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有机结合策略论析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96343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声唱法也称为柔声唱法,是指用特殊的呼吸方式来发出声音。歌唱呼吸是发声的动力,也是很唱歌的基础,将美声唱法和我国的民族唱法结合有利于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结合的必要性,然后研究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有机结合的策略,为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有机结合策略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意见。
  【关键词】美声唱法;民族唱法;结合策略
  一、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结合的必要性
  美声唱法这一特殊的歌唱技巧最早来源于意大利,而且这种歌唱的方法被全世界都认为是最科学的发声方法。由于美声唱法的科学性,它对世界的唱歌艺术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将意大利的美声与世界的艺术融合,产生了不同的流派。我国的声乐在艺术上的划分为三种,使美声独立存在,这种现象制约了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而且,也由于东西方发声的差异,美声这种外来的唱歌技巧很难得到广泛的认同。在俄罗斯、法国和德国等地,都将美声唱法和自身的民族唱法相结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声乐学派,促进了它们声乐艺术的发展。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了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结合在我国的必要性。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审美,这是一个民族独特的艺术。我国的声乐艺术也是如此,有自己专属的文化,千百年来已经形成一种固有的情感,因此很难在美声和民族唱法形成审美的统一。
  近年来,全球化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中国的声乐审美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我国迫切的需要一种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结合的声乐形式,用科学的方法演绎我国独特的声乐文化。只有这样,才可以树立起我国的音乐学派,屹立在世界的声乐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在美声唱法传入中国之后,我国的艺术家就从没有停止过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结合探索的脚步,也进行过一些尝试,例如《叫我如何不想她》和《海韵》等都是进行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结合的探索。但是就整体的情况而言,真正能做到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融合的却寥寥无几。
  二、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有机结合的策略
  (一)将汉语文化融入到科学发声中
  和民族唱法相比,美声唱法的内容更加丰富,其泛音种类繁多。民族唱法却不同,声音的衰减程度较美声唱法不足,歌手的声音大多以声谱的尖峰居多。在这种基础上,要将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结合需要发挥汉语的文化,将语言共通,引起同种的共鸣。我国使用汉语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民族情感是一种纽带,拉近声乐和群众的距离。因此,在将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融合的过程中,要将咬字、润腔和吐字等用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使歌曲既有西方的气势,又有中华传统的秀丽。
  借鉴是在结合自身情况的基础上,只有融合了本土文化,外来的科学和技巧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美声唱法也是如此,在以往的探索中,美声唱法没能取得群众的认可,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群众听不懂歌曲的内涵,无法深度理解歌曲的含义。因此,在引入美声唱法的时候不可以一味照搬,可以将歌词翻译成相应的汉语,然后根据歌曲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最好能够表现出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以此使美声取得大众的认同。
  (二)注重表现民族情感
  歌曲作为一种艺术文化,必然有深刻的内涵在其中,这是将听众带入相应意境的基础。因此,不论任何语种的声乐作品,其情感是共通的。在欣赏声乐作品的气氛上,我国和西方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人在喜欢在欢快活泼的气氛中欣赏声乐作品,在此基础上将个人的感情带入作品中。西方却不同,他们喜欢用圆润的嗓音表达声乐之美,这种严肃的气氛使我国的听众无法将感情代入,难免会产生缺乏兴趣的感情。
  在以往的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融合中,歌唱者过度的注重音量,只追求形式上的表达,从而忽略了作品内部的情感。因此要将美声唱法真正地融入到民族唱法中,并且实现美声唱法的大众化和民族化,就要以民族的情感和文化作为核心,借用美声唱法的表达形式,真挚、自然的表达情感,用这种真实的情感来打动观众。
  借鉴他国的优秀文化并不是对自身文化的否定,只是将外来文化的优点和自身文化的优点相结合,实现共同发展。所以,引入美声唱法还是要以民族唱法为基础,用民族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感,以此来获取民族内部的认可。同时,这对美声唱法的发展也是一种促进,使美声唱法多了一种派系。我国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结合是一种共同促进的形式,情感的寄托不能少,这是发展的基础。
  (三)走近民众,贴近生活
  声乐艺术是源自于生活的,并且这种声乐也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所以贴近群众和获得民众认可是声乐艺术的基础。我国要结合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走近群众是最关键的一步,只有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俄罗斯的《三套车》等乐曲,都是以最普通的人民生活为题材,用最贴近群众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因此这些歌曲不仅取得了俄罗斯人民的认可,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广为流传。在这方面我国借鉴俄罗斯的经验,先用最朴素的题材,用美声唱法的形式表达,以此来获得群众的认可。
  美声唱法融入到民族唱法中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需要解决文化融合中冲突,还需要发挥两者的优势,所以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发展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只有不断的解决这些问题,完善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融合,才可以使本民族的声乐艺术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三、结语
  美声唱法是源自于意大利的歌唱技巧,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获得了认可,被认为是最科学的发生方式。在当前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我国的声乐艺术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融合外国的优秀文化,实现和国际的接轨。我国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结合已经研究多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相信在将来,这种融合将获得更大的成功,给我国的声乐发展提供更多方向。
  参考文献
  [1]陈艳杰.浅析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结合与运用[J].成功(教育), 2010,03:209.
  [2]韩震.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相结合的科学化进程[J].大众文艺, 2011,09:4.
  [3]季茂春.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结合与发展初探[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04:138-142.
其他文献
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视唱练耳作为音乐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在音乐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教学中利用先进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已经成为各高师院校发展的主要趋势。本
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是影响其高精度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也是数控机床验收和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螺距误差是影响定位精度的重要因素,通过螺距误差补偿能够有效改善机床的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门诊或病房确诊为慢性胆囊炎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
【摘要】研究性学习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育理念,提倡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研究性学习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和学习热情,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自主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高职艺术院校钢琴实训课研究性学习模式更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钢琴实
目的观察疏肝解毒攻下法中药灌肠颗粒对ERCP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ERCP术后,应用抗生素等一般基础治疗,并给予每小时0.25mg
【摘要】现阶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音乐剧作为一种能够满足时代发展对音乐的实际需求,使得这种新型的音乐艺术得到了良好普及,并且还受到青少年的喜欢,因此音乐剧这种艺术形式已经进入到了初中音乐课本中,这是教育的深化改革成果。然而,如何才能将音乐剧模式更好的渗透进初中音乐教学中,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音乐剧自身的优势和作用,就成为了现阶段初中音乐教师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剧模式;初中音乐教学
【摘要】将少儿舞蹈创作与江阴民间舞蹈进行整合是指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审美需要,将一些经典的江阴民间舞蹈介绍给少年儿童并将之改编成少年儿童易于接受和易于表现的舞蹈形式。并通过这些舞蹈的排演对学生的情感、审美等产生独特影响力。  【关键词】少儿舞蹈;江阴民间舞蹈;整合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儿童的艺术教育正在不断发展,少儿舞蹈作为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受到了普遍关注,但当前的少儿舞蹈教
目的 观察温补健运中药随证加减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 婴幼儿腹泻患儿30例,以温补健运为主要治疗方向,随证加减药物进行治疗,分别以3日和7日为治疗周期,观察疗效。
【摘要】不管学声乐还是器乐,视唱练耳课是一门必修基础课。对于视唱练耳的学习,不仅局限于单声部旋律训练,视唱练耳音乐听觉训练还包括多声部音乐听觉训练,通过多元声部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那么,如何将视唱练耳课程与多元声部训练进行有效衔接,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多元声部训练;视唱练耳;衔接;转化  在音乐教育中,视唱练耳课被称之为“基本乐科”,是其他音乐学科的基石。视唱练耳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