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课教师的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如何提高文化基础课教师的素质是我们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学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师素质来源、素质内容、素质提升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这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师素质的提升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职 文化基础课 教师 素质 提升
我国有高职院校1280多所,接近1300,高校生源不断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高职院校的发展甚至是生存都面临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的学院提出“以特色求生存”,有的提出“集团化”有的提出“国际化”,有的则提出以“信息化”为特色。不论用什么图生存和发展,其基础仍旧是“办学的水平和质量”,办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队伍的能力和水平是关键,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切这个化、那个化的特色都是空谈。努力提升教师素质,仍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课教师的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如何提高文化基础课教师的素质是我们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学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确定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教师的素质,首先应考虑教师的身份特点
(一)教师身份。1983年颁布的《教师法》第三条阐明“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的岗位责任,是专门承担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岗位。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教师素质应满足《教师法》相关要求,必须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素质,具备从事教育教学的技能。
(二)职业院校教师的身份。从事职业教育,不仅要把握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的教师承担着传授“知识”与“技能”双重任务的责任,在传授理论知识时,是传统意义上“老师”,而在传授技能时,又成传统意义上的“师傅”,他们必须具备“双师”素质。即使是文化基础课教师,不要求达到完全意义上的“双师”,也得有“双师”的要求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将工作、生活的实际案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能够指导学生将所学 知识和能运用到实际中,能够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开展社会调查等。
(三)高等教育院校教师的身份。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的教师,不仅应具备更的学历,作为教书能手的同时,还应是科研高手。这点对高职院校中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以及由企业转行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尤为重要。前都由于长期从事职业教育工作,教学能力非常强,后者由于在企业工作多年,实践技能或动手能力很强,但两者的科研能力,特别是课题研究的能力一般较弱。教学只是高校教师的基本任务,科研才是高校教师的重要工作。面对教学和科研两大任务,作为高校教师 要树立教学和研究同步同行、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理念,要有从事科研的素质和能力。
二、确定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教师的素质,还应考虑教师长远发展
(一)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进取的意识。继续教育对教师个人而言,是教师进行知识更新、素质提升、自我提升的重要手段。教师只有参加教育和培训,才能自我更新,才能不断进步。
(二)具备一定的特长。教师想成为同行尊敬,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特长。这个特长可以是专业知识的深厚,也可以是教学技能的娴熟,还可以是在部门、学校、甚至是行业超越他人的某项特殊技能。
(三)康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以成绩论英雄的时代,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作基础,甭说取得好成绩,就连“以充沛体力,满怀激情”工作都很难保证。教学中学生“不听话”的情况,在职业院校的教学场所可以说是“经常的事”,作为教师还要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稳定的心态。
表1: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师素质
三、确定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教师的素质,还应考虑当今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发展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
以网络和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领域,使教学形式、手段、方法、环境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师必须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能力,并把它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的关键,是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制作与使用,核心是从课程的需要出发选择合适的技术,将文本、图片、音视频通过适当的方式呈现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就是教师展现自己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既能体现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又能展示教师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多样化媒体资源的能力,还能呈现教师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避免落入“为用而用”的俗套,达到以课程为主,以技术为辅,宜用则用,用得恰到好处的最高境界。作为信息化环境生存的教师,能够灵活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是不够的,制作或改造多媒体教学资源也是现代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
四、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师素质提升途径
(一)发现不足,明确发展方向是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师提升素质的基础。
教师发现自身的不足,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作为教师,应积极主动通过对自己自身份的认识,知悉政府、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长、学校对教师的期望,深刻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明确自身的素质结构和具体标准。这方面,学校或教学系可以组织教师合作研究,将文化基础课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一一列出(参见表1),还可以对每项素质提升的途径给参考建议,方便老师们通过对照发现自身的差距,知晓自身素质改进方向和提升着力点。教师自己要切实重视,找对路径并长期坚持。学校或教学系给出的提升途径,可以为教师提升素质指明方向,但方案可能 不太具体,对每个教师来说,也不可以很适合,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的情况再次细化,如确定自己的特长方向,寻找适合自己的提升方式和路径,但不论是否需要再次细化,都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
(二)组织的帮助和支持是提高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师素质的重要保证。
引导教师提升素质,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只是给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努力攀爬,但要快速成长,还需给他们一根藤蔓,使教师拾级而上。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发挥他们的特长,为其成长搭建平台。 第一,要提供资金和机会,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和学习,不更新教师的知识和教学观念,提升他们的教学技能。
第二,是组织教师进行课程建设。课程建设尤其是优秀课(或精品课)往往以团队形式出现,以某一门课为基本单位,由一个教学骨干牵头,带领2-5人组成的团队齐头并进,整体提高,取代了传统的“传帮带”模式,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以老带新”培养青年教师的新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说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训练营。随着优秀课程建设教师的整体素质也会不断提高。
第三,鼓励支持教师参加教学竞赛。老师参加教学竞赛前会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备学生、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确定采用怎样的方式和方法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通过怎样的教学活动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完成后还得进行必要的演练,通过演练改进完善设计,赛后还可以通过竞赛评委和学生的评价,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优点和不足。 准备的虽然是一次竞赛,但学习和体验到是却是教学的所有环节。
第四,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教师要辅导学生参加竞赛,必须要有较好的知识素养和教学方法,在解决问题能力和表达能力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这就能够促进教师自觉地钻研业务、不断地更新知识。所以说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竞赛不仅是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能力与技巧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教师的专业素质知识素养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很有裨益。
(三)进行课题研究是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关键。
首先,课题研究能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文化基础课教师立项的科研课题,一般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大多属实证性的研究,这类研究要做大量的社会调查。写论文一般查阅一些资料就可以,课题研究要通过实际的操作,了解了各类课题的申报方法,熟悉了实证研究的方法和步骤,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材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使用以及课题总报告框架的设计、分报告的撰写等等一系列与科研有关的事情。这些实实在在的事情,非常有助于科研能力的提高,因此科研具有自我强化的特征,做得越多,水平越高。
第三,课题研究能提高教师之间的协作。学校不要求教师坐班,平时教师之间相互见面的机会有限,一起相互交流教学、科研的体会的机会不多。但在一起做课题,经常见面相互沟通,一起参加调研、讨论和报告的撰写,有机会了解他人有关教学和科研上的思路、方式、方法和好的经验,并从中吸取到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开阔自己的思路。所以说,课题研究是年轻教师向老教师学习的好机会。
第三,课题研究能加强教师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对教师来说,课题研究本身是一个知识应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把已掌握的知识重新组合,用于解释实践中的现象和问题。也就是说,课题研究就是要把原来死的、教条式的知识变成活的、对现实有用的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EB/OL].http://www.gov.cn/banshi/2005-05/25/content_937
[2]饶贵生.当代高职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EB/OL].http://www.xmoc.cn/gongshang/info.aspx?ID=351
[3]马跃新.高职教育的特点与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大人科技,2005(07):147-148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高职 文化基础课 教师 素质 提升
我国有高职院校1280多所,接近1300,高校生源不断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高职院校的发展甚至是生存都面临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的学院提出“以特色求生存”,有的提出“集团化”有的提出“国际化”,有的则提出以“信息化”为特色。不论用什么图生存和发展,其基础仍旧是“办学的水平和质量”,办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队伍的能力和水平是关键,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切这个化、那个化的特色都是空谈。努力提升教师素质,仍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课教师的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如何提高文化基础课教师的素质是我们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学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确定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教师的素质,首先应考虑教师的身份特点
(一)教师身份。1983年颁布的《教师法》第三条阐明“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的岗位责任,是专门承担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岗位。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教师素质应满足《教师法》相关要求,必须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素质,具备从事教育教学的技能。
(二)职业院校教师的身份。从事职业教育,不仅要把握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的教师承担着传授“知识”与“技能”双重任务的责任,在传授理论知识时,是传统意义上“老师”,而在传授技能时,又成传统意义上的“师傅”,他们必须具备“双师”素质。即使是文化基础课教师,不要求达到完全意义上的“双师”,也得有“双师”的要求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将工作、生活的实际案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能够指导学生将所学 知识和能运用到实际中,能够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开展社会调查等。
(三)高等教育院校教师的身份。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的教师,不仅应具备更的学历,作为教书能手的同时,还应是科研高手。这点对高职院校中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以及由企业转行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尤为重要。前都由于长期从事职业教育工作,教学能力非常强,后者由于在企业工作多年,实践技能或动手能力很强,但两者的科研能力,特别是课题研究的能力一般较弱。教学只是高校教师的基本任务,科研才是高校教师的重要工作。面对教学和科研两大任务,作为高校教师 要树立教学和研究同步同行、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理念,要有从事科研的素质和能力。
二、确定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教师的素质,还应考虑教师长远发展
(一)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进取的意识。继续教育对教师个人而言,是教师进行知识更新、素质提升、自我提升的重要手段。教师只有参加教育和培训,才能自我更新,才能不断进步。
(二)具备一定的特长。教师想成为同行尊敬,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特长。这个特长可以是专业知识的深厚,也可以是教学技能的娴熟,还可以是在部门、学校、甚至是行业超越他人的某项特殊技能。
(三)康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以成绩论英雄的时代,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作基础,甭说取得好成绩,就连“以充沛体力,满怀激情”工作都很难保证。教学中学生“不听话”的情况,在职业院校的教学场所可以说是“经常的事”,作为教师还要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稳定的心态。
表1: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师素质
三、确定高职院校文化基础课教师的素质,还应考虑当今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发展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
以网络和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领域,使教学形式、手段、方法、环境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师必须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能力,并把它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的关键,是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制作与使用,核心是从课程的需要出发选择合适的技术,将文本、图片、音视频通过适当的方式呈现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就是教师展现自己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既能体现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又能展示教师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多样化媒体资源的能力,还能呈现教师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避免落入“为用而用”的俗套,达到以课程为主,以技术为辅,宜用则用,用得恰到好处的最高境界。作为信息化环境生存的教师,能够灵活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是不够的,制作或改造多媒体教学资源也是现代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
四、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师素质提升途径
(一)发现不足,明确发展方向是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师提升素质的基础。
教师发现自身的不足,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作为教师,应积极主动通过对自己自身份的认识,知悉政府、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长、学校对教师的期望,深刻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明确自身的素质结构和具体标准。这方面,学校或教学系可以组织教师合作研究,将文化基础课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一一列出(参见表1),还可以对每项素质提升的途径给参考建议,方便老师们通过对照发现自身的差距,知晓自身素质改进方向和提升着力点。教师自己要切实重视,找对路径并长期坚持。学校或教学系给出的提升途径,可以为教师提升素质指明方向,但方案可能 不太具体,对每个教师来说,也不可以很适合,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的情况再次细化,如确定自己的特长方向,寻找适合自己的提升方式和路径,但不论是否需要再次细化,都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
(二)组织的帮助和支持是提高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师素质的重要保证。
引导教师提升素质,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只是给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努力攀爬,但要快速成长,还需给他们一根藤蔓,使教师拾级而上。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发挥他们的特长,为其成长搭建平台。 第一,要提供资金和机会,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和学习,不更新教师的知识和教学观念,提升他们的教学技能。
第二,是组织教师进行课程建设。课程建设尤其是优秀课(或精品课)往往以团队形式出现,以某一门课为基本单位,由一个教学骨干牵头,带领2-5人组成的团队齐头并进,整体提高,取代了传统的“传帮带”模式,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以老带新”培养青年教师的新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说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训练营。随着优秀课程建设教师的整体素质也会不断提高。
第三,鼓励支持教师参加教学竞赛。老师参加教学竞赛前会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备学生、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确定采用怎样的方式和方法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通过怎样的教学活动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完成后还得进行必要的演练,通过演练改进完善设计,赛后还可以通过竞赛评委和学生的评价,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优点和不足。 准备的虽然是一次竞赛,但学习和体验到是却是教学的所有环节。
第四,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教师要辅导学生参加竞赛,必须要有较好的知识素养和教学方法,在解决问题能力和表达能力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这就能够促进教师自觉地钻研业务、不断地更新知识。所以说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竞赛不仅是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能力与技巧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教师的专业素质知识素养和教学技能的提高很有裨益。
(三)进行课题研究是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关键。
首先,课题研究能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文化基础课教师立项的科研课题,一般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大多属实证性的研究,这类研究要做大量的社会调查。写论文一般查阅一些资料就可以,课题研究要通过实际的操作,了解了各类课题的申报方法,熟悉了实证研究的方法和步骤,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材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使用以及课题总报告框架的设计、分报告的撰写等等一系列与科研有关的事情。这些实实在在的事情,非常有助于科研能力的提高,因此科研具有自我强化的特征,做得越多,水平越高。
第三,课题研究能提高教师之间的协作。学校不要求教师坐班,平时教师之间相互见面的机会有限,一起相互交流教学、科研的体会的机会不多。但在一起做课题,经常见面相互沟通,一起参加调研、讨论和报告的撰写,有机会了解他人有关教学和科研上的思路、方式、方法和好的经验,并从中吸取到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开阔自己的思路。所以说,课题研究是年轻教师向老教师学习的好机会。
第三,课题研究能加强教师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对教师来说,课题研究本身是一个知识应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把已掌握的知识重新组合,用于解释实践中的现象和问题。也就是说,课题研究就是要把原来死的、教条式的知识变成活的、对现实有用的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EB/OL].http://www.gov.cn/banshi/2005-05/25/content_937
[2]饶贵生.当代高职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EB/OL].http://www.xmoc.cn/gongshang/info.aspx?ID=351
[3]马跃新.高职教育的特点与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大人科技,2005(07):147-148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