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天花粉蛋白胰酶肽图谱

来源 :生命科学仪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al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了检测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TCS)肽图谱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法对天花粉蛋白的肽图谱进行了测定,比较了不同批次产品一级结构的一致性,并用MALDI-TOF-MS法进行了验证。结果:用RP-HPLC和MALDI-TOF-MS法检测天花粉蛋白胰酶裂解后的肽段,发现各批产品的一级结构具有一致性,此分析方法具有简单,灵敏度高,可靠等优点。结论:本法适应于天花粉蛋白药物的肽谱分析,同时也为分析PEG修饰天花粉蛋白药物肽图谱提供了可以借鉴定手段。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detecting peptide map of trichosanthin (TCS). Methods: The peptide map of trichosanthin was determined by 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HPLC) and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MS) Structure consistency, and verified by MALDI-TOF-MS method. Results: The trichosanthin cleavage peptides were detected by RP-HPLC and MALDI-TOF-MS. The primary structure of each batch of products was found to be consistent. The assay was simple, sensitive and reliable. Conclusion: This method adapts to the peptide analysis of trichosanthin drugs, and also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analysis of PEG trichosanthin peptide mapping.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罗勒水提取物对二磷酸腺苷(ADP)、凝血酶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生理盐水组、8.8mg/kg阿司匹林组、4.7mg/kg丹参滴丸组及200
应用牛日本血吸虫病抗体检测免疫层析试纸条(以下简称试纸条)检测5头牛实验感染日本血吸虫(以下简称血吸虫)后0~10周和治疗后第1~24周的血清抗体.结果表明,牛在感染后第4~5周开
采用16个鸭特异性的微卫星标记对该番鸭30个个体进行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检测其等位基因,并分析其与番鸭体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共检测到72个等位基因,16个
Inventor软件可以实现虚拟装配关联设计,使用该软件对自由浮球式疏水阀各组成零件进行了三维实体建模和虚拟装配,通过修改零部件参数可以方便地修改设计。利用表达视图制作的
目的 总结青春发育提前儿童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500例青春发育提前儿童(女童475例,男童25例)的病史特点;420例女童(TannerⅡ期340例,TannerⅢ、Ⅳ期80例)予知柏地
人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l)是广泛表达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及淋巴细胞表面的Ⅰ型跨膜糖蛋白,属癌胚抗原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胞膜外
为研究中药添加剂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和抗氧化水平的影响,选取1日龄AA肉鸡3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Ⅰ、Ⅱ、Ⅲ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加入0
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布鲁氏菌病等疫病的暴发不仅给我国畜禽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也给公共卫生的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防控这些具有重
试验旨在研究自然光周期条件下扬州鹅种鹅血清生化指标、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规律,从机理上探讨光周期对扬州鹅繁殖性能的影响。检测自然光周期条件下处于繁殖期的2年龄健康扬
目的 多种寄生虫感染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食源性寄生虫感染为一人兽共患疾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本文通过对生食蛇胆后引起反复自发性气胸的讨论,以提高临床医师对食源性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