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粟特人是生活在中西交通要道上的一个重要民族,为中西贸易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粟特人向中国迁居经历了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等多个朝代,历时一千多年,其足迹遍布今新疆、甘肃、宁夏、河南、江苏等不同区域,曾与汉、吐蕃、沙陀、突厥、回鹘等民族建立的政权紧密互动,与中国各民族的长期交融并成为了今维吾尔、裕固、汉等民族族源的一部分.粟特人融入中华民族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广阔性和全面性等特点,它虽然并未在我国形成某一单一民族,但在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发展与壮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机 构】
:
江苏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与社会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粟特人是生活在中西交通要道上的一个重要民族,为中西贸易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粟特人向中国迁居经历了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等多个朝代,历时一千多年,其足迹遍布今新疆、甘肃、宁夏、河南、江苏等不同区域,曾与汉、吐蕃、沙陀、突厥、回鹘等民族建立的政权紧密互动,与中国各民族的长期交融并成为了今维吾尔、裕固、汉等民族族源的一部分.粟特人融入中华民族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广阔性和全面性等特点,它虽然并未在我国形成某一单一民族,但在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发展与壮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有一批出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和高昌的汉文写经,共有23卷.经初步整理发现,这批写经经文内容丰富,涉及13种佛经,包括罕见的《十诵律义记》,部分写经内容或对现存经卷有所增补,如《佛说救急经》等,且大多来源明确、流传有序,其中多有民国时期著名收藏家的题跋,整体价值甚高,值得详细公布以供学界深入研究.
养老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出家人也概莫能外.与通常的做法不同,唐后期五代宋初的敦煌,僧尼生活方式多样,寺院不统一负责僧尼养老.敦煌年老僧尼可从僧俗两界获得优待和帮助,包括宗教中弟子的侍奉、优敬老宿及请其决策教团事务、减免力役,以及由僧尼世俗关系包括子女、家庭旁亲、奴婢等方面提供的赡养或照料.僧尼多样的养老途径缓解了社会和寺院的养老压力,体现了敦煌佛教世俗化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敦煌社会尊老敬老的风气,也是归义军政权没有限制僧尼人数的原因之一.
海内名山陇山纵贯陕甘宁三省区,它不仅是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而且也是一条重要的人文地理分界线和交汇线.特殊的区位和地域格局,赋予了其文明交融与多元文化交汇的优势条件.这块文化沃土孕育了肇启文明的始祖文化、奠定中华传统文化基础的周秦早期文化、多元的民族文化、多彩的宗教信仰和独具韵味的陇山文学意象等.这表明围绕陇山及周围的陇东、宁南、陇西和关西而形成的陇山文化圈,既是古代文化多彩繁盛之区,也是不同文明与文化的重要化合区.因此,关山无疑也就是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基因库和生长线.陇山文化圈的构建,既有深厚的历史
基于出土文献,从定植、架式、围墙设置、埋土防寒等方面考证了晋唐时期吐鲁番先民的葡萄栽培.研究发现,先民定植葡萄的时间不早于公历4月中旬,定植方式可能为扦插.结合出土文书及墓室壁画,推测先民应采用棚架栽培葡萄,但并不排除也使用活支柱的搭架方式;部分葡萄园周围设置有院墙,但功能主要是防盗或明确主权,未见其他功能.另外,文书中的“抽枝”可理解为“盘墩”,而非专业的果树修剪;葡萄秋季埋土防寒,以及春季出土的时间与当代较为接近.
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政府于1898年委托法国碑铭学院在越南设立“印度支那考古学调查团”,后仿照碑铭学院于1846年创建“雅典法兰西学院”、于1875年创建“罗马法兰西学院”的先例,于1900年将“印度支那考古学调查团”改组为“远东法兰西学院”.伯希和于1899年参加“印度支那考古学调查团”,于1901年被任命为远东法兰西学院首任汉语文教授,是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伯希和任职远东法兰西学院期间,对方兴未艾的国际中亚考察运动产生了兴趣,于1904年参与组建由碑铭学院嘉尔业基金资助的法国中亚考察团,于1906-190
本文对莫高窟第31窟主室南、北两壁的金刚经变和报恩经变进行了研究,认为报恩经变出现于第31窟中不仅体现了报恩思想,而且表达了观佛的需求,金刚经变的绘制是对报恩经变的有力应对,以佛的法相代替其他诸像,进而达到无相的目的 .
魏晋南北朝时期,尼僧作为出家女性群体,并未因出家为尼就与世俗家庭完全断绝联系.她们通过为亲人写经造像祈福、参与世俗家庭事务、出家不离家的方式,与世俗家庭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现象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相交融的结果,是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体现.
对比早期佛教文献的描述,鸠摩罗什历史形象在唐代出现“圣化”.文本中不仅新增“吞针”“纳镜于瓶”的神异传说,还将罗什纳入优填王旃檀瑞像流布中国的叙事.除此之外,罗什的形象与其他佛教传奇人物的形象共同组成佛教圣贤图像序列,它们被绘制于寺院、石窟,接受信徒的礼拜供奉.罗什历史形象在唐代经历“由凡入圣”的重塑并非偶然,而是当时佛教神圣化运动的结果.草堂寺罗什舍利塔就是信众出于追思圣贤的心理在狂热宗教氛围下再造的宗教圣物.
在佛教身体布施母题中,女性割乳布施是较为特别的一种,这一典故在印度古代文学、汉传佛教和克孜尔壁画中都有留存.在印度文学中,主要见于《天譬喻经》(Divyāvadāna)《本生矍》(Jātakamālā)和《譬喻劫波集》(Avadānakalpalatā),在汉传佛教中主要见于《前世三转经》《菩萨本行经》《银色女经》和《梵网经》注疏,与舍身饲鸟、舍身饲虎为系列故事.以上故事情节大体相似,细节相异.本文认为,《天譬喻经》可能是汉文佛经和克孜尔壁画主题的共同来源.
吐鲁番出土文献中有体量庞大、内容丰富的佛典写本,这是研究中古佛教史的珍贵资料,但是已经公布的佛教文献多属于高昌国及其以后时期,更早的高昌郡时期则相对较少,所以我们对高昌郡佛教的认识仍有诸多空白.新近出版的《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刊布了两万六千余件新资料,其中包含大量高昌郡时期佛典写本,这丰富了高昌郡佛教史的内涵.本文对其作了统计与分析,认为高昌郡已经三藏具足,并进而讨论4-5世纪时汉文佛典在西域的流传.这说明中原与西域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文化交流频繁,中原文化对西域地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