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也许很想成为一个“爱心妈妈”,给一个孤独无助的小宝贝更多的爱。但是,你准备好了吗?特别是,当你家已经有了一个心爱宝贝的时候……
你很想收养一个孤儿,无论你是否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我都为你竖起大拇指!你很有爱心,而且有力量,愿意承担起一份责任。
收养孩子是一件需要提前做好物质和心理准备的事。也许对爱心妈妈们,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心理准备。
对于已经有自己的孩子的妈妈来说,收养一个新的宝贝要面临很大很大的挑战。新的宝贝带来新的习惯、性格和行为,必将对原有的家庭动力和能量产生影响。要想将整个家庭引向正向的发展,妈妈们真的要付出自己的心力和精力才行。
妈妈先做好认知的准备
如果新宝贝来了,你的生活会有哪些变化?
对于妈妈:你一定曾经对于收养孩子有个预期,这个新宝贝和你的预期相符吗?对于不相符的方面,你有什么想法?你为他准备了衣服、床铺、饮食,可能还有上学,和他的习惯相符吗?对于他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和对于新家新成员的态度,你有心理准备吗?列于他和自己的亲宝贝的关系,你想过如何定位吗?如果出现较大的矛盾,你准备如何变通呢?
对于新宝贝:新宝贝来到新家之前是否有些心理创伤?新宝贝如何期待新家庭和成员?新家庭有原有的家庭生活模式,新宝贝能否适应?新宝贝和家庭中的小孩子会是哪种相处模式?新宝贝感到新家庭不适应了会怎么样?
对于亲宝贝:妈妈要收养一个新成员,亲宝贝同意吗?亲宝贝愿意和新宝贝一起分享妈妈的爱和家庭的资源吗?亲宝贝如何看待妈妈和新宝贝之间的关系?亲宝贝和新宝贝如果发生了矛盾,亲宝贝内心里会怎么想?
做好亲宝贝的心理准备
亲宝贝的困惑: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需要得到尊重和独立人格的认可。也许你认为自己的亲宝贝还很小不懂事,但是孩子在“不懂事”之前是通过周围环境的反馈来认识自己的。当他突然发现自己的生存环境中出现了个新成员时,一定会在心里产生波动,他要通过和新成员的互动来证明自己身份的变化,并表现出正向或者负向的态度。
妈妈需要做的:在新宝贝来之前,妈妈一定要告诉亲宝贝自己的想法,得到亲宝贝的反馈。很多案例中,家庭中的宝宝都不愿意妈妈收养新成员,他们会提出“是不是要来一个人分我的玩具”“是不是他会要妈妈爱他”等等问题,孩子们担心自己的资源被别人侵占,他们立即有了不安全的感觉。
所以,妈妈要坦诚地讲出来:为什么想收养一个新成员,看看这种想法能否和亲宝贝达成共识。如果亲宝贝表示反对,请妈妈对收养孩子慎重。
如果亲宝贝没有意见,妈妈也要和亲宝贝一起讨论,妈妈对收养新宝贝想到要有哪些准备,让亲宝贝帮助自己再想一想还需要什么别的准备;有哪些问题是自己也可能会面对的,希望亲宝贝在可能的范围内一起来帮助妈妈。最好在为新宝贝准备物质保障的时候,让亲宝贝也参与进来。亲宝贝会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尊重,从而更愿意去接受个家庭的新成员。
TIPS
聪明的妈妈还可以在为新宝贝买物品的同时为亲宝贝买一件他喜欢的东西。新宝贝适应中的心理状态:我是不是值得被爱?
新宝贝的困惑
1 安全感的缺失:每一个孩子出生后面临的最根本的情绪就是恐惧,离开妈妈的母体来到新的环境,恐惧自己是否还能被妈妈爱,还能安全自在地获得生存条件。
新的宝贝来到新的家庭,同样的道理;但新宝贝要面临一个比其他孩子更难受的问题:我是不是值得被爱?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周围的人、物的反馈来认定自己的价值。周围的反馈包括和他有所接触的每个人的言语、表情、身体语言、行为等。尤其重要的是,人们的非语言的反馈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新宝贝也会通过观察和感受外来的信息,来回答:他们是否爱我?我和其他孩子一样吗?孩子们在自己内心里回答这些问题后,要么增加自己的安全感,要么安全感减少。
2 生养父母的比较:和另一个孩子在一起生活,新宝贝会经常地在心里做比较:抚养我的不是我的爸爸妈妈,我的爸爸妈妈呢?为什么别人就能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生活,而我的爸爸妈妈不在了?是我不够好吗?
同时面对两个孩子,父母的行为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而当孩子在观察或感受到外在环境对自己有异样时,孩子就会怀疑:我的养父养母对待我和对待他们自己的宝贝不一样,他们到底爱不爱我呢?如果孩子认为养父养母没有亲生的爸爸妈妈做得好,也许会表现为沉默(我确实是不应该得到爱的)、恐惧(害怕以后得不到爱)、愤怒(上天对我不公平)等。
如果孩子认为养父养母对待自己很好,孩子的怀疑和恐惧会被养父养母的爱心融化,可以和他们一起快乐地成长。
新宝贝进入新家庭后和亲宝贝相处常见问题
问题1:沉默被动vs分争妈妈的爱
问题:孩子刚进入一个新环境,本来他就会从内心里评估这个环境是不是安全,新的抚养人是否值得安全地依托。尤其对于偏内向、适应环境稍慢的孩子来说,确认环境的安全性需要一个过程。新宝贝刚进来,很可能是在沉默中来体会周围环境的安全性,用被动来检验周围的人是不是重视自己。
如果亲生的宝贝年龄大一些,可能会比较友好地对待沉默的弟妹;但是如果年龄反而小,可能就很不明白新来的哥哥姐姐为何这么不配合。如果养父母给予很多的关注在新宝贝身上,亲宝贝就可能会不满,愤怒。如何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对于养父母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怎样做:妈妈不必太着急,因为每个孩子应对外界环境的方式不一样,沉默被动的孩子并不是来到这里后才这样的,一定是个性中以前有这样的特点。妈妈关注并邀请新宝贝,但不用一定要等到孩子参与。妈妈可以先和亲生宝贝一起玩,用开心的氛围来化解新宝贝的不安全感,并吸引他的参与。快乐是孩子的最大引力。
问题2:积极讨好vs愤怒发脾气
问题:有的孩子在陌生环境中求得安全的方式是主动与人交往,在与人交往中获得安全感的确认。这种孩子在新家庭中和原生的孩子在一起比较容易较快地建立关系,亲宝贝也会感到和新的小朋友在一起很开心。
但不排除这种孩子其实内心很敏感,当出现挫折时孩子也会很快感到受伤,出现愤怒、发脾气的行为,这时很快就会影响刚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
怎样做:妈妈这时可以和两个孩子坐在一起,让他们每个人都说出刚才发生生了什么,自己觉得怎么了,妈妈要善于从中发现每个孩子关注的重点,找出他们的共同之处,让他们之间形成共识,再次建立亲密关系。
专家提示
新宝贝刚进入家庭时,妈妈确实要特别地关注孩子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如果觉得孩子有不可以理解的特殊情况、自己又无法解决时,要及时找专业机构帮助解决。
爱心妈妈,放轻松
新宝贝和亲宝贝之间一定会存在竞争,确认谁更受到妈妈的爱。妈妈其实不用太在意孩子是否觉得自己公平,因为对于父母来说,很难从客观上做到所有的事情绝对的公平。如果太在意也许会限制自己的思维。妈妈可以学习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孩子如何来抚养,而不是对两个宝贝绝对一样。只要你是为孩子着想,新宝贝和亲宝贝都会体会到的。
当新宝贝和亲宝贝之间发生矛盾时,其实是他们成长的好机会。妈妈不必太着急,自己的稳定的心态才是孩子最能体会到的安全感。如果妈妈先焦虑了,孩子们会更加不知所措而感到危险。妈妈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当一个收养人对自己的心态是个考验,妈妈们注意当你感到要焦虑的时候,可以为自己找一个特定的解决办法,比如看电影、听音乐等等。妈妈们一定要记住哦,你的心态也是值得被关注和被爱护的。
TIPS
收养一个孩子,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可以称呼自己“阿姨”,也可以是孩子愿意的其他称呼,不需要强迫孩子叫自己“妈妈”。
新宝贝长大后,也许会越来越怀念自己的父母,这时有可能在与养父母亲近和对亲生父母忠诚两者之间产生内心冲突。养父母可以很坦诚地和孩子谈开,告诉孩子亲生父母的事情,并由孩子自己选择如何来纪念自己的亲生父母。这样的情况不是对养父母的否定,只是孩子内心深处要给自己一个身份定位的过程,当内心没有冲突时,孩子才较容易做出合适的选择。
你很想收养一个孤儿,无论你是否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我都为你竖起大拇指!你很有爱心,而且有力量,愿意承担起一份责任。
收养孩子是一件需要提前做好物质和心理准备的事。也许对爱心妈妈们,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心理准备。
对于已经有自己的孩子的妈妈来说,收养一个新的宝贝要面临很大很大的挑战。新的宝贝带来新的习惯、性格和行为,必将对原有的家庭动力和能量产生影响。要想将整个家庭引向正向的发展,妈妈们真的要付出自己的心力和精力才行。
妈妈先做好认知的准备
如果新宝贝来了,你的生活会有哪些变化?
对于妈妈:你一定曾经对于收养孩子有个预期,这个新宝贝和你的预期相符吗?对于不相符的方面,你有什么想法?你为他准备了衣服、床铺、饮食,可能还有上学,和他的习惯相符吗?对于他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和对于新家新成员的态度,你有心理准备吗?列于他和自己的亲宝贝的关系,你想过如何定位吗?如果出现较大的矛盾,你准备如何变通呢?
对于新宝贝:新宝贝来到新家之前是否有些心理创伤?新宝贝如何期待新家庭和成员?新家庭有原有的家庭生活模式,新宝贝能否适应?新宝贝和家庭中的小孩子会是哪种相处模式?新宝贝感到新家庭不适应了会怎么样?
对于亲宝贝:妈妈要收养一个新成员,亲宝贝同意吗?亲宝贝愿意和新宝贝一起分享妈妈的爱和家庭的资源吗?亲宝贝如何看待妈妈和新宝贝之间的关系?亲宝贝和新宝贝如果发生了矛盾,亲宝贝内心里会怎么想?
做好亲宝贝的心理准备
亲宝贝的困惑: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需要得到尊重和独立人格的认可。也许你认为自己的亲宝贝还很小不懂事,但是孩子在“不懂事”之前是通过周围环境的反馈来认识自己的。当他突然发现自己的生存环境中出现了个新成员时,一定会在心里产生波动,他要通过和新成员的互动来证明自己身份的变化,并表现出正向或者负向的态度。
妈妈需要做的:在新宝贝来之前,妈妈一定要告诉亲宝贝自己的想法,得到亲宝贝的反馈。很多案例中,家庭中的宝宝都不愿意妈妈收养新成员,他们会提出“是不是要来一个人分我的玩具”“是不是他会要妈妈爱他”等等问题,孩子们担心自己的资源被别人侵占,他们立即有了不安全的感觉。
所以,妈妈要坦诚地讲出来:为什么想收养一个新成员,看看这种想法能否和亲宝贝达成共识。如果亲宝贝表示反对,请妈妈对收养孩子慎重。
如果亲宝贝没有意见,妈妈也要和亲宝贝一起讨论,妈妈对收养新宝贝想到要有哪些准备,让亲宝贝帮助自己再想一想还需要什么别的准备;有哪些问题是自己也可能会面对的,希望亲宝贝在可能的范围内一起来帮助妈妈。最好在为新宝贝准备物质保障的时候,让亲宝贝也参与进来。亲宝贝会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尊重,从而更愿意去接受个家庭的新成员。
TIPS
聪明的妈妈还可以在为新宝贝买物品的同时为亲宝贝买一件他喜欢的东西。新宝贝适应中的心理状态:我是不是值得被爱?
新宝贝的困惑
1 安全感的缺失:每一个孩子出生后面临的最根本的情绪就是恐惧,离开妈妈的母体来到新的环境,恐惧自己是否还能被妈妈爱,还能安全自在地获得生存条件。
新的宝贝来到新的家庭,同样的道理;但新宝贝要面临一个比其他孩子更难受的问题:我是不是值得被爱?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周围的人、物的反馈来认定自己的价值。周围的反馈包括和他有所接触的每个人的言语、表情、身体语言、行为等。尤其重要的是,人们的非语言的反馈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新宝贝也会通过观察和感受外来的信息,来回答:他们是否爱我?我和其他孩子一样吗?孩子们在自己内心里回答这些问题后,要么增加自己的安全感,要么安全感减少。
2 生养父母的比较:和另一个孩子在一起生活,新宝贝会经常地在心里做比较:抚养我的不是我的爸爸妈妈,我的爸爸妈妈呢?为什么别人就能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生活,而我的爸爸妈妈不在了?是我不够好吗?
同时面对两个孩子,父母的行为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而当孩子在观察或感受到外在环境对自己有异样时,孩子就会怀疑:我的养父养母对待我和对待他们自己的宝贝不一样,他们到底爱不爱我呢?如果孩子认为养父养母没有亲生的爸爸妈妈做得好,也许会表现为沉默(我确实是不应该得到爱的)、恐惧(害怕以后得不到爱)、愤怒(上天对我不公平)等。
如果孩子认为养父养母对待自己很好,孩子的怀疑和恐惧会被养父养母的爱心融化,可以和他们一起快乐地成长。
新宝贝进入新家庭后和亲宝贝相处常见问题
问题1:沉默被动vs分争妈妈的爱
问题:孩子刚进入一个新环境,本来他就会从内心里评估这个环境是不是安全,新的抚养人是否值得安全地依托。尤其对于偏内向、适应环境稍慢的孩子来说,确认环境的安全性需要一个过程。新宝贝刚进来,很可能是在沉默中来体会周围环境的安全性,用被动来检验周围的人是不是重视自己。
如果亲生的宝贝年龄大一些,可能会比较友好地对待沉默的弟妹;但是如果年龄反而小,可能就很不明白新来的哥哥姐姐为何这么不配合。如果养父母给予很多的关注在新宝贝身上,亲宝贝就可能会不满,愤怒。如何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对于养父母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怎样做:妈妈不必太着急,因为每个孩子应对外界环境的方式不一样,沉默被动的孩子并不是来到这里后才这样的,一定是个性中以前有这样的特点。妈妈关注并邀请新宝贝,但不用一定要等到孩子参与。妈妈可以先和亲生宝贝一起玩,用开心的氛围来化解新宝贝的不安全感,并吸引他的参与。快乐是孩子的最大引力。
问题2:积极讨好vs愤怒发脾气
问题:有的孩子在陌生环境中求得安全的方式是主动与人交往,在与人交往中获得安全感的确认。这种孩子在新家庭中和原生的孩子在一起比较容易较快地建立关系,亲宝贝也会感到和新的小朋友在一起很开心。
但不排除这种孩子其实内心很敏感,当出现挫折时孩子也会很快感到受伤,出现愤怒、发脾气的行为,这时很快就会影响刚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
怎样做:妈妈这时可以和两个孩子坐在一起,让他们每个人都说出刚才发生生了什么,自己觉得怎么了,妈妈要善于从中发现每个孩子关注的重点,找出他们的共同之处,让他们之间形成共识,再次建立亲密关系。
专家提示
新宝贝刚进入家庭时,妈妈确实要特别地关注孩子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如果觉得孩子有不可以理解的特殊情况、自己又无法解决时,要及时找专业机构帮助解决。
爱心妈妈,放轻松
新宝贝和亲宝贝之间一定会存在竞争,确认谁更受到妈妈的爱。妈妈其实不用太在意孩子是否觉得自己公平,因为对于父母来说,很难从客观上做到所有的事情绝对的公平。如果太在意也许会限制自己的思维。妈妈可以学习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孩子如何来抚养,而不是对两个宝贝绝对一样。只要你是为孩子着想,新宝贝和亲宝贝都会体会到的。
当新宝贝和亲宝贝之间发生矛盾时,其实是他们成长的好机会。妈妈不必太着急,自己的稳定的心态才是孩子最能体会到的安全感。如果妈妈先焦虑了,孩子们会更加不知所措而感到危险。妈妈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当一个收养人对自己的心态是个考验,妈妈们注意当你感到要焦虑的时候,可以为自己找一个特定的解决办法,比如看电影、听音乐等等。妈妈们一定要记住哦,你的心态也是值得被关注和被爱护的。
TIPS
收养一个孩子,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可以称呼自己“阿姨”,也可以是孩子愿意的其他称呼,不需要强迫孩子叫自己“妈妈”。
新宝贝长大后,也许会越来越怀念自己的父母,这时有可能在与养父母亲近和对亲生父母忠诚两者之间产生内心冲突。养父母可以很坦诚地和孩子谈开,告诉孩子亲生父母的事情,并由孩子自己选择如何来纪念自己的亲生父母。这样的情况不是对养父母的否定,只是孩子内心深处要给自己一个身份定位的过程,当内心没有冲突时,孩子才较容易做出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