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日两国都使用汉字,导致许多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误用。这些误用多种多样,有发音错误、文字错误、词汇错误,还有修辞、时态、敬语等语法错误。围绕语音、汉字、词汇、语法四大教学内容,对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常见的误用进行分析,阐明产生这些误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究日语教学中针对这些误用可采取的教学对策。
[關 键 词] 汉语;日语学习者;误用;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026-02
公元6世纪左右,汉字传入日本,形成了日本的文字。从五十音图和汉字词汇的构成,可以看出汉语对日本文字的形成带
来了极大的影响。据统计,日本报刊中使用的汉字达4000~5000个,现代汉语中汉语词占5%左右。其中,中日文同形词占多数。因此,很多中国人认为日语比其他语种好学。但是,另一方面,正因为这样,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时很容易受母语的影响,用汉语的发音方法进行发音,用汉语的思维思考问题,由于疏忽大意而出现了很多误用。本文从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等方面分析中国日语学习者常见的误用以及产生这种误用的原因,应探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对策,以帮助中国日语学习者尽量减少这些误用,提高教学效果。
一、中国日语学习者常见的误用
中国日语学习者使用日语时,受母语的影响,往往习惯于用汉语的思维来学习日语。因此,在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以看到许多误用表现。
(一)语音
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习者在学习日语发音时,很容易产生错误。日语的元音虽然只有“あ(a)、い(i)、う(u)、え(e)、お(o)”五个,但能独自或与辅音结合构成所有的音节。正确发好元音是学好日语语音的关键。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初学日语时,常常会将日语的元音混同于汉语的元音,从而使用汉语元音的发声方
法来发日语的元音,结果导致发音不准确,进而导致所有的音节都发音不准。比如,汉语“啊”的拼音表音与日语“あ”的罗马字表音都记做“a”,并且两者听起来很相似,所以,几乎所有的中国日语学习者甚至许多日语教师都认为日语的元音“あ(a)”就是汉语的“啊(a)”。但是实际上,日语元音和汉语元音的发音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日语在自然发音时,唇形变化比汉语小,而且发音的口形和声调的高低始终不变。
在中国,由于受汉语方言的影响,有些地方的人分不清“na”和“la”的发音。同样,这些人在念日语时,也会分不清“な(na)”和“ら(ra)”的发音。 另外,汉语将音的高低称为“声调”,根据音节中的高低变化表示不同的意思。比如,“妈、麻、马、骂”,有四声之分,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与此相对,日语在一个音节内没有高低变化,日语是通过音节间的高低变化来表示不同的含义。发音分为高音和低音两种。中国日语初学者在读日语单词时,很容易受汉语四声的影响,在音节内出现高低音的变化,从而形成不正确的语调,造成对方的理解错误。比如“はし(hashi)”,读成前高后低型,表示“筷子”,如果读成前低后高型,则表示“桥”,两者意思截然不同。
此外,日语中有长音和短音,而汉语没有,因此,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日语学习者很容易将长音念成短音。比如,将“ビール(biiru)”念成“ビル(biru)”,意思完全不同,造成误用。此外,除部分汉语方言外,汉语中没有促音,因此很多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念日语时忽略了促音,造成误用。比如,把“物価(bukka)”念成了“部下(buka)”,有无促音,意思完全不同。
由于一般情况下日语汉字都不标注读音,如果中国日语学习者深受汉语的发音习惯的影响而忽略了日语发音的不同之处,就会导致日语的发音不正确。而日语的发音不正确,必定会让对方产生误解,造成沟通困难。
(二)汉字
众所周知,汉字在公元6世纪左右传入日本,汉语和日语中都有汉字这种书写形式,但是现在汉语使用的是简体字,日语汉字大多是繁体字。而且,即使意思相同的汉字,在汉语和日语中的字形并不相同。比如汉语的“团”在日语里写作“団”,汉语的“对”在日语里写作“対”等,有时仅仅只有一笔之差,但是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写错。
此外,汉语和日语中字形相同的汉字,意思有时候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同样都是“娘”字,在汉语和日语里的意思大相径庭。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看到这种字形相同的汉字,往往以为意思也一样,懒得查字典,导致理解错误而造成误用。
(三)词汇
有些日语词汇中的汉字字形、词义与汉语相同,但是顺序却颠倒了。比如中文的“命运”,在日语里写作“運命”,汉语的“介绍”在日语里写作“紹介”。如果平时在背诵单词时没有注意,就很容易按照汉语的顺序书写,导致误用。此外,还有字形相同,意思完全不同的汉字词汇。比如“丈夫”,在汉语里表示“老公”的意思,但是在日语里表示“健康、结实”。“怪我”在汉语里表示自责,但在日语里表示“受伤”的意思。如果不懂得这些差别,就很容易用中文意思来理解日语中的汉字词汇,从而造成一些错误。
(四)语法
汉语和日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言形态。汉语属于孤立语,主要靠词序来表示语法关系。同样的语素,顺序不同,构成不同的词,比如“书包”和“包书”;同样的词,顺序不同,也会组成不同的短语和句子,比如“发展经济”和“经济发展”;并且,各种句法成分的顺序一般是固定的,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在前,宾语在后,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但是有时为了强调某一成分,会稍微改变一下正常的语序,如“我不爱吃肉”是正常词序,“肉,我不爱吃”则为了强调宾语,而将宾语放在了句首。而日语属于黏着语,主要靠独立词后的附属语来表示语法关系。各个句法成分的顺序一般是主宾谓,宾语在前,谓语位于句末。并且,与汉语不同的是,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本身有词尾变换。由于汉语和日语的语法特征完全不同,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很容易受到汉语的影响,从而产生误用。 1.格助词的误用
日语的格助词有很多,每个格助词又有很多种用法。日语的格助词类似于汉语的介词。比如,汉语表达事物存在或动作行为发生的场所时,用介词“在”,而日语则用“に”“で”“を”等。例如,“在公园散步”翻译成日语为“公園を散歩する”,“住在东京”翻译成日语为“東京に住む”,“在房间里读书”翻译成日语为“部屋で本を読む”。再比如,汉语的“参加会议”是动宾结构,很容易让人按照定向思维翻译成“会議を参加する”,但实际上要翻译成“会議に参加する”。如果没有掌握日语格助词“に”“で”“を”的用法,就很容易受到母语的干扰,造成误用或者出现助动词脱落、位置颠倒等现象。
2.动词“时、体”的误用
汉语的时态用法单纯,比较固定,而日语的时态要复杂得多。比如,汉语的“当……时”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中的动词时态,根据情况的不同,有时候用“ル形”,有时候用“タ形”,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现在形和过去形。而“タ形”除了表示动作完成之外,还表示确认、叮嘱、决心、强调、想起、发现、感觉、猜中、惊叹等。
3.其他语法的误用
日本人爱用自动词、被动态等非主观意志的表达方法,而尽量避免使用直接表达法。与此相对,中国人爱用能动的、积极的、直接的表达法。因此,中国日语学习者在用日语进行沟通交流时,往往按照母语汉语的文化交际习惯,套用母语语用规则,误用了不恰当的表达法,导致交际失败。常见的有自他动词的混用、能动句与被动句的误用、授受关系的误用、敬语的误用等。
二、产生误用的原因
(一)固有的习惯
中国和日本都使用汉字,因此,许多人在学习日语的過程中,很容易就把汉语所具有的特点套用在日语上,当看到日语的汉字时,就很容易望文生义,生搬硬套,猜测汉语的意思。比如日语的“娘”并不是汉语里“娘”的意思,而是“女儿”的意思;日语的“勉強”也不是中国人所说的“不愿意”,而是“学习”的意思。所以,单从字面上看,很容易产生误解而导致误用。
(二)教师原因
学生首次接触日语,除了日本的动漫、电视剧、综艺节目外,很大一部分都来自教授自己日语的教师。如果教师的发音不标准,语言功底不扎实,对日本文化的了解不深,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使用母语代替日语,那就无法给学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容易造成学生的误用。
(三)采取有效的教学对策
1.学校方面
为了减少中国日语学习者的误用,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日本文化教育,让学生体会到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避免学生由于汉语的语言习惯和中国文化的定向思维而导致误用。此外,学校还应多举办一些日语演讲比赛、朗读比赛、配音比赛、日语角、日本文化周等活动,营造学习日语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日语的热情和积极性。
同时,学校应加强师资的培训,提高日语教师的素质和日语水平,使之能够正确地教导学生。此外,还应该引进日籍教师,使学生能听到标准的日语发音,了解日本人的性格,亲身体验日本文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日语。
2.教师方面
教师在一开始教授日语初学者语音时,不应借助汉语的发音,而应直接按照日语的发音规则进行语音教学,避免学生按照汉语的发音习惯说日语。课堂上,应尽量多用日语上课和组织课堂教学,培养一种良好的日语语言环境。此外,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要根据教学内容设定一定的场景,或者利用照片、纪录片、电影、电视剧等,很自然地把视、听、说三者结合在一起,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从而更加切身感受日语和日本文化,而不是单单从课本上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更能按照日本人的思维进行思考问题,说出的日语也更地道,能够避免很多因文化差异而出现的误用。
3.学生方面
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避免汉语对日语的干扰。具体说来,可以多参加日语演讲比赛、朗读比赛、配音比赛、日语角等活动,这些真实的活动场景和亲身经历,能使学生自觉地领悟到日语的精髓。平时,学生还可以多交一些日本朋友,多和日籍教师接触,多读日文书刊、多看日剧和电影以及多听日语新闻,来了解最新的日本文化,提高语感。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学习日语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母语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影响,以至于在日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发面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误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日语教学时,不但要教授语言知识,还要介绍日本文化,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比较中日语用差异,以及大量的运用练习,帮助学生减少因受母语的影响而出现的误用,提高日语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日语时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多看多听多读,运用日语思维思考问题,培养良好的日语语感,说一口地道的日语。
参考文献:
[1]朱万清.新日本语语法[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
[2]陈岩.浅谈母语日语学习者常见的误用[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6).
[3]朱亚青.浅析日语学习中母语负迁移及其教学对策[J].科技信息,2008(20).
◎编辑 陈鲜艳
[關 键 词] 汉语;日语学习者;误用;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026-02
公元6世纪左右,汉字传入日本,形成了日本的文字。从五十音图和汉字词汇的构成,可以看出汉语对日本文字的形成带
来了极大的影响。据统计,日本报刊中使用的汉字达4000~5000个,现代汉语中汉语词占5%左右。其中,中日文同形词占多数。因此,很多中国人认为日语比其他语种好学。但是,另一方面,正因为这样,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时很容易受母语的影响,用汉语的发音方法进行发音,用汉语的思维思考问题,由于疏忽大意而出现了很多误用。本文从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等方面分析中国日语学习者常见的误用以及产生这种误用的原因,应探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对策,以帮助中国日语学习者尽量减少这些误用,提高教学效果。
一、中国日语学习者常见的误用
中国日语学习者使用日语时,受母语的影响,往往习惯于用汉语的思维来学习日语。因此,在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以看到许多误用表现。
(一)语音
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习者在学习日语发音时,很容易产生错误。日语的元音虽然只有“あ(a)、い(i)、う(u)、え(e)、お(o)”五个,但能独自或与辅音结合构成所有的音节。正确发好元音是学好日语语音的关键。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初学日语时,常常会将日语的元音混同于汉语的元音,从而使用汉语元音的发声方
法来发日语的元音,结果导致发音不准确,进而导致所有的音节都发音不准。比如,汉语“啊”的拼音表音与日语“あ”的罗马字表音都记做“a”,并且两者听起来很相似,所以,几乎所有的中国日语学习者甚至许多日语教师都认为日语的元音“あ(a)”就是汉语的“啊(a)”。但是实际上,日语元音和汉语元音的发音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日语在自然发音时,唇形变化比汉语小,而且发音的口形和声调的高低始终不变。
在中国,由于受汉语方言的影响,有些地方的人分不清“na”和“la”的发音。同样,这些人在念日语时,也会分不清“な(na)”和“ら(ra)”的发音。 另外,汉语将音的高低称为“声调”,根据音节中的高低变化表示不同的意思。比如,“妈、麻、马、骂”,有四声之分,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与此相对,日语在一个音节内没有高低变化,日语是通过音节间的高低变化来表示不同的含义。发音分为高音和低音两种。中国日语初学者在读日语单词时,很容易受汉语四声的影响,在音节内出现高低音的变化,从而形成不正确的语调,造成对方的理解错误。比如“はし(hashi)”,读成前高后低型,表示“筷子”,如果读成前低后高型,则表示“桥”,两者意思截然不同。
此外,日语中有长音和短音,而汉语没有,因此,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日语学习者很容易将长音念成短音。比如,将“ビール(biiru)”念成“ビル(biru)”,意思完全不同,造成误用。此外,除部分汉语方言外,汉语中没有促音,因此很多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念日语时忽略了促音,造成误用。比如,把“物価(bukka)”念成了“部下(buka)”,有无促音,意思完全不同。
由于一般情况下日语汉字都不标注读音,如果中国日语学习者深受汉语的发音习惯的影响而忽略了日语发音的不同之处,就会导致日语的发音不正确。而日语的发音不正确,必定会让对方产生误解,造成沟通困难。
(二)汉字
众所周知,汉字在公元6世纪左右传入日本,汉语和日语中都有汉字这种书写形式,但是现在汉语使用的是简体字,日语汉字大多是繁体字。而且,即使意思相同的汉字,在汉语和日语中的字形并不相同。比如汉语的“团”在日语里写作“団”,汉语的“对”在日语里写作“対”等,有时仅仅只有一笔之差,但是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写错。
此外,汉语和日语中字形相同的汉字,意思有时候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同样都是“娘”字,在汉语和日语里的意思大相径庭。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看到这种字形相同的汉字,往往以为意思也一样,懒得查字典,导致理解错误而造成误用。
(三)词汇
有些日语词汇中的汉字字形、词义与汉语相同,但是顺序却颠倒了。比如中文的“命运”,在日语里写作“運命”,汉语的“介绍”在日语里写作“紹介”。如果平时在背诵单词时没有注意,就很容易按照汉语的顺序书写,导致误用。此外,还有字形相同,意思完全不同的汉字词汇。比如“丈夫”,在汉语里表示“老公”的意思,但是在日语里表示“健康、结实”。“怪我”在汉语里表示自责,但在日语里表示“受伤”的意思。如果不懂得这些差别,就很容易用中文意思来理解日语中的汉字词汇,从而造成一些错误。
(四)语法
汉语和日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言形态。汉语属于孤立语,主要靠词序来表示语法关系。同样的语素,顺序不同,构成不同的词,比如“书包”和“包书”;同样的词,顺序不同,也会组成不同的短语和句子,比如“发展经济”和“经济发展”;并且,各种句法成分的顺序一般是固定的,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在前,宾语在后,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但是有时为了强调某一成分,会稍微改变一下正常的语序,如“我不爱吃肉”是正常词序,“肉,我不爱吃”则为了强调宾语,而将宾语放在了句首。而日语属于黏着语,主要靠独立词后的附属语来表示语法关系。各个句法成分的顺序一般是主宾谓,宾语在前,谓语位于句末。并且,与汉语不同的是,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本身有词尾变换。由于汉语和日语的语法特征完全不同,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很容易受到汉语的影响,从而产生误用。 1.格助词的误用
日语的格助词有很多,每个格助词又有很多种用法。日语的格助词类似于汉语的介词。比如,汉语表达事物存在或动作行为发生的场所时,用介词“在”,而日语则用“に”“で”“を”等。例如,“在公园散步”翻译成日语为“公園を散歩する”,“住在东京”翻译成日语为“東京に住む”,“在房间里读书”翻译成日语为“部屋で本を読む”。再比如,汉语的“参加会议”是动宾结构,很容易让人按照定向思维翻译成“会議を参加する”,但实际上要翻译成“会議に参加する”。如果没有掌握日语格助词“に”“で”“を”的用法,就很容易受到母语的干扰,造成误用或者出现助动词脱落、位置颠倒等现象。
2.动词“时、体”的误用
汉语的时态用法单纯,比较固定,而日语的时态要复杂得多。比如,汉语的“当……时”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中的动词时态,根据情况的不同,有时候用“ル形”,有时候用“タ形”,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现在形和过去形。而“タ形”除了表示动作完成之外,还表示确认、叮嘱、决心、强调、想起、发现、感觉、猜中、惊叹等。
3.其他语法的误用
日本人爱用自动词、被动态等非主观意志的表达方法,而尽量避免使用直接表达法。与此相对,中国人爱用能动的、积极的、直接的表达法。因此,中国日语学习者在用日语进行沟通交流时,往往按照母语汉语的文化交际习惯,套用母语语用规则,误用了不恰当的表达法,导致交际失败。常见的有自他动词的混用、能动句与被动句的误用、授受关系的误用、敬语的误用等。
二、产生误用的原因
(一)固有的习惯
中国和日本都使用汉字,因此,许多人在学习日语的過程中,很容易就把汉语所具有的特点套用在日语上,当看到日语的汉字时,就很容易望文生义,生搬硬套,猜测汉语的意思。比如日语的“娘”并不是汉语里“娘”的意思,而是“女儿”的意思;日语的“勉強”也不是中国人所说的“不愿意”,而是“学习”的意思。所以,单从字面上看,很容易产生误解而导致误用。
(二)教师原因
学生首次接触日语,除了日本的动漫、电视剧、综艺节目外,很大一部分都来自教授自己日语的教师。如果教师的发音不标准,语言功底不扎实,对日本文化的了解不深,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使用母语代替日语,那就无法给学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容易造成学生的误用。
(三)采取有效的教学对策
1.学校方面
为了减少中国日语学习者的误用,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日本文化教育,让学生体会到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避免学生由于汉语的语言习惯和中国文化的定向思维而导致误用。此外,学校还应多举办一些日语演讲比赛、朗读比赛、配音比赛、日语角、日本文化周等活动,营造学习日语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日语的热情和积极性。
同时,学校应加强师资的培训,提高日语教师的素质和日语水平,使之能够正确地教导学生。此外,还应该引进日籍教师,使学生能听到标准的日语发音,了解日本人的性格,亲身体验日本文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日语。
2.教师方面
教师在一开始教授日语初学者语音时,不应借助汉语的发音,而应直接按照日语的发音规则进行语音教学,避免学生按照汉语的发音习惯说日语。课堂上,应尽量多用日语上课和组织课堂教学,培养一种良好的日语语言环境。此外,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要根据教学内容设定一定的场景,或者利用照片、纪录片、电影、电视剧等,很自然地把视、听、说三者结合在一起,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从而更加切身感受日语和日本文化,而不是单单从课本上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更能按照日本人的思维进行思考问题,说出的日语也更地道,能够避免很多因文化差异而出现的误用。
3.学生方面
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避免汉语对日语的干扰。具体说来,可以多参加日语演讲比赛、朗读比赛、配音比赛、日语角等活动,这些真实的活动场景和亲身经历,能使学生自觉地领悟到日语的精髓。平时,学生还可以多交一些日本朋友,多和日籍教师接触,多读日文书刊、多看日剧和电影以及多听日语新闻,来了解最新的日本文化,提高语感。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学习日语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母语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影响,以至于在日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发面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误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日语教学时,不但要教授语言知识,还要介绍日本文化,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比较中日语用差异,以及大量的运用练习,帮助学生减少因受母语的影响而出现的误用,提高日语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日语时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多看多听多读,运用日语思维思考问题,培养良好的日语语感,说一口地道的日语。
参考文献:
[1]朱万清.新日本语语法[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
[2]陈岩.浅谈母语日语学习者常见的误用[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6).
[3]朱亚青.浅析日语学习中母语负迁移及其教学对策[J].科技信息,2008(20).
◎编辑 陈鲜艳