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重视施教规律的研究,忽视受教规律的思考,教育过程中,习惯性地从“教育者”的角度去研究问题,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难以提高。从接受理论的视角研究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接受理论的探索研究,紧密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效度欠佳的原因,切实找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路径和措施。
[关键词]接受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效度
[作者简介]徐晓艳(1974- ),女,江苏启东人,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书记兼副院长,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通 22601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50-02
思想政治教育效度不高的问题一直受到教育界的关注,人们往往重视施教规律的探讨,却忽视了受教规律的思考。在教育过程中,人们往往从“教育者”的角度去研究问题,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难以提高。因此,不少学者开始探寻新的视角,借鉴接受理论的应用成果,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和规律。在接受理论的视野下,肯定了接受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的以教育者为中心而转向以接受者为重心,看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状况,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效度欠佳的实质原因,找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路径。
一、从接受理论看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现状
1.理想信念弱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潮的影响冲击学生的理想信念。一些学生不能正确分辨和把握中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崇拜个人极端主义。一些学生缺乏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意识和政治理想淡薄。据2004年海南省教育工委和海南省高校联合在全省各高校大学生之间开展大规模的思想道德状况的抽样调查表明: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和政治局势的总体看法”,有21.4%的学生“说不清”;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看法,有26.3%的学生“说不清”;有24%的学生竟然认为“资本主义有相当的生命力”; 17%的学生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已经过时了,不适合中国的实际”。坚定的政治理想信念是体现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基础,但实际情况是学生的政治理想信念逐渐弱化,思想政治教育低效度,令人担忧。
2.价值取向不正确。当前的青年学生致力于追求个人的价值和利益,放弃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美德,日常生活贪慕虚荣,过分追求物质利益,认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物质实现和满足。学生之间虚荣心强,攀比之风盛行。学习上追求实用至上,功利主义色彩较浓。在择业时选择金钱至上,一味地追求眼前的高职位、高工资,不愿从基层干起,不愿吃苦耐劳,不重视其长远发展,忽视其社会价值。据有关调查显示:“有63.9%的同学回答在选择工作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收入’。”学生接受学习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倡导的主流。
3.道德意识淡薄。目前,很多学生缺乏最基本的道德意识,他们缺乏社会公德心、谈吐粗俗、不懂得尊重别人等。部分学生在图书馆、教室等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吵闹,不顾他人的学习;在上课时间手机声音此起彼伏,打扰教师上课;在公交车上,很多学生都未曾给孕妇、小孩、老人等弱势群体让过座,这些都给其他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侵蚀校园淳朴的风气。一些学生诚信意识严重缺失。在当前的学习和学术研究中,学生为达目的放弃了诚信原则。考试作弊、论文、实践报告抄袭屡见不鲜。大学生的信用也在逐年下降。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恶意拖欠甚至不归还,情况恶劣。道德意识是思想意识的重要方面,是学生基本素质在社会实践中的体现。
二、接受理论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低效度的成因
1.接受者的需求被忽视。人类的一切实践,归根结底,都同人类的需要有关,都是在满足需要的驱动中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也同样如此,受教育者的需要意识表现为对教材内容的需要,对其自身素质发展的需要,从而促使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接受目的,进而寻求接受对象,选择接受内容,踏上满足自身需要的道路。思想政治教育如果适应、满足受体的这种心理需求,则受体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接受。但当前,总是从社会的需要和国家的需要来考虑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受教育者自身的实际需要,导致受教育者学习兴趣不浓。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于重视理论上的说教,大肆歌功颂德,倡导维护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而忽略个人的正当利益,一味地要求个人“牺牲”,忽视了个人的价值、正当利益和独立人格。
2.“期待视野”不一致。“所谓‘期待视野’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受教育者的“期待视野”会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受到外部因素的刺激而发生改变。因为受教育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之前,在先前的经验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思维定式,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了自身的心理期待。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滞后,落后于学生不断变化发展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大部分教材空洞不具有现实性,歌功颂德,喜欢唱高调,讲大道理。比如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空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不理会学生是否具备理解这个理論的知识储备。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满堂灌”,重灌输轻渗透、轻启发,重讲授轻实践,不重视实际解决能力。教育内容以及教育者忽视了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艺术修养、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系列因素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期待视野”严重不一致,弱化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度不高的又一原因。
3.接受者的差异性被忽视。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接受而产生效果的。而受体千差万别的心理构成,又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的受教反应。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成千上万的学生,更是千差万别的接受者。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即使是双胞胎,因后天的环境他们在性格、气质、兴趣、爱好、交友、能力、智力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他们的思想观念也会随着后天的社会环境而不断发生变化。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却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大多采取一样的教育计划,一样的教育方式,一样的教育环境,教导学生缺乏针对性和创造性,大大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 4.接受环境的协调缺失。受教育者的接受环境可以大致分为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当前青少年成长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不容乐观,一些公共场合充满色情、暴力、赌博、迷信等内容,网络的发展更使各种不良信息到处传播,给了青少年消极的心理暗示,导致社会犯罪率居高不下。学校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总体上消极因素较少,但是,由于学校的学习压力,师生关系淡漠,家庭的亲情关系不融洽,尤其是父母离异的家庭容易使学生形成悲观、孤僻、不自信等不良性格特征,导致学生的自杀率在逐渐上升。处在这样的消极的接受环境中,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受必然会产生抵触的心理,无法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路径
1.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研究重点转向接受者。受教育者的接受问题,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生长点。解决了接受问题,也就把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性环节。从教育者转向受教育者,把研究的重点转向接受者方面,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切实感受到其主体地位以及被重视程度。从接受理论出发考察受教育者的接受问题,这样就意味着一种教学路径的转换。从教师的教育转为学生的接受,从灌输论转向接受论,从动机论转向效果论。
2.提升施教者的职业素养及技能。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就要注重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及技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要有先进的教师信念,包括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坚定信仰、高水准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素养、新的信息观和创造性思维。其次,要具备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的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手段,掌握从事教育科研的知识和方法,学会组织和管理教学。最后,要有较高的能力结构。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教育过程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的能力、善于反思教育教学、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教育具备了这些专业素质和技能,就容易把握住学生的接受过程,在过程中适时引导、注重调节、促进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
3.把握接受者的接受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衡量最终是以接受者的接受为尺度的,以接受者的接受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成。第一,接受者的需求律。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的人生追求以及自身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关注学生的实际问题,如学业问题、家庭问题、交友问题、就业问题等,就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只要教育者把握准了学生的接受需求,投其所好,并且有意识地刺激和开发这些需求,就可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摆脱接受度低下的状况,使其受到学生的热切欢迎,从而提高接受的实效性,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
第二,接受者的差异律。每个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必须要尊重接受主体的差异性,根据学生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自身具备的信息条件,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和创造性地提出教学要求和目的,制订切实的教学计划,开展适宜的课堂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第三,接受者的情感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情感律表现在:一是教育活动的施教和受教双方即师生的情感关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接受效果。双方关系愈是融洽和谐,受教主体就愈会对该学科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情感,学生会从被动到发自内心地喜欢和接受教学课堂,对教育内容的接受度会不断提高。二是施教者的教育水平、职业素养影响接受效果。如果受教育者认为施教者值得尊敬和信任,其教学内容符合他们的“期待视野”,就会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信息;反之,一些教育者能力素质不高,品格低下,就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拒绝接受教育。因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要学会把握受教育者的情感障碍,及时与其进行沟通,听取受教育者的意见和信息反馈,学会与他们做朋友。另一方面,要注意施教者的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职业道德素养的升华。
4.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式。教师要不断地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保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的生命力,不断符合、满足甚至升华学生的“期待视野”,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指导学生实践的功能。另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避免教学方式的单一性,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动画和视频教学将课堂教学引入到全新、生动的境界。很多老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对学生耳提面命,不断灌输,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事实上,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带给学生全新的视角和学习方式,积极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学生对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认识、感受和理解,方便学生接受和记忆。可以设计师生轮流上讲台,也可以进行情景教学,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现实践意义。教师在互动过程中,要善于及时捕捉、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目标。
5.优化教育活动的接受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也总是处在一定的现实环境中。因而要实现外来信息与受教育者接受视界的高度融合,提高接受效度,除了取决于接受者内在的知识储备及其精神状态之外,接受主体所处的现实环境同样是至关重要的。环境的优化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着手。
首先,要优化社会环境。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狠抓猛打社会不良倾向,努力创造一个安定、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要加强公民意识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以良好的社会风气教育大众;积极建设媒介环境,构成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行为和社会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外部条件。
其次,要优化学校教育环境。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如教室、情景模拟场地、教具等完备的基础设施环境。良好的基础设施可以提供学生更多的教学途径,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热情。二是要把校园文化建成学生联系社会的纽带,不断把社会的新人新事、新道德、新风尚融入校园文化的精神中。同时防止和抑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提高学生对社会思潮、道德观念的分析、鉴别能力。三是校风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通过各种精彩缤纷的文体活动,倡导优良的校风、学风,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意义,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最后,还要优化家庭环境。孩子的家庭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更是关系到国家、社会安定和发展的大问题,优化家庭环境,改善家庭教育,塑造具有优良品格的孩子,是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基础。因此,要给孩子营造和谐温暖的人际环境,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以情感为基础,营造一种和睦、平等、积极的家庭氛围;二是妥善处理好亲情关系,理解和尊重子女,确立幸福家庭观;三是为人处世注意给孩子树榜样做示范。
[参考文献]
[1]广西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课题组.2003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J].高教论坛,2004(1).
[2]王怡,吴晓明,陈国良.借鉴接受理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J].唯实,2001(6).
[3]杨道庆,陈康.海南大学生调查:择偶不重物质 就业三资成首选[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4-11/12/content_2211016_3.htm,2004-11-12.
[4]杨晓慧.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及德育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6(12).
[5]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6]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关键词]接受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效度
[作者简介]徐晓艳(1974- ),女,江苏启东人,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书记兼副院长,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通 22601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50-02
思想政治教育效度不高的问题一直受到教育界的关注,人们往往重视施教规律的探讨,却忽视了受教规律的思考。在教育过程中,人们往往从“教育者”的角度去研究问题,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难以提高。因此,不少学者开始探寻新的视角,借鉴接受理论的应用成果,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和规律。在接受理论的视野下,肯定了接受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的以教育者为中心而转向以接受者为重心,看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状况,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效度欠佳的实质原因,找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路径。
一、从接受理论看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现状
1.理想信念弱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潮的影响冲击学生的理想信念。一些学生不能正确分辨和把握中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崇拜个人极端主义。一些学生缺乏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意识和政治理想淡薄。据2004年海南省教育工委和海南省高校联合在全省各高校大学生之间开展大规模的思想道德状况的抽样调查表明: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和政治局势的总体看法”,有21.4%的学生“说不清”;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看法,有26.3%的学生“说不清”;有24%的学生竟然认为“资本主义有相当的生命力”; 17%的学生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已经过时了,不适合中国的实际”。坚定的政治理想信念是体现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基础,但实际情况是学生的政治理想信念逐渐弱化,思想政治教育低效度,令人担忧。
2.价值取向不正确。当前的青年学生致力于追求个人的价值和利益,放弃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美德,日常生活贪慕虚荣,过分追求物质利益,认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物质实现和满足。学生之间虚荣心强,攀比之风盛行。学习上追求实用至上,功利主义色彩较浓。在择业时选择金钱至上,一味地追求眼前的高职位、高工资,不愿从基层干起,不愿吃苦耐劳,不重视其长远发展,忽视其社会价值。据有关调查显示:“有63.9%的同学回答在选择工作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收入’。”学生接受学习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倡导的主流。
3.道德意识淡薄。目前,很多学生缺乏最基本的道德意识,他们缺乏社会公德心、谈吐粗俗、不懂得尊重别人等。部分学生在图书馆、教室等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吵闹,不顾他人的学习;在上课时间手机声音此起彼伏,打扰教师上课;在公交车上,很多学生都未曾给孕妇、小孩、老人等弱势群体让过座,这些都给其他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侵蚀校园淳朴的风气。一些学生诚信意识严重缺失。在当前的学习和学术研究中,学生为达目的放弃了诚信原则。考试作弊、论文、实践报告抄袭屡见不鲜。大学生的信用也在逐年下降。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恶意拖欠甚至不归还,情况恶劣。道德意识是思想意识的重要方面,是学生基本素质在社会实践中的体现。
二、接受理论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低效度的成因
1.接受者的需求被忽视。人类的一切实践,归根结底,都同人类的需要有关,都是在满足需要的驱动中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也同样如此,受教育者的需要意识表现为对教材内容的需要,对其自身素质发展的需要,从而促使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接受目的,进而寻求接受对象,选择接受内容,踏上满足自身需要的道路。思想政治教育如果适应、满足受体的这种心理需求,则受体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接受。但当前,总是从社会的需要和国家的需要来考虑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受教育者自身的实际需要,导致受教育者学习兴趣不浓。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于重视理论上的说教,大肆歌功颂德,倡导维护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而忽略个人的正当利益,一味地要求个人“牺牲”,忽视了个人的价值、正当利益和独立人格。
2.“期待视野”不一致。“所谓‘期待视野’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受教育者的“期待视野”会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受到外部因素的刺激而发生改变。因为受教育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之前,在先前的经验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思维定式,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了自身的心理期待。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滞后,落后于学生不断变化发展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大部分教材空洞不具有现实性,歌功颂德,喜欢唱高调,讲大道理。比如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空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不理会学生是否具备理解这个理論的知识储备。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满堂灌”,重灌输轻渗透、轻启发,重讲授轻实践,不重视实际解决能力。教育内容以及教育者忽视了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艺术修养、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系列因素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期待视野”严重不一致,弱化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度不高的又一原因。
3.接受者的差异性被忽视。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接受而产生效果的。而受体千差万别的心理构成,又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的受教反应。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成千上万的学生,更是千差万别的接受者。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即使是双胞胎,因后天的环境他们在性格、气质、兴趣、爱好、交友、能力、智力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他们的思想观念也会随着后天的社会环境而不断发生变化。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却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大多采取一样的教育计划,一样的教育方式,一样的教育环境,教导学生缺乏针对性和创造性,大大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 4.接受环境的协调缺失。受教育者的接受环境可以大致分为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当前青少年成长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不容乐观,一些公共场合充满色情、暴力、赌博、迷信等内容,网络的发展更使各种不良信息到处传播,给了青少年消极的心理暗示,导致社会犯罪率居高不下。学校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总体上消极因素较少,但是,由于学校的学习压力,师生关系淡漠,家庭的亲情关系不融洽,尤其是父母离异的家庭容易使学生形成悲观、孤僻、不自信等不良性格特征,导致学生的自杀率在逐渐上升。处在这样的消极的接受环境中,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受必然会产生抵触的心理,无法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路径
1.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研究重点转向接受者。受教育者的接受问题,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生长点。解决了接受问题,也就把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性环节。从教育者转向受教育者,把研究的重点转向接受者方面,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切实感受到其主体地位以及被重视程度。从接受理论出发考察受教育者的接受问题,这样就意味着一种教学路径的转换。从教师的教育转为学生的接受,从灌输论转向接受论,从动机论转向效果论。
2.提升施教者的职业素养及技能。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就要注重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及技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要有先进的教师信念,包括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坚定信仰、高水准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素养、新的信息观和创造性思维。其次,要具备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的扎实的专业知识,熟悉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手段,掌握从事教育科研的知识和方法,学会组织和管理教学。最后,要有较高的能力结构。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教育过程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的能力、善于反思教育教学、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教育具备了这些专业素质和技能,就容易把握住学生的接受过程,在过程中适时引导、注重调节、促进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
3.把握接受者的接受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衡量最终是以接受者的接受为尺度的,以接受者的接受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成。第一,接受者的需求律。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的人生追求以及自身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关注学生的实际问题,如学业问题、家庭问题、交友问题、就业问题等,就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只要教育者把握准了学生的接受需求,投其所好,并且有意识地刺激和开发这些需求,就可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摆脱接受度低下的状况,使其受到学生的热切欢迎,从而提高接受的实效性,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
第二,接受者的差异律。每个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必须要尊重接受主体的差异性,根据学生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自身具备的信息条件,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和创造性地提出教学要求和目的,制订切实的教学计划,开展适宜的课堂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第三,接受者的情感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情感律表现在:一是教育活动的施教和受教双方即师生的情感关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接受效果。双方关系愈是融洽和谐,受教主体就愈会对该学科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情感,学生会从被动到发自内心地喜欢和接受教学课堂,对教育内容的接受度会不断提高。二是施教者的教育水平、职业素养影响接受效果。如果受教育者认为施教者值得尊敬和信任,其教学内容符合他们的“期待视野”,就会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信息;反之,一些教育者能力素质不高,品格低下,就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拒绝接受教育。因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要学会把握受教育者的情感障碍,及时与其进行沟通,听取受教育者的意见和信息反馈,学会与他们做朋友。另一方面,要注意施教者的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职业道德素养的升华。
4.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式。教师要不断地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保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的生命力,不断符合、满足甚至升华学生的“期待视野”,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指导学生实践的功能。另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避免教学方式的单一性,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动画和视频教学将课堂教学引入到全新、生动的境界。很多老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对学生耳提面命,不断灌输,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事实上,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带给学生全新的视角和学习方式,积极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学生对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认识、感受和理解,方便学生接受和记忆。可以设计师生轮流上讲台,也可以进行情景教学,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现实践意义。教师在互动过程中,要善于及时捕捉、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目标。
5.优化教育活动的接受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也总是处在一定的现实环境中。因而要实现外来信息与受教育者接受视界的高度融合,提高接受效度,除了取决于接受者内在的知识储备及其精神状态之外,接受主体所处的现实环境同样是至关重要的。环境的优化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着手。
首先,要优化社会环境。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狠抓猛打社会不良倾向,努力创造一个安定、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要加强公民意识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以良好的社会风气教育大众;积极建设媒介环境,构成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行为和社会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外部条件。
其次,要优化学校教育环境。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如教室、情景模拟场地、教具等完备的基础设施环境。良好的基础设施可以提供学生更多的教学途径,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热情。二是要把校园文化建成学生联系社会的纽带,不断把社会的新人新事、新道德、新风尚融入校园文化的精神中。同时防止和抑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提高学生对社会思潮、道德观念的分析、鉴别能力。三是校风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通过各种精彩缤纷的文体活动,倡导优良的校风、学风,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意义,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最后,还要优化家庭环境。孩子的家庭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更是关系到国家、社会安定和发展的大问题,优化家庭环境,改善家庭教育,塑造具有优良品格的孩子,是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基础。因此,要给孩子营造和谐温暖的人际环境,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以情感为基础,营造一种和睦、平等、积极的家庭氛围;二是妥善处理好亲情关系,理解和尊重子女,确立幸福家庭观;三是为人处世注意给孩子树榜样做示范。
[参考文献]
[1]广西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课题组.2003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J].高教论坛,2004(1).
[2]王怡,吴晓明,陈国良.借鉴接受理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J].唯实,2001(6).
[3]杨道庆,陈康.海南大学生调查:择偶不重物质 就业三资成首选[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4-11/12/content_2211016_3.htm,2004-11-12.
[4]杨晓慧.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及德育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6(12).
[5]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6]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