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思考与创新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当前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工作状况,提出了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开展的思路,探索了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 现状 基本思路
  
  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养和理论修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这项工作关系到学校对人才的培养,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对于高校来说,大学生党建工作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影响力非常大的系统性工程。
  基层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开展工作形成战斗力的基础,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最基础的组织单位,担负着培养具有共产主义信念的有志青年,并为他们提供锻炼机会,在学生群体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任。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工作直接关系到高校对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影响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研究探索和创新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现状
  党支部是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党发挥其职能的基础环节。高校对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工作一向比较重视,但随着学生人数的极剧增加、学生党员的大力发展、学生个人特点的不断变化,高校学生党支部从构成、发展和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1.学生党支部成员构成情况多样化。
  随着学生党员的大量发展,各个层面的学生党员数量都在增加。高校学生党支部成员的构成也在发生变化。就本科生党支部而言,支部内部的党员来自不同的班级和专业,有的支部由不同年级的本科生组成。这种情况在研究生党支部中尤为严重。研究生党支部内部的党员,不仅在专业上有所差别,在年龄、阅历、性格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有的研究生党员入学前曾经有过工作经历,有的已成家生子,有的年龄较大。这些情况都影响了学生党支部成员的沟通交流,影响了支部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学生党支部干部变化流动大。
  这一点在本科生党支部中尤为明显。由于学生党员发展力度较大,学生党支部的党员数量会在较短时间内扩大。这样,在学生进入大三、大四阶段,就会经常出现分支部的情况,当某一支部的支部干部培养成熟以后就面临着新的支部干部出现的情况。有的新党员在入党后即被调整到新的支部,对支部建设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此外,在研究生支部中,由于研究生经常需要出差,有的研究生支部干部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即被导师派往外地,无法继续支部的建设工作,这些都是目前学生党支部干部在工作开展中出现的客观问题。
  3.学生党支部建立模式较为单一。
  学生党支部的建立模式一直以来都被大部分高校党建工作者忽视,没有对此进行深入的探索。对本科生而言,一般在大二阶段开始按照专业区分建立党支部,大三、大四开始,在班级建立党支部;针对研究生,一般采取在班级中建立党支部的模式。然而,这种单一的建立党支部的模式在某些方面并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我们应该深入探索、挖掘一些适合学生实际的支部建立模式,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更好地融入支部生活,促进党支部建设,进而促进党员个人发展。
  4.学生党支部建设缺乏系统指导和制度约束。
  从事学生党支部建设指导工作的大部分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是绝大部分是学生辅导员,他们一边要担负繁重的学生工作任务,一边要忙于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工作。学生的日常管理已经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党支部的指导工作难免会有一些忽视。辅导员队伍流动性较大,对学生党支部的指导工作缺乏连续性。此外,辅导员队伍中大部分都是刚毕业或毕业一两年的年轻教师,教育经验不多,理论水平有限,而且本身未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培训。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工作长期缺乏系统的指导及制度约束,缺少一些具备指导性质的规章和制度。
  二、有效开展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基本思想
  1.深刻认识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义。
  正确深刻地认识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有助于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是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还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工作,包括党员的发展和管理、党支部的组织建设、支部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党支部对普通同学的作用发挥。这些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可以使学生党员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可以对普通同学造成正面影响,党支部在班级建设、学生学风建设等工作中,都能起到政治核心及引领的作用。因此,党支部的建设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学生培养和人才培养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2.根据各类学生党员的特点开展相应的工作。
  开展党支部建设工作要注重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状况都发生了改变,受到的社会影响比较大。研究生党员中个体差异更明显,党员之间的交流方式和交流内容和本科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根据学生党员的类型(如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党员组成的支部,开展指导工作要有所区别。本科生党支部成员相对单纯且多为新发展的党员,工作重点在党员的发展培养及继续教育上,严格发展流程,并注重带动身边的普通学生。研究生党支部成员思想上较为成熟,党员之间的交流较为困难,在开展支部建设的过程中,不应该采取说教的方式,而应该根据其专业特点,灵活开展活动,工作重点在于引导,促进加强党员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沟通。此外,根据支部成员不同的学业阶段、专业特点及个人素质,在开展支部建设工作中,都应该有所针对,不能千篇一律。
  3.注重学生党支部建设包含的内容。
  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内容包括:(1)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结构,包括党支部的建立形式、支部干部的选拔方式等;(2)严格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保证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党支部对党员的发展和培养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学生党员大力发展的情况下,更需要严格发展程序,严把培训关、推荐关、发展关及公示关,在党员发展的各个环节,深入了解,创新工作,严格要求;(3)探索及开展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针对当前学生党员“重发展、轻教育”的现象,积极开展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并且针对学生特点,不断探索创新活动形式,吸引学生党员,使教育活动有效开展;(4)建立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这是学生党支部建设的保证和约束。探索建立学生党支部在学习教育、党员考核、支部评议、干部考察、活动开展等方面的规章及制度,保障党支部建设活动顺利、有效开展。
  三、探索和创新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1.创新学生党支部的建立模式。
  高校应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及生活、学习的不同特色,尝试建立多种学生党支部的模式。如在学生公寓中建立党支部,几个学生寝室的党员成立一个支部,通过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工作在学生公寓中发挥引导和带动的作用;根据研究生的学习特点,可以在研究室或科研团队中成立支部,支部建设工作结合学业特点和专业特色,有利于吸引研究生党员的参与;尝试不同年级的党员成立党支部,高年级党员带动低年级党员,强化交流和教育的作用。此外,还可以挖掘探索更多学生党支部的建立模式,突破原有的以年级、班级为划分原则的老办法。
  2.加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指导力度,创新指导方法。
  高校党建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到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深远意义,坚强对党支部工作的指导。高校在学生党支部指导老师的配备、培训和奖励上要注意政策引导,并且邀请一些老党员参与学生党支部的指导工作。指导老师不仅要参与党支部发展党员的过程,而且要注意对党支部自身建设的指导,包括支部活动的开展、支部党员的继续教育、党支部工作的制度建设等。指导老师也要及时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对学生党支部提供合理、有效、新颖的指导建议。此外,指导老师还要注意创新指导方法,结合学生的专业和学科特点,不能只停留在说教的层面,承认、尊重和满足大学生党员的教育需求,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大学生党员充分认识到自己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提高教育管理的效果。
  3.探索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有效途径。
  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不能沿用老一套办法,陷在“三会一课”的制度中,要积极探索和创新有效的途径,开展支部建设工作。
  (1)积极调动党员积极性,发挥教育主体作用。党支部建设不能单纯依靠指导老师的个人力量,要积极调动党员自身的积极性,使广大学生党员在教育实践中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获得学生党员自我培养的效果。此外,要注重学生党支部干部的培养和激励,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让学生管理学生,让学生党员充分意识到自己是党建工作的主体,在完成党建工作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党员的科学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
  (2)重视实践,增强党建工作效果。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党员走向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形式。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活动应该积极探索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形式,认真组织学生党员深入农村、深入社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及“三下乡”服务活动,让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加强锻炼、增长才干。对于研究生党员,支部活动可以结合专业特色和利用专业知识服务社区,或和相关企业联合举行相关专业的实践活动,以有助于吸引研究生党员积极参与并且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拓展党建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网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QQ群、网络论坛、网络党校等形式进行党支部工作的讨论及教育活动,能有效吸引学生党员参与到党建工作中,并且能延长教育或讨论的时间,扩大受众范围。
  (4)对学生党员进行分阶段培养和教育,工作做到精细化。针对学生党员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不同形式的培养和教育,能增强工作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对新发展的党员,注重理论教育,用课堂教育的形式继续提高其党性修养;对优秀党员,注重实践教育,用讨论及社会实践的形式,深入引导;对于学生党员干部,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并利用讲座或讨论的形式传授领导艺术,增强学生党员干部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4.建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相关约束制度。
  学生在开展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时,除了要为党支部提供建设思路、建设方案之外,还要为其制定一定的约束制度,为党支部建设工作提供工作指导和工作思路。如相关的党支部工作条例、考核条例、学生党员发展的相关流程制度等。加强制度建设,使教育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可以保障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合理有序、有效地展开。
  新时期的党建工作,需要解放思想、大胆实践,针对高校党支部的实际,我们应该明确思路,积极探索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结合学生当前实际,寻求合理有效的方法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孙厚纯,黄琴.加强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与新方法[J].文教资料,2009,(4):176-177.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补肾护肝方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效果。方法: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降酶胶囊对症治疗,疗程3个月;补肾护肝方组(观察组)40例,
奥氮平与阿立哌唑均属新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都有良好作用。但两药的作用机制和药物不良反应不同,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代谢变化及经济支出等方面有所
对3种抗冲击共聚聚丙烯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且采用动态力学分析、二甲苯溶出、溶胶凝胶渗透色谱和核磁共振等方法分析了抗冲共聚聚丙烯结构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已成为现阶段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地方建设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和输送阵地,积极引导其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具有重大的现
本文基于深入访谈资料,梳理云锡某印尼归侨的口述史。分析其回国前后在思维和行为方式上遇到的障碍,说明归侨文化适应过程中,在政治参与上遭遇的挫折是巨大的。
我国中小学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是我国当前教学方式的重大改革。在大学开展研究性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创新、强化操作动手能力、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