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首先回顾了环渤海区域20多年以来区域合作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取得的成绩,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不足;其次就如何进一步开展环渤海地区的区域合作提出了设想:在合作目标和原则上达成共识;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强化决策意识并且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环渤海;区域合作;协调发展
一、前言
由于环渤海地区独特的优势、巨大的发展潜力以及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1986年,国家计委在全国划定了七大块经济区域(环渤海位列其中),环渤海经济圈随之提出。为了顺应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天津市于1986年,联合环渤海地区15个沿海地市,成立了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但是,随后的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成效并不显著,区域内各地区之间实质性的合作并不多。
环渤海经济圈提出18年之后,即2004年,环渤海地区区域合作终于迈出了实质性步伐。2004年2月12日至13日,国家发改委和京、津、冀发改委达成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廊坊共识》,决定从容易突破的交通设施建设领域着手,逐步启动京、津、冀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2004年5月21日,环渤海地区七省市区参加“环渤海经济圈合作与发展高层论坛”,达成《北京共识》,决定召开五省二市副省级会议,正式建立环渤海合作机制。同年6月26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有关负责人、环渤海地区七省市领导和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齐聚廊坊,达成《环渤海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成立环渤海合作机制的三层组织架构:第一层架构是确立由各省省长、直辖市市长担任环渤海合作机制轮值主席,每年举行一次联席会议的制度,研究决定区域合作重大事宜;第二、三层架构是建立政府副秘书长协调制度和部门协调制度。2007年,在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参照有关区域合作的做法,签署了《天津倡议》;同时还提出,环渤海地区的城市要遵循“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开放公平、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构建一体化市场体系;完善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发挥环渤海地区市长联席会的作用,推动建立区域高层领导人定期会晤制度,努力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区域合作体系。
二、环渤海区域合作存在的不足
一般来讲,一个经济圈的形成应该具备一定的标准:一是基础设施实现共享;二是区域内产业实行分工与合作;三是具有一个能够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核心区。对照这些标准,环渤海地区无疑都存在着不足:
(一)基础设施共享水平低
基础设施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国内外较为成功的经济圈,都是以发达的交通网络为基础。环渤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圈发展所需要的水平,还有相当的距离。尤其是环渤海地区的港口建设,阻碍了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在环渤海地区5800米的海岸线上,几乎有市必有港,6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形成了我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密集的港口群。各个地方政府对港口建设倾注了高度的热情。这样做一方面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必然加剧港口之间的竞争。根据交通部的规划,由青岛、天津、大连三个港口组成的集合体成为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但是,在现有的体制和港口下放地方政府的形势下,三个港口的定位基本一致,都是力争2010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一千万标准箱,成为我国北方的国际航运中心。为此,三大港口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二)区域内缺少应有的产业分工与协作
对于环渤海地区来说,产业结构整体水平较高,但是不意味着内部结构合理。目前环渤海地区产业趋同现象严重,高耗能产业齐头并进。由于长期条块分割,环渤海地区呈现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大部分省市都有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电力、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行业,目前又在争相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甚至都要求有自己的出海口。20世纪90年代京津两地为了争夺30万吨的乙烯生产基地项目,各不相让,最终双方分别建成一个15万吨的项目,都没有实现规模效益。
尽管环渤海地区的综合科技实力位居全国前列,但是本地的知名大企业、科研机构都舍近求远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寻求合作伙伴。北大方正100万台电脑生产线和数码产业基地设在东莞;清华同方的生产基地设在苏州。在环渤海区域共同关注的科研领域,例如:环境保护、风沙治理、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缺乏科技合作和分工,往往是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以至于造成科技资源的浪费;即使是现有的科技合作,基本上是政府推动,跨地区主动寻求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市场机制和动力机制明显不足。
(三)区域内没有出现经济中心
一个强有力的经济中心,能够承担起组织、协调区域经济活动的重任,合理配置区域内的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使区域的整体竞争力达到最优。经济中心所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杠杆。当经济中心对周边地区产生强大的辐射和影响时,就能够有力地促进资金、信息、人才等要素在区域内各个地区之间有序流动,推动各地区的互动。但是,在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一直没有定论。多年来,北京和天津都在争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地位,但是都缺乏经济中心应该具备的核心作用,缺乏向心力和发展引擎,因此,环渤海区域的高层次产业链到目前还没有形成。
三、对环渤海地区进一步开展区域合作的建议
从环渤海地区开展区域合作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客观基础,还是主观意愿,环渤海地区都已具备了进一步开展区域合作的条件。
从客观基础来看,环渤海地区幅员辽阔,海陆兼备,经济腹地涵盖华北、东北、西北以及河南,人口约4.9亿,占全国人口的37.88%,是东北、华北和西北部分地区进入太平洋,通向世界最便捷的出海口;同时,又是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环渤海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环渤海地区也是我国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工业规模、总产值和经济效益均居全国前列;环渤海地区在人才和科技优势上拥有巨大的潜力。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加强区域内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从主观意愿来看,北京市提出,抓住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机遇,建立合作交流的长效机制。天津提出,加强产业合作,提高聚集度和竞争力。河北提出,抓住国家实施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发展规划的机遇,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山东提出,要实施龙头带动和重点突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辽宁提出,要努力打造沿海经济带,使辽宁成为环渤海区域对外开放的活跃地带。
总结环渤海区域开展区域合作20多年来的成绩与不足,结合环渤海区域目前的发展态势和国家给予环渤海区域的重视以及期望,提出环渤海区域进一步开展区域合作的建议:
(一)在合作目标和原则上必须达成共识
环渤海区域合作的主要目标,除了2004年6月26日在河北廊坊召开的环渤海合作机制会议确定的内容之外,还应该补充以下的内容,即环渤海区域整体效益的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就是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获得互惠互利的发展,提高整个区域的竞争力,区域中的各个地区是从整个区域的竞争力的提高过程中获取本地区应得的利益。
(二)开展实质性的合作
在合作目标和原则上达成共识后,目前环渤海地区应该在以下方面加强合作:
1、港口合作。目前,青岛、天津、大连三大港口之间如果一味地竞争,不仅破坏航运价格,也有损环渤海区域整体形象。2005年,天津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2.4亿吨和480万标准箱,航道等级达到20万吨级,进入世界深水大港行列;青岛港分别达到1.4亿吨和560万标准箱,航道等级也达到20万吨级;大连港分别达到1.7亿吨和300万标准箱,航道等级达到10万吨级。尽管这样,每个港口与日本的神户和韩国的釜山相比都相差很远。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面临的首先不是环渤海港口的竞争,而是神户和釜山等的外在竞争。所以,天津、青岛和大连,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必须进行合作,组成联合体,否则,各个港口的目标都将无法实现。
2、产业合作。目前环渤海地区的发展遇到了历史性的机遇,机遇之一是国际、国内产业的转移。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接受了两次大的国际产业的区域性的转移。第一次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转移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二次经历了整个20世纪90年代,转移的中心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21世纪初开始,随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综合商务成本的上升,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开始向环渤海地区集中,因此,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将成为环渤海区域发展的推动力。转移的首选。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面前,环渤海地区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环渤海地区应该深化产业的地区分工,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的配套能力。
3、科技合作。在环渤海区域内共同关注的问题,环境保护、风沙治理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区域内应该形成合力,进行科技合作与分工,有效地利用科技资源,提高利用效益。在京津塘高速公路两侧,目前集聚了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将北京、廊坊、天津、塘沽、天津保税区、天津港联系起来,形成了一条覆盖华北、连接西北和东北的带状高新技术产业带。北京拥有全国最庞大的知识群,环渤海区域具有久远和深厚的产业基础,如果将这两个优势互补,必将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与政府的联系和互动,产生巨大的创新效益。
(三)加强决策意识,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
虽然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将由市场来推动,但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政府的积极推动也是不可低估的。良好的制度应该匹配良好的决策意识。为了整体利益的提高部分地区可能会做出必要的利益上牺牲,那么利益增长的地区应该做出相应的利益补偿,通过利益的补偿保证原有利益水平不降低,这样区域内各省市才会有合作的动力,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即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又需要改变部分地区的决策意识。
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决定性作用早已引起学者的注意。制度经济学家诺斯认为,制度如果不能适当地反映资源稀缺性和经济机会,经济中就会出现行为的扭曲。欧盟发展的经验说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完备的制度保障息息相关。在欧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而且这些法律对各个成员国都具有约束力,即各成员国必须依据这些法律制定和实施协调一致的内外政策。作为借鉴,环渤海区域应该结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以环渤海区域的协调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为目标,制定完备的区域性的规章制度,协调和约束区域内各地区的行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从根本上讲是制度一体化。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应该有相应的主体,因此,设立专门的区域性协调机构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戴相龙.改进服务、扩大合作,共同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7(6).
2、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何瑛.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考[J].山东财经学院学报,2007(1).
4、李雁争.两大原因制约环渤海经济圈发展[N].上海证券报,2006-12-01.
5、潘文卿.环渤海区域发展报告:历史、现状与趋势[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6、王一鸣.六项措施促环渤海协调[N].经济日报,2004-03-29.
7、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作者为博士)
关键词:环渤海;区域合作;协调发展
一、前言
由于环渤海地区独特的优势、巨大的发展潜力以及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1986年,国家计委在全国划定了七大块经济区域(环渤海位列其中),环渤海经济圈随之提出。为了顺应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天津市于1986年,联合环渤海地区15个沿海地市,成立了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但是,随后的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成效并不显著,区域内各地区之间实质性的合作并不多。
环渤海经济圈提出18年之后,即2004年,环渤海地区区域合作终于迈出了实质性步伐。2004年2月12日至13日,国家发改委和京、津、冀发改委达成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廊坊共识》,决定从容易突破的交通设施建设领域着手,逐步启动京、津、冀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2004年5月21日,环渤海地区七省市区参加“环渤海经济圈合作与发展高层论坛”,达成《北京共识》,决定召开五省二市副省级会议,正式建立环渤海合作机制。同年6月26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有关负责人、环渤海地区七省市领导和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齐聚廊坊,达成《环渤海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成立环渤海合作机制的三层组织架构:第一层架构是确立由各省省长、直辖市市长担任环渤海合作机制轮值主席,每年举行一次联席会议的制度,研究决定区域合作重大事宜;第二、三层架构是建立政府副秘书长协调制度和部门协调制度。2007年,在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参照有关区域合作的做法,签署了《天津倡议》;同时还提出,环渤海地区的城市要遵循“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开放公平、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构建一体化市场体系;完善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发挥环渤海地区市长联席会的作用,推动建立区域高层领导人定期会晤制度,努力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区域合作体系。
二、环渤海区域合作存在的不足
一般来讲,一个经济圈的形成应该具备一定的标准:一是基础设施实现共享;二是区域内产业实行分工与合作;三是具有一个能够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核心区。对照这些标准,环渤海地区无疑都存在着不足:
(一)基础设施共享水平低
基础设施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国内外较为成功的经济圈,都是以发达的交通网络为基础。环渤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圈发展所需要的水平,还有相当的距离。尤其是环渤海地区的港口建设,阻碍了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在环渤海地区5800米的海岸线上,几乎有市必有港,6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形成了我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密集的港口群。各个地方政府对港口建设倾注了高度的热情。这样做一方面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必然加剧港口之间的竞争。根据交通部的规划,由青岛、天津、大连三个港口组成的集合体成为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但是,在现有的体制和港口下放地方政府的形势下,三个港口的定位基本一致,都是力争2010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一千万标准箱,成为我国北方的国际航运中心。为此,三大港口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二)区域内缺少应有的产业分工与协作
对于环渤海地区来说,产业结构整体水平较高,但是不意味着内部结构合理。目前环渤海地区产业趋同现象严重,高耗能产业齐头并进。由于长期条块分割,环渤海地区呈现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大部分省市都有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电力、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行业,目前又在争相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甚至都要求有自己的出海口。20世纪90年代京津两地为了争夺30万吨的乙烯生产基地项目,各不相让,最终双方分别建成一个15万吨的项目,都没有实现规模效益。
尽管环渤海地区的综合科技实力位居全国前列,但是本地的知名大企业、科研机构都舍近求远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寻求合作伙伴。北大方正100万台电脑生产线和数码产业基地设在东莞;清华同方的生产基地设在苏州。在环渤海区域共同关注的科研领域,例如:环境保护、风沙治理、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缺乏科技合作和分工,往往是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以至于造成科技资源的浪费;即使是现有的科技合作,基本上是政府推动,跨地区主动寻求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市场机制和动力机制明显不足。
(三)区域内没有出现经济中心
一个强有力的经济中心,能够承担起组织、协调区域经济活动的重任,合理配置区域内的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使区域的整体竞争力达到最优。经济中心所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杠杆。当经济中心对周边地区产生强大的辐射和影响时,就能够有力地促进资金、信息、人才等要素在区域内各个地区之间有序流动,推动各地区的互动。但是,在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一直没有定论。多年来,北京和天津都在争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地位,但是都缺乏经济中心应该具备的核心作用,缺乏向心力和发展引擎,因此,环渤海区域的高层次产业链到目前还没有形成。
三、对环渤海地区进一步开展区域合作的建议
从环渤海地区开展区域合作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客观基础,还是主观意愿,环渤海地区都已具备了进一步开展区域合作的条件。
从客观基础来看,环渤海地区幅员辽阔,海陆兼备,经济腹地涵盖华北、东北、西北以及河南,人口约4.9亿,占全国人口的37.88%,是东北、华北和西北部分地区进入太平洋,通向世界最便捷的出海口;同时,又是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环渤海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环渤海地区也是我国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工业规模、总产值和经济效益均居全国前列;环渤海地区在人才和科技优势上拥有巨大的潜力。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加强区域内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从主观意愿来看,北京市提出,抓住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机遇,建立合作交流的长效机制。天津提出,加强产业合作,提高聚集度和竞争力。河北提出,抓住国家实施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发展规划的机遇,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山东提出,要实施龙头带动和重点突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辽宁提出,要努力打造沿海经济带,使辽宁成为环渤海区域对外开放的活跃地带。
总结环渤海区域开展区域合作20多年来的成绩与不足,结合环渤海区域目前的发展态势和国家给予环渤海区域的重视以及期望,提出环渤海区域进一步开展区域合作的建议:
(一)在合作目标和原则上必须达成共识
环渤海区域合作的主要目标,除了2004年6月26日在河北廊坊召开的环渤海合作机制会议确定的内容之外,还应该补充以下的内容,即环渤海区域整体效益的提高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就是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获得互惠互利的发展,提高整个区域的竞争力,区域中的各个地区是从整个区域的竞争力的提高过程中获取本地区应得的利益。
(二)开展实质性的合作
在合作目标和原则上达成共识后,目前环渤海地区应该在以下方面加强合作:
1、港口合作。目前,青岛、天津、大连三大港口之间如果一味地竞争,不仅破坏航运价格,也有损环渤海区域整体形象。2005年,天津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2.4亿吨和480万标准箱,航道等级达到20万吨级,进入世界深水大港行列;青岛港分别达到1.4亿吨和560万标准箱,航道等级也达到20万吨级;大连港分别达到1.7亿吨和300万标准箱,航道等级达到10万吨级。尽管这样,每个港口与日本的神户和韩国的釜山相比都相差很远。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面临的首先不是环渤海港口的竞争,而是神户和釜山等的外在竞争。所以,天津、青岛和大连,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必须进行合作,组成联合体,否则,各个港口的目标都将无法实现。
2、产业合作。目前环渤海地区的发展遇到了历史性的机遇,机遇之一是国际、国内产业的转移。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接受了两次大的国际产业的区域性的转移。第一次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转移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二次经历了整个20世纪90年代,转移的中心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21世纪初开始,随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综合商务成本的上升,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开始向环渤海地区集中,因此,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将成为环渤海区域发展的推动力。转移的首选。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面前,环渤海地区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环渤海地区应该深化产业的地区分工,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的配套能力。
3、科技合作。在环渤海区域内共同关注的问题,环境保护、风沙治理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区域内应该形成合力,进行科技合作与分工,有效地利用科技资源,提高利用效益。在京津塘高速公路两侧,目前集聚了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将北京、廊坊、天津、塘沽、天津保税区、天津港联系起来,形成了一条覆盖华北、连接西北和东北的带状高新技术产业带。北京拥有全国最庞大的知识群,环渤海区域具有久远和深厚的产业基础,如果将这两个优势互补,必将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与政府的联系和互动,产生巨大的创新效益。
(三)加强决策意识,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
虽然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将由市场来推动,但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政府的积极推动也是不可低估的。良好的制度应该匹配良好的决策意识。为了整体利益的提高部分地区可能会做出必要的利益上牺牲,那么利益增长的地区应该做出相应的利益补偿,通过利益的补偿保证原有利益水平不降低,这样区域内各省市才会有合作的动力,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即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又需要改变部分地区的决策意识。
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决定性作用早已引起学者的注意。制度经济学家诺斯认为,制度如果不能适当地反映资源稀缺性和经济机会,经济中就会出现行为的扭曲。欧盟发展的经验说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完备的制度保障息息相关。在欧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而且这些法律对各个成员国都具有约束力,即各成员国必须依据这些法律制定和实施协调一致的内外政策。作为借鉴,环渤海区域应该结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以环渤海区域的协调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为目标,制定完备的区域性的规章制度,协调和约束区域内各地区的行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从根本上讲是制度一体化。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应该有相应的主体,因此,设立专门的区域性协调机构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戴相龙.改进服务、扩大合作,共同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7(6).
2、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何瑛.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考[J].山东财经学院学报,2007(1).
4、李雁争.两大原因制约环渤海经济圈发展[N].上海证券报,2006-12-01.
5、潘文卿.环渤海区域发展报告:历史、现状与趋势[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6、王一鸣.六项措施促环渤海协调[N].经济日报,2004-03-29.
7、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作者为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