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率先垂范,强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活动深入开展。教师应当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将“自主合作理念”融入教学互动之中;二是将“现代信息手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三是将“分层教学要求”融入教学环节之中;四是将“激励促进因子”融入教学评价之中。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理念的创新与模式的优化是提高教学成效的关键,尤其是当前应试教育理念与素质教育理念交织的背景下,广大语文教师应当深入学习贯彻新课程理念,对照自身的教学工作实际进行创新与改革,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成效。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探究与尝试,下面作简要论述。
一、将“自主合作理念”融入教学互动之中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多采取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被动接受知识,思维活跃性不强,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笔者在教学活动中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再对学生进行直接灌输,而是将教学要点、难点融入到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之中,要求学生进行逐层深入的思考与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寻找答案。其次,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自主合作的载体与机会,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重新组织,设置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组成6人小组开展集体研究学习,在这样的活动中集聚大家的智慧,提高问题分析研究的准确性与深刻性,从而提升教学成效。笔者还专门为学生设置了思考探究题,以此为引领促进教学活动深入开展。如教学《始终眷恋着祖国》时,笔者将教学目标与要点设计为一组探究题:“怎样理解课题中的‘始终’?两个‘不止一次’发挥了怎样的表达作用?大量篇幅写钱学森求学经历和他在事业上的辉煌成就,对表现他‘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有什么作用?钱学森夫妇回归之路难而又难,他们到底遭受到哪些阻挠和迫害?他们为回国做了哪些准备?钱学森最终是怎样回到祖国的怀抱的?”在这样一组探究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较为顺利地熟悉教学内容,把握学习要点,互动效果较为显著。
二、将“现代信息手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各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与设备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助手,尤其是多媒体手段的引入,对于增强教学吸引力和生动形象效果方面,更是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过去一些语文教师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学手段不够生动,影响了教学成效。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手段的作用,在教学导入、信息补充和情境创设等方面运用,效果显著。例如在教学《国宝——大熊猫》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没有直接进行教学导入,而是在教学设计中下载了卧龙保护区拍摄的一段熊猫宝宝玩耍的视频,作为教学导入的引子,课堂上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胖乎乎的熊猫宝宝学生非常喜爱,以此开展导入,为整节课的有效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相对于直接的口头导入效果要显著得多。再比如教学《凡尔赛宫》时,不仅学生,就连教师也没有去过,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就需要增加他们的直观感知。笔者在教学中向学生演示了央视拍摄的外景节目,让学生随着导游的镜头了解凡尔赛宫这一座神奇的建筑。多媒体的演示弥补了学生感知方面的不足,能够让学生形成文字与图像相结合的立体感知,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再比如教学《“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时,笔者播放了航天员归来时热烈场景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并播放了世界各地华人华侨欢呼庆祝的场景,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多媒体手段的介入,有效增强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将“分层教学要求”融入教学环节之中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面对学生学习基础与能力不一的状况,对于这样的问题,有的教师还是运用统一要求组织教学,结果导致部分学生出现“水土不服”,不利于整体教学成效的提升。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兼顾学生的学习差异性,为他们打造量体定做的教学体系,从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拓展、考核等方面综合着手,组织分层教学,有效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在教学目标设计方面,笔者分别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与能力发展状况,设置了A、B、C三个不同等级的目标体系,分别对应优秀生、中等生与后进生,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能够找准坐标定位,对号入座,更加有利于激发学习动力和提高学习成效。在教学活动组织方面,尤其是在师生互动方面,笔者兼顾到不同能力基础的学生,保证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教学中不仅向优秀生提问较深奥的问题,而且向学困生提问相对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都能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依靠独立自主和相互合作的学习方式突破学习难点,尤其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提高学习参与性。在作业的布置和考核方面,笔者专门进行了不同内容的安排,从量和难度两个方面体现差异性,保证与学生的学习目标基本一致,形成前后联动的有效体系。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调动,更加适应了学习基础,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域得到了全面、长足发展。
四、将“激励促进因子”融入教学评价之中
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自尊心强,对教师评价的敏感程度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鼓励学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基于这样的角度,教师可以通过激励促进的手段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增强内生动力,更加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笔者在教学中,立足青春期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激励促进的方式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效果较为显著。笔者一方面积极发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进步之处,加以表扬,如学生语文学习成绩进步了,基础知识更扎实了,以及学习态度发生转变了,等等,注意发掘这样的细微之处进行表扬,能够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成功,享受到快乐与幸福,从而有助于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笔者对教学考核环节开展改革,不仅考核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还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情感进行全面评价,采取“卷面成绩 能力等第 态度评价”的立体评价方式,通过这样的全面评价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中注意多表扬激励,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另外,笔者在语文教学之余,还经常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真实想法,鼓励他们提出语文教学方面的意见或者建议,以助于教学活动的改进与优化。笔者通过这样的方式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让学生乐于学习语文,从而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为工作在语文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改革与理念创新,积极开展探究,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玉兰.试论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魅力中国,2009(34).
[2]蒋玲玲.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17).
[3]李艳慧.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微[J].中学语文,2011(33).
[4]商楠.新课标下构建“轻松”语文课堂——重视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创造条件[J].中国农村教育,2010(09).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理念的创新与模式的优化是提高教学成效的关键,尤其是当前应试教育理念与素质教育理念交织的背景下,广大语文教师应当深入学习贯彻新课程理念,对照自身的教学工作实际进行创新与改革,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成效。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探究与尝试,下面作简要论述。
一、将“自主合作理念”融入教学互动之中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多采取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被动接受知识,思维活跃性不强,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笔者在教学活动中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再对学生进行直接灌输,而是将教学要点、难点融入到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之中,要求学生进行逐层深入的思考与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寻找答案。其次,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自主合作的载体与机会,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重新组织,设置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组成6人小组开展集体研究学习,在这样的活动中集聚大家的智慧,提高问题分析研究的准确性与深刻性,从而提升教学成效。笔者还专门为学生设置了思考探究题,以此为引领促进教学活动深入开展。如教学《始终眷恋着祖国》时,笔者将教学目标与要点设计为一组探究题:“怎样理解课题中的‘始终’?两个‘不止一次’发挥了怎样的表达作用?大量篇幅写钱学森求学经历和他在事业上的辉煌成就,对表现他‘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有什么作用?钱学森夫妇回归之路难而又难,他们到底遭受到哪些阻挠和迫害?他们为回国做了哪些准备?钱学森最终是怎样回到祖国的怀抱的?”在这样一组探究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较为顺利地熟悉教学内容,把握学习要点,互动效果较为显著。
二、将“现代信息手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各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与设备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助手,尤其是多媒体手段的引入,对于增强教学吸引力和生动形象效果方面,更是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过去一些语文教师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学手段不够生动,影响了教学成效。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手段的作用,在教学导入、信息补充和情境创设等方面运用,效果显著。例如在教学《国宝——大熊猫》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没有直接进行教学导入,而是在教学设计中下载了卧龙保护区拍摄的一段熊猫宝宝玩耍的视频,作为教学导入的引子,课堂上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胖乎乎的熊猫宝宝学生非常喜爱,以此开展导入,为整节课的有效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相对于直接的口头导入效果要显著得多。再比如教学《凡尔赛宫》时,不仅学生,就连教师也没有去过,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就需要增加他们的直观感知。笔者在教学中向学生演示了央视拍摄的外景节目,让学生随着导游的镜头了解凡尔赛宫这一座神奇的建筑。多媒体的演示弥补了学生感知方面的不足,能够让学生形成文字与图像相结合的立体感知,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再比如教学《“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时,笔者播放了航天员归来时热烈场景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并播放了世界各地华人华侨欢呼庆祝的场景,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多媒体手段的介入,有效增强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将“分层教学要求”融入教学环节之中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面对学生学习基础与能力不一的状况,对于这样的问题,有的教师还是运用统一要求组织教学,结果导致部分学生出现“水土不服”,不利于整体教学成效的提升。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兼顾学生的学习差异性,为他们打造量体定做的教学体系,从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拓展、考核等方面综合着手,组织分层教学,有效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在教学目标设计方面,笔者分别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与能力发展状况,设置了A、B、C三个不同等级的目标体系,分别对应优秀生、中等生与后进生,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能够找准坐标定位,对号入座,更加有利于激发学习动力和提高学习成效。在教学活动组织方面,尤其是在师生互动方面,笔者兼顾到不同能力基础的学生,保证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教学中不仅向优秀生提问较深奥的问题,而且向学困生提问相对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都能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依靠独立自主和相互合作的学习方式突破学习难点,尤其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提高学习参与性。在作业的布置和考核方面,笔者专门进行了不同内容的安排,从量和难度两个方面体现差异性,保证与学生的学习目标基本一致,形成前后联动的有效体系。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调动,更加适应了学习基础,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域得到了全面、长足发展。
四、将“激励促进因子”融入教学评价之中
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自尊心强,对教师评价的敏感程度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鼓励学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基于这样的角度,教师可以通过激励促进的手段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增强内生动力,更加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笔者在教学中,立足青春期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激励促进的方式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效果较为显著。笔者一方面积极发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进步之处,加以表扬,如学生语文学习成绩进步了,基础知识更扎实了,以及学习态度发生转变了,等等,注意发掘这样的细微之处进行表扬,能够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成功,享受到快乐与幸福,从而有助于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笔者对教学考核环节开展改革,不仅考核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还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情感进行全面评价,采取“卷面成绩 能力等第 态度评价”的立体评价方式,通过这样的全面评价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中注意多表扬激励,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另外,笔者在语文教学之余,还经常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真实想法,鼓励他们提出语文教学方面的意见或者建议,以助于教学活动的改进与优化。笔者通过这样的方式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让学生乐于学习语文,从而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为工作在语文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改革与理念创新,积极开展探究,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玉兰.试论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魅力中国,2009(34).
[2]蒋玲玲.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17).
[3]李艳慧.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微[J].中学语文,2011(33).
[4]商楠.新课标下构建“轻松”语文课堂——重视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创造条件[J].中国农村教育,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