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澄江县龙街镇立昌村位于抚仙湖西岸,村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湖边,靠耕田打鱼为生。立昌村有7个村民小组,近700户村民,大多居住在抚仙湖沿岸,有少数村民居住在山腰或山顶。主要经济来源有烤烟、菜碗豆、旅游三个产业。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农村生产发展滞后,村民生活也并不富裕。后来立昌人逐步意识到,要树立适合自己特点的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就必须把湖保工作抓牢,逐渐把湖保意识深入人心,只有湖清,民才富。
关键词:湖保工作;意识形态;立昌村;对策
一、抚仙湖污染和治理概况
(一)立昌村概况
抚仙湖是珠江源头第一大湖,属南盘江水系,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昆明60多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抚仙湖面海拔高度为1722.5米,湖容积为206.2亿立方米,湖面积216.6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度为95.2米,最深处有168米,湖容量达206.2亿立方米,相当于12个滇池的水量,6倍的洱海水量,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72.8%,占全国淡水湖泊蓄水量的9.16%,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68.3%,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资源储备库。抚仙湖水质是我国内陆淡水湖中最好的之一,透明度平均为5~6米,最大可达12.5米,在滇中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作为全国第一高原深水湖,迄今为止,抚仙湖水质仍然保持一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然而,随着抚仙湖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抚仙湖入湖污染负荷日益加剧,入湖污染量超过水环境承载力。如何保护抚仙湖不再受到污染,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6年来,抚仙湖的保护从探索性的保护,到责任性的保护,最后的强化性的保护,经历了不同的时期,保护抚仙湖,已成为一种危机意识。
(二)污染情况
06年发现蓝藻,且湖心里呈现大片白沫,其成分为P(磷)和K(钾),由P和K的养分超标所致。遇到大雨大风天气,岸边的秸秆会被不同程度的冲入湖水中。秸秆随时间的推移便产生了腐化现象进而污染湖水。因秸秆本身就吸收了农药或化肥成分,按照农药每10亩庄稼1公斤农药的比例来计算,100亩庄稼10公斤农药,那么3000亩的庄稼就要用掉300公斤的农药。其中少量农药会被庄稼吸收一部分,另外大部分残余农药又会经过雨水冲刷流入湖中,加之本身秸秆所吸收的肥料主要是N、P、K,所以秸秆更会加剧湖水中蓝藻的繁殖。
(三)治理情况
分河段“承包制”促湖保工作。下设有“河长”“副河长”,包括县长,县委书记等相关部门,均通过分河段来承包。哪条河出现了问题,就由河长和副河长来承当。承包制的负责人每年都要组织干部群众对湖水进行清理若干次,特别是在雨季之前就要抓紧时间清理,做到对垃圾的不同时间段的排查清理。
加大宣传力度:抚仙湖现仍保持着Ⅰ类水质的状态。这些年来,我們在宣传上,尤其是每年在广播上的宣传比较多。甚至有时两三天宣传一次。广播上,讲到工作之类的事情之后,就必须要提到环保,诸如垃圾的清理和规划。
增强群众湖保意识:通过当地的旅游经济来促使人们增强湖保意识,只有湖水的保护工作到位,才能发展当地的旅游经济,两者相辅相成。
二、抚仙湖畔生态村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澄江县关闭了帽天山周边价值130多亿元的14个磷矿开采点,关停了年产值17亿元的天湖化工等3家黄磷生产企业,整治了径流区44户企业;禁止了抚仙湖278艘机动船艇、3架水上飞机的营运,取缔了1862个捕鱼燃油机头和电机;依法拆除沿岸16万平方米违章建筑,搬迁585户农户,拆除62户企业。全市仅关闭矿山一项每年损失的GDP就达200多亿元。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当地村民在湖边搭建房屋,做起生意。但乱搭乱建影响了景观,经营者在湖边剖鱼,污水、生活垃圾直接进入湖中,污染了湖水,最终也影响了经营发展。随着对抚仙湖治理保护工作的加强,乱搭乱建的房屋被拆除了。但拆除房屋后,村民没有更多的经济来源,又重新搞起棚屋,再拆除,再搭建,如此反复多次,始终无法破解这一难题。为改变这一情况,村党总支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大家形成共识,一定要在保护的前提下来开发,规划建设统一的经营铺面,配套建好污水处理设施,解决保护与发展的问题。立昌村“两委”一合计,决定利用紧靠湖泊的优势,贷款投资300多万元,建设两个鱼庄,配套建设2个污水处理站,让村民承包经营。经过拍卖,共有36户经营户入场,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村里统一培训服务人员,统一收取污水处理费,景点配备卫生管理员清扫垃圾。还投资几十万元拆除立昌小沙田沿湖烤房,恢复沙滩数千平方米,绿化湖滨带,改善了立昌风景区的基础设施。近年来,立昌村党总支立足保护抚仙湖这一根本大计,改变鱼庄经营散、乱、差的现象,由集体统一规划建设经营铺面,实现了湖泊保护和增加群众收入“双赢”。
加大垃圾的清理与资金的投入,玉溪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 “一退二调三保”。一退:沿湖水位,现抚仙湖的高程水位为1722米,超过100米的水位高度的地方将会被退出来用于湿地及绿化。二调:超过水位100米以上的耕地,要调整产业,尽量朝环保方面。三保:1900米以上的海拔将要保护这些林木。
三、处理好生态与发展旅游之间的关系
转变抚仙湖周围农民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生态保护意识,发展文明旅游,加强旅游经济的建设。对于当地的人来说自觉处理生活污水,对游客宣传保护抚仙湖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似乎是一个是矛一个是盾,人为的开发势必对自然生态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对当地地方的政府和人民而言,开发就是打开一扇窗子,是走出落后和贫困的敲门砖。对于这样一个依靠传统农业和粗放工业拉动经济增长的地方,第三产业的挖掘开发成为了新型的经济增长点。只看见局部利益的人们,把发展的脚步重点放在了开发和经营上,发展的重心移到了前者身上;走与传统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背道而驰的道路,潜移默化淡化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是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认知不足,或者说忽略了保护的重要性。旅游开发应结合旅游区实际情况,实行多种资源的整合开发,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运用现代营销手段开拓市场,创出生态村品牌形象,最终实现湖保工作与旅游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湖保工作;意识形态;立昌村;对策
一、抚仙湖污染和治理概况
(一)立昌村概况
抚仙湖是珠江源头第一大湖,属南盘江水系,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昆明60多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抚仙湖面海拔高度为1722.5米,湖容积为206.2亿立方米,湖面积216.6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度为95.2米,最深处有168米,湖容量达206.2亿立方米,相当于12个滇池的水量,6倍的洱海水量,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72.8%,占全国淡水湖泊蓄水量的9.16%,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68.3%,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资源储备库。抚仙湖水质是我国内陆淡水湖中最好的之一,透明度平均为5~6米,最大可达12.5米,在滇中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作为全国第一高原深水湖,迄今为止,抚仙湖水质仍然保持一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然而,随着抚仙湖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抚仙湖入湖污染负荷日益加剧,入湖污染量超过水环境承载力。如何保护抚仙湖不再受到污染,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6年来,抚仙湖的保护从探索性的保护,到责任性的保护,最后的强化性的保护,经历了不同的时期,保护抚仙湖,已成为一种危机意识。
(二)污染情况
06年发现蓝藻,且湖心里呈现大片白沫,其成分为P(磷)和K(钾),由P和K的养分超标所致。遇到大雨大风天气,岸边的秸秆会被不同程度的冲入湖水中。秸秆随时间的推移便产生了腐化现象进而污染湖水。因秸秆本身就吸收了农药或化肥成分,按照农药每10亩庄稼1公斤农药的比例来计算,100亩庄稼10公斤农药,那么3000亩的庄稼就要用掉300公斤的农药。其中少量农药会被庄稼吸收一部分,另外大部分残余农药又会经过雨水冲刷流入湖中,加之本身秸秆所吸收的肥料主要是N、P、K,所以秸秆更会加剧湖水中蓝藻的繁殖。
(三)治理情况
分河段“承包制”促湖保工作。下设有“河长”“副河长”,包括县长,县委书记等相关部门,均通过分河段来承包。哪条河出现了问题,就由河长和副河长来承当。承包制的负责人每年都要组织干部群众对湖水进行清理若干次,特别是在雨季之前就要抓紧时间清理,做到对垃圾的不同时间段的排查清理。
加大宣传力度:抚仙湖现仍保持着Ⅰ类水质的状态。这些年来,我們在宣传上,尤其是每年在广播上的宣传比较多。甚至有时两三天宣传一次。广播上,讲到工作之类的事情之后,就必须要提到环保,诸如垃圾的清理和规划。
增强群众湖保意识:通过当地的旅游经济来促使人们增强湖保意识,只有湖水的保护工作到位,才能发展当地的旅游经济,两者相辅相成。
二、抚仙湖畔生态村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澄江县关闭了帽天山周边价值130多亿元的14个磷矿开采点,关停了年产值17亿元的天湖化工等3家黄磷生产企业,整治了径流区44户企业;禁止了抚仙湖278艘机动船艇、3架水上飞机的营运,取缔了1862个捕鱼燃油机头和电机;依法拆除沿岸16万平方米违章建筑,搬迁585户农户,拆除62户企业。全市仅关闭矿山一项每年损失的GDP就达200多亿元。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当地村民在湖边搭建房屋,做起生意。但乱搭乱建影响了景观,经营者在湖边剖鱼,污水、生活垃圾直接进入湖中,污染了湖水,最终也影响了经营发展。随着对抚仙湖治理保护工作的加强,乱搭乱建的房屋被拆除了。但拆除房屋后,村民没有更多的经济来源,又重新搞起棚屋,再拆除,再搭建,如此反复多次,始终无法破解这一难题。为改变这一情况,村党总支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大家形成共识,一定要在保护的前提下来开发,规划建设统一的经营铺面,配套建好污水处理设施,解决保护与发展的问题。立昌村“两委”一合计,决定利用紧靠湖泊的优势,贷款投资300多万元,建设两个鱼庄,配套建设2个污水处理站,让村民承包经营。经过拍卖,共有36户经营户入场,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村里统一培训服务人员,统一收取污水处理费,景点配备卫生管理员清扫垃圾。还投资几十万元拆除立昌小沙田沿湖烤房,恢复沙滩数千平方米,绿化湖滨带,改善了立昌风景区的基础设施。近年来,立昌村党总支立足保护抚仙湖这一根本大计,改变鱼庄经营散、乱、差的现象,由集体统一规划建设经营铺面,实现了湖泊保护和增加群众收入“双赢”。
加大垃圾的清理与资金的投入,玉溪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 “一退二调三保”。一退:沿湖水位,现抚仙湖的高程水位为1722米,超过100米的水位高度的地方将会被退出来用于湿地及绿化。二调:超过水位100米以上的耕地,要调整产业,尽量朝环保方面。三保:1900米以上的海拔将要保护这些林木。
三、处理好生态与发展旅游之间的关系
转变抚仙湖周围农民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生态保护意识,发展文明旅游,加强旅游经济的建设。对于当地的人来说自觉处理生活污水,对游客宣传保护抚仙湖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似乎是一个是矛一个是盾,人为的开发势必对自然生态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对当地地方的政府和人民而言,开发就是打开一扇窗子,是走出落后和贫困的敲门砖。对于这样一个依靠传统农业和粗放工业拉动经济增长的地方,第三产业的挖掘开发成为了新型的经济增长点。只看见局部利益的人们,把发展的脚步重点放在了开发和经营上,发展的重心移到了前者身上;走与传统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背道而驰的道路,潜移默化淡化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是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认知不足,或者说忽略了保护的重要性。旅游开发应结合旅游区实际情况,实行多种资源的整合开发,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运用现代营销手段开拓市场,创出生态村品牌形象,最终实现湖保工作与旅游效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