热,同时分别记录患者入科当时乳酸基础值及入科后6 h乳酸值,计算患者6 h乳酸清除率,并
目的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 16位、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伴发胸腺异常的重症肌无力(TMG)发生、胸腺组织类型的关系。方法2002–2014年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及门诊的76例MG患者,伴发胸腺瘤24例,伴发胸腺增生40例,胸腺正常12例。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检测MG患者组(MGG)和75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CG)β2–AR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结果16位点存在
目的探讨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制剂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效果及对免疫和急性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海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需行机械通气的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免疫营养组30例和标准营养组30例。两组使用等热量肠内营养。营养素经鼻肠管使用。入院当天及每2周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
期刊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对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心肺复苏后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空白对照组为假手术组(SHAM组),电生理刺激建立心肺复苏模型(CR组),心肺复苏模型建立后给予注射左卡尼汀组(L组),比索洛尔治疗(B组),以及联合用药组(LB组)。复苏成功后24 h后HE染色检测心肌损伤指标,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检测内质网应激关键因子GRP78等蛋白的表
目的探讨饱和氢盐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Akt/GSK3β信号通路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清洁级雄性SD大鼠15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n=30):空白对照组(Ⅰ组)、假手术组(Ⅱ组)、缺血再灌注组(Ⅲ组)、饱和氢盐水治疗组(Ⅳ组)、生理盐水治疗组(Ⅴ组)。Ⅰ组不做任何处理;Ⅱ组大鼠仅穿线不结扎;Ⅲ组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Ⅳ组于再灌注前5 min给予1 ml
目的探讨手部发育畸形的影像特征及临床分型,尝试性提出影像学分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71–2014年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01例手部发育畸形病例的影像和临床资料。按影像学形态分为5类:未形成,形成不全,过形成,分节异常或联合,异常弯曲或变形。并与Swanson分类法进行对照。结果101例手部发育畸形中共14种畸形,分别发生于指骨12种,掌骨1种,腕骨1种。以影像学特征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控制方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糖变异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并加控制组进行对比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均采用重症急性胰腺炎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采用强化降糖方案,将患者血糖稳定在6.1~8.3 mmol/L。对比两组患者的重症医学科(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