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as9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姓氏家族最近举办了运动会,日行千里的“赵”姓在田径赛中一举夺魁,神箭手“张”姓在射击比赛上大展身手,可大家没想到,举重比赛的冠军落入了平时不声不响的“何”姓囊中。赛后,腼腆的冠军“何”姓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这次的举重比赛,你在这么多姓氏家族成员中脱颖而出,请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我们何家人向来力气大。甲骨文的“何”字特别像一个农民扛着锄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何”的本义也就是人担负着东西。我经常负重,举重根本难不倒我。
  原来是家族传统在比赛中发挥了作用呀!那你能和我们聊聊何姓的起源吗?
  关于我们家族的起源,有好几种说法。其中一种是周文王的一支姓韩的后人因国家被灭,逃亡到江淮一带避难,当地人分不清“何”和“韩”的发音,就把他们的姓氏误喊成“何”。
  原來“何”这个姓是口误造成的呀!
  这只是一种说法,还有人说我们的祖先其实是唐朝时的少数民族,甚至外国人。在汉唐时期的西域,也就是今天的中亚地区,月氏人曾建立过一个康国政权,康国政权下有几个小国,何国就是其中一个。
  真的吗?那姓何的小朋友回去可要仔细照照镜子,或者看看家里的亲戚,说不定能发现鼻梁笔挺和头发微卷的“混血”基因呢!
  哈哈,其实我们何姓的起源说法很多,而且很有意思。如今,我们何姓人口大约有1300万,也就是说,100个中国人中至少有一个姓何的。
  你们何家真是人丁兴旺呀,最后再给我们介绍下何姓有哪些有名的人物吧。
  我先考考你,听过“傅粉何郎”这个典故吗?
  听倒是听过,但背后的故事不太清楚。
  “傅粉何郎”说的就是我们何姓的颜值担当—— 何晏,他是三国时期的玄学家,也是出了名的美男子,因为他皮肤细腻,脸上白得像扑了粉,所以才有了这个典故。
  当然,何姓还有很多有才华的名人。比如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何绍基,当代杰出女画家何香凝,现代诗人、散文家何其芳,为中国夺得蹦床史上首枚金牌的“蹦床公主”何雯娜……
  感谢你接受采访,我们现在对何姓了解颇多了,也祝愿何姓家族发展得越来越好。
其他文献
“《七彩語文》杯”江苏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正书书法比赛一等奖作品
期刊
铜铬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以及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是大功率高压真空开关触头的首选材料。但现有的粉末冶金、熔渗法与真空自耗电弧重熔法均是以高纯铜粉和铬粉为原料,经压制坯锭,再在高真空/高纯保护气氛下进行烧结或熔炼,存在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等缺陷。课题组经过20多年的系统研究,开发出以氧化铜、氧化铬和铝粉为原料,采用铝热还原-熔渣精炼法制备均质高致密度铜铬合金触头材料第四代制备技术,成功制备出组织成分均匀、晶粒细小、致密度高的铜铬合金铸锭。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制备的CuCr25、CuCr40合金
爸爸,之前了解到那么多的书法家,有的是和尚,有的是大官,有没有哪个皇帝的书法很厉害?  古时候地位最高的人就是皇帝,虽然他们小时候都有书法课,但是当了皇帝后政务繁忙,没有时间练习书法,极少有皇帝能在书法上留有美名。  没有例外吗?  那倒也不至于,比如唐太宗、宋徽宗、乾隆,这三位都是很有名的。  唐太宗和乾隆我通过平时看的电视剧还能了解一些,宋徽宗就不清楚了。您给我讲讲吧。  小贴士  秾:nón
期刊
我读的小学是个乡村小学,历史悠久,文化氛围也比较浓厚。学校有很多多才多艺的老师,当时教我们语文的是许秀宏老师,他写着一手漂亮的字,学校门口就有他的题字。许老师有个习惯,发给每个孩子的新本子,都会先帮着写好名字。渐渐地,同学们有了新本子,都会主动请许老师写名字,许老师总是欣然答应。他给大家写名字,有时用楷书,有时用隶书或行书。每次看老师给我写的名字那么好看,真羡慕啊。于是,课后我就开始模仿老师的笔迹
期刊
路上围了一群人,还有嘎嘎的鹅叫声。  “他们是在卖鹅吗?”皮皮远远看向路边的那群人。  倒霉二人组还没搞明白这次又来到了哪里,还没看清楚周边的景物,鹅叫声就传进了耳朵。  只见人群中一个道人身穿素道袍,赶着一群大白鹅。这群鹅,红顶长脖,有的张着翅膀,有的曲着脖子,嘎嘎地乱叫。一个白面长须的中年人,穿着宽袍大袖的衣服,蹬着一双木屐,俯着身子,笑眯眯地看着大白鹅,目不转睛。  “真是一群好鹅啊!”中年
期刊
上一期,我给同学们介绍了手帐的功用和主要类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写手帐用到的其他文具吧!  手帐的新衣  一本手帐往往要陪伴我们许久,短则三四个月,长则一两年。纸张脆弱,暴露在外不仅容易弄脏,随着时间推移也免不了日渐磨损……那么怎么保护我们的手帐本呢?“书衣”来帮忙!有了它,可就好多啦!  每学期拿到了新的课本,想必爱书的同学们也会为它穿上“新衣服”吧?只不过,以往我们用的“包书皮”多为纸质或塑料
期刊
这首小诗,描述了小蘑菇、小荷叶、小水塘、小野菊欢迎小雨点的情形。一种景物,一种姿态,各不相同。读着这首小诗,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小蘑菇们撑起了一把把小伞,雨点儿在小伞上溅起了小水花;荷叶是大大的绿绿的圆盘,雨点儿像珍珠一般,圆溜溜的,在荷叶上滚来滚去;雨点儿跳进池塘,池塘荡漾着波纹;小野菊呢,在雨中频频点头,频频敬礼……  小雨点的妙处,在于它的“不多”“不少”;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它以
期刊
學会写笔画
期刊
同学们,你看到这期的文章名时,是不是想到了杜牧的那首诗?对,就是《清明》。我们来一起回忆一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那么在写本期的几个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清明”。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名字。  为了指导农业生产,我们的老祖先把一年分为了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约为十五天。“清明”取义“清爽明净”,这段时间气候清爽温暖,草木開始
期刊
“贝”的源流:  “贝”是象形字,字形像一个打开的贝壳。“贝”在古代曾作为货币使用,所以“贝”部的字多与财富有關。  “贝”部居左时,点画上移,字形整体窄长。“贝”部占位稍小,整体处于右边部件中部或中上部。  “贝”部居右时,“贝”整体占位较大,左侧部件一般处于“贝”的中部或中上部。  “贝”的书写要点:  “贝”部居下时,横折的横略长,竖画缩短,撇、点打开的角度略大。“贝”部与上面部件中心对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